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處暑(二)

不太信神仙的貞儀很少踏足拜佛求神之所,但這是她近來唯一可以和大姐姐單獨外出的機會。

前日晚間,貞儀試着同祖母說起了大姐姐之事。

董老太太並未曾感到意外,只有意料之中的嘆息。

聽貞儀之意,是想要聽從錢與齡的提議,試着去勸說淑儀,董老太太點頭同意了,只是老人眼中並不曾抱下太多希望。

從棲霞寺離開,坐在回程的騾車內,在與大姐姐談話的過程中,貞儀眼中的希望也在一點點消失。

起初聽二妹妹提議讓自己試着去打理蔣家生意,淑儀的第一反應是感到震驚。

她的婆母固然也教過她看賬目,但多是家中事務,至於生意上的事,她根本不是這塊料……更何況她都沒能替蔣家延續香火,又有什麼資格去染指生意呢?她若流露出這樣的意圖,那在外人眼中她成什麼人了?萬一再疑心是她母家教唆她這樣做的,那王家名聲何在,豈非要連累父親和弟弟的聲譽?

淑儀的擔憂太多了,多到她數不清,也不敢去數,那隻會讓她感到恐懼。

“二妹妹……”淑儀搖頭,低聲說:“我知道你是爲了我着想,九英也是想要幫我。可是妹妹得知道,九英和我們是不一樣的,她的命很好,她能做的事,我們未必做得。”

貞儀有些心急:“可若不試一試又怎知……”

“傻妹妹。”淑儀輕聲打斷貞儀的話:“快別說傻話了……”

淑儀眼中沒有怪責沒有動搖,只有溫柔的無奈和糾正,只將這一切視作妹妹天真任性的想法。

卻聽貞儀道:“那大姐姐可曾想過,所謂難孕的根由或許根本不在大姐姐身上,否則就憑他如此作風,爲何外面那些女子也不曾——”

“貞儀!”淑儀這次是真的被嚇到了,甚至帶着薄怒打斷妹妹的話,她又驚又羞又慌張:“貞兒……你纔多大!怎會想到這些……叫人聽了去,名節還要不要了?”

貞儀沒有退卻:“此爲醫理,無不可談,與名節何干?大姐姐若再用那些偏方,只怕反而毀了身子……”

“休要再胡說了!你一個小丫頭哪裡就比醫士們更懂得這些……”淑儀第一次對妹妹露出這樣嚴肅的神態,也是第一次呵斥妹妹:“再這樣渾說,我可當真要生氣了!”

這樣柔順的一個人,所能說出的呵斥與威脅最多隻是如此了。

車內寂靜了片刻,淑儀平復罷情緒,復才低語道:“還記得袁機夫人嗎?”

她說:“二妹妹,我這樣的命,已經很好了。”

“如若我再不肯知足,那實在太過貪婪……如何還有臉面去求菩薩庇佑呢。”

淑儀微微垂着頭,露出些微細細脖頸,分明是最柔弱的模樣,卻彷彿早已做好了承受一切苦難的準備。

在一切苦難面前,圖謀改變彷彿都是可恥的,貪婪的,離經叛道的,而只該忍受着,將一切交給“命”,唯有如此纔是女子該遵循的美德。

看着這樣柔順卻又出奇固執的大姐姐,無聲的貞儀不由再次感到茫然——

所謂“命”究竟是誰定的?世間男子與女子,貴人與庶人之間,究竟爲何會有這樣大的不同?這一切規則由何而起?爲何存在?爲何每個人都覺得它理所當然?沒人想過去質疑它是否合理嗎?

橘子雖是隻貓,此刻卻很能懂得貞儀的茫然與掙扎。

作爲一隻來自二十一世紀的貓,橘子天然具備着藐視唾棄皇權封建社會的篤信,它自然很清楚當下這一切是大錯特錯的。

可貞儀不同,她生在這裡長在這裡,讀的女誡也好,聖賢書也罷,皆是被這個時代允許存在的產物,這些構成了貞儀的全部認知,當她開始思考質疑這些認知時,就註定是極度孤獨無助的,甚至是自疑的。

尋求世間真理本相,既是貞儀的追求與熱愛,或許也是她可以拿來對抗心中茫然的唯一出路。

而淑儀……

橘子很想去討厭她,就像討厭這個封建時代一樣,可是……它只覺得淑儀可憐。

橘子很想讓可憐的淑儀逃離這裡。

可是逃離“這裡”,又能去“哪裡”?

淑儀的膽子這麼小,腳也這麼小。

而這世道雖大,卻好似處處都是鎖鏈。

橘子下意識地去看貞儀的腳。

貞儀僥倖沒有裹足,可是……

橘子突然想到,它從未在這裡聽說過“科學家”三字,一個沒有科學家的世道,或者說,一個不承認科學家這個身份的世道……被後世稱作科學家的貞儀,身爲女子的貞儀,果真能過得很好嗎?

這一瞬間,橘子突然意識到自己先前的想法還是太過美好天真。

橘子覺得自己更加成熟睿智了,卻也更加操心憂慮了。

淑儀不願再提自己的話題,她取出了一隻匣子,交給貞儀:“我無法跟着迴天長去……回鄉這一路必然也多有花銷之處,這些便當作是我的心意,你代我侍奉孝敬大母……”

貞儀打開匣子,只見是不少碎銀和一些金銀首飾,她擡起頭,對上大姐姐溫柔可親的笑眼:“使不完的,二妹妹便留着自用,如今是大姑娘了,還養着一隻碩大的狸奴呢,總也該有些私房錢的……”

這帶着些微玩笑的話,讓心緒飄蕩的貞儀驀地紅了眼睛。

貞儀推辭不肯收,淑儀按握住妹妹推辭的手,輕聲說:“我向來是無用之人……貞兒,你只當讓大姐姐也能稍稍有些用處,可好?”

這樣的輕聲細語,如同一根綿軟的長針,刺入貞儀心間,綿針融化成水,留下一點刺痛的暖意。

貞儀捧着那隻匣子,壓下眼淚,還是道:“大姐姐,我若收下,你能否再好好考慮考慮九英姐姐的提議?”

“你呀,何時也學會這樣得寸進尺了?”淑儀寵溺地扯了扯妹妹的臉頰:“好了,莫要再哭,快省些眼淚,大姐姐答應你就是了……”

然而這句答應,就連橘子都看得出來只是在哄妹妹而已。

車外的風緊了些,颳得顛簸的車窗吱呀作響,又待片刻,有密密雨珠砸在車頂上跳躍迸濺。

淑儀透過車窗觀雨,似有兩分恍惚,她吟了一首詩宋代詩人的應景詩:“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貞儀望着大姐姐的側顏,不知大姐姐在想些什麼。

淑儀依舊望着車外,出神地問:“二妹妹,我記得這首寫處暑的詩,是大父教過咱們的……後兩句是什麼來着?你可還記得了?”

貞儀輕聲合:“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是了……”淑儀聲音重複:“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而今讀此秋聲賦,如何能夠不憶翁?

淑儀不覺間已紅了眼眶,啞聲道:“正值中元節盂蘭盆會……大父一生積德行善,定能得無上超度,早登極樂。”

貞儀原想說“可是大父從不信佛教輪迴之說”,但見大姐姐虔誠的神態,到底將話嚥了回去。

車外雨水延綿,撲壓着空氣中殘留的暑氣。

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處暑即爲“出暑”,乃暑氣離出之意。

從立秋到處暑,民間多見祭祖活動,四下襬貢品,誦經文,放河燈,焚紙錠,祭拜亡靈先祖,亦或祭祀地官。

伴着漫天拋灑的紙錢,貞儀跟隨在董老太太身側,同王家族人護送着王者輔的棺槨出了金陵,一路往安徽天長老家而去。

第46章 白露(三)寫在上架前第五章 雨水(二)第34章 小暑(三)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九章 驚蟄(三)楔子第二十二章 小滿(一)第十三章 清明(一)第70章 小寒(三)57.第57章 立冬(二)第33章 小暑(二)第十四章 清明(二)57.第57章 立冬(二)第十八章 穀雨(三)第十章 春分(一)第二十三章 小滿(二)第六章 雨水(三)第72章 大寒(二)第二十三章 小滿(二)第35章 大暑(一)第二章 立春(二)65.第65章 冬至(一)第66章 冬至(二)第36章 大暑(二)60.第60章 小雪(二)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36章 大暑(二)59.第59章 小雪(一)第33章 小暑(二)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62.第62章 大雪(一)第32章 小暑(一)第四章 雨水(一)第66章 冬至(二)第44章 白露(一)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62.第62章 大雪(一)第67章 冬至(三)53.第53章 霜降(一)第32章 小暑(一)第69章 小寒(二)60.第60章 小雪(二)第34章 小暑(三)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十三章 清明(一)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二十章 立夏(二)第一章 立春(一)第47章 秋分(一)第十五章 清明(三)53.第53章 霜降(一)第31章 夏至(三)50.第50章 寒露(一)61.第61章 小雪(三)第32章 小暑(一)52.第52章 寒露(三)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70章 小寒(三)第33章 小暑(二)第66章 冬至(二)57.第57章 立冬(二)第39章 立秋(二)60.第60章 小雪(二)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二章 立春(二)第六章 雨水(三)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二章 立春(二)第43章 處暑(三)第十五章 清明(三)寫在上架前楔子第34章 小暑(三)56.第56章 立冬(一)61.第61章 小雪(三)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68章 小寒(一)53.第53章 霜降(一)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二十二章 小滿(一)51.第51章 寒露(二)第44章 白露(一)57.第57章 立冬(二)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68章 小寒(一)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三章 立春(三)第七章 驚蟄(一)第八章 驚蟄(二)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寫在上架前第41章 處暑(一)第43章 處暑(三)第五章 雨水(二)第47章 秋分(一)
第46章 白露(三)寫在上架前第五章 雨水(二)第34章 小暑(三)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九章 驚蟄(三)楔子第二十二章 小滿(一)第十三章 清明(一)第70章 小寒(三)57.第57章 立冬(二)第33章 小暑(二)第十四章 清明(二)57.第57章 立冬(二)第十八章 穀雨(三)第十章 春分(一)第二十三章 小滿(二)第六章 雨水(三)第72章 大寒(二)第二十三章 小滿(二)第35章 大暑(一)第二章 立春(二)65.第65章 冬至(一)第66章 冬至(二)第36章 大暑(二)60.第60章 小雪(二)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36章 大暑(二)59.第59章 小雪(一)第33章 小暑(二)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62.第62章 大雪(一)第32章 小暑(一)第四章 雨水(一)第66章 冬至(二)第44章 白露(一)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62.第62章 大雪(一)第67章 冬至(三)53.第53章 霜降(一)第32章 小暑(一)第69章 小寒(二)60.第60章 小雪(二)第34章 小暑(三)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十三章 清明(一)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二十章 立夏(二)第一章 立春(一)第47章 秋分(一)第十五章 清明(三)53.第53章 霜降(一)第31章 夏至(三)50.第50章 寒露(一)61.第61章 小雪(三)第32章 小暑(一)52.第52章 寒露(三)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70章 小寒(三)第33章 小暑(二)第66章 冬至(二)57.第57章 立冬(二)第39章 立秋(二)60.第60章 小雪(二)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二章 立春(二)第六章 雨水(三)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二章 立春(二)第43章 處暑(三)第十五章 清明(三)寫在上架前楔子第34章 小暑(三)56.第56章 立冬(一)61.第61章 小雪(三)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68章 小寒(一)53.第53章 霜降(一)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二十二章 小滿(一)51.第51章 寒露(二)第44章 白露(一)57.第57章 立冬(二)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68章 小寒(一)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三章 立春(三)第七章 驚蟄(一)第八章 驚蟄(二)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寫在上架前第41章 處暑(一)第43章 處暑(三)第五章 雨水(二)第47章 秋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