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

“嶺賊既出湖南、江西,多以驢騾矮馬驅乘往來縱橫,地方官府追則之不及亦不能制。。。破縣入州屢屢成大患,時人深以爲苦曰之騾賊,乃與淮西軍故事並稱一時。。”

《乾符危亡錄》秘書少監鄭毗著

。。。。。。

得到陸龜蒙抵達廣州消息的時候,周淮安也正在羅浮山下點閱軍隊。說實話雖然同樣是名聲在外的當代“皮陸”兩大家,相對於至今有點不情不願而要捏着鼻子使用的皮日休,他更關注和看重具有這個時代所幾位稀罕農學家屬性的陸龜蒙。

因爲在這個亂世當中靠詩詞歌賦拯救不了誰,但是出色的農藝知識卻是有可能讓更多的人活下來;基於這種緣故他手下能夠得以留用的少數舊有文人,也都是技術官僚之類的出身或是在民生事務上有所專長的人選。

比如著有《南蠻書》卻仍舊抱有某種舊式文人理想主義的樊綽;寫下《嶺表錄異》帶有老牌官僚暮氣的前廣州司馬劉恂;乃至眼下這個以《耒耜經》《笠澤叢書》流澤後世的陸龜蒙。

雖然他們各自都有所自己的問題和侷限性;但是至少是願意沉下心去做學問,也能有足夠的耐心和堅持走訪到民間下層去獲得第一手的資料。這一點可比什麼文章詩詞上的成就,顯得更爲重要的多了。

所以這次接着與佔據杭州的實力派董昌交涉的後續附加條件,就是替自己想辦法身陷囹圄的陸龜蒙給弄出來並送到自己的手中。這樣既劉洵之後又一個農學院的專科負責人就此到位了。

正所謂是人一過萬就是無邊無際,如今動員起來的人馬對於廣州城近郊的大校場已經顯得格外狹促,而只能分作好幾個待機和休整營地集結到這裡了;

這裡也是定期操演的野外訓練場,畢竟在早高度開發而人口相對密集的廣州境內,要在不毀壞農田也不過意靠近村邑的情況下,找到合適連片的大規模操練場地實屬不易的事情。

點閱當中的老卒們看起來相當的篤定,而新卒們也是士氣和信心相對的飽脹。雖然他們着裝的顏色和式樣都是統一的灰藍(老卒)或是鉛灰色(新卒)的胯衫,但是從披甲上還是可以分出具體的端倪。

普通士卒穿戴得是淺褐半身泡釘或是貼片的鑲皮甲,輔卒則不穿甲只帶毫無花飾的小圓皮盔;老卒和資深老卒穿的是片扎甲或是寬葉甲,圓鐵盔上綴以單色或數色絲帶爲等階區分;

而跳蕩隊和先登序列,則要多出護肩、批膊和蔽膝的配備;騎兵和步騎隊則是一色的鐵鱗甲,帶護頰的鐵盔上插是黑色馬鬃;而直屬團和教導大隊又多了面草綠色披風作爲標識。

而軍校和將官則是在這些基礎上又多了袖筒和護脛,少數人還有完整的兩當鎧或是上半副明光的亂搭;至於戴的盔子或者說鑾兜則是從朝天、平頂、飛翅什麼樣都有。

至於兵械則還是以弓/弩、牌/盾、刀/矛三件套爲主;在跳蕩和先登序列裡又有長斧、棍錘、釘棒等備換的重兵器。作爲特殊編織的投火兵也一樣,只有進入臨陣戰鬥狀態下才換裝上相應的裝具。

另外還有數組遠程器械構成的樣子隊,爲了減輕負擔和節省氣力他們就只有防身的橫刀,以及便於活動且耐磨的厚布衫了。

但不管怎麼說,比起當初在怒風營的旗號下,只能大量用竹木甲和紙甲、皮兜和斗笠來湊數的情形,早已經不可與日而語;現在這些使用期限甚短的裝備都移交給了地方的駐隊序列了。

畢竟是有南海縣鐵業的全力供應,又繳獲了許多友軍的裝備,並接管了廣州都督府武庫的殘餘,才得以拼湊出眼前這上萬號人馬較爲整齊的行裝護具來。

預定出徵的人馬共編做新老十營又若干個特別團隊,通過馱畜和車船攜行三個多月的輜糧和物用;另有足足七個團的駐隊將在大軍出發之後,用來維持和巡防糧道,戍守要衝據點。

如此之多的將士分作數十個陣列散佈在羅浮山下的郊野裡,擎舉着如林的刀槍旗幟而長久的紋絲不動,在偶然呼吸和動彈之間,就像是森然肅靜大海海面上微瀾所掀起的點點波光粼粼。

這最新一批補充的兵員當中普遍臉色紅潤、眼神明亮,在精神面貌上與過往目光混濁而呆滯的流民、貧民來源已經有所不同了。他們普遍體格健壯能負重耐受性高,身材長大使用的兵器範圍更廣,並且因爲長時間一起參與有紀律的組織活動,不管是生產還是學習,都使得他們互相之間有相當高的默契。

也就是說服從性和心理耐受能力較好,不容易營嘯,不容易腦抽叛變,不容易因爲恐懼就崩潰逃跑。這是天然的優質兵源,比起農戶子弟偏弱的體格,散漫的個性,以及環境造就的些許狡猾,這些工人,哪怕僅僅是學徒,都是行伍的良才美質。

如今在義軍的治下範圍內就連被餓死現象都差不多要絕跡了(過勞死和病死不算);不,更準確的說是連到處乞討乞丐都很少有,因爲到處都是(強制)工作的機會。就算是想做好吃懶做的破皮無賴之類寄生蟲,也是欲求無門(很快就會被抓去勞動改造)的。

但在重新誓師出發之前,還有一個追加的小插曲要進行;就是周淮安親自給那些資深老卒(士官)頒田;沒錯就是頒田,嚴格說是一份印製精美的頒田憑證;上面還有詳細的姓名年齡出身籍貫等個人資料和前因後果,鼓勵嘉勉之言和義軍的口號主張。

這也是改號易幟之後留守司所預定下的長效制度和章程所在;也算是絕大多數穿越者最慣用的手段了。周淮安也是專門選擇了這個即將再度出征的節點,把這個大殺器給拋出來以正人心。

畢竟“斯有所土”這是千百年來中國傳統農業社會下,大多數人的主要追求和畢生奮鬥的目標;哪怕到後世的新中國初期亦是如此。因此,光是這一點就足以打動這些絕大多數都是因爲失地破產流亡,最終走投無路而踏上造反之路的義軍將士了。

雖然目前授田僅限於資深老卒而已,每人名下份額也不過是十到十五畝而已,前後得以授田的總計纔不過千把人而已;僅用一個小屯莊就能全部安置下來。

但是對於加入義軍的其他人來說也不是沒有機會和指望的;因爲他們只要在軍中服役超過五到八年,就自然可以獲得授田的初步資格;大約是十畝起步計算。

然後這也只是開端,作爲後續的獎懲激勵機制,只要大多數士卒後續的表現正常而沒有犯錯,這種授田的數量就可以逐年累加上去;或是屢有建功的話,同樣可以酌情予以追加。

當然了這些授田只是掛在名下,只有在陣亡或是傷殘退役之後,才能憑藉這份東西實領到具體劃給的田畝;但是相應田畝的比照平均出產,卻是可以按照年成折算成錢糧上的補貼。

算是一種老卒專有的福利和優勢了,對於目前的財政支出壓力也不算大,算是惠而不費的措施。等到將來征戰到更多的地盤之後,也就有了更多安置和授田的餘地了。

當簡單而隆重的走完這個流程之後,郊野當中陣列大軍的氛圍和士氣已經是不可與日同語,而從滿了某種躍躍欲試的昂然衝勁和無所不在的憧憬之情,還有四處彌散難以抑制的歡快氣氛。

當然了,無論從大局上看還是私人立場上考量,江陵方面是必然要救援一二的;這個位於江漢水路樞紐的節點實在是太過重要,關係到周淮安領導的留守司和太平軍勢力,在湖南、江西等地所直接或是間接扶持和暗中往來的,許多股中小義軍陣營勢力的存續、安危。

雖然這些所謂的義軍勢力實在有些良莠不齊,很多隻是打着義軍的旗號而乘機佔據了,義軍主力轉戰離開之後所留下空白的地方勢力而已;但這些存在本身同樣也變相摧毀和破壞唐廷在江漢之地,乃至江南地區統治基礎和秩序的基本格局了。

一方面他們的存在,致使官府無法在這些地方得到有效利用的資源和人口,正所謂是哪怕不能爲己所用也不能便宜對手的基本道理。另一方面,他們則是太平軍政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潛在貿易獲利和資源輸入的合作對象,亦是嶺南地區得以置身事外而生聚勢力的重要屏障和外圍緩衝之一。

當然了從再有一個方面說,這也是一種變相和廕庇的挖黃巢義軍主力的牆角;就不能輕易付之於口而爲人所足道了。

至少根據江陵方面積累下來的消息和動態分析;目前已經有部分義軍所部在遭到挫折和損失之後,就以休整爲名佔據一地而就此再也不肯走了。由此,還在大將軍府內部鬧出藉此是非和紛爭來了。

雖然他們動機和目的不一,也並沒有那麼高大上的訴求,也許只是爲了方便搶劫和搜刮的私心作祟;卻可以多少確保將來黃巢主力北上中原並遭受最終失敗之前,在南方留下給有足夠繼續造反下去的種子和火苗來;而令唐廷在廣大南方的統治,像是難以癒合的傷口一樣繼續而長久的糜爛下去。

當然了,要是能把大唐錢袋子和命脈所在東南財賦重地,都給打爛了再走那就更好更妙了;周淮安就不信在這種情況下,斷絕了東南輸血續命的長安朝廷,還能像歷史上一樣頑強的再挺上一兩代。

當然了,眼下最直接也是最關鍵的好處就是,乘着出兵的機會可以直接將桂管經略使所在的桂州(廣西桂林),這個重要的水陸轉運樞紐和軍事節點,被名正言順的給佔據下來;把通過古靈渠的水運出入五嶺的最後一道大門給掌握在手中。

從江陵派來求援兼做聯絡人的是,老將王崇隱的從弟兼左鋒郎將王重霸,此刻也正亦步亦趨的陪同在周淮安的身邊,而略有驚容和異色。

只是周淮安積累下來的數據庫裡,也依稀記得正常歷史上似乎這位多少也是一號人物;卻是作爲生出了五代後期名將,曾經歷任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直到北宋開國元勳的王彥超他爹;卻是不由開聲問道。

“由你所見,我麾下形容還壯否。。”

“雖官健精銳,也莫過於如此了。。江陵之困,或可無憂亦。”

對方卻是頗爲恭敬的回答道。

“那就讓我們去好好會會,你口中陣容鼎峙如山崩強催的山南官軍健銳好了。。”

周淮安不暇思索的道,隨即他對着分別舉着大纛的張歸霸,和擎着將主旗的沙大道。

“搖旗吹號,該擂鼓進發了。。”

隨着一聲聲號令傳開下去,剎那間羅浮山下再度變成了鼓號喧天、行進如潮的奔流大海了。

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六十三章 城下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1034章 天子按劍怒(下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706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中)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719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二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想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六百二十七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中)第938章 殺氣凌穹蒼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遭遇(下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814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二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865章 駑馬徘徊鳴(4000字,真不容易)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910章 戎車森已行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八十二章 公審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平2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九第911章 戎車森已行(中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中)如約補償的二更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第三十六章 友鄰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七百章五十五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 新第727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下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969章 征衣卷天霜(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絕(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824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二)5000字了啊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五百零九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潮動3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888章 虜陣橫北荒(續)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潮動7
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六十三章 城下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1034章 天子按劍怒(下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706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中)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719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二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想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六百二十七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中)第938章 殺氣凌穹蒼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遭遇(下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814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二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865章 駑馬徘徊鳴(4000字,真不容易)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910章 戎車森已行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一百八十三章 潮動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八十二章 公審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平2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九第911章 戎車森已行(中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中)如約補償的二更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第三十六章 友鄰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七百章五十五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 新第727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下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969章 征衣卷天霜(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絕(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824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二)5000字了啊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五百零九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潮動3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888章 虜陣橫北荒(續)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潮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