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

童貫看着臉上還有激憤的蘇武,便是一語去:“子卿,你如此……成何體統?”

蘇武更也直言:“樞相知我,義字在心,從來不落,於公於私,此事既已開始,便也沒有回頭之路,伐遼之事,必不能敗,一旦動兵,就要萬無一失!”

童貫看着眼前的蘇武,也是無奈:“你啊你啊,你當知我難啊!”

“樞相,這與難易無關,樞相想一想,伐遼若敗,那纔是真難,伐遼若勝,如此功勳凱旋,世間之事,還有何難?如今,樞相啊,便是賭,也當賭上一賭了,管得那麼多身前身後事作甚啊?樞相此生,功名利祿,史書萬代,皆在此一搏,哪裡還有退路?”

蘇武說得認真,把童貫說服也行,把童貫逼服也行,那王黼是還年輕,興許還有退路,童貫這六十多歲的人了,無親眷家屬,哪裡也有這麼多顧慮?

莫不是就是蔡京威勢,當真如此駭人?

就聽蘇武一番話語,童貫當真也有思索,片刻之後,也有話語來說:“只道是我孤家寡人,行將就木,這不也還想着你們嗎?你們時日還長久,萬事留個臺階,這臺階不是給我自己留的,是給你們留的……”

這大宋之慫,來自方方面面,有一個方面就是這官場之傾軋,說起來都很是狠厲,其實歷朝歷代之官場,相比而言,唯有大宋官場,最是一團和氣。

這種和氣,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某種政治上的不狠厲,不免也就是所有官員的某種心態,從來沒幾個真正心狠手辣之輩。

對內如此,對外亦然。

這在政治上,不論是國家政治還是國內政治,其實是一種天真,大宋許多敗,就敗在這種天真上。

官員士大夫階級,整體天真,皇帝也天真。

換個詞說,是文明,但文明能當飯吃嗎?當所有人都野蠻的時候,你文明,那你就是餐桌上的一盤菜。

也說天子,儒家對天子的要求,是要求天子仁善,仁義爲懷,對萬事萬物,虛懷若谷,有容乃大,純良仁德。

但卻在有事的時候,又要求天子有大擔當,大毅力,大手段,大果敢!

這種事情,就是個悖論,人性悖論。

蘇武心中有一個疑問,什麼樣的領頭人,什麼樣的天子,對國家與民族的利益更有利?

是一個仁義良善之輩?

還是一個堅毅果敢手段百出之人?

蘇武此時此刻,深切知曉,一切,不是誰的錯,不是哪個人的錯,是所有東西,都錯了。

都已經這個時候了,還想着一團和氣,想着你好我好大家好,最後,誰也好不了……

蘇武能說什麼?

蘇武一語去:“樞相,非下官不聽樞相之言,而是此事,事關家國大計,事關數十萬士卒之性命,唯有勝,下官纔可言將來,若敗,下官也就沒有什麼將來了!若勝,下官自是前程似錦,那蔡京之輩,能奈我何?若敗,不過是砧板上魚肉,想要個安穩度日,都要求人施捨,此非我之願也!”

童貫又豈能不懂蘇武之言?此時蘇武,好似已然沒有了退路,唯有一往無前,唯有一勝到底。

蘇武說得沒有道理嗎?其實有道理。

但童貫想的是什麼?也會想敗,遼國之戰,畢竟不能拿賊寇之戰來比,他留的是什麼後路?

是敗了之後還有機會的後路,是哪怕敗了,權柄不失,富貴還有,也還有再次聚兵再戰的機會。

所以,童貫語重心長:“子卿,你年輕,只管猛衝猛打,你也向來如此,但人生,從來不是一帆風順,萬事,都要有一個萬全之策!也好比那蔡京,起復幾番,每每都能給自己留下東山再起的機會……你若真是如此一意孤行,若敗了,來日,你就不會再有這般機會了。這纔是官場沉浮之道……”

兩人所言,各有道理,卻也是看法不可調和。

換句話說,童貫也好,蔡京也罷,還有王黼,乃至天子。

他們都是下意識裡能接受一次失敗的……

人,失敗多了,見過的失敗多了,就會不由自主的去想失敗之事……

這大宋,就是失敗得多了,從驢車戰神,到好水川……

也就好像一個人,失敗的經驗太多,他其實沒那麼自信,更也沒那麼銳意進取,這就是大宋朝從上至下的人心。

蘇武此時此刻才明白,原來童貫在想敗了之後的事,在想敗了該怎麼收場……

就好似童貫昔日,在西北監軍,敗也是常有之事,每一次他都得想着該怎麼收場……

而他蘇武,一心只想着怎麼打勝!

蘇武能說什麼?拍着胸脯說一定不會敗?這個胸脯可以拍,但拍起來意義卻也不大。

因爲這是大宋朝到得如今,打自骨子裡的那種對於軍事的不自信。

這種不自信,在歷史上,會貫穿兩宋三百餘年。

這個王朝,從立國之初,從一開始,就沒有建立起來這種對外的軍事上的自信。

這個王朝,基因有問題!

蘇武此時此刻,纔看到這一點,才明白過來。

蘇武知道自己說服不了童貫,童貫不是不知道勝利的好處,而是一定要先去謀劃失敗的退路。

童貫一定需要朝堂之上某種程度的“一團和氣”,沒有這種和氣,失敗的退路也就沒了。

蘇武此時,心中其實很難受,第一次有一種無力之感,是他感覺到自己一個人,與所有人都不一樣的一種無力之感。

但他,還是要幹,因爲他自己,不能敗,他個人,沒有退路。

許童貫眼中,什麼武將軍劉將軍,不過都是樞密院下一個軍將而已。

將士難免陣前亡,童貫也看得太多將士死亡。

但蘇武不一樣,武將軍也好,魯將軍也罷,乃至東平府一兵一卒,那就是他的身家性命,帶着他們上陣去,不是去失敗的,不是去被遼人鐵騎追在屁股後面屠殺的……

哪怕蘇武知道,他個人有退路,哪怕兵敗了,童貫也當保他一保。

但他個人內心裡,是沒有退路的……

蘇武看着童貫,微微低頭,慢慢來說:“樞相,我與麾下軍漢,已是一體,此番若敗,我自死在戰陣之上,定然不一人苟且偷生。所以,我不思慮失敗之事……”

“沒人願意失敗,便是兵法也雲,戰事,先思慮敗,再思慮勝,你我,要先立於不敗之地,如此才能長久!”童貫如此來言。

蘇武只管接着說:“樞相知我之意,我若帶京東兒郎上陣,若是兵敗,我當自刎陣前。亦如今日,李綱入京來,那大名府,定不能還在蔡京掌握之內,此勝敗之關鍵也!”

童貫已然起身,腳步來去,甚至繞着蘇武在轉,便是一語來:“你如何這般說不通啊?人生起落無常,無常啊……你年歲還小,怎的就經不住人生起落呢?有人胯下之辱,有人臥薪嚐膽,成大事者,不在小節,也還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只要最終功成,死人又算什麼?”

好似,沒有人錯。

但蘇武知道,自己一定是對的,童貫是說服不了,那就逼他!

怎麼逼?

蘇武拱手一禮:“樞相,今日就論到此處,下官回去好生思慮一二。”

“對對對,好生思慮,你一定要好生思慮,我如今最是倚仗你,便是萬萬不會害你,你只要聽我的,保準你來日前程無憂啊……我在朝堂沉浮數十載,能到今日,光陰不是虛度……”

童貫依舊語重心長。

蘇武點點頭,拱手,去了。

還是那句話,不是誰一個人的錯,是一切都錯了。童貫沉浮數十載,這數十載,皆是錯的!

出門,上馬,走!

先去王家,蘇武來得極快,那小廝奔跑去通傳,蘇武甚至也不在門房等候,只管一路腳步往裡入,左右自也沒有人真來攔他,便也是許多人記得住頭前不久這位相公在府中吃酒,正是貴客。

那王仲山衣服都沒整理好,已然就在中堂來迎。

便是蘇武拜禮,王仲山連連在笑:“怎的又入京來?還如此着急?定是有事,定是有事啊,學士只管來說,快坐快坐!”

蘇武點點頭,落座:“不知秦學正人在何處?”

“哦,找他?好說!”王仲山便是回頭大喊:“來人,快去把我那女婿喊來,就是大事要事,不論他是在家,還是在太學有什麼差事,一應趕緊推了,速速來!”

自有小廝奔跑而去。

如此,王仲山纔再問:“倒也不是學士方不方便說一說?”

蘇武點頭,倒也沒什麼不方便的,此來就是爲了把事情鬧大,王仲山在士林之中,那也是一號人物,他願幫忙,最好不過,他若不願幫忙,那也無妨。

這件事,蘇武最終要落在一人之手,這人更也不是秦檜,但要通過秦檜。

蘇武慢慢在說,王仲山聽得那也是義憤填膺,只管來說:“如此朝堂,國將不國啊,蘇學士,我定助你一助!”

蘇武知道,這話不能深信,卻還是拱手:“多謝王相公。”

王仲山是那種人精,人精呢,那就不可能當那出頭鳥,真幫着蘇武去幹蔡京,但人精也不是沒有用的,至少,牆倒衆人推的時候,定然有他一號。

不得多久,秦檜着急忙慌而來,剛一進門,便是急忙問:“岳丈大人,何事如此着急?”

“先坐先坐!”王仲山連連擡手,秦檜便也落座,與蘇武又寒暄幾語。

蘇武寒暄不多,再開口:“太學生中有一人,名叫陳東,秦學正,我想見他,還請引見一二……”

秦檜先是一愣,便再來說:“學士說是他啊,他……”

“他如何?”蘇武問。

“他倒是個剛正之輩,在太學裡,許多人不喜歡他,避之唯恐不及,但也有一些人當真願與他交往,學士要見他,他不過一個小小太學生,不知有何用處?”

秦檜就問。

蘇武自有用處,他要見陳東,是因爲歷史上有一次大名鼎鼎的陳東上書,陳東之輩,就是此時大宋最熱血的青年人,大宋最憤青的青年人。

陳東之勇,便是大宋朝唯一一個真正敢公然上書要求誅殺國賊的人,所謂誅殺國賊,蔡京童貫王黼樑師成李彥,皆在此列。

他既有這份好膽,蘇武豈能不尋他?

尋他作甚?造勢,如今之事,就是要往大里鬧,越大越好,鬧得個人盡皆知,鬧得個疾風驟雨。

朝堂上找不到人來鬧,那就朝堂下來找。

太學生,乃是天子門生,年輕氣盛,熱血在心,也好動員,清流之中,以君子自居之輩,陳東更是一呼百應。

蘇武如今什麼名聲?再把這件事的前因後果與陳東一說,陳東豈能不義憤填膺?

到時候,只管是太學生堵在左掖門外,堵在東華門外,只管跪在地上就是喊。

那軍漢敢打太學生嗎?那蔡京,拿眼前這些太學生有辦法嗎?

且看這事,再來如何收場?

蘇武只管秦檜說:“還請學正速速引見,時不我待,事情緊急,至於其他,稍後再請王相公慢慢與學正來言……”

秦檜看了一眼王仲山,王仲山心中也是納悶,蘇武搞來搞去,尋一個太學生有什麼意義?

雖然不解,但這是小事,王仲山便點了點頭。

秦檜便起身來:“那蘇學士隨我往太學就是!”

蘇武點頭,更是不等,立馬出門。

隨着秦檜往太學,蘇武不入,就在門外不遠茶舍等候,他有備而來,還帶了許多東西。

不得多久,一個二十多歲的瘦高年輕人便往茶舍走來,一身儒杉,面紅齒白,一臉疑惑入得茶舍,還在打問:“敢問蘇學士坐在哪裡?”

自有小廝帶往雅間,陳東入內,只有蘇武一人,便是躬身一禮:“拜見蘇學士。”

蘇武點頭:“請坐。”

陳東倒也忐忑,落座當面,開口來說:“蘇學士之文才武略,皆是如雷貫耳,今日得見,着實有幸,倒也不知蘇學士尋學生來,是有何事?”

卻見蘇武拿出一疊東西了,便說:“你先把這個看看……”

陳東忐忑之中,慢慢去看,上面有李綱上書的謄抄之文,也有那一份索超找來的賬冊在其中。

陳東疑惑之間,便也先看,越看越是皺眉,只待看得差不多了,陳東擡頭來問:“蘇學士這是……”

蘇武直接開口:“李綱,你當知曉。”

陳東點頭:“知曉知曉,李御史,言官之清流也,吾輩楷模,因言獲罪,被貶他鄉,頭前也聽說起復在用,原來是用在此處了……”

蘇武點頭:“他因此事,在大名府被樑世傑派人捉拿,我護他出城,夜半又被大名府軍漢追殺,如今,我已然護他入了京,不日,就要上朝面聖。”

陳東便是袖袍一甩,面色憎怒:“豈有此理,當真豈有此理!朗朗乾坤,竟還有如此勾當,這官場之黑暗,着實不敢想象,李御史如此爲國爲公,竟是朝不保夕,奸佞當道,奸佞當道!”

陳東不是第一次喊出奸佞當道,他在太學裡,就常常這麼喊,不免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

也不免,陳東身邊,也聚來一批清流之輩。

陳東,出身“五代儒嗣之家”,就是往上數五代,都是儒生,乃至以教書爲業,家中沒有富裕,甚至有幾分窮困,但五代爲儒,一代一代甘之如飴,可見其風骨所在。

歷史上陳東上書,後來也是被清算的,一大批太學生,乃至被髮動起來的百姓,都被抓到牢裡去,準備殺頭。

這陳東之能,也可見一斑。

蘇武看重的就是這一點,這事,非陳東莫屬。

蘇武來說:“我與李綱,本不熟識,只是此事,就在我身邊眼前,我焉能不管?焉能當真看他朝不保夕,乃至死於非命?如今,朝堂之上,無人敢忤逆那奸佞,此番,李綱入朝,更也不可能偃旗息鼓,但李綱一人一張嘴,又豈能說得過奸佞黨羽無數張嘴?到時候,只怕李綱後果不堪設想……”

陳東皺眉就問:“學士尋學生來,當就是爲了此事?”

蘇武點着頭:“就是此事,朝中無人敢言,朝下可有敢言者乎?我問許多人,便有人說,太學陳東,最是剛正不阿,屢屢出言痛斥奸佞,爲人所不喜,我便尋你來了!”

陳東卻也答:“我也曾聽聞,學士也是那悍勇不畏死之人,更也是文才在身,多有仰慕,學士此番來尋我,我豈能膽怯懦弱?更聽聞學士曾有一語,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此語,正中我輩胸懷,學士吩咐就是!此番既遇到此事,有遇到學士如此來言,便也要朝堂那些奸佞知曉,朗朗乾坤,不是何人可以一手遮天!”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話,蘇武說過,但蘇武都差點忘記了自己還說過這句話,不想,這句話,還真傳揚出來了。

蘇武看着陳東,就道:“人,要人,朝會當日,定要有人,在宮門之外爲李御史搖旗吶喊,是學生也好,是百姓也罷,人越多越好!要喊到朝廷聽得見,天子聽得見!”

陳東認真點頭:“此事,只看學生手段,誓除國賊,如此奸佞,當真以爲自己可以一手遮天乎?我輩君子,當與之不死不休!”

蔡京執政,近二十年,門生故吏遍天下,不知多少事……

百姓們敢怒不敢言,天子耳邊也聽不到,卻是他哪裡料得到,天子門生裡,竟出如此之輩?

蘇武拱手一禮:“李御史身家性命,拜託了!”

陳東起身也是大禮:“學士身居高位,爲家國公義,前程都可以不要,在下一介學生,又值當什麼?只管此番若成,好教那些奸佞知曉,往後做事,也當知道收斂一二,忌憚幾分!如此,不枉聖賢教誨!”

蘇武點頭:“這些東西,你自留着,留着與諸君去看,以取信於人,我走了,還要在去尋人幫襯!”

“學士受我一拜!”陳東躬身大禮。

蘇武點頭只管出茶捨去,卻是秦檜在茶舍之外等候,見蘇武出來,臉上有笑,便來問:“蘇學士,事情可妥當了?”

秦檜直到此時,自是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

蘇武點頭:“妥了,秦學正辛苦!”

“倒也是舉手之勞,蘇學士……”秦檜好似要說什麼。

蘇武卻又翻身上馬,着實也着急,也打斷了秦檜話語:“事情緊急,事關重大,一時難以多言,學正,來日再會!”

蘇武打馬就走,只留得秦檜一時還在那裡一頭霧水。

也是蘇武着實懶得與秦檜多言,蘇武看來,他不過就是個工具人而已。

能當這個工具,那也是秦檜這輩子不多的福氣。

秦檜自又去尋再出門的陳東,陳東也是腳步飛奔,只管與秦檜一禮,飛奔就去,心中急切比蘇武還多……

也是因爲他的工作量極大,發動身邊人,發動同窗,乃至把這件事往整個汴京城宣傳出去,甚至也要發動一些百姓。

這事,陳東以往沒幹過,但幹起來,卻又莫名順手非常,心中早已有了章程,好似天生就知道該先幹什麼,再幹什麼,如何去幹……

秦檜便是越發好奇,往那太學而去,只管跟着去看跟着去聽,只待看了幾番,心中大驚,又連忙往王家而回。

只待見到王仲山,又聽王仲山一番言語,才知道事情原貌,也把太學之事與王仲山一番分說。

王仲山此時才知道蘇武竟是如此謀劃,便問秦檜:“他這般……能行嗎?”

秦檜在想,他其實聰明非常,慢慢來道:“許當真能行,那陳東在太學裡,當真一呼百應!”

王仲山疑惑就問:“你不說許多人不喜歡他,對陳東避之唯恐不及嗎?他怎的又能一呼百應了?”

秦檜來答:“便是許多人對他避之不及,卻也有許多人聚在他身旁……”

“哦,原來是這個道理,倒是蘇學士,好手段,也好大的膽氣,竟是準備如此行事。御駕之前,一番好爭奪!”王仲山如此來說,態度也就出來了,他自是不過問了。

卻是秦檜來問:“岳丈大人,難道咱們就不做點什麼?”

“做什麼?得罪得起嗎?”王仲山搖着頭。

“小婿倒是覺得可以幫襯一二……”秦檜忽然如此出語。

“幫襯誰?幫襯蘇學士?”

“對,岳丈大人聽我來言,此番……若是事情真鬧到如蘇學士所謀的那個地步,那定是朝野震動,天子震驚,那樑世傑,定沒有好果子吃,到時候,清流一派,怕是大勝,有此大勝,只怕來日,清流之輩,就真凝聚起來了,只怕會四處出擊……”

秦檜分析來去……

“你這是想向那清流之輩納個投名狀?”王仲山問。

秦檜點着頭:“然也,有此一番,來日,那些人當也不至於尋咱們麻煩……”

“你想的倒是真多,那蔡京是好相與的?”王仲山又問。

“岳丈大人,此番之後,那蔡京定是焦頭爛額,咱家,咱家不是還有點名頭嗎?多多少少,哪裡都有一些僧面佛面,蔡京恨那蘇武,與那童貫王黼鬥法,哪裡顧得上咱們,再說,咱家人,在朝堂上也無甚緊要官員,便是小婿,也不過一個小小太學學正罷了,此番若是得名,名聲大過天啊……”

秦檜利弊得失,當真想得清清楚楚。

這一語來,王仲山似乎真在思索,便也來說:“如此……那童樞相也好,蘇武也罷,倒是個大人情……乃至王黼……”

唯一的信息差,便是王仲山與秦檜這般老狐狸,當真以爲這件事,是童貫王黼在後授意,而蘇武在臺前奔走。

王仲山只管一問:“那你說,怎麼做?”

“不難,小婿這就回太學裡去做,至於岳丈大人,也可上封奏疏,措辭倒也不必如何直白,但明裡暗裡,幫那李綱說項幾句,倒也無妨……若是再聯絡一二,問問一些故舊之意,若是再得幾封上書,當也無妨……”

秦檜覺得,這回,許真是機會,若是不把握住,哪年哪月能攀附上童貫與王黼?更何況後面還有一個樑師成。

“好,就依此計!”王仲山點了點頭,既不當出頭鳥,但又站了隊,還不真的把人得罪死,暗地裡秦檜再在太學幫襯一二,若是不成,當也沒什麼,若是成了,可以居功。

蘇武自是不知還有王家這一番歪打正着,他此時,正帶着李綱往給事中陳瓘家中去。

李綱如今,坐車。蘇武帶着人,打馬在側。

他知道,這汴京城的大街上,不知多少眼線,李綱入京的那一刻,不知多少風聲鶴唳。

蘇武只管把腰刀別了又別,眼神左右去掃,只問這一彪威武軍漢在此,何人敢動?

一路去得陳瓘家中,便又是一番詳談。

時間倒也不長,只管是老儒生陳瓘聽得前後,口中義憤有語:“此番,老夫與他們,自是不死不休了!”

“拜謝陳相公!”李綱感動不已。

陳瓘只看眼前兩個年輕人,含淚來說:“你們甚好,朝堂數十載,到得今日,只道是滿朝上下,黯淡無光,看得你們,便好似又看到了光!”

着實也是陳瓘最近憋屈不已,工作上被人排擠,甚至已然直接有人在他面前作威作福,甚至也有人說,不日,他就會被貶出京去。

這些事,都趕在這一刻了。

這國家要亡,盡是這些事這些人。

給老實人也逼急了!

若無蘇武,這些老實人,逼急也無可奈何,出京去,只能坐看天下傾頹,到頭來,鬱鬱而終。

李綱也是眼中有淚,正也是他朝不保夕,性命都憂,陳瓘之言,豈能不把他感動?只管說:“爲家國事,死而無憾也,聖人教誨,一刻不敢忘懷!”

“唉……”就聽陳瓘一語嘆息,看了看左右,慢慢再說一語:“天子……天子啊……”

蘇武莫名接了一語:“老相公說天子如何?”

鬚髮皆白的陳瓘,苦笑:“天子,昏庸!所以至此!”

蘇武聽得這一語,只有一念,儒家風骨,竟當真還在,雖然不多,只剩下一點點……

卻是李綱來說:“老相公,天子是純良,所以至此,並非昏庸。”

陳瓘苦笑在臉,擺擺手,不多言,只道:“你去吧,朝會,老夫當在!”

李綱拱手拜別,蘇武也拜了一禮。

兩人出門,李綱在問:“學士那太學之事,如何了?”

“定出奇效!”蘇武鎮定一語。

李綱似也不信,只遙遙往北看了看,看不到什麼,慢慢來說:“此去……不知何日還能再見陳相公……陳相公昔日待我,如師如父……”

李綱心中竟也有忐忑,便是對這件事的結果,並不十分樂觀。

蘇武不答話,卻也敬佩,已然覺得不太樂觀了,但李綱,從未想過後退,足以教人敬佩。

只管李綱自己唏噓:“咆哮朝堂,咆哮天子駕前,如此爲臣,何其悲也……”

蘇武依舊不答。

卻是李綱忽然一語來問:“蘇學士,難道,天子當真昏庸?”

蘇武卻答了話:“陳老相公隨口之言,不必當真……”

“唉……那陳老相公,何出此言啊?”李綱心中縈繞着這個問題,這句話在剛纔聽到的時候,就在李綱心中翻江倒海,這也是李綱這一輩子,第一次從人口中聽到這句話。

“許是……陳老相公這些年來在京中際遇不好,鬱郁不得志,所以出埋怨之語。”蘇武如此來答。

“但願如此……”李綱兩眼無神,路過一個巷口,再往北望,這個巷子往北延伸很長,長到能看到幾丈皇城紅牆。

第18章 敬哥哥一杯!第92章 不救著實可惜第168章 發病了發病了,這廝發病了!第311章 蘇卿何在?蘇卿何在?第48章 不得胡言第183章 驚煞我也!第265章 大獲全勝 事事謀成第82章 拔毛虎武松(為盟主【在雲端呢】加更)第34章 不好不好第254章 哥哥此話當真?第320章 改元靖康!111.第111章 行是不行?第20章 對,哥哥說得對!第301章 大名府怕是要破第239章 大事不好,餘睹叛國去也!第322章 怕你今日是活膩歪了!第171章 世間真豪傑也!(感謝【遼了了】的白銀大盟!)第165章 可否將令郎借到我這帳下行走?第170章 蘇將軍真妙人也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245章 速去速去,慢則生變!第247章 再戰,再戰許宋軍就潰了!第222章 尋死不是這般第334章 大勝啊,定要大勝!第277章 風雲際會,就在眼前。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182章 兩浙路制置使譚相公到!第279章 不好不好,這不是米擒!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73章 上架感言第123章 已是精銳,可當大用也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283章 可築京觀於城北!第322章 怕你今日是活膩歪了!第62章 怕是不好第166章 不要,奴家不要你去!第129章 將軍!一定要殺光他們!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298章 蘇帥指哪裡,我等自就打哪裡!第127章 入陣!蘇將軍入陣!第60章 你真是要氣煞我也!第275章 來日陛下可上尊號,曰,天可汗!第232章 難怪學士深得聖寵第3章 當真響當當是條好漢第293章 怎麼回事?第270章 一刀砍了去,以鎮軍心!第97章 靉靆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182章 兩浙路制置使譚相公到!第50章 得加錢第42章 敵襲,敵襲!第269章 真有此事,竟是真有此事?第140章 饒我一命,便是榮華富(感謝暮流清溪一葉舟的十萬賞!)第146章 妙妙妙,妙計也!第249章 快請老種相公來!第64章 蘇武,你不得好死!第27章 可都坐得實?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77章 賊人可兇可嚇人!(求首訂)第261章 你真是個好漢!第223章 你到底要說什麼?第215章 學士果真不羈之人也!有先賢之風!105.第105章 願拜為義父!第159章 有賊有賊!救命救命!第24章 殺人好!第80章 主人饒命第212章 蘇卿以爲如何?第277章 風雲際會,就在眼前。第31章 賊人休走!第279章 不好不好,這不是米擒!第159章 有賊有賊!救命救命!第302章 殺啊殺啊,阿爺多殺!第141章 蘇郎再來可要憐惜第70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244章 末將百死!必克燕京城池!第170章 蘇將軍真妙人也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197章 今日撥亂,正是吾輩!第99章 好軍將啊!第21章 只聽說水泊梁山起了大賊第323章 哎哎哎!毀了毀了毀了第25章 看什麼看?第307章 此非戰神在世乎?第251章 走走走,快快快,往北去,去燕京!第310章 願蘇相公長命百歲,千歲,萬歲!第269章 真有此事,竟是真有此事?第76章 我如何信得過你?第192章 那就不給,一錢不給。第343章 是不是勝了?是不是勝了?第265章 大獲全勝 事事謀成第339章 都是自家人了!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兄弟們,今天堂妹有喜事,請假一天,明天開第302章 殺啊殺啊,阿爺多殺!第158章 命懸一線,且看你如何求生?第48章 不得胡言第92章 不救著實可惜第259章 可是宋使所在?
第18章 敬哥哥一杯!第92章 不救著實可惜第168章 發病了發病了,這廝發病了!第311章 蘇卿何在?蘇卿何在?第48章 不得胡言第183章 驚煞我也!第265章 大獲全勝 事事謀成第82章 拔毛虎武松(為盟主【在雲端呢】加更)第34章 不好不好第254章 哥哥此話當真?第320章 改元靖康!111.第111章 行是不行?第20章 對,哥哥說得對!第301章 大名府怕是要破第239章 大事不好,餘睹叛國去也!第322章 怕你今日是活膩歪了!第171章 世間真豪傑也!(感謝【遼了了】的白銀大盟!)第165章 可否將令郎借到我這帳下行走?第170章 蘇將軍真妙人也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245章 速去速去,慢則生變!第247章 再戰,再戰許宋軍就潰了!第222章 尋死不是這般第334章 大勝啊,定要大勝!第277章 風雲際會,就在眼前。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182章 兩浙路制置使譚相公到!第279章 不好不好,這不是米擒!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73章 上架感言第123章 已是精銳,可當大用也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283章 可築京觀於城北!第322章 怕你今日是活膩歪了!第62章 怕是不好第166章 不要,奴家不要你去!第129章 將軍!一定要殺光他們!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298章 蘇帥指哪裡,我等自就打哪裡!第127章 入陣!蘇將軍入陣!第60章 你真是要氣煞我也!第275章 來日陛下可上尊號,曰,天可汗!第232章 難怪學士深得聖寵第3章 當真響當當是條好漢第293章 怎麼回事?第270章 一刀砍了去,以鎮軍心!第97章 靉靆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182章 兩浙路制置使譚相公到!第50章 得加錢第42章 敵襲,敵襲!第269章 真有此事,竟是真有此事?第140章 饒我一命,便是榮華富(感謝暮流清溪一葉舟的十萬賞!)第146章 妙妙妙,妙計也!第249章 快請老種相公來!第64章 蘇武,你不得好死!第27章 可都坐得實?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77章 賊人可兇可嚇人!(求首訂)第261章 你真是個好漢!第223章 你到底要說什麼?第215章 學士果真不羈之人也!有先賢之風!105.第105章 願拜為義父!第159章 有賊有賊!救命救命!第24章 殺人好!第80章 主人饒命第212章 蘇卿以爲如何?第277章 風雲際會,就在眼前。第31章 賊人休走!第279章 不好不好,這不是米擒!第159章 有賊有賊!救命救命!第302章 殺啊殺啊,阿爺多殺!第141章 蘇郎再來可要憐惜第70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244章 末將百死!必克燕京城池!第170章 蘇將軍真妙人也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197章 今日撥亂,正是吾輩!第99章 好軍將啊!第21章 只聽說水泊梁山起了大賊第323章 哎哎哎!毀了毀了毀了第25章 看什麼看?第307章 此非戰神在世乎?第251章 走走走,快快快,往北去,去燕京!第310章 願蘇相公長命百歲,千歲,萬歲!第269章 真有此事,竟是真有此事?第76章 我如何信得過你?第192章 那就不給,一錢不給。第343章 是不是勝了?是不是勝了?第265章 大獲全勝 事事謀成第339章 都是自家人了!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兄弟們,今天堂妹有喜事,請假一天,明天開第302章 殺啊殺啊,阿爺多殺!第158章 命懸一線,且看你如何求生?第48章 不得胡言第92章 不救著實可惜第259章 可是宋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