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地方不知道,像是港島那邊,他們現在同行競爭,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抓住一點小問題,就是各種抹黑。
像是那邊企業,都有所謂的公關部,就是維護自家公司名譽,還有搞同行的。”何雨柱簡單說了一些港島同行競爭的噁心事情,他不知道老艾同志這些人知不知道,畢竟像是抹黑同行的,解放前也有。
但咱們這邊集體企業二十年,很多人就算沒忘,也不會太重視這種惡意競爭對企業的傷害。
就像後世,很多好的集體企業,都是被輿論玩死的。
就像是味精····
也就是一開始都是集體企業思想,都單純的以爲,只要做好產品,就不怕沒市場。
誰知道人家根本不跟你打質量戰,也不打價格戰,人家直接抹黑,把你整個行業給毀了。
何雨柱苦笑道:“咱們肯定不能跟那些外國同行一樣,外面的輿論宣傳,大多是代理商替咱們營造。
咱們能做的不多,也就是儘量保證質量上不出問題。
還有研發上要抓緊突破。
只有實現產品代差,才能掌握市場話語權。”
這不是何雨柱玩悲情,而是現在市場真就是如此。
他原來也想的太過於簡單了。
以爲只要把產品做好,那就能出口換外匯。
畢竟以前玩具,電風扇,電飯鍋啥的,都是那樣發展起來的。
但現在越是分析所從事的工作,他越是心慌,有時不我待的急迫感。
電視行業還是不同的。
像是玩具跟小家電,本質上還是企業對企業的市場競爭。
稍微有點小創意,有創新,市場認可,那麼便能賣出去,創造外匯。
而電視機這種,在目前來說,這是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綜合表現。
所以面對的競爭,不是單方面的企業競爭,而是資本,是一大羣人會想盡辦法嘗試扼殺搖籃中的你。
關鍵是別的廠子都有基本盤。
就像小日子電視企業,他們外面賣不出去,那麼在他們本土也有市場。
而四九城電視機廠,現在沒有基本盤。
所以只能孤注一擲,勇往直前。
這些道理,也是這些天何雨柱跟那些老頭聊天時纔想通的。
按照洪老頭方老頭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因爲外國所有的技術,咱們現在都可以追上,並不是太難。
要是努努力,說不定會比外國企業更加優秀。
畢竟咱們是集中人材辦大事。
而這也是最差的時代。
咱們在外面只有敵人,沒幾個朋友。特別是電視機所要投放的市場,那些地方,都是敵人的地盤。
想從老虎嘴裡搶肉吃,這難度可想而知。
“行,我明天召開個會,把大家聚到一起,好好商量一下。
市場那邊,咱們只能指望代理商。
但咱們也不能拖後腿。
…………”老艾同志理解何雨柱的焦急,事實上,電視機產業鏈這個事,別人都有退路。
就他跟何雨柱沒有退路,所以他承受的壓力,比何雨柱又不知道大了多少。
何雨柱這個事搞不成,最多也就去哪個廠,他還年輕,還有捲土重來的資本。
而老艾同志,已然沒那個資本了。
何雨柱走出辦公室,這才舒了一口氣。
他仍然是抱有極大的激情,所因也不是別的,就是明後年的那些大事。 還是那句話,那是這個年頭,我們的產品想走出去,最大也是最好的機會。
可以說比請任何世界巨星給電視機打廣告都要強。
世界上的兩個大國,恢復友誼,還有比這個更大的宣傳效果麼?
但他得讓整個電視機產業鏈,都有這種急迫感。
機會只有一次,真要錯過,那就得再等小二十年。
得等到改開後,民衆富裕,可以消費得起這些家用電器。
也就是有了咱們的基本盤,然後再通過壓縮成本,打價格戰,把洋人企業全部打垮。
按照戰場上來說,何雨柱這個算是偷襲戰。
而改開後那些算是消耗戰。
何雨柱現在所面臨的,肯定是風險巨大。
但要是成功,那也是獲利居多。
而後世那場電視機消耗戰,其實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雖然咱們贏了,那也是慘勝。
何雨柱今天的工作也就這點,他現在身上的工作有點複雜。
像是玩具廠,現在根本沒動靜。
輕工跟外貿,誰都不肯鬆口。
農場那邊的分割,也是需要時間收尾。
所以電視機產業鏈這邊,其實何雨柱還沒正式上任。
畢竟研發部都是才組建,得等研發部加班加點,搞出一點小創新。
然後才能投入生產,一次性打響市場。
現在生產的,還都是國內需求的11寸左右的黑白電視。
那個就等於在磨合了。
總不能拿這種已經淘汰的產品去港島那邊搶市場吧?
現在研發部這邊盯着的,是冀北那邊一家廠子,自主研發的彩色電視機,準備把這個產品完善一下,作爲四九城電視機廠推向港島的第一款產品。
何雨柱坐在車上,到了路口,他低聲道:“老莫,靠邊停車吧。
明天七點過來接我去玩具廠。”
何雨柱的聲音總歸是透着幾抹疲倦。
原本最好解決的玩具廠,現在卻是成了大麻煩。
這讓何雨柱也是有一種無力感。
沒奈何,人在江湖嘛。
原來玩具廠屬於街道跟軋鋼廠合營,後來這兩家爲了玩具廠的發展,退了出去,玩具廠由外貿口下轄。
這裡面有個問題,也就是前兩年的玩具廠,生產的產品都是出口爲主。
但社會在發展,城市老百姓口袋也是越來越富裕。
所以現在那些出口的玩具,還有滑板車什麼的,也會生產小部分,投入城市市場。
並且這個上面的佔比,是越來越大。
所以現在是被輕工盯上了。
輕工指責外貿口下轄玩具廠本來就是畸形,因爲按照道理,外貿口原本就沒有管理資格。
這兒有部分原因是因爲外匯,也就是輕工想分一杯羹。
更多的,就是玩具廠可以擴產了。
那能安排的人就多了,這個上面又是外貿口部分人所惦記的,誰還沒有幾個親朋故舊呢。
這個上面輕工原本是穩贏不輸的排面。
可還是有問題,專利全部在外貿口跟婁曉娥她們合夥辦的一家商貿公司手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