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大暑(三)

內心留有這同樣“溼痕”的人不止貞儀一個,王家人或深或淺都遺留着這樣的心痕,大家都是“病人”,卻也都是“醫者”,相互醫治照料着。

車馬繼續往南,空氣中流動着的暑氣又添了一份溼熱。

大暑,二候,土潤溽暑——即溼暑之氣升騰蔓延。

客棧中,當一向自認矜貴的橘子大人不再上榻上椅安歇,而是四仰八叉地躺在地磚上,或是趴在那裡四肢攤平、以肚皮貼地,將自己攤成了一塊兒貓餅時,便可見是天氣果真是熱到一定境界了。

橘子記得從前在南京這座火爐中生活時,倒也不見這樣怕熱,或是因在吉林住了幾個年頭的緣故,竟讓它這個地道的南京貓也體會一把何爲由奢入儉難,不,是由涼入熱難啊。

橘子簡直覺得自己像是外國貓入境,畢竟如今一熱就化的它,和一冷就黑的外國佬暹羅貓又有什麼分別。

這黏糊糊的大暑溼熱,甚至讓一向討厭水的橘子被迫短暫地愛上了洗澡。

車馬中途歇息必尋近水處,讓馬兒飲水解暑,王元也常會避開二妹妹,除去外袍上衣下水泡涼游泳。

橘子便也跟着下水,在水中快速蹬動着貓爪,只露出溼漉漉的貓貓頭,有時還能抓一條小鯽魚上來,貞儀特爲此寫詩數首,讚美橘子在水中的英姿。

二十四節氣裡,每個節氣幾乎都有着許多對應的民俗,而大暑時節的民俗活動是最少的,熱得滿頭汗水的貞儀覺得這實在很可以理解。

鬥蟋蟀算得上是大暑時節爲數不多的一項民俗。

正值昏暮,客棧前,掌櫃家的兩個孩子赤腳蹲在地上鬥蟋蟀玩,前來投宿的客貓橘子跑過去觀看,一張大貓臉突然出現在小木罐上方,讓兩隻鬥得正酣的蟋蟀突然瑟縮。

見兩隻蟋蟀不打了,橘子還很沒有邊界感地伸爪想掏進木罐裡撥弄一下,幸而跳下馬車的貞儀眼疾手快,將橘子一把撈起抱走。

“當心掌櫃的將你扣下來洗碗……”貞儀對橘子說。

揹着包袱的王元聽得這一句,想象橘子繫着圍裙洗碗的模樣,不由嘲笑起來。

這一路上,王元常常說起他的妻子,此一日在客棧小院中,坐在石階下納涼,又與貞儀說起她的大嫂嫂,確切來說是大嫂嫂的廚藝和拿手好菜。

此一晚,王元說的乃是金陵最常見的鴨血粉絲湯,卻道妻子所烹乃金陵一絕,就連秦淮河畔上最有名的鴨湯館子也要避其鋒芒。

貞儀聽得有些饞了,倒想着能快些回到金陵去,見一見這位廚藝驚人的大嫂嫂。

“成日就惦記着吃吃吃……”王錫瑞跛着腳從客房中出來,習慣性地斥責兒子:“一事無成,如今又吃得一身癡肥相!”

王元撇撇嘴,視線落在父親腹部,小聲嘀咕:“您這懷胎六月的肚皮卻也不比兒子來得清白乾淨嘛……”

“當!”

王錫瑞手中的柺杖敲打在石階上,發出一聲響,驚得瞌睡中的橘子一個原地起跳,離地尺餘高,險些竄出大清朝去。

橘子習慣性地將過錯歸咎到王元身上,於是和王錫瑞一起滿院子追打王元。

“兄長,大暑時節暑溼盛行,心氣易虧,不單要提防身體中暑,更要提防情緒中暑……”借了爐子在煮解暑湯的王錫琛笑着提醒。

貞儀在旁幫父親看爐火打下手,聽父親說着暑天裡的養生醫理:“脾氣長夏,暑必加溼,故而當以益氣滋陰,清暑化溼爲主……如蓮藕,山藥,薏米,鴨肉,蓮子,綠茶等補而不膩之物,皆爲時下宜食之選。”

貞儀搖着大蒲扇,給爐火慢慢扇着風,認真聽着父親的話。

大暑,三候,大雨時行。

當溼暑之氣蒸鬱到了極致,堆起積雲,便會降下大雨,是爲熱極生風,悶極生雨。

一場場突至的雨水退去悶熱暑氣,天氣也逐漸開始向秋季過渡。

待到貞儀一行人護着王者輔的骨灰與舊物,近得金陵時,已是立秋時節。

貞儀打起被風拂動的車簾,和橘子一同望着前方的南京城門,久違的熟悉與歸家之感涌上心頭。

城門外,一身喪服的王錫璞與王介等候已久。

第39章 立秋(二)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66章 冬至(二)60.第60章 小雪(二)第41章 處暑(一)52.第52章 寒露(三)第71章 大寒(一)50.第50章 寒露(一)第38章 立秋(一)第43章 處暑(三)第44章 白露(一)第十二章 春分(三)61.第61章 小雪(三)第41章 處暑(一)第十五章 清明(三)61.第61章 小雪(三)第41章 處暑(一)第34章 小暑(三)第42章 處暑(二)第一章 立春(一)第34章 小暑(三)第46章 白露(三)第十六章 穀雨(一)第33章 小暑(二)楔子51.第51章 寒露(二)第36章 大暑(二)第四章 雨水(一)第40章 立秋(三)59.第59章 小雪(一)楔子第68章 小寒(一)第九章 驚蟄(三)第二十三章 小滿(二)59.第59章 小雪(一)第二十三章 小滿(二)59.第59章 小雪(一)56.第56章 立冬(一)楔子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69章 小寒(二)54.第54章 霜降(二)第二十三章 小滿(二)第二章 立春(二)54.第54章 霜降(二)第四章 雨水(一)第37章 大暑(三)第48章 秋分(二)62.第62章 大雪(一)第44章 白露(一)第38章 立秋(一)第十五章 清明(三)53.第53章 霜降(一)第47章 秋分(一)第八章 驚蟄(二)第31章 夏至(三)第十一章 春分(二)第十四章 清明(二)62.第62章 大雪(一)58.第58章 立冬(三)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八章 驚蟄(二)第31章 夏至(三)第66章 冬至(二)第40章 立秋(三)55.第55章 霜降(三)第41章 處暑(一)第十五章 清明(三)第72章 大寒(二)62.第62章 大雪(一)第五章 雨水(二)第三章 立春(三)第49章 秋分(三)第72章 大寒(二)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40章 立秋(三)53.第53章 霜降(一)52.第52章 寒露(三)第32章 小暑(一)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47章 秋分(一)第四章 雨水(一)61.第61章 小雪(三)第33章 小暑(二)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五章 雨水(二)第32章 小暑(一)第70章 小寒(三)第二章 立春(二)第71章 大寒(一)第一章 立春(一)第43章 處暑(三)63.第63章 大雪(二)第66章 冬至(二)63.第63章 大雪(二)第六章 雨水(三)第二十六章 芒種(二)63.第63章 大雪(二)第69章 小寒(二)
第39章 立秋(二)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66章 冬至(二)60.第60章 小雪(二)第41章 處暑(一)52.第52章 寒露(三)第71章 大寒(一)50.第50章 寒露(一)第38章 立秋(一)第43章 處暑(三)第44章 白露(一)第十二章 春分(三)61.第61章 小雪(三)第41章 處暑(一)第十五章 清明(三)61.第61章 小雪(三)第41章 處暑(一)第34章 小暑(三)第42章 處暑(二)第一章 立春(一)第34章 小暑(三)第46章 白露(三)第十六章 穀雨(一)第33章 小暑(二)楔子51.第51章 寒露(二)第36章 大暑(二)第四章 雨水(一)第40章 立秋(三)59.第59章 小雪(一)楔子第68章 小寒(一)第九章 驚蟄(三)第二十三章 小滿(二)59.第59章 小雪(一)第二十三章 小滿(二)59.第59章 小雪(一)56.第56章 立冬(一)楔子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69章 小寒(二)54.第54章 霜降(二)第二十三章 小滿(二)第二章 立春(二)54.第54章 霜降(二)第四章 雨水(一)第37章 大暑(三)第48章 秋分(二)62.第62章 大雪(一)第44章 白露(一)第38章 立秋(一)第十五章 清明(三)53.第53章 霜降(一)第47章 秋分(一)第八章 驚蟄(二)第31章 夏至(三)第十一章 春分(二)第十四章 清明(二)62.第62章 大雪(一)58.第58章 立冬(三)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八章 驚蟄(二)第31章 夏至(三)第66章 冬至(二)第40章 立秋(三)55.第55章 霜降(三)第41章 處暑(一)第十五章 清明(三)第72章 大寒(二)62.第62章 大雪(一)第五章 雨水(二)第三章 立春(三)第49章 秋分(三)第72章 大寒(二)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40章 立秋(三)53.第53章 霜降(一)52.第52章 寒露(三)第32章 小暑(一)第十二章 春分(三)第47章 秋分(一)第四章 雨水(一)61.第61章 小雪(三)第33章 小暑(二)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五章 雨水(二)第32章 小暑(一)第70章 小寒(三)第二章 立春(二)第71章 大寒(一)第一章 立春(一)第43章 處暑(三)63.第63章 大雪(二)第66章 冬至(二)63.第63章 大雪(二)第六章 雨水(三)第二十六章 芒種(二)63.第63章 大雪(二)第69章 小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