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流言又起

端王府。

王府最近幾日洋溢着歡快的氣息,不過由於國喪期間,王府的屬官和宦官們還是比較剋制,儘量不露出喜意。

但喜悅的氣氛終究還是無法掩藏,王府內每個人的臉上掛着哀傷,眼裡卻盪漾着喜色,非常分裂。

端王即將登基,對王府的屬官下人們來說,自然是喜事。

就算王府屬官下人衆多,趙佶登基後無法一一給他們加恩,但他們曾經在王府服侍端王,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資歷,到了任何地方,官員都會禮敬三分。

潛邸之臣,從龍之功,主子搖身一變化爲真龍,身邊的雞犬至少得昇天吧。

王府後院,趙佶的北廂房裡。

趙佶穿着一身黃袍,正站在銅鏡前左顧右盼,神情露出稚嫩的威嚴,和少年難掩的得意。

這身黃袍很合身,是趙佶吩咐屬官偷偷置辦的。

還未登基稱帝,穿黃袍本是大逆不道的事,而且黃袍理應由禮部官員和殿中省內侍籌辦,在登基那天才能正式穿在趙佶身上。

可趙佶實在等不及了,他等這一天已許多年。

直到數日前太后和羣臣議定由他承位的那天,趙佶當天就穿上了這身黃袍,當然,只敢在自己的臥房裡穿,偷偷摸摸不敢示人,算是過一過乾癮。

接下來幾日,趙佶每天都要穿這身黃袍,每次穿上後,總會在銅鏡前站一兩個時辰,自我欣賞穿黃袍時的雄偉英姿,想象着自己站在大慶殿內,接受文武百官跪拜的畫面。

每次想到這裡,趙佶總是忍不住渾身發抖,興奮得打顫。

此時的趙佶站在銅鏡前,他又渾身發顫了。

權力是男人的chun藥,它比美色更令男人瘋狂。

王府長史周興折此刻站在趙佶身後,一臉逢迎地看着趙佶,馬屁洶涌如潮般送上。

“這身黃袍天生合該穿在殿下身上,您看多合身,殿下穿上後多英偉,多威風,殿下簡直就是天生的帝王,紫微星君下凡啊!”

趙佶眼中露出得意之色,臉上卻只是淡淡一笑:“莫亂說,本王穿這身黃袍還是太早,原本不該的,傳出去會被人非議,我不過是提前試試,再讓禮部和殿中省照着尺寸做幾套。”

周興折道:“再過幾日殿下就正式登基了,這黃袍早穿幾日,晚穿幾日,誰會在意?而且,殿下也該改一改自稱了,以後可要習慣稱‘朕’……”

趙佶終於忍不住大笑起來,不得不說,周興折這記馬屁拍到了癢處,他很舒坦。

“太史局測算的黃道吉日,距離殿下正式登基只有七日了,七日之後,殿下便是九五之尊,天下共主,臣這裡提前恭賀殿下,啊不,提前恭賀官家了。”

這會兒的周興折,索性連臉皮都不要了,馬屁要多肉麻就多肉麻。

從龍擁戴之功近在咫尺,這時候要臉幹啥?要功勞,要官爵,要恩典纔是正經啊。

趙佶看着銅鏡裡穿着黃袍的自己,剎那間彷彿陷入了另一個時空,在那個時空裡,他已登上了九五龍椅,天下臣民跪拜景從。

他遣良將北伐,很快滅亡了遼國西夏,統一了華夏,讓大宋成爲真正的大一統王朝,盛世自他治下開啓,史書上爲他大彰其功,流芳百世。

趙佶還年輕,他還不到二十歲,他夢想中的這些畫面,有生之年一定能做到。

因爲前人已經爲他栽下了樹,趙煦和趙孝騫操勞數年,大宋今非昔比,沒有那麼多內憂外患,軍事上大宋更是兵鋒甚銳,無可匹擋。

就連趙佶自己都不得不承認,他摘了果子,摘了趙煦和趙孝騫的果子,即位就吃現成的。

這感覺太爽了。

想到這裡,趙佶都有點不忍心登基後對趙顥趙孝騫父子動手了。

要不要留這對父子一條命?貶爲庶民或許亦可,畢竟剛登基就殺功臣,難免惹人非議。

正在自我陶醉時,周興折滔滔不絕的馬屁拍完了,此刻卻突然皺起了眉,低聲道:“殿下是否感覺到,最近幾日汴京的氣氛有點詭異?”

趙佶一愣:“本王這些日子沒出門,對外面的事不甚了了,你爲何覺得詭異?”

周興折嘆了口氣,道:“下官也說不上來,就是覺得自從確立殿下爲新君後,朝臣們的反應有些平淡了……”

趙佶想了想,哂然一笑:“國喪期間,難道要他們歡天喜地敲鑼打鼓麼?平淡就對了,他們若表現得太高興,就壞規矩了。”

周興折搖頭:“非也,下官的意思是,汴京朝臣的反應,其實說不上平淡,就是……安靜,嗯,對!就是安靜,安靜得可怕。”“尤其是當初最反對您的宰相章惇,他也很安靜,沒說過半句話,每日照常進政事堂辦差,還有趙孝騫,每天待在楚王府裡,不知做什麼,下官只是覺得,這一切看似正常,又好像不正常……”

趙佶怔忪片刻,隨即輕鬆笑道:“你多慮了,本王被確立爲新君,是太后和朝臣們在大慶殿內定下的,政事堂都已佈告天下了,怎麼可能有變數?”

“一旦本王登基,皇權在手,首先就收拾章惇這些人,輪不到他們給本王制造變數,我就是他們的變數。”趙佶冷笑道。

二人正說着,一名王府屬官匆匆跑來,站在門外聲音焦急地道:“殿下,殿下在否?”

趙佶沉下臉,動作飛快地將黃袍脫下藏好,只穿了一身白色裡衣,示意周興折打開房門。

“何事慌張?”趙佶冷着臉道。

屬官一臉惶恐,垂頭低聲道:“殿下,下官剛剛從汴京市井坊間聽到一些流言,流言說得不好聽,下官覺得殿下有必要知道。”

“你說。”趙佶平靜地道。 ωωω◆ Tтkд n◆ Сo

屬官艱難地吞了口口水,遲疑地道:“下官聽坊間流言,說天家昏聵,新君不應立長嫡,而應立賢,端王若即,恐喪大宋國威,失大宋國土,辜負先帝和成王殿下打下的大好局面……”

趙佶呆怔片刻,接着勃然大怒:“何人如此大膽,竟敢妄議朝政國事!這些無君無父之言,到底是誰傳出來的?”

“查!必須嚴查!本王還沒登基,就有人心懷叵測,壞我大事,本王焉能不究!”

趙佶氣得兩眼通紅,當即便瞪着周興折,惡狠狠地道:“你去查,查清楚到底是什麼人居心不良,妖言惑衆,查出來本王要他死!”

周興折也頗爲氣憤,但臉上卻露出幾分難色:“殿下,下官……手下無人脈,無線索,實在查不了,不如讓開封府查一查?”

趙佶冷哼道:“開封府只是糾查治安和簡單的案子,這種事能指望他們嗎?”

“周興折,你拿本王的名帖去找趙孝騫,讓他動用皇城司的人手去查,時至今日,本王應該有權調動皇城司了,趙孝騫想必也不會不識趣。”

周興折急忙應是,匆匆出門。

…………

流言的散播速度很恐怖,短短一日內,便已傳得汴京滿城皆知。

街頭巷尾無數百姓在竊竊議論,神情帶着幾許疑惑。

流言的威力確實不小,它直接道明瞭端王從小坐享富貴,沒經歷風浪,沒參與過朝政,他只是天家皇族豢養的宗親子弟,沒有半點治國的經驗,只不過多讀了幾本聖賢書而已。

這樣的人,能指望他治理好這個國家?

先帝無子嗣,繼位者本就不存在什麼“嫡長”,既然如此,爲何非要從“嫡長”裡面選新君?爲何不能立賢?

如今的大宋正是大好的局面,可以說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等關鍵的時節,所謂的“嫡長”真的那麼重要嗎?爲何不能選一個德才出衆的人出來當皇帝,讓他帶領大宋走向更輝煌的盛世。

流言大致就是這個意思,語言很直白,所有的百姓都聽得懂,而且聽懂後都能引發思考。

這一思考,市井坊間的議論聲頓時壓不下去了。

一個皇帝的好壞,是直接與百姓未來的生計息息相關的,百姓們不能不關注,而流言說的道理也十分具有說服力,說的都是正理,沒人能反駁。

這個流言對臣民來說,不過是竊竊議論的談資,但對趙佶的殺傷力實在太大了。

人都還沒登基,已經有人對他的即位產生了質疑,換了誰不得發瘋?

也難怪趙佶氣急敗壞,竟以親王的身份直接調動皇城司了。

趙佶的名帖由周興折親自送到楚王府。

趙孝騫出面接見了周興折,接過趙佶的名帖,聽周興折將市井坊間的流言說了一遍,最後周興折重點強調,這是端王殿下的意思,希望成王殿下馬上調用皇城司,將妖言惑衆的禍首揪出來嚴懲。

趙孝騫皮笑肉不笑地接下了名帖,然後信誓旦旦地保證,皇城司對這種造謠生事的歹人絕不姑息,絕不枉縱,一定盡全力追查,給未來的大宋官家一個滿意的答覆。

態度很端正,尤其是誓言發得令人很舒坦,周興折滿意了,於是心滿意足地離去,走路的姿勢都帶着幾分狐假虎威的氣質。

趙孝騫坐在王府銀安殿內,淡淡地瞥了一眼手裡的名帖,擡手就將它撕成無數碎片,隨手一揚,如同揚走了趙佶的骨灰。

第698章 分化滲透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129章 封賞功臣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264章 殺雞立威第87章 堂下何人第720章 隱患漸生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381章 投敵自保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699章 回城歸家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72章 醉後社死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426章 戰局劇變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354章 貼身高手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82章 憤而揚鞭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628章 懸崖伏擊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457章 詭異對峙第562章 潛移默化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516章 鋪墊偏袒第690章 風雲再起第41章 忍無可忍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65章 利器面世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159章 君相不愉第154章 來都來了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277章 以身入局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646章 檄文傳京第71章 再見花魁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57章 青樓薄倖第484章 休戰歸城第571章 捷報突至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375章 聯姻渡種第249章 諫止者衆第99章 英雄救美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796章 對調回京第524章 急奏驟至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214章 捷報入京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808章 攤牌現形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328章 貧窮世子第515章 妻妾團聚
第698章 分化滲透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129章 封賞功臣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264章 殺雞立威第87章 堂下何人第720章 隱患漸生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381章 投敵自保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699章 回城歸家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72章 醉後社死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426章 戰局劇變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354章 貼身高手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82章 憤而揚鞭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628章 懸崖伏擊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457章 詭異對峙第562章 潛移默化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516章 鋪墊偏袒第690章 風雲再起第41章 忍無可忍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65章 利器面世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159章 君相不愉第154章 來都來了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277章 以身入局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646章 檄文傳京第71章 再見花魁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57章 青樓薄倖第484章 休戰歸城第571章 捷報突至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375章 聯姻渡種第249章 諫止者衆第99章 英雄救美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796章 對調回京第524章 急奏驟至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214章 捷報入京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808章 攤牌現形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328章 貧窮世子第515章 妻妾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