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各方涌動

第526章 各方涌動

楚王府。

世子入獄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趙顥耳中。

陳守一臉氣急敗壞稟報時,趙顥卻神情淡然,坐在銀安殿內一動不動,闔目不知沉思着什麼。

楚王府唯一的獨苗出了這麼大的事,親爹卻如此淡定,陳守不由急了。

“殿下!世子身嬌肉貴,怎受得牢獄之苦,大理寺監牢那地方潮溼惡臭,世子享慣了富貴,在大牢裡會生病的呀!請殿下速速營救,殿下但有吩咐,末將願爲殿下和世子赴死!”

趙顥終於睜開眼,打量陳守一番,突然笑了:“我兒身邊有你們這些忠直之士,倒也是幸運,陳守,你本隸屬汴京殿前步軍司,怎會對我兒如此死心塌地?”

陳守頓時垂下眼瞼,道:“末將不懂什麼大道理,我只知道世子對大宋很重要,他不能有事,再說世子平日待我如親兄弟,只爲這份知遇善待之情,已足夠末將爲世子赴死了。”

趙顥欣慰地一笑,道:“記住你的話,以後好好保護他,莫讓他傷着一根汗毛,今日孝騫入獄,你不必焦急,本王自有分寸,淡定一點,沉穩一點,事情纔剛開始呢。”

趙顥說得雲山霧罩,陳守根本沒聽懂,但見趙顥確實不急,大約是心裡有數,世子的安危或許無礙,陳守也就稍微放下了心。

一名王府下人匆匆趕來稟道:“殿下,王府外數百上千百姓聚集,世子入獄的消息全城皆知,百姓們都在王府外爲世子請願聲援,其中還有許多國子監學子……”

趙顥一愣,嘆了口氣喃喃道:“這些人添什麼亂呀,還嫌本王不夠頭疼嗎?”

接着趙顥吩咐道:“王府大門關緊,不準任何人進出,府內日常出入採買都走後門,另外,給大理寺監牢送些吃食衣裳和新被褥,莫真讓我兒受了委屈……”

下人匆匆領命而去。

趙顥又對陳守道:“跟李意忠說一聲,從賬房支取一些銀兩,由他出面打點一下大理寺的官員和獄卒,讓他們識相點,我兒很快就會脫困,這些人最好在監牢裡善待我兒,別把自己的路走死了。”

陳守急忙抱拳領命。

銀安殿剛恢復平靜,趙顥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又一名下人惶恐地跑來。

“殿下,不好了!世子的母親……打上門來了!還有郡王妃陪着。”

趙顥一驚,接着臉上露出怒色:“這惡婦來作甚?不見不見!不准她進來!”

“可是郡王妃她們……”

趙顥煩躁地撓頭,怒道:“一家子沒一個讓本王省心的!告訴她們,騫兒無礙,本王自會搭救,叫她們別添亂,趕緊打發回去!”

話沒說完,王府後院方向已傳來一陣喝罵聲,是一道尖利的女聲。

“滾開!我乃騫兒生母,誰敢攔我?趙顥,你出來!好好的兒子交到你手上,你是如何照顧的?竟把我兒弄進了大理寺監牢,你不僅不配爲夫,更不配爲父,我們母子瞎了眼,攤上你這麼個不爭氣的東西!”

趙顥勃然大怒,一旁的下人哭喪着臉道:“殿下,王府怕是攔不住她,沒人敢對世子的母親動粗……”

趙顥恨恨跺腳:“毒婦!惡婦!潑婦!本王簡直……”

語氣一頓,趙顥一身的氣勢卻陡然一頹,起身就往王府前庭西院偏廳跑去,圓滾滾的身材像一隻彈跳的皮球,蹦蹦躂躂地跑遠,一邊跑一邊扔下一句話。

“本王避一避,不與婦道人家一般見識!”

…………

趙孝騫突然入獄的消息,牽動着各方人馬的心思。

今時不同往日,趙孝騫如今的地位與當年不一樣,扭轉宋遼形勢的蓋世之功,已令他的聲望在大宋暴增,他已不再是曾經那個楚王世子,而是漸漸成爲一種圖騰似的代表人物。

他改變的不僅是大宋的國力軍力,同時也在悄無聲息地改變着大宋的人心。

人心思定之時,功臣下獄,無論朝堂還是民間,都引發了人們情緒的強烈反彈,這種反彈情緒以瘟疫般的速度在全城蔓延。

今日朝會結束後,民間頓時引發了一陣鋪天蓋地的痛罵聲。

如今大宋的政治環境寬鬆,沒有所謂的因言獲罪,民間市井議論朝政,鍼砭時弊,極少有被問罪的,所以趙孝騫入獄後,市井百姓痛罵朝廷的人特別多。

罵得最多的詞彙,便是“自毀長城”。

四個字,道出了事實。

大宋好不容易扭轉了國勢,結果你們把功勞最大的功臣抓起來了,滿朝君臣文武,都忘了遼國還未被滅,還在邊境對大宋虎視眈眈,幹出這種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大宋藥丸!

民間情緒沸騰,朝堂上也不安寧。

今日散朝後,許多官員出了宮門,自動自覺地找了一處僻靜之地,衆人聚集起來議事。

神奇的是,這次聚集的朝臣官員甚多,而且這些人裡有新黨也有舊黨。

自元豐改制以來,大宋原本水火不容的新舊兩黨,這次居然難得平靜地齊聚一堂,今日再無黨系政見之爭,所有人的聚集只有一個目的,爲趙孝騫聯名上疏,求情鳴冤。

大宋的朝臣,或許爲了政見,爲了黨系,爲了利益打得頭破血流,但朝堂裡終歸還是存在一些正義之士,他們是真心想爲這個國家好,願意爲這個國家做點什麼。

歷朝歷代,永遠不缺這一類無私純粹的人。

羣臣聚集之地,蘇轍蘇軾倆兄弟挺身而出,慷慨陳詞。

外敵未滅,國不可虐士,尤其是,虐的還是這樣一位對大宋有蓋世之功的大功臣,英雄北定之功未遠,今日卻驟然蒙冤下獄,此舉豈不寒了天下人之心?

對待功臣若如此無情,未來抗擊外侮,大宋將士誰人還敢豁命以赴,誰人還願浴血殺敵?

千載難逢的國勢扭轉,只因趙孝騫一人下獄,整個國勢或將重新回到當初屈辱的原點,這怎能接受?在座但凡稍有報國之心,天良未泯者,當爲河間郡王鳴冤鼓呼,奔走營救,莫使英雄流血又流淚。

蘇家兄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大文豪,一番陳詞頗具煽動性,聚集的羣臣頓時被點燃了,紛紛舉臂揚拳附和。

衆人商議之後,蘇軾親筆疾書,一道聯名奏疏新鮮出爐,奏疏措辭激烈,直貶官家趙煦猜忌功臣,自毀長城,而令親者痛,仇者快,此非仁君之道,請官家納良諫,糾錯非,正己身,省功過。

三十餘朝臣最後具名於奏疏之上,一同爲趙孝騫鳴不平。

新舊兩黨官員,爲了同一人而摒棄前嫌,難得保持立場一致,這大約是大宋歷史上百年方見的奇蹟了。

…………

汴京城沸反盈天,朝野間的罵聲傳蕩雲霄,街頭巷尾皆可聞。

延福宮,福寧殿內,趙煦一臉晦氣地坐在椅子上,眼神裡透着深深的煩躁之色。

目光一瞥,望向旁邊的章惇,趙煦冷冷一哼。

不爭氣的老東西,做人做官真就四平八穩,誰都不得罪。

今日若是章惇拿出宰相的威嚴出來彈壓一下,劉賢真他們是什麼下場或許不知,但趙孝騫興許卻能免了這場牢獄之災,而趙煦這位官家,也能少挨多少罵。

剛纔章惇被召見之前,皇城司的魏節已進宮密奏,汴京城此時已是全城沸騰,朝野上下人人皆在痛罵朝堂君臣,尤其是他這個官家,被罵得更慘。

外敵未滅,先猜忌功臣,自廢武功,這不是昏君是什麼?

天知道趙煦承受了多大的壓力,天知道趙煦根本沒有猜忌之心,誰教事情偏就那麼巧,即將要拿下劉賢真等人的時候,趙孝騫殺犯官的消息恰好就到了汴京呢。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趙煦自己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根本來不及反應,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除了把趙孝騫拿問下獄,趙煦還能怎麼辦?

四十二名官員,未經汴京三法司審斷就擅自斬首,這本就是一件要命的大禍,趙煦作爲官家,總不能視而不見毫無表示吧?

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將趙孝騫免職下獄,這是趙煦唯一的選擇,否則朝臣們豈會放過他?

福寧殿內,趙煦和章惇相對而坐,互視無言凝噎。

良久,趙煦嘆道:“子厚先生,你還是快想想辦法吧,朕聽說汴京市井百姓已將朕罵得狗血淋頭了,說朕是什麼昏君……”

趙煦露出委屈之色:“朕真是昏君麼?一切皆是不得已,事情逼到這個份上,朕能怎麼辦?”

“子厚先生想想辦法,找個由頭先把趙子安放出來再說,若是在大理寺多關上幾日,朕在史書上的名聲都臭不可聞了。”

章惇卻嘆道:“官家,事情來得太突然,臣也在想辦法,說到底,還是郡王殿下太沖動,若是他當時沒殺那些官員,如今也不至於這麼被動。”

趙煦冷哼道:“他若不殺,四十二名官員回到汴京,豈不是逃出生天了?子厚先生想必比朕更清楚,有劉賢真這些人的庇護,韓維他們定然無事,趙子安殺了他們,正是爲了先絕禍患。”

“法理或許有錯,但情理上來說,趙子安沒錯。”

趙煦說着望向章惇,無形中散發出一股迫人的壓力。

“你是宰相,事情趕快解決,朕不想捱罵了,猜虐功臣的惡名,朕也擔不起,三日內,找個由頭讓趙孝騫出獄。”

章惇捋須皺眉冥思許久,方纔緩緩道:“爲今之計,官家和臣不宜妄動,我們不動,別人會有動作。”

“朝野輿情四起,馬上會有各路朝臣聯名上疏,爲趙孝騫求情,官家稍安勿躁,臣以爲,事情很快會有轉機。”

頓了頓,章惇又道:“另外,臣會親自審理劉賢真等人,從他們身上打開缺口,如若坐實了劉賢真等人之罪,趙孝騫殺官一事,便有轉圜的餘地了。”

“那時對趙孝騫的定性,只不過是流程上的不正確而已,他沒殺錯人,對朝野和天下人都有一個交代。”

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82章 憤而揚鞭第642章 備戰試探第6章 越收越緊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386章 荒村惡客第691章 殘酷報復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4章 世子出馬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52章 君子之澤第628章 懸崖伏擊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166章 延續香火第605章 天網恢恢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796章 對調回京第479章 兇險歸途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370章 微服私訪第170章 前程利弊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420章 興師問罪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30章 拿錢敬錢第733章 種子選手第724章 幽而復醒第699章 回城歸家第88章 意外之死第59章 名臣蘇轍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25章 汴京震動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45章 打就打了第738章 晉爵成王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186章 啃老初衷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178章 道德無暇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129章 封賞功臣第40章 勢如水火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166章 延續香火第682章 最後血性第646章 檄文傳京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220章 是友非敵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27章 新賬舊賬第523章 何人掀桌第36章 生母之愛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420章 興師問罪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372章 天降橫財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20章 股東大會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471章 北渡威壓第519章 威逼利誘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375章 聯姻渡種第52章 君子之澤第320章 樞密交椅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325章 摸魚郡公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260章 卿本佳人
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82章 憤而揚鞭第642章 備戰試探第6章 越收越緊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386章 荒村惡客第691章 殘酷報復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4章 世子出馬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52章 君子之澤第628章 懸崖伏擊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166章 延續香火第605章 天網恢恢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796章 對調回京第479章 兇險歸途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370章 微服私訪第170章 前程利弊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420章 興師問罪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30章 拿錢敬錢第733章 種子選手第724章 幽而復醒第699章 回城歸家第88章 意外之死第59章 名臣蘇轍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25章 汴京震動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45章 打就打了第738章 晉爵成王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186章 啃老初衷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178章 道德無暇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129章 封賞功臣第40章 勢如水火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166章 延續香火第682章 最後血性第646章 檄文傳京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220章 是友非敵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27章 新賬舊賬第523章 何人掀桌第36章 生母之愛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420章 興師問罪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372章 天降橫財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20章 股東大會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471章 北渡威壓第519章 威逼利誘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375章 聯姻渡種第52章 君子之澤第320章 樞密交椅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325章 摸魚郡公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260章 卿本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