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子薨國殤

慶壽殿內,隨着宮女驚惶的稟報,殿內三人頓時慌了。

向太后臉色煞白,當即起身,顫聲問道:“小皇子怎麼了?”

“今早小皇子突然高燒不退,吐得厲害,哭鬧不止,太醫說是驚厥寒邪,可餵了藥卻不見好,剛纔已休克過去,呼吸都斷斷續續了,脈象很亂,太醫們正在診治。”

向太后急得眼淚婆娑,一時沒了主意,來回踱步跺腳。

“怎生是好,怎生是好啊!官家可僅此一子,可不敢出事啊!”

老宗正趙宗晟也急得團團轉,慌忙道:“太醫怕是靠不住,應速去民間召集有名望的大夫,與太醫們會診,事不宜遲,請太后速速下懿旨!”

向太后這時慌得沒了主意,立馬道:“對,召集有名望的民間大夫,來人,快去快去!”

接着向太后想起了什麼,道:“小皇子如今在何處?”

宮女道:“在賢妃娘娘寢殿裡。”

“官家呢?”

“官家也趕過去了,還有……皇后娘娘也去了。”

向太后當即便往外走,道:“本宮也去。”

一羣宮人簇擁,急步跟隨,趙顥落在最後,眼中露出深思之色。

官家大婚多年,僅此一子,小皇子對官家,對大宋社稷的分量不言而喻。

聽說小皇子自出生起,身體就很弱,經常發燒生病,今日更是病危。

若說是遺傳,倒也說得過去,畢竟官家的身子也很弱,從小到大湯藥不斷。

可趙顥總覺得沒那麼簡單,腦海裡莫名冒出了遂寧郡王趙佶的模樣。

成年人看待事物不會只看表面,任何看似簡單的事物,往深處一想,都能發現許多因果和蛛絲馬跡。

比如,官家趙煦身子羸弱,子嗣不旺,至今僅有一子,近年來忙於朝政,常常批閱奏疏通宵達旦,對他的身體更是雪上加霜。

以他的身體狀況來看,若小皇子有個三長兩短,趙煦以後恐很難再有子嗣,大宋儲君之位,只能從趙煦的兄弟中挑選。

趙顥嘴角微微一勾,若真如此,今日小皇子病危,怕是沒那麼簡單。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小皇子若不在了,最受益的人是誰?

思及至此,趙顥冷笑幾聲,輕輕一甩袍袖,然後環視四周,在周圍侍立的宮人裡,趙顥看似隨意地指了指一名年輕的小宦官,道:“你,帶本王去福寧殿。”

劉賢妃住的寢殿是後宮,男子不得入內,趙顥只能在福寧殿外等消息。

從慶壽殿朝福寧殿走,趙顥看到一路上許多宮人匆匆行路,趕往後宮方向,還有許多太醫拎着藥箱,臉色煞白,不顧宮中禮儀驚慌飛奔。

從這些人的神態就能看出,事情已經很危急了,小皇子今日這道坎能不能過得去,要看天意。

趙顥走得很慢,前面帶路的宦官也走得很慢。

二人走路的姿勢幾乎都成了慢動作,一步一挪顯得有些詭異。

慶壽殿與福寧殿很近,一個是太后的寢宮,一個是官家的寢宮,兩殿僅有一道宮牆之隔。

就在穿過宮牆拱門時,前面帶路的宦官身形一轉,走到拱門外的一株柳樹下,環視四周無人後,站立原地恭敬地等着趙顥。

趙顥不慌不忙走到柳樹下,淡淡地道:“本王在宮裡佈下了一些人,各個殿閣都有,你傳話下去,讓他們查一查小皇子生病的事,太醫的方子,藥材,小皇子的飲食,侍候皇子的奶孃,宮女等等。”

“但凡能接觸到小皇子的人,都要查,若能拿到實證最好。”

宦官恭聲應了,沒有多餘的廢話。

二人說完後,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小宦官仍在前面帶路,趙顥不慌不忙跟在後面。

到了福寧殿,小宦官告退。

趙顥站在殿外來回踱步,此時的他,已換上了滿臉焦急之色,一邊在廊柱下來回走動,一邊神情慌亂地搓着雙手。

演技可以說非常精湛了。

…………

劉賢妃寢殿,殿內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

說是皇帝的妃子,事實上寢殿並不大,大宋汴京的皇宮規模本來就很小,皇帝住的寢殿也不大,妃子的當然更小。

一來是受開封府地理所限,整個開封府其實都沒多大,不可能在城裡大規模修建皇宮。

二來古人講究風水,屋子太大而人太少,容易流失人氣和氣運,對主人的身體和事業都不利。

此時劉賢妃的寢殿內,十幾名太醫無措地站在牀榻前,旁邊還有奶孃和宮女跪在地上垂頭啜泣,劉賢妃抱着臉色青紫的小皇子趙茂,正嚎啕大哭。

趙煦穿着黃袍,神情陰沉冷峻,看着劉賢妃懷裡的小皇子,趙煦眼中不時閃過心痛之色。“一羣酒囊飯袋!”趙煦終於忍不住開口罵道。

罵的對象自然是太醫們。

“朕的皇子就算是驚厥寒邪,也不至於治不好,你們開方子,灌藥,施針,反反覆覆多少次了,他卻越來越嚴重,這分明是診錯了病!”趙煦怒道。

太醫們滿面惶恐,噤若寒蟬,趙煦罵得再難聽,此時也沒人開口解釋,大氣都不敢喘。

這種時候,其實太醫們的命比小皇子更危急。

小皇子若死了,太醫們是有直接責任的,而趙煦此時正在氣頭上,誰敢在這時候不知死活出來解釋小皇子的脈象病理,那真是嫌命長了。

誰開口誰就撞槍口上,必須死。

趙煦罵着罵着,眼淚終於止不住地掉落。

見太醫們一個個耷拉着腦袋不吱聲,趙煦又急又氣,指着小皇子道:“不管怎樣,你們倒是想想辦法啊!都不要命了麼?”

此時小皇子的聲息已越來越弱,劉賢妃嚎啕大哭,不停地小心搖晃着懷裡的孩子。

“官家,臣妾的茂兒若有個好歹,這些廢物太醫們全都要陪葬!”劉賢妃嘶聲道。

太醫們愈發慌亂,小心地接過劉賢妃懷裡的皇子,十幾名太醫聚在一起再次會診,商議用藥施針,每個人的臉上帶着一股絕望的灰白。

可是商議許久,太醫們嘗試換了幾種法子救治,皇子的病情仍然不見起色,臉色已越來越駭人。

寢殿內瀰漫着一股窒息的低氣壓,趙煦面色陰鷙,眼神帶着殺意在太醫們身上來回巡梭,劉賢妃掩面哭泣,向太后坐在她身旁一邊垂淚,一邊溫言安撫。

不知過了多久,太醫們突然發出一聲驚叫,趙煦和劉賢妃向太后驚駭起身,卻見一名太醫撲通跪在地上,大哭道:“官家,臣等無能,小皇子,小皇子他……薨了!”

趙煦只覺腦中一空,神情絕望,不由控制地癱坐在地上。

劉賢妃一怔之後,嚎啕大哭憤怒地拍打着牀榻,形如瘋癲。

向太后也大哭不止,讓宮女攙扶着她顫巍巍地走向小皇子。

小皇子的身體已漸漸冰冷,他的臉色青紫,雙目緊閉,向太后將他抱在懷裡,用自己溫熱的臉頰緊貼着他的小臉蛋兒,一聲聲呼喚,終究沒能喚回小皇子的迴應。

趙煦彷彿靈魂都已被抽空,神情呆滯癱坐在地上許久沒有反應。

許久後,延福宮的鐘鼓樓撞響了鐘聲,一下又一下,節奏緩慢且沉痛,鐘聲悠悠,傳遍全城。

整個汴京城彷彿在這一刻被靜止,百姓們不明所以地望着延福宮的方向,默默數着鐘聲的次數。

四十九下,國殤。

…………

真定城。

當趙煦失去了唯一的兒子時,遠隔千里的趙孝騫並不知情。

他仍在盡心盡力地陪伴着妻妾,陪着懷孕的嫋嫋,努力在率軍征戰以前,盡一下自己丈夫的責任。

閒暇之時,趙孝騫也會整理軍務,批閱公函,如今的他手握河北西路軍政大權,享受權力快感的同時,總不能真當甩手掌櫃,太多事情需要他處置決定了。

上次與遼軍一戰後,趙孝騫吩咐麾下將領每人必須寫一份戰後總結,將作戰時的經驗教訓都寫下來,用以查遺補漏,完善自身。

查閱到折可適的戰後總結時,趙孝騫看了很久。

折可適重點說了蕭兀納在遼軍大營臨時建造的戰壕,趙孝騫盯着“戰壕”倆字愣了很久。

戰壕這東西,居然也出現了。

果然,這個時代沒有蠢貨,不過是眼界和思路沒打開。

哪怕是在熱兵器時代,戰壕也能有效地抵禦敵軍,構建防禦工事。

當然,蕭兀納的戰壕不過是初級形態,真正完美的戰壕,不是一條筆直的防線,而是四通八達層層迭嶂如迷宮一般,這樣就能達到機動轉移,有效擊敵甚至神出鬼沒的作用。

趙孝騫只是發明了燧發槍,敵人的戰壕便應運而生,這個時代的軍事在悄然發展,戰爭會逼得人類用盡智慧,努力做到勢均力敵。

思及至此,趙孝騫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於是趙孝騫叫上陳守和禁軍,騎馬出城而去。

他還帶上了不少火藥,以及許多材料。

見趙孝騫帶了這麼多敏感的東西,陳守不由一陣興奮,世子莫非又有什麼新的玩意兒要面世了?

當年發明的燧發槍,僅僅只靠此物,大宋便一舉扭轉了國勢,若是世子再發明個厲害的玩意兒,大宋豈不是要上天了?

第627章 意外消息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604章 王師平叛第75章 官家親臨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71章 再見花魁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66章 可敵遼騎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419章 遼使突至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386章 荒村惡客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44章 官家召見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365章 蕭條邊城第400章 得償相思第5章 所謂罪名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534章 欲收失地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709章 絕密出行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69章 忘年交好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115章 試槍進諫第361章 決意啓戰第806章 大軍將至第682章 最後血性第710章 驚天殺器第638章 純潔朋友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383章 天羅地網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366章 府城毒瘤第724章 幽而復醒第192章 演武練兵第387章 色令智昏第426章 戰局劇變第728章 翁婿交心第550章 翁婿相聚第268章 大獲全勝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554章 融入破冰第742章 君臣坦誠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170章 前程利弊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794章 奪回兵權第681章 國之將亡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60章 子夜遇襲第86章 收拾善後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78章 新式戰法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673章 童謠之威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540章 不爭即死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520章 今非昔比第691章 殘酷報復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7章 奏疏之禍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425章 意外之圍
第627章 意外消息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604章 王師平叛第75章 官家親臨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71章 再見花魁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66章 可敵遼騎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419章 遼使突至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386章 荒村惡客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44章 官家召見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365章 蕭條邊城第400章 得償相思第5章 所謂罪名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534章 欲收失地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709章 絕密出行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69章 忘年交好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115章 試槍進諫第361章 決意啓戰第806章 大軍將至第682章 最後血性第710章 驚天殺器第638章 純潔朋友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383章 天羅地網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366章 府城毒瘤第724章 幽而復醒第192章 演武練兵第387章 色令智昏第426章 戰局劇變第728章 翁婿交心第550章 翁婿相聚第268章 大獲全勝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554章 融入破冰第742章 君臣坦誠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170章 前程利弊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794章 奪回兵權第681章 國之將亡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60章 子夜遇襲第86章 收拾善後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78章 新式戰法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673章 童謠之威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540章 不爭即死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520章 今非昔比第691章 殘酷報復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7章 奏疏之禍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425章 意外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