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

看着熊熊的爐火,皇帝點了點頭。

石炭的記載他看過,那東西在屋內放炭火盆,清晨屋內人中毒死掉,他也是知道的。

宋朝這個時候,沒有煙囪,只有火盆。

乾淨的上等好炭還行,用煤,基本上等同於自殺。

無解。

“姑丈,這爐是陶製、銅爐,還不夠好,有時候會漏水。侄兒正在讓人嘗試着用鐵製。在另一間屋,將水燒熱了,用銅管隱藏式傳到屋內,銅管內的熱水會在屋內散發熱量,變成涼水流回爐中,再變熱,再流回屋內。”

“好,這個無毒嗎?”

劉安指着陶管:“這叫煙囪,毒氣排到外面,被風一吹就散了。”

皇帝又問:“這爐火瞬間能將鐵燒紅,用可用冶鐵?”

“姑丈,不行。這個要再想辦法,侄兒正在安排人嘗試,直接用石炭來燒,鐵是脆的,一碰就斷。嘗試先煉成焦炭,而後再加入雲石,或可解決,但侄兒沒那麼多錢不斷的嘗試了,石炭要錢,鐵也要錢,建爐也要錢。”

“錢,不是問題。”

提到錢,皇帝很氣粗。

劉安又帶着皇帝去看了僕婢房的小蜂窩爐、帶陶水箱的中蜂窩爐、以及大通鋪內帶着烤餅架和大陶水箱的三眼蜂窩爐。

皇帝大概明白了。

這些東西若真的能用,尋常百姓家,宮裡禁軍的軍營,宮中宮女太監的屋。

皇帝問道:“石炭成本如何?”

“姑丈,我在焦作找到一個很小的石炭礦區,挖出來臣自家夠用,給宮裡也夠用,但汴梁城好多人。”

“有派人尋找大礦區嗎?”

“有,在幷州。幷州的超級大礦區,挖出來夠汴梁城燒一萬年。”

提到幷州,皇帝的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

皇帝叫張齊賢去幷州,這傢伙不去,然後溫仲舒竟然爲了不去幷州,要請辭。

這兩個貨,讓皇帝非常、非常、非常的失望。

可眼下,二品大員,也沒人可用。

皇帝坐下了,就坐在劉安府僕婢大通鋪上,伸手拿起夾子將爐內的烤菱角取了幾隻出來,默默的撥着吃。

吃了兩隻菱角後,皇帝說道:“姑丈對幷州心中有人選,可他們不願意。”

劉安捧着一碗水上前:“姑丈,侄兒官小職微,有些話不敢說。”

“關起門,家裡說話。”

劉安官小職微?

皇帝只知道劉安年齡小,論官職,劉安官不小了。

劉安說道:“姑丈,若無可信之人,就多派幾個人,相互監督,相互制約,每個人分配不同的任務,這些人合起來把事作好,也不是不行?”

“這個思路有意思,那就幷州,你說說。”

“官家,礦區的事是苦力活,無論是官辦,還是商運,這是一個消耗人力,又苦又髒的活。而且礦區一動,就是數千人,加上運輸,這個一定要船運,所以就這石炭,怕是萬人,數萬人的事。”

皇帝點了點頭。

人沒問題,原本販柴炭的可以去販石炭,也可以調兵馬管制。

皇帝想了想說道:“幷州要安排一得力的,可靠的武官。你繼續。”

有武官,劉安心中狂喜。

劉安壓抑着內心的歡喜,繼續說道:“石炭關乎汴梁城冬天取暖,那麼,商人販運,要有人管稅收。修路,擴建碼頭,礦區士兵的吃飯、軍餉,要有管花錢的人,再請御史臺派人監督。最後,派一四品管幷州民生便是。”

皇帝思考了好一會,劉安的想法有可取之處。

但也有問題。

皇帝再問:“若遼軍南下,當如何?”

“武官去對付就是了,他們領俸祿就應該爲姑丈出力,幷州設一個府,加上原先的官有七個人,五個人就打,武官帶兵去打,五個人說守,武官帶兵去守就是了。”

皇帝有點猶豫。

朝堂之上,人多了不辦事,整天光是吵了。

七個人分權,不是不行,但這些人光吵不辦事,怎麼辦。

劉安又說道:“七個人投票,不允許棄權,票多的一方有理。”

皇帝點了點頭,又在爐子裡夾了幾隻菱角,一邊吃一邊想。

很快,人員安排皇帝就有數了。

一個武官管城防治安,一個武官管礦區同時管禦敵。然後管花錢的,收錢的,審覈的,這就是五個人了。

再加上管民生的,以及一個御史監督這些人。

七個人配齊。

五文二武,這事或許能行。

武官肯定不主事,但武官只管自己那一片的事,依北防七軍的條例,那麼軍中再配一個監軍,監軍只管監督,不參與七人會議。

不行,不夠。

皇帝又有了新思想。

再加兩個人,加一個管刑律的,加一個武官負責民夫訓練。

六文三武,這個配置可行。

皇帝已經打定主意,一會宴會上少喝一點,然後與三相還有李沆把這事商量一下,既然沒有人願意去幷州,那麼幷州可以嘗試一下分權制。

劉安在配皇帝往外走的時候,小聲說道:“姑丈,能否給今科狀元王曾一個機會,去幷州歷練一番?”

“行。”

狀元王曾,這個人可用。

在靈州就立下大功的,皇帝很滿意這個人。

劉安鬆了一口氣,六個文官已經安插了一個王曾,接下來就看寇準的了,看寇準能不能安插最少一個,或是兩個主戰派。

這樣,五比四,或是六比三。

幷州這邊,就有文章可以作了。

劉安陪着皇帝回到正廳,寇準等人已經陸續到了,來了第一件事不是坐下喝茶,而是去側屋換衣服。

然後寇準等人,也要去看看,爲什麼劉安的家裡就能溫暖如春。

寇準等人的夫人去了後院。

後院,郭皇后正在和潘秭靈吃奶油冰淇淋。

冬天吃冰!

好爽。

特別是在這個溫暖如春的屋內。

曹家大娘子一進屋就說道:“六丫頭嫁的是汴梁城最好的,誰家冬天有這般暖各。”

潘秭靈迎上去:“我家官人常說,多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冬天暖如春的法子就是在書中讀出來,而後安排家中工匠多次嘗試,自漢以來,有人用,但用的這般好,自然是都在書裡。”

郭皇后聽着開心。

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三五六節 老薑順毛擼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七節 關於錢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三十五節 一塊肥肉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十八節 失算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
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三五六節 老薑順毛擼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七節 關於錢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七九節 進攻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三十五節 一塊肥肉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十八節 失算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