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敵駐我擾

第418章 敵駐我擾

耶律延禧很年輕,跟趙孝騫差不多年紀。

從小養尊處優,沒捱過社會的耳光,出身尊貴,又極得皇帝的寵愛,冊封皇太孫後,身邊聚集的大多是逢迎阿諛的臣子,自然會養出一身臭毛病。

比如清高傲氣,比如目空一切。

作爲一支軍隊的副帥,此時的耶律延禧對宋軍的判斷,幾乎已決定了遼軍的結局。

幸好耶律延禧不是主帥,幸好主帥是一位戰陣經驗豐富的老狐狸。

耶律延禧對趙孝騫和宋軍的幾番貶低,耶律淳只是安靜地聽着,並不發表意見。

叔侄倆再親密,這位終究是大遼未來的國君,耶律淳的情商不會低到當面反駁他,不然以後還混不混了?

但對耶律延禧的評價,耶律淳不置可否,甚至嘴角不易察覺地撇了撇,顯然他是不認同耶律延禧這番話的。

一個鐵一般的事實是,宋夏之戰中,宋軍未嘗一敗,甚至以兵威逼得西夏不得不簽下割城讓土的條約。

那一戰裡,宋軍的新式火器首次出現在世人的眼中,作爲戰爭經驗豐富的耶律淳,不可能當做看不見。

宋軍的兵員素質不一定脫胎換骨,但可以肯定的是,宋軍的武器一定很厲害,普通的刀劍根本沒有可比性。

相隔數百步,一陣巨響,一陣火花,一陣青煙,數百步外的敵人應聲倒地,這樣的武器簡直是上天賜予的神器,凡人誰能抵擋?

這次一萬遼軍被全殲,一個都沒跑出來,想必就是敗在這種新式武器之下。

耶律淳愈發憂心了,壓力很大,若這四萬遼軍戰敗,他都不敢想象自己回到上京後會是怎樣的下場。

那些不服他,不服皇太孫的臣子們,大約會像一羣餓狼般羣起撲來,生生撕碎他。

“太孫殿下,咱們恐怕要改變一下計劃了。”耶律淳突然嘆息道。

耶律延禧一愣:“如何改變?皇叔你真被趙孝騫嚇破膽了?”

耶律淳不喜不怒,淡淡地笑了笑,道:“不管面對任何敵人,首先要做到不輕視,自古驕兵必敗,我等縱是佔盡優勢,亦當以獅子搏兔之勢,全力擊之。”

耶律延禧張了張嘴,正打算反駁幾句,然而轉念想到自己只不過是這支軍隊的副帥,真正拿主意的人還是這位皇叔,而且他是自己的輔佐之臣,多少還是要給他點面子的。

於是耶律延禧笑道:“皇叔打算如何改變計劃?”

耶律淳沉聲道:“首先,宋國突襲我邊境遼軍,他們不宣而戰,不講規矩,必須遣使入真定城,當面譴責趙孝騫……”

耶律延禧愕然:“這……有什麼用?”

“當然有用,我大遼先佔住了道理,是他們先破壞澶淵之盟,日後征伐交戰,大遼便沒有顧慮了,以大義之名而戰,天下人無話可說,理虧的是宋國,來日我大遼克真定,就算縱兵屠城,也是宋國罪有應得。”

耶律延禧想了想,點頭認可。

“其次,趙孝騫所率之兵,與往年的宋軍不一樣,探子來報,據說是汴京上四軍之一的龍衛營,全員裝備火器,不可輕敵,臣以爲,當派人向上京稟奏,並請陛下調派援兵。”

說着耶律淳苦笑道:“咱們這四萬兵馬,怕是有點懸,至少還需要兩三萬援兵,臣纔有一搏之力。”

耶律延禧皺眉:“皇叔是不是太高看宋軍了?有這個必要嗎?咱們若向上京求援,必然落了口實,那些朝臣趁機詆譭參劾你我,咱們就算立了再大的功勞,恐怕都被抵消得乾乾淨淨了。”

耶律淳語氣堅定地道:“求援沒面子,但總比戰敗的好,太孫明白臣的意思嗎?”

耶律延禧遲疑半晌,不甘不願地點頭:“皇叔是主帥,您說怎麼辦就怎麼辦,軍中不必顧及侄兒的身份,我在這裡只是聽命於皇叔的副帥。”

耶律淳笑道:“太孫越來越穩重了,大遼未來交給你,臣很欣慰。”

“既然太孫不反對,臣以爲應當停止行軍,原地紮營,等待上京陛下的批覆,太孫意下如何?”

耶律延禧無所謂地道:“皇叔隨便,既然紮營,我便帶親衛在附近打打獵,放鬆一下心情。”

耶律淳笑道:“去吧,附近平原曠野,猛獸出沒,太孫注意防備,萬莫犯險。”

…………

真定府,遼國邊境大營。

趙孝騫在大營等了兩天,沒等到耶律淳的遼軍,卻等來一個壞消息。

皇城司探子和龍衛營斥候都回報,耶律淳所部在距離真定府邊境兩百里的地方,居然原地紮營,停止行軍了。

從遼軍營盤的規模和格局來看,似乎並非臨時性的,反而是長期原地駐紮的架勢。

趙孝騫被耶律淳的舉動搞得有點懵,半天都沒想明白耶律淳到底要幹啥。

不得不說,無法猜透的敵人,確實會讓人壓力大增。

得到消息後,趙孝騫召集龍衛營諸將商議了很久,衆人集思廣益,仍然沒猜到耶律淳原地駐紮的動機。

最後趙孝騫得到一個最接近事實的猜測,一萬遼軍被全殲的消息應該已傳到遼軍大營,耶律淳被震懾了,縱是麾下有四萬遼軍,他仍然不敢冒進。

原地駐紮的用意,要麼是向遼國上京報信,要麼是原地等待援兵。

畢竟宋軍全殲一萬遼軍的過程太輕鬆,再來四萬遼軍,全部吃掉恐怕也不會太難,這種不利的情勢下,用兵風格向來穩重的耶律淳,最有可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向上京求援。

這是唯一的解釋,而且很合理。

四萬遼軍停下了,兩軍距離二百多裡,龍衛營諸將又陷入了爭吵,有人認爲該主動向前推進,逼四萬遼軍決戰,也有人認爲應該謹慎,宋軍火器厲害,卻不適合奔襲陷陣,不如以逸待勞。

帥帳內爭執很激烈,諸將各執一詞,但都言之有理。

作爲主帥,趙孝騫並未表態,只是盯着地圖沉默。

敵軍主帥用兵謹慎,趙孝騫更不敢輕視。

耶律淳承受着巨大的壓力,趙孝騫何嘗不是,這一戰他若輸了,汴京朝堂會炸鍋,趙煦就算再信任他,恐怕也會對他失望,迫於朝臣壓力,不得不將他罷職召回汴京。

趙孝騫可不想自己的人生因此一戰而光芒暗淡,跟他的活爹一樣一生只當個富貴閒散親王。

沉思良久,趙孝騫突然一拍桌案,帥帳內正在爭吵罵孃的諸將一愣,立馬住嘴收聲,躬身請治失儀之罪。

趙孝騫沒搭理他們,反而咬着牙道:“幹他孃的一票再說!”

諸將愕然,面面相覷,不明其意。

趙孝騫擡頭,眼神竟有些陰沉,緩緩道:“給你們一個發財的機會,從今日起,龍衛營除了駐留大營五千兵馬,其餘的人全都分兵出營!”

種建中小心地問道:“分兵出營幹啥?”

趙孝騫惡狠狠地道:“此地曾是遼軍大營,咱們現在正在遼國境內,既然不是咱們的國土,做事就不必顧忌了。”

“遼國境內,大家出去搶,搶錢,搶糧,搶女人,看上眼的都搶回來!燒殺搶掠的大致方向是北方,多支小股軍隊一邊搶,一邊向耶律淳所部靠近,但不可靠太近,最多到五十里便回撤。”

種建中愕然道:“郡公的意思是……”

趙孝騫冷冷道:“既然耶律淳慫了,那麼就由我來佔據主動,我要試探他的反應,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燒殺搶掠,看他還坐不坐得住。”

“他有壓力,我就讓他的壓力變得更大,不可能讓他駐紮原地,從容不迫地等援兵到來,這就叫‘敵駐我擾’!”

種建中兩眼大亮:“‘敵駐我擾’……郡公精闢,此計大善!沒想到郡公年歲不大,竟對兵法有如此深的造詣,末將敬服。”

諸將亦紛紛點頭讚許,神色甚爲欽佩。

趙孝騫嘴角微微一扯。

這可使不得啊!這兵法不是我創的,是千年以後一位偉人所創,如此精妙的理論,怎可扣在他頭上?萬萬使不得!

隨即種建中突然皺眉道:“可是,耶律淳若是不上當,堅持不出一兵一卒,眼睜睜看咱們在遼國境內燒殺搶掠,咱們該怎麼辦?”

趙孝騫瞥了他一眼:“你昏頭了?耶律淳若忍住不動彈,我們搶了錢糧就回來呀,搶了東西滿載而歸,咱們又沒有損失。”

“遼國曾經對咱們大宋乾的事,咱們原樣複製一遍,有什麼問題?”

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400章 得償相思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159章 君相不愉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806章 大軍將至第111章 現場錄史第49章 又見佳人第8章 力挽狂瀾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196章 經略副使第781章 臨別坦言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98章 小乙歸心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63章 防身利器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251章 都知劉單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87章 堂下何人第719章 公主賀禮第739章 父子團聚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28章 杖脊薄懲第71章 再見花魁第60章 子夜遇襲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156章 君子難爲第3章 子夜變故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364章 到任真定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204章 舐犢情深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82章 憤而揚鞭第235章 終戰休兵第284章 忘年新交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732章 孤家寡人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123章 父子翁婿第87章 堂下何人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126章 西郊會獵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412章 告捷結案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571章 捷報突至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255章 提神醒腦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77章 校場試槍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408章 攻守易勢第711章 抗拒請示第677章 盟書已成第353章 後宮八卦
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400章 得償相思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159章 君相不愉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806章 大軍將至第111章 現場錄史第49章 又見佳人第8章 力挽狂瀾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196章 經略副使第781章 臨別坦言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98章 小乙歸心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63章 防身利器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251章 都知劉單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87章 堂下何人第719章 公主賀禮第739章 父子團聚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28章 杖脊薄懲第71章 再見花魁第60章 子夜遇襲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156章 君子難爲第3章 子夜變故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364章 到任真定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204章 舐犢情深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82章 憤而揚鞭第235章 終戰休兵第284章 忘年新交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732章 孤家寡人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123章 父子翁婿第87章 堂下何人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126章 西郊會獵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412章 告捷結案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571章 捷報突至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255章 提神醒腦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77章 校場試槍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408章 攻守易勢第711章 抗拒請示第677章 盟書已成第353章 後宮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