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56章 立冬(一)

若叫橘子來形容淑儀,若是貓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足夠與人類共通,那麼在很久很久之前,橘子眼中的淑儀便像極了一頁詩稿——瘦弱乾淨,風一吹便會翩翩而動,每每吳儂細語都猶如在低吟着閨閣詩詞,眉眼間總帶着江南煙雨籠罩下的朦朧詩情。

時隔一年再次相見,此刻這頁“詩稿”上卻寫滿了慌亂不安——蔣茂傷得很重,整座蔣宅裡裡外外都很慌亂。

三太太匆匆而來,眼神緊張探詢,握住女兒一隻手臂,淑儀一手反扶住母親,喚了聲“阿孃”,另隻手隨着目光一同探向緊跟着走過來的貞儀,貞儀忙伸出雙手握住那隻冰冷消瘦的手:“大姐姐!”

“二妹妹……”

縱有許多思念之辭,現下卻不是姊妹談話的時候,三太太急着問:“……傷在了何處?請郎中了沒有?傷人者是哪個?究竟是結了什麼仇怨,怎至於下這樣重的手!”

面對母親最末了的詢問,淑儀眼神閃躲,有些難以啓齒。

三太太見狀便有分辨了,貞儀也大致有了猜測。

淑儀到底也言辭零碎地說明了大概。

蔣茂風流成性,乃是秦淮河花船上的常客,此番正是爲了一位妓子而與人大打出手,雙方都醉了酒,拎起酒壺長凳一通打砸,蔣茂被扶下船時滿臉是血不省人事。

三太太聽罷,幾分恨恨地壓低聲音道:“……那些船上的花娘們慣會挑得爺兒們爲她們爭風吃醋,蔣茂也是醉糊塗了,一個下賤的妓子而已,哪裡就值得拼出這樣的大事來!”

貞儀聽在耳中,竟不知嬸孃是恨蔣茂多一些,還是那些花娘們更多一些。

蔣家太太同樣又急又恨,卻未像橘子以往對她的印象中那般大哭大喊,縱觀嘈雜混亂的四下,她反而是最冷靜的那一個。

“將人打成這樣,還有王法沒有了!”

“只假惺惺使了下人送些藥材來,連個正經露面賠禮的人都不曾見到!這算是什麼說法?不能輕易饒了他們!”

“沒錯,此事斷不能就這樣算了!”

在臨時安置蔣茂的前院邊房中,聽着親戚族人們憤怒的話語聲,蔣家太太咬了咬牙,卻是反問:“不能這樣算了又能怎樣?”

隔着一道屏風,貞儀聽到裡間蔣家太太的聲音:“此刻我只是慶幸,倒下請郎中的是茂兒,而不是那位打人的公子……總歸是打聽過了,人家的叔父是在京城做官的,咱們新任的江寧縣令老爺且得喊京城那位大人一句老師!人家肯差下人跑這一趟,已是天大的體面了!”

“……把這些東西都丟出去!”蔣茂勉強得幾分清醒,聲音虛弱嘶啞帶着哭腔和怒氣:“我要報官……報官!”

“報官?報誰的官?”蔣家太太的聲音倏忽提高,恨鐵不成鋼地含淚怒罵:“你若是咽不下這口氣,那就將這口氣繃住了爭上來!倘若你能扛起家中生意,做出個名堂來,也給家中捐幾個官兒來做做,到時再不必你去叫嚷着報官來找回這星點體面,倒是數不清的體面都要自個兒登門來找你了!”

“你自個兒命賤,也求不來半個貴人給你撐腰,又怪得了誰!”

聽着這樣誅心的話,蔣茂哭嚎幾聲後便沒了氣力。

屏風旁的三太太無聲抓緊了手裡的帕子,臉色一陣紅白交加。

她不知這話是否也是說給她聽的,蔣家當初娶淑儀過門,圖得是淑儀這個人,也是王家的門第和將來,可這些年過去,王錫璞一直未能復職,王介屢屢未能中舉,家中一日不如一日……

三太太自覺擡不起頭,說話都顯得侷促沒底氣,卻又強撐着不敢露了怯,生怕自己先丟了身份體面。

王錫璞和王錫琛以及王介也很快趕了過來。

今日立冬,歷年立冬日皇帝都會在京師北郊祭祀、賞賜官員襖帽,各地文人之間也會相互拜賀,名曰“賀冬”,王錫琛幾人便是從賀冬詩會上匆匆趕來的。

蔣茂身上的傷已被處理過,手臂折了一隻,眼睛也被打壞了一隻,郎中已替他處理好了傷口,王錫琛也進去看了,並且試着爲蔣茂把看了脈象。

淑儀天然更依賴信任自家叔伯,見王錫琛從榻邊起身,便忙上前一步詢問:“二伯父……”

王錫琛語帶寬慰:“放心,無性命之虞。”

淑儀緊繃的身形終於微微放鬆。

蔣家太太的心情也平復下來,開口讓兒媳先回房去安神休息:“……忙亂了一整日,你身子歷來不好,回去多披件衣裳,喝些暖身的湯。”

淑儀便向婆母行禮:“多謝母親,兒媳無能,只能勞母親多費心了……”

在父親似有若無的眼神示下,貞儀扶着大姐姐離開了此處,橘子跨過矮矮的門檻跟在姐妹二人身後。

蔣家太太先是讓下人引着王家人去前廳吃茶,而後尋了機會請王錫琛單獨去廊下說話:“親家二老爺有話還請直言,可是茂兒他身上的傷……”

她最是擅長察言觀色的,先前獨她留意到了王錫琛爲蔣茂診看之際那一閃而過的欲言又止。

王錫琛此刻仍有些猶豫:“只恐會有冒犯之處……”

蔣家太太似隱約有所察覺,嘴上道:“我一介商婦歷來沒有什麼忌諱的,二老爺只管與我明言!”

王錫琛到底是斟酌着開了口:“淑儀與茂兒成親多年無所出,只怕根結不止在一人……”

這話已十分體面了,蔣家太太臉色微紅,先是訝然一瞬,而後有些侷促地道:“因家中只他一個,這孩子便素來被我慣壞了……這件事……我雖不通什麼醫理,卻也不是全然愚昧的,也偶然聽聞過,總要夫妻二人一同調理才能更好見效……”

王錫琛順着她的話點頭:“是這個道理……”

蔣家太太無奈慚愧:“可他哪裡肯聽我的?熬一碗藥端他跟前,他只惱得即刻揮砸了去,叫人半點辦法也沒有!”

王錫琛便道:“或可藉着此次養傷一同調理了,不必與他明言,我也只作不知,想來便也不會傳出什麼流言再叫他聽着……”

蔣家太太連連點頭稱是,又與王錫琛道謝:“二老爺既是懂得這樣高明的醫理,若是能親自幫着寫張可用的方子,那就更是再好不過了!”

王錫琛爲了侄女着慮,自然無有不應之理。

另一邊,淑儀回到內院臥房中坐下,捧了盞溫熱的茶在手裡,暖了好一會兒,纔算勉強找回知覺。

貞儀陪在大姐姐身旁,橘子也端坐在淑儀面前,淑儀回神之際,眼神落在仰頭望着自己的貓兒身上,竟覺從一隻貓兒圓圓的臉上看到了關切和寬慰。

動物帶給人的觸動是無聲無言、卻莫名洶涌的,淑儀陡然就落下兩顆淚來,語氣卻帶些笑:“貞兒,你瞧橘子,竟還是和從前一樣……從前咱們在繡房裡做女紅,橘子就守在繡房外,夏日裡它且還會捕蟬呢。”

這些貞儀都記得。

橘子也記得,但它想說,它不是自願守在繡房外的,是淑儀總是不許它進去!

橘子有心想控訴淑儀,但對上淑儀含淚帶笑的眼睛,又瞬間熄了心思,好吧,它也必須得承認,是它總是撓亂淑儀的繡線在先……

貞儀陪着淑儀說了很久的話,橘子則出了屋子去。

昔年被橘子拜託照看淑儀的那羣貓兒早已不在了,但舊貓兒離開,總也伴隨着新貓兒出現,而橘子如今這般年歲,走到哪裡都能招來一羣貓兒圍觀膜拜。

橘子便又拜託這些新貓替她留意照看淑儀,並且告訴這些貓兒們,淑儀是很好的人。

天色將暗,貞儀要離開了,淑儀取過一件新制的鼠毛披風給二妹妹披上繫好:“都立冬了,當心着寒……”

替二妹妹整理衣物時,淑儀忽而生出幾分心疼,二伯母不在了,祖母也去了,二妹妹身邊已沒個細心的長輩疼着,卓媽媽固然一片忠心實意,卻到底只是下人,沒有什麼銀錢物品好供支配的……

淑儀取出幾隻金銀首飾拿帕子包好,不顧貞儀拒絕,強行塞到貞儀袖中,不由分說地道:“你若實在用不着,只當替大姐姐藏放着也好!”

立冬的風中已見兩分冷意,貞儀被大姐姐捧着的手和心卻都是暖的,眼底也熱熱的,烘得鼻頭微微酸澀。

貞儀回到家中時,天早已黑透,靜儀已經睡下,春兒舀了熱水給貞儀洗手,卓媽媽端來了一碗在鍋裡熱着的鹹肉菜飯。

每年立冬之日,卓媽媽都會蒸上一鍋鹹肉菜飯。

貞儀吃罷收拾乾淨,去看熟睡的靜儀,橘子跳到牀頭的高腳凳上,拿一隻前爪輕輕推了推上面的一張紙,提醒貞儀。

貞儀這纔看到那張紙,竟是靜儀睡前給她的留信,只見其上整整齊齊地寫着排大字——【靜儀思阿姊欲哭,阿姊若歸,務要喚醒靜儀。】

——靜儀想阿姐想得要哭了,讓阿姐回家時務必將她喚醒。

貞儀不捨得當真喚醒妹妹,只拿手指輕輕戳了戳妹妹稚嫩柔軟的臉蛋,莞爾道:“阿姊屢屢喚靜儀至聲啞,靜儀遲遲未醒只戀好夢……有橘子爲證哦。”

橘子微微仰頭算是應答,它很樂意做這樣的僞證。

貞儀在妹妹身邊躺下,替妹妹掖好裡側被角,橘子在貞儀頭側躺下,替貞儀壓好外側被角。

屋外冷風掃着窗櫺經過,愈發襯得室內溫馨安寧。

……

第47章 秋分(一)第十八章 穀雨(三)58.第58章 立冬(三)第67章 冬至(三)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56.第56章 立冬(一)62.第62章 大雪(一)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70章 小寒(三)57.第57章 立冬(二)第十八章 穀雨(三)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九章 驚蟄(三)第37章 大暑(三)第十七章 穀雨(二)第38章 立秋(一)第九章 驚蟄(三)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67章 冬至(三)65.第65章 冬至(一)第十七章 穀雨(二)第36章 大暑(二)第67章 冬至(三)第40章 立秋(三)第72章 大寒(二)第四章 雨水(一)57.第57章 立冬(二)寫在上架前58.第58章 立冬(三)第46章 白露(三)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二章 立春(二)第43章 處暑(三)第三章 立春(三)第六章 雨水(三)第70章 小寒(三)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寫在上架前58.第58章 立冬(三)59.第59章 小雪(一)第68章 小寒(一)第二十二章 小滿(一)54.第54章 霜降(二)52.第52章 寒露(三)第31章 夏至(三)第二十章 立夏(二)54.第54章 霜降(二)第69章 小寒(二)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十五章 清明(三)第七章 驚蟄(一)第70章 小寒(三)第二十九章 夏至(二)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十七章 穀雨(二)第二十六章 芒種(二)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51.第51章 寒露(二)第十九章 立夏(一)58.第58章 立冬(三)第三章 立春(三)第37章 大暑(三)63.第63章 大雪(二)60.第60章 小雪(二)第九章 驚蟄(三)64.第64章 大雪(三)第六章 雨水(三)50.第50章 寒露(一)第十八章 穀雨(三)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二十章 立夏(二)65.第65章 冬至(一)52.第52章 寒露(三)第三章 立春(三)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六章 雨水(三)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二十六章 芒種(二)第41章 處暑(一)第44章 白露(一)第41章 處暑(一)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十一章 春分(二)第十八章 穀雨(三)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70章 小寒(三)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二十九章 夏至(二)第五章 雨水(二)第十二章 春分(三)50.第50章 寒露(一)61.第61章 小雪(三)第二十六章 芒種(二)第十七章 穀雨(二)第47章 秋分(一)
第47章 秋分(一)第十八章 穀雨(三)58.第58章 立冬(三)第67章 冬至(三)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56.第56章 立冬(一)62.第62章 大雪(一)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70章 小寒(三)57.第57章 立冬(二)第十八章 穀雨(三)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九章 驚蟄(三)第37章 大暑(三)第十七章 穀雨(二)第38章 立秋(一)第九章 驚蟄(三)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67章 冬至(三)65.第65章 冬至(一)第十七章 穀雨(二)第36章 大暑(二)第67章 冬至(三)第40章 立秋(三)第72章 大寒(二)第四章 雨水(一)57.第57章 立冬(二)寫在上架前58.第58章 立冬(三)第46章 白露(三)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二章 立春(二)第43章 處暑(三)第三章 立春(三)第六章 雨水(三)第70章 小寒(三)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寫在上架前58.第58章 立冬(三)59.第59章 小雪(一)第68章 小寒(一)第二十二章 小滿(一)54.第54章 霜降(二)52.第52章 寒露(三)第31章 夏至(三)第二十章 立夏(二)54.第54章 霜降(二)第69章 小寒(二)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十五章 清明(三)第七章 驚蟄(一)第70章 小寒(三)第二十九章 夏至(二)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十七章 穀雨(二)第二十六章 芒種(二)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51.第51章 寒露(二)第十九章 立夏(一)58.第58章 立冬(三)第三章 立春(三)第37章 大暑(三)63.第63章 大雪(二)60.第60章 小雪(二)第九章 驚蟄(三)64.第64章 大雪(三)第六章 雨水(三)50.第50章 寒露(一)第十八章 穀雨(三)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二十章 立夏(二)65.第65章 冬至(一)52.第52章 寒露(三)第三章 立春(三)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六章 雨水(三)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二十六章 芒種(二)第41章 處暑(一)第44章 白露(一)第41章 處暑(一)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十一章 春分(二)第十八章 穀雨(三)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70章 小寒(三)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二十九章 夏至(二)第五章 雨水(二)第十二章 春分(三)50.第50章 寒露(一)61.第61章 小雪(三)第二十六章 芒種(二)第十七章 穀雨(二)第47章 秋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