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第54章 霜降(二)

這一日,天長縣大雪紛揚。

詹枚在院外下車,原打算讓書童叩門詢問“今日雪大,不知二妹妹可有什麼事是需要幫忙的”,卻聽老韓的孫兒說,小姐不在院中,正在屋後頭忙着。

詹枚撐傘繞去屋後,才知貞儀在忙什麼。

此事要從數月前說起,橘子在此安家後,招來附近不少野貓,若叫橘子來說,那些野貓們皆是爲瞻仰它的風姿而來,畢竟它這個歲數,可是當之無愧的貓中人瑞,貓界老祖宗——

有幾隻貓兒和橘子玩熟了,總在宅子內外徘徊,有一隻腹中懷了貓崽,眼見天氣漸寒,貞儀便決定在屋後搭個棚窩給它們落腳禦寒,那日午後,詹枚來訪,便幫着老韓一同造下了貓屋。

此刻貞儀便守在這座貓屋前——那隻母貓正在下崽,附近有兩條野犬走動,惹得產崽的母貓驚惶應激,先前正是橘子驅趕野犬的叫聲將貞儀吸引了過來。

老韓的孫女手持竹竿嚇唬野犬,詹枚將傘舉過貞儀和橘子頭頂,貞儀擡眼看,正對上青年和煦的眉眼。

待母貓將四隻貓崽全部產下,天色已暗,大雪已停,天地間被積雪映照出幾分清透的銀藍色。

橘子瞧見,有一隻貓崽竟是三花,眼睛一圓,當即要鑽進去幫忙給小貓舔毛,下一刻便被貓媽媽一記貓拳嗚嗷幾聲婉拒了。

瞬間清醒的橘子自覺有些丟臉,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冒昧,遂假裝很忙地舔了舔爪子上的雪,又抖了抖皮毛,做罷一百個多餘的動作趕走尷尬之後,復纔好整以暇地重新端坐屋前。

看着墊着茅草的木屋裡熱騰騰出爐般的小貓和大貓,橘子頓生幾分豪氣驕傲,不免想要吟詩一首——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咪咪俱歡顏啊。

咪咪二字便好比每隻貓咪的初始密碼,橘子接下來每日都會來看望貓媽媽和它的一羣“初始密碼”,慢慢地,橘子得到了進貓屋的權力,終於如願爲那隻小三花貓崽舔毛。

臨近年關時,王介和王元一同從金陵來天長看貞儀,給貞儀捎來許多東西,有大嫂嫂做的吃食,有貞儀要的書籍,還有些新衣,雖是年節新衣,裡外皆爲素色。

守喪之家需着素服,春聯也要換作喪紙,除夕清晨,貞儀接過卓媽媽遞來的蘸滿了麪糊的毛刷,親手在門上貼上草黃色的粗糙火紙。

做完一切後,貞儀立在門外有些出神之際,王家一羣兄弟姊妹尋了過來,詹枚也在其中,他向貞儀擡袖執禮,含笑道:“二妹妹,歲除安好!”

貞儀笑着回禮:“改歲大吉,詹家阿兄也安好。”

詹枚未回宣城過春節,他說已向家中傳過信,待年後清明時再回去。

除夕的年夜飯,貞儀是和族人們還有詹枚一起吃的,熱騰騰的餃食和果酒入腹後驅散了嚴冬寒氣,待天色黑透,各處燃起焰火,貞儀被姊妹們拉着一同去看打鐵花。

鐵水火光偶有些許迸濺之際,貞儀下意識地側首躲避,卻見有人快一步擡袖擋在了她面前。

見貞儀擡頭看來,詹枚收回手臂時,含笑認真道:“願二妹妹初心不與年俱除。”

這是有些特別的新年祝福,貞儀會心而笑,露出一點虎牙:“願我等永似少年時。”

初心不與年俱除,我等永似少年時。

貞儀的目光隨着漂浮的鐵花緩緩上移,除夕夜無月,勝在星空繁密浩瀚。

星辰移動變幻,日升月落間,正月很快過去。

二月初一,清晨,詹枚和王家兩位堂兄爲貞儀的屋頂換了一層新瓦。

二月初二,傍晚,詹枚給貞儀送來了一張新梯。

貞儀登梯坐上屋脊,橘子緊跟其後跳上梯子,待至最後一節時,橘子回頭朝認真扶着梯子的詹枚“喵”了一聲,示意他也上來坐坐。

得橘子大人邀請,實爲莫大榮幸。

屋頂觀星,視野尤其開闊,貞儀將窺筒遞給詹枚,教他如何使用,與他解釋各星宿的位置。

詹枚對星象瞭解不精,但他極擅長傾聽,並在傾聽的過程中生出諸多向往仰望之心,不止是對這片璀璨蒼穹。

詹枚也不只是在傾聽,詩詞歌賦是他所擅,而他和貞儀一樣也曾遊歷四方,談及各地風貌時,二人總有說不完的話,而說到曾共同踏足之處,又聞貞儀有一箱稿紙記錄了各處地貌氣象,詹枚不禁道:

“雖是去的同一處,可二妹妹所觀卻這樣細緻,我倒是囫圇吞棗走馬觀花般白白過此一遭了……果然,二妹妹之心細聰慧,遠非我所能及也!”

青年的眼睛誠懇而欽佩,如星子墜入靜湖。

天地很大,屋頂很小,原本漫長的夜好似倏忽即過。

天際微微泛白時,詹枚回過神時,轉頭對貞儀笑道:“今年有幸與二妹妹一同看罷整個龍擡頭了,也算彌補了幼時之憾。”

貞儀幾分茫然:“詹家阿兄說的是?”

詹枚便說起幼時在金陵王家二月二庭院觀星之事:“……留之是最先回去的,兄長也未能熬得住,二妹妹中場也睡去了,只又不甘心地與王公約定來年再看龍擡頭。”

臥在二人中間的橘子伸了個懶腰,它也記得呢,那晚正是還很小的詹家小子抱它回去的。

貞儀卻有些赧然:“我竟全無印象了。”

詹枚絲毫不介意地一笑:“二妹妹那時才幾歲?且二妹妹的腦袋理應拿來記更緊要更有用的東西,這些無用小事我記着就好。”

東方現出一縷霞光,院中雞鳴聲清亮,在院中守了一夜的黃色田園犬歡快地搖着尾巴,衝着屋頂汪汪叫了兩聲,似在催着主人下來。

貞儀踩梯而下,自這晚後,貞儀幾乎每晚都會踩着梯子登高觀星,詹枚卻是再不曾隨同了,男女相處總歸不便,二月二那晚徹夜相談實在是個偶然。

更多時候貞儀都是一人靜坐屋頂,有些事情確實也更適宜一個人去做,安靜是很珍貴的東西,貞儀很需要它。

當然,橘子始終都在,它不會妨礙貞儀的安靜,相反,它很擅長給貞儀帶去心底最深處的安寧。

三月下旬,金陵遞來一封家書,信是王介所寫,照例說了家中近況,道一切都好,讓貞儀無需掛念,又道大兄與大嫂開了一間鴨湯館,大兄爲此變得十分忙碌,倒是愈發有正經模樣了。

貞儀將信上內容複述給卓媽媽聽,橘子聽到王元開湯館,兩分欣慰過後卻剩八分炸毛,畢竟男人創業總是叫人心驚膽戰的,可怕得很——比杜飛眼中何書桓強吻如萍還要可怕!

五月端陽,又見金陵家書,信中說湯館的生意漸有起色,橘子那八分炸毛方纔勉強壓低至五分。

端午後,天氣炎熱難耐,夜晚的屋頂反而是個乘涼的好去處,卓媽媽在院中拿銅盆燒艾葉驅蚊蟲,橘子時常帶着一串貓兒巡邏屋宅內外——大黃也總跟在後頭,它被橘子教育養大,很多時候都誤認爲自己也是隻貓,常做出許多迷惑之舉。

貓狗安保隊負責巡邏,老韓則習慣搬張挽牀子躺在院中,手裡搖着大蒲扇納涼,日復一日地守着在屋頂上做大事的小姐——小姐在看天上的東西,天上的事,能不大嗎?

在老韓看來,再沒什麼事能大得過這個了。

而在卓媽媽看來,今夏的頭等大事是要讓老韓務必穿上短打:“……多穿一片布而已,也熱不到哪裡去的!”

這一年夏,一輩子習慣了夏日袒胸打赤膊的老韓被迫守起了男德,橘子對此很欣慰。

而在老韓將橘子眼裡的粗布背心穿起來之前,橘子看到了老韓胸口有一道很長的疤痕,像是刀疤。

貞儀很喜歡和老韓閒聊,老韓精通各類農事,對氣候的把握也很得心應手,有很多書上都不曾寫明的生活常識,常讓貞儀茅塞頓開。

一次閒談,貞儀好奇地問起老韓年輕時的事,也順便問起了那道疤的來歷——聽小姐這樣問,卓媽媽在心底嘆氣,怪她,老韓的衣服到底還是穿晚了。

卻聽老韓說,那疤痕是年輕時對付入室盜竊的賊人留下的,彼時被賊人生生砍了一刀,昏迷了不知多少日,醒來時,那時還很年輕的書生王者輔抱着他大哭了一場。

貞儀驚歎,卻也就此瞭然,難怪祖父這樣信任韓爺爺,多年來將老宅和田地都交給韓爺爺打理,顯是將這裡留給了韓爺爺做養老之用。

原來是年輕時曾有過這樣一段共同歷險的往事。

貞儀覺得這樣勇毅的事蹟很值得被記下,她說要爲韓爺爺寫一段傳記。

老韓惶恐的不得了,連連擺手:“這怎麼使得喲……老奴連個像樣兒的名兒都沒有咧!”

傳記,那都是給大人物的東西!他一個種莊稼的老漢,那不是叫人笑話嘛!

貞儀卻很堅持,只讓他再說得詳細一些。

老韓撓撓腦殼兒,一面說“萬萬使不得的”,一面卻忍不住坐得直了些,聲調也不由自主變得嚴肅了,慢慢竟很有說書人的架子:“……正是夜色黢黑之時,卻見自那牆頭上蹦下一人,定睛一看,竟是青面獠牙……”

“怎還青面獠牙啦?”端着一盆剛炒出鍋的花生走來的卓媽媽聽到這裡,訝然道:“這是要寫《戲說老韓》不成呀?”

正是八月午後,同在院中坐着的詹枚笑道:“或是《韓公誌異》——”

老韓的孫女接過那盆地鍋花生,一邊給小姐剝花生,一邊道:“阿爺,您就腳踏實地地說吧!”

老韓皺眉沉吟一瞬,終於思索好了措辭,改口道:“……卻見那蹦下來的,竟是個形如野豬站起般的惡漢!”

卓媽媽:“又成野豬了?總之務必是有獠牙,是跟獠牙槓上了!”

坐在小馬紮上的貞儀笑得直不起腰來,詹枚也放聲笑了。

地鍋炒過的花生剝開後,搓一搓,吹一吹,便露出油潤髮黃的花生仁,個別被炒得略點些焦黃色,入口卻也格外地香。

秋日午後的陽光暖烘烘的,在貞儀腳邊睡覺的橘子身上滿是花生屑,它翻了個身,露出毛絨絨的肚子,四爪伸長,打了個長長的哈欠。

貞儀說要爲老韓寫傳記,便真的動筆了,三日後,詹枚再來時,貞儀便拿出了稿紙給他看,詢問他的意見。

詹枚看罷,唯有誇讚而已,貞儀很擅長爲他人寫傳記,且很執着爲“小人物”寫傳記,她爲女子立傳的文章詹枚都拜讀過——不單是寫傳記,她的詩也是如此,多見爲尋常百姓鳴不平之音。

詹枚心中欽佩,卻也有一絲隱憂。

進了九月,貞儀開始向天長的族人、也向詹枚道別,一年之期已滿,她要回金陵了。

王錫琛親自來接女兒,臨行前,貞儀將這座小院的一切託付給老韓,朝夕相對一載餘,臨別之際老韓竟灑下淚跪送,一雙孫兒眼中也包着淚。

離別總是傷人,貞儀心內也並不鬆快,只忍着淚說,她會常回來看一看。

詹枚和王家子弟們一同目送着貞儀抱着橘子上了騾車,貞儀和他們、也和詹枚說,待來日他們去金陵,便可以去大兄的湯館中吃粉湯。

王錫琛朝着族人們施禮道謝辭別。

騾車遠去,橘子還在想着屋後那一窩貓——老韓給它們取了名兒,雖然很土氣,但貓有了人給的名兒就不再是野貓了。老韓捨不得喂太多飯也沒關係,它可是傳授了很多捕獵高招給它們的,包括必要時可以入室自取……所以老韓只需要在冬日修一修貓屋就行了。

反正等貞儀再回天長時,它也會跟回來看一看的。

天氣已有些冷了,騾車內,操心的橘子又往貞儀身邊挪了挪。

回到金陵後的第二日,貞儀帶着靜儀去看了大兄的鴨湯館,這一日正值霜降來臨,早起很適宜喝一碗鴨血粉絲湯,再配上一屜熱騰騰的小籠包,或是剛從爐膛裡掏出來的芝麻酥餅。

橘子卻沒心思吃東西,它是來視察的,它得親眼看看王元創業的現狀才行。

深夜好好好~

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二章 立春(二)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五章 雨水(二)第69章 小寒(二)第39章 立秋(二)第49章 秋分(三)第十一章 春分(二)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47章 秋分(一)51.第51章 寒露(二)第32章 小暑(一)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46章 白露(三)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48章 秋分(二)64.第64章 大雪(三)62.第62章 大雪(一)第69章 小寒(二)第40章 立秋(三)58.第58章 立冬(三)第七章 驚蟄(一)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36章 大暑(二)第41章 處暑(一)第八章 驚蟄(二)52.第52章 寒露(三)第42章 處暑(二)63.第63章 大雪(二)第一章 立春(一)50.第50章 寒露(一)第72章 大寒(二)第70章 小寒(三)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40章 立秋(三)第二章 立春(二)第43章 處暑(三)58.第58章 立冬(三)第40章 立秋(三)第37章 大暑(三)第二章 立春(二)寫在上架前第39章 立秋(二)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46章 白露(三)第39章 立秋(二)楔子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31章 夏至(三)第68章 小寒(一)第36章 大暑(二)第42章 處暑(二)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64.第64章 大雪(三)楔子第48章 秋分(二)65.第65章 冬至(一)第十八章 穀雨(三)第四章 雨水(一)寫在上架前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一章 立春(一)60.第60章 小雪(二)第八章 驚蟄(二)63.第63章 大雪(二)第二十章 立夏(二)50.第50章 寒露(一)第67章 冬至(三)58.第58章 立冬(三)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十五章 清明(三)第二章 立春(二)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三章 立春(三)第38章 立秋(一)第八章 驚蟄(二)54.第54章 霜降(二)第十四章 清明(二)61.第61章 小雪(三)第49章 秋分(三)第四章 雨水(一)第39章 立秋(二)第十三章 清明(一)52.第52章 寒露(三)52.第52章 寒露(三)第二十二章 小滿(一)64.第64章 大雪(三)第十章 春分(一)第三章 立春(三)第37章 大暑(三)第37章 大暑(三)56.第56章 立冬(一)55.第55章 霜降(三)64.第64章 大雪(三)第十八章 穀雨(三)
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二章 立春(二)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五章 雨水(二)第69章 小寒(二)第39章 立秋(二)第49章 秋分(三)第十一章 春分(二)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47章 秋分(一)51.第51章 寒露(二)第32章 小暑(一)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46章 白露(三)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48章 秋分(二)64.第64章 大雪(三)62.第62章 大雪(一)第69章 小寒(二)第40章 立秋(三)58.第58章 立冬(三)第七章 驚蟄(一)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36章 大暑(二)第41章 處暑(一)第八章 驚蟄(二)52.第52章 寒露(三)第42章 處暑(二)63.第63章 大雪(二)第一章 立春(一)50.第50章 寒露(一)第72章 大寒(二)第70章 小寒(三)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40章 立秋(三)第二章 立春(二)第43章 處暑(三)58.第58章 立冬(三)第40章 立秋(三)第37章 大暑(三)第二章 立春(二)寫在上架前第39章 立秋(二)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46章 白露(三)第39章 立秋(二)楔子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31章 夏至(三)第68章 小寒(一)第36章 大暑(二)第42章 處暑(二)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64.第64章 大雪(三)楔子第48章 秋分(二)65.第65章 冬至(一)第十八章 穀雨(三)第四章 雨水(一)寫在上架前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一章 立春(一)60.第60章 小雪(二)第八章 驚蟄(二)63.第63章 大雪(二)第二十章 立夏(二)50.第50章 寒露(一)第67章 冬至(三)58.第58章 立冬(三)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十五章 清明(三)第二章 立春(二)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三章 立春(三)第38章 立秋(一)第八章 驚蟄(二)54.第54章 霜降(二)第十四章 清明(二)61.第61章 小雪(三)第49章 秋分(三)第四章 雨水(一)第39章 立秋(二)第十三章 清明(一)52.第52章 寒露(三)52.第52章 寒露(三)第二十二章 小滿(一)64.第64章 大雪(三)第十章 春分(一)第三章 立春(三)第37章 大暑(三)第37章 大暑(三)56.第56章 立冬(一)55.第55章 霜降(三)64.第64章 大雪(三)第十八章 穀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