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暑(一)

王者輔的喪訊,是董老太太託人快馬送回金陵的。

接到喪訊後,金陵家中未敢有絲毫耽擱,王錫瑞等人當日便放下一切,匆匆動身,一路日夜兼程未敢停歇,日行數百餘里。

因此貞儀見到的父親與大伯一行,皆是風塵僕僕一臉疲態。

王家兄弟二人卻也未曾顧得上坐下吃一口茶,剛進得門中,向老母親行罷禮,便撲進了安置王者輔骨灰的堂中伏地痛哭起來:“……父親!兒來遲了!”

貞儀立在堂門外廊下,見到了緊跟着走來的大哥哥。

橘子險些沒認出那人是王元。

王元胖了一圈,原本的少年氣不見了,又因一路疾行未能收拾面貌,胡茬雜亂,更添了年歲感。

“二妹妹!”然而一開口,那熟悉之感便又立即回來了:“四年未見,二妹妹竟長這樣大了……”

一向被視作粗枝大葉本枝本葉化身的王元竟是唯一一個顧得上安慰貞儀的人,他看了一眼這過於樸素的小院,見牆角甚至還堆放着農具,心間一陣酸澀,對貞儀道:“二妹妹,不怕……馬上咱們就能回家了!”

這原也是尋常的一句話,但對上大哥哥那雙依稀熟悉的眼睛,貞儀沒由來地感到有些委屈,這委屈好似無從說起,或是源於對家人的思念與依賴,又或是此情此景所致——

貞儀微微紅着眼睛,向大哥哥點頭。

王元這才進得堂中跪拜,紅着眼睛看了片刻那隻骨灰盒,啞聲自語着:“大父……”

他那挺拔硬朗博學風趣的大父,怎就突然變成這隻安靜的小匣子了?

剩下的話王元再說不出口,哽咽着將頭叩下。

跟隨前來的下人們也哭跪不起。

王介未曾前來,他才趕回金陵不久,眼見秋闈就在眼前,不宜再來回奔波——這是董老太太在信上特意囑託過的。

王錫璞人在任上,傳信趕來需要時間,王錫琛和大哥等不了那麼久,便先行一步,留話讓三弟直接趕回金陵家中準備治喪事宜。

堂中的哭聲久久難止,直到午後,在祖母的示意之下,王元才勉強扶着父親起身。

桃兒打了兩盆水,王錫瑞洗去滿臉灰塵淚水狼藉,情緒終於稍得平復,又連連向母親賠罪,自稱不孝之人。

看到一旁已然亭亭玉立的侄女,王錫瑞同樣難掩慚愧:“貞兒一個小女兒家,卻能在這荒涼之地侍奉陪伴大父大母足足四年,這份孝心,遠遠勝過你父親叔伯和兄長們……”

“此地若無貞兒,母親,父親……”王錫瑞說話間,又不禁轉頭看向堂中,嘴脣因剋制哭意而微微發顫:“還不知究竟要過着怎樣辛酸悽清孤寂的日子……”

王錫琛含淚扶住身形顫抖的兄長。

王錫瑞此話固然感性,但橘子聽來,卻很贊同。

貞儀之於老王頭和老太太,很多時候就像它之於貞儀。它是貞儀的貓,貞儀是老太太和老王頭的貓,陪伴守護着老兩口。

換而言之,貞儀的陪伴等同貓的陪伴,這可是真正高質量的陪伴,一向嚴格的橘子很少會給出如此之高的評價。

在王錫瑞等人眼中,貞儀在吉林這四年吃了許多苦。

貞儀從不認爲自己是在吃苦,這是對她而言溫馨而寶貴的四年歲月。

而大伯也絕非不孝之人,這些年來他在金陵支應着家中大小事,必然也很不易。

相較之下,貞儀覺得自己或是最幸運的那一個。

王錫琛伸手輕輕拍扶了兩下女兒單薄的肩膀,亦有淚光閃動的眼中,藏着一絲慶幸,他慶幸當初離開時沒有堅持一併帶走貞儀……貞儀是一羣孩子裡最得她大父喜歡的那一個。

想着這些年來,至少有女兒陪在老人身邊,也算填補了王錫琛心間的一些遺憾。

晚間,下人們抱了乾草鋪在堂中,王錫瑞兄弟二人與王元就地而臥,當是給王者輔守靈。

堂中留了兩根白蠟,燭火無聲搖曳着。

大暑時節的吉林,遠不如金陵那般炎熱灼人,待到深夜若是起風,還略有兩分涼意,桃兒取了毯子給大爺和二爺送來,待躡手躡腳地走到跟前,才發現背對着背蜷縮而臥的兄弟二人均不曾閤眼。

每個人都是悲傷的,但事情要辦,路還要走。

董老太太已將一應後續之事整理妥帖,王家兄弟只在吉林停留了兩日,便要動身離開了。

當日,多蘭夫人帶着寶音前來送別董老太太與貞儀,陳家人也來了十多個,包括眼睛提早一夜便哭腫了的陳凝田。

貞儀一隻手被寶音抓着,一隻手被陳凝田攥着,反覆答應了會給她們寫信回信。

一些村民軍戶也來送行了,降雨之後,大家躁動的情緒似乎也隨着空氣中乾燥的微塵慢慢落定了下來。有些曾受過王家恩惠的人,後知後覺之下,不禁因當日對王者輔過激的言行而感到一些慚愧。

苦難會放大惡念,心志不堅者,身在逆境中,很容易變得面目全非。

目送着王家的車馬離去,甚至有村民抹了抹眼淚。

貞儀坐在車上,橘子在貞儀懷裡,看着這座生活了足足四年的邊陲小山村在視線中慢慢後移。

多蘭夫人帶着寶音騎馬離開,陳凝田依舊在目送,待貞儀的馬車完全消失,她纔敢落下淚來,看向門扉緊閉的小院,眼前全是與貞儀一起讀書玩鬧的影子,而這樣的歲月卻再不會有了。

陳凝田沙啞着聲音,請求身邊的老人:“祖父,咱們將這座小院留下來吧……”

她待想念貞儀和橘子時,還能來看一看,坐一坐。

貞儀方纔說了,院中的葡萄交由她和寶音分配,這可是很重要的交待。

而若是可以,陳凝田還是很希望在之後不久,她也可以去金陵看一看……至此,她喜歡的人,都回了金陵去。

陳凝田無聲祈盼着那個收下她玉佩的少年,可以在今年的秋闈中順利中舉……菩薩啊,請一定要保佑他。

後方,多蘭夫人驅馬行出不遠,在一條小路上,看到了坐在馬背上靜望南面的額爾圖。

見母親折返,額爾圖適才回過神,一言不發地調轉馬頭,揚鞭策馬而去。

……

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67章 冬至(三)第35章 大暑(一)第43章 處暑(三)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31章 夏至(三)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二十二章 小滿(一)第34章 小暑(三)第十七章 穀雨(二)第72章 大寒(二)第32章 小暑(一)第33章 小暑(二)第31章 夏至(三)第41章 處暑(一)第36章 大暑(二)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41章 處暑(一)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45章 白露(二)第33章 小暑(二)第43章 處暑(三)53.第53章 霜降(一)第37章 大暑(三)第72章 大寒(二)第67章 冬至(三)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十章 春分(一)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三章 立春(三)60.第60章 小雪(二)第48章 秋分(二)59.第59章 小雪(一)第32章 小暑(一)65.第65章 冬至(一)第二十章 立夏(二)寫在上架前53.第53章 霜降(一)第43章 處暑(三)第二十三章 小滿(二)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65.第65章 冬至(一)59.第59章 小雪(一)第72章 大寒(二)第67章 冬至(三)62.第62章 大雪(一)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52.第52章 寒露(三)64.第64章 大雪(三)第46章 白露(三)第二十二章 小滿(一)63.第63章 大雪(二)寫在上架前第69章 小寒(二)第47章 秋分(一)第46章 白露(三)56.第56章 立冬(一)第二十六章 芒種(二)第九章 驚蟄(三)第31章 夏至(三)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62.第62章 大雪(一)55.第55章 霜降(三)寫在上架前第44章 白露(一)第47章 秋分(一)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十七章 穀雨(二)第二十六章 芒種(二)第31章 夏至(三)第三章 立春(三)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十六章 穀雨(一)第45章 白露(二)55.第55章 霜降(三)第37章 大暑(三)51.第51章 寒露(二)第42章 處暑(二)第44章 白露(一)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十六章 穀雨(一)52.第52章 寒露(三)第五章 雨水(二)第七章 驚蟄(一)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38章 立秋(一)第45章 白露(二)65.第65章 冬至(一)第43章 處暑(三)第69章 小寒(二)第37章 大暑(三)第一章 立春(一)54.第54章 霜降(二)
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67章 冬至(三)第35章 大暑(一)第43章 處暑(三)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31章 夏至(三)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二十二章 小滿(一)第34章 小暑(三)第十七章 穀雨(二)第72章 大寒(二)第32章 小暑(一)第33章 小暑(二)第31章 夏至(三)第41章 處暑(一)第36章 大暑(二)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41章 處暑(一)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45章 白露(二)第33章 小暑(二)第43章 處暑(三)53.第53章 霜降(一)第37章 大暑(三)第72章 大寒(二)第67章 冬至(三)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十章 春分(一)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三章 立春(三)60.第60章 小雪(二)第48章 秋分(二)59.第59章 小雪(一)第32章 小暑(一)65.第65章 冬至(一)第二十章 立夏(二)寫在上架前53.第53章 霜降(一)第43章 處暑(三)第二十三章 小滿(二)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65.第65章 冬至(一)59.第59章 小雪(一)第72章 大寒(二)第67章 冬至(三)62.第62章 大雪(一)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52.第52章 寒露(三)64.第64章 大雪(三)第46章 白露(三)第二十二章 小滿(一)63.第63章 大雪(二)寫在上架前第69章 小寒(二)第47章 秋分(一)第46章 白露(三)56.第56章 立冬(一)第二十六章 芒種(二)第九章 驚蟄(三)第31章 夏至(三)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62.第62章 大雪(一)55.第55章 霜降(三)寫在上架前第44章 白露(一)第47章 秋分(一)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十七章 穀雨(二)第二十六章 芒種(二)第31章 夏至(三)第三章 立春(三)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十六章 穀雨(一)第45章 白露(二)55.第55章 霜降(三)第37章 大暑(三)51.第51章 寒露(二)第42章 處暑(二)第44章 白露(一)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十六章 穀雨(一)52.第52章 寒露(三)第五章 雨水(二)第七章 驚蟄(一)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38章 立秋(一)第45章 白露(二)65.第65章 冬至(一)第43章 處暑(三)第69章 小寒(二)第37章 大暑(三)第一章 立春(一)54.第54章 霜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