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

政府在行動,民間也沒有閒着。反應最快的就是資本市場,戰略物資在期貨市場上的價格不斷攀升,股市同樣上演了冰火兩重天。

從事海外貿易的企業有一家算一家,全部都跌的懷疑人生,取而代之的是軍工板塊迅速拉昇。

爲了自家的利益,從事海外貿易的資本家們迅速行動起來,在全歐洲範發起了聲勢浩蕩的反戰活動。

尤其是歐洲小國,幾乎是全民一起參與,向英奧兩國駐外使館遞交請願書,呼籲兩國冷靜下來用談判解決問題。

可惜沒有什麼卵用,不列顛和神羅的戰車均已啓動,根本就不是想停下來就能夠停下的。

不是弗朗茨不尊重民意,恰恰相反,發動戰爭正是因爲民意。民間反戰的聲音雖然高漲,可是主戰的聲音更大啊!

國內反戰的除了那幫利益受損的傢伙,就只剩下理想主義者了。毫無疑問,和全社會相比,這些人的聲音根本就微不足道。

沒有辦法,英國人那頭鹿實在是太肥了。如果大英帝國依舊如日中天,大家縱使有野心也只能憋着。

現實非常殘酷,英國人錯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直接導致了自身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原本大家雖然懷疑英國人的實力,但是震懾於皇家海軍的威名,一時半會兒還不敢輕舉妄動。

可是伴隨着英國人宣佈退出自由貿易體系,一下子就將自己的底給漏了出去,大家猛然間發現昔日的世界工廠現在已經日薄西山了。

軟肋一旦露了出來,再想要擁有之前的威懾力,明顯是不可能了。

這個世界上聰明人還是很多的,弗朗茨能夠想到用數量堆死英國人,民間自然也有人能夠想到。

憑藉工業體量上的優勢,神羅完全可以做到:英國人每造一艘軍艦,自家就造兩艘與之抗衡。

海軍是技術兵種,更是科技兵種。皇家海軍再怎麼精銳,也不可能在海上做到以一敵二。

至少在雙方軍艦性能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是無法做到以一敵二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明明自家的綜合國力更強,憑什麼讓英國人當老大?

這可不是一個虛名之爭,背後還伴隨着大量的利益。最大的紅利自然是貨幣霸權了,這玩意兒差不多是世界霸權捆綁在一起的。

最近十幾二十年,英國人的霸權地位不夠穩固,連帶着英鎊的貨幣霸權,也被神盾分走了一大塊肉走。

可是再怎麼分享,也比不上吃獨食的好。能夠幹掉英國人,獨享貨幣霸權沒有人能夠拒絕。

不光是如此,英國人手中還有最肥沃的殖民地,無論是對貴族、還是對平民,都是一種莫大的誘惑。

一朝翻身不是開玩笑的。按照弗朗茨大帝的一貫作風,最肥美的土地都是要分封出去的,由不得大家不動心。

大家盼心心盼月亮,好不容易纔等到了大英帝國沒落,要是不快點兒動手,後面英國人復興了怎麼辦?

這可是有先例的,神聖羅馬帝國老牌帝國就是浴火重生的典型,誰也不能保證英國人做不到。

不管怎麼看,現在不列顛都比當年那個四分五裂的神羅強得多,復興的難度也要低得多。

只要內部微調一下,再把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落下的功課補上,他們仍然是牛逼哄哄的日不落帝國。

不需要碾壓神羅的實力,只要雙方的實力接近,維也納政府就不可能發起註定兩敗俱傷的挑戰。

或許未來不列顛會更加沒落,但是大家的耐心已經消磨的差不多了,不願意繼續等待下去了。

何況,英國人也不會坐以待斃。若是改革真的有那麼簡單,坎貝爾也不會停下腳步。

正是因爲把能改的都改了,到了該“革”的時候,突然就卡住了,迫不得已之下才想打壓競爭對手以鞏固霸權。

結果回過頭一看,競爭對手都變成了巨無霸。別說打壓競爭對手了,不被競爭對手打壓就算不錯了。

沒有甘心將霸權拱手相讓,英國人自然也不會例外。在利益的驅使下,大英帝國情不自禁的啓動了戰車。

聖彼得堡,自從神羅和不列顛之間的矛盾激化之後,尼古拉二世就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雖然他做夢也想挑起英奧兩國之間的戰爭,以便充當漁翁,從中牟取最大利益。

可是現在時間點不對啊!俄羅斯帝國深陷遠東泥潭,在解決日本人之前,根本就無暇分心他顧。

莫說是漁翁得利了,就連遠東戰場,都需要維也納政府提供幫助,才能夠支撐下來。

在這種背景下,莫說是漁翁得利了,不被殃及池魚就算是幸運的了。

不列顛和神羅爆發戰爭,整個歐洲的對外貿易都要受到影響,俄羅斯帝國自然也不會例外。

如果只是單純的貿易受損,爲了能夠讓神羅和不列顛廝殺,尼古拉二世自然不會介意。

問題是遠東戰場上俄軍的後勤,都是從歐洲大陸運送過去的。

除了少量是穿越西伯利亞送達遠東地區外,大部分都是走海陸經遠東帝國中轉,然後通過走私交到前線部隊手中的。

神羅和不列顛之間的戰爭爆發,海上交通線勢必會受到影響。尤其是運送戰略物資的船舶,更是雙方互相打擊的重點。

誤傷是在所難免的,半路上遇到神羅海軍還好,不會扣押自家的船,遇到皇家海軍那就悲劇了。

尼古拉二世可不認爲自家的面子,就能夠讓英國人網開一面,要知道英日纔是同盟,英俄之間從來都只有仇恨。

半路上把物資一扣,前線的俄軍官兵就要悲劇了。沒有足夠的後勤給養,他們可沒有辦法打仗。

想到了這裡,不待任何猶豫的,尼古拉二世立即下令道:“外交部派人催一催我們之前的訂單,同時向神羅各大軍工廠增加訂單。

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必須要搶在兩國戰爭爆發前,將至少一年的戰略物資送到遠東地區。”

不急不行,現在是時間不等人。但凡是慢了一步,都有可能導致戰爭失敗。

幸好走私網絡已經打通了,只需要把物資送入遠東帝國,就有人接手並負責運送到前線,沙皇政府只要給錢就行了。

外交大臣米哈伊羅維奇:“陛下,這會不會太草率了。將大量的戰略物資堆積在遠東帝國境內,還要防備日本人搞事情,很容易引起變故。”

這種擔心不是多餘的,誰讓他們得罪的人多呢!最近幾十年,一直都在擼遠東帝國的羊毛,仇恨的種子早就種下了。

走私貿易能夠暢通無阻的進行,除了遠東帝國高層希望日俄兩敗俱傷外,更重要的還是負責運輸的是隻認錢的晉商。

要是落到民族主義者手中,人家就算是不一把火給少了,那也甭指望能夠安全送到目的地。

要知道日本人可沒有閒着,日以繼夜的在進行反俄宣傳,甩出了俄國宣傳部門強了至少一百條街。

尼古拉二世搖了搖頭,道:“現在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再晚時間上就來不及了。先把物資送到遠東帝國,委託給奧地利人看管。

他們同遠東帝國的關係不錯,爲了避免影響兩國關係,遠東政府是不會對他們的貨下手的。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只要神聖羅馬帝國不在霸權爭奪戰中戰敗,就沒有人敢輕舉妄動。”

看得出來,尼古拉二世現在的心情非常矛盾。

一方面他需要的神羅的支持,以贏得正在進行中的日俄戰爭;另一方面希望神羅戰敗,只有神羅完蛋了,俄羅斯帝國才能夠重回世界中心。

甭管內心有多矛盾,在政治上還是要維也納政府站在一起。俄奧同盟的金字招牌,不能就這麼丟了。

至於英國人的拉攏,尼古拉二世從來都沒有當成一回事兒。英俄之間的仇恨太深,縱使是沙皇也不敢輕言放棄。

和敵人結盟,調頭去打盟友,那就更是想都不用想。真要那麼幹,非得換個沙皇不可。

彼得三世只有一位,並且永遠都只能有一位。同樣的虧,俄國人是不會吃第二次的。

陸軍大臣葉夫根尼開口道:“陛下,敵人加大了空中的巡邏密度。爲了保障飛艇的安全,我們必須要加大護航力度。

陸軍部希望夠增加對飛機採購力度,以奪取遠東戰場上的制空權。”

……

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九十六章、針鋒相對(補)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二章、爭取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八十九章、下不來了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五章、大婚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一章、強取豪奪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潔的部門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五十四章、蘿莉養成計劃第四十六章、比爛的組織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四十一章、閱兵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一百三十章、英俄戰爭爆發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八章、債務延期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八十七章、布達佩斯攻防戰——暗流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訓第二章、國際承認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四章、裁軍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軍部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三十四章、轉移危機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
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九十六章、針鋒相對(補)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二章、爭取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八十九章、下不來了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五章、大婚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一章、強取豪奪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潔的部門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五十四章、蘿莉養成計劃第四十六章、比爛的組織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四十一章、閱兵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一百三十章、英俄戰爭爆發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八章、債務延期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八十七章、布達佩斯攻防戰——暗流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訓第二章、國際承認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四章、裁軍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軍部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三十四章、轉移危機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