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

奔流翻滾的錢塘江畔,已經被森森林立的青旗給團團包圍起來。

看着兵臨城下而有條不紊開始紮營佈防的太平軍陣。形容像是長袖善舞的商人更甚於官員的杭州刺史蔣環,也是難免渾身燥熱而後背不停的泌出汗水來。

作爲杭州當地出身,以船運和絲織品爲世業的郡望兼大豪之家,他當初其實是頗爲看不起鄉間土豪出身的董昌,更對他手下那些人一直頗有微詞和非議的。

在他眼中所謂的杭州八都,也不過是八個竊據鄉里隔斷一方的強梁頭子,只是在別人尚且猶疑不決的時候,搶先打出了保土安民的旗號才得以成勢。

所以他才能夠在董昌兵敗僅以隻身逃歸州城,想要從他們這些本城豪姓大族謀取錢糧兵馬,以爲東山再起之際;毅然聯絡其他幾家大姓盡起丁壯驅逐之。

然而真正掌握了州城的局面之後,他才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也沒有那麼容易,割據一方需要的不僅是治理和經營的本事,也需要足夠強橫的武力和圓滑不失果斷的手段。

而他做生意和打理產業或許是一把好手,但是在軍略和帶兵、練兵上就有所不如了;因此他不得不依靠舊日留下來的一些官府舊吏和將弁,纔將局面維持下來。

作爲他的基本盤和直屬力量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能夠往來橫行江海之間的舟舶健兒。但是在陸地上的力量,就遠不如出身石鏡都的董昌之流。

更別說很多時候的重大事項上,他這個自封的杭州刺史,都要與其他幾家出力支持過他上位的豪姓大族商量着辦,而導致在與董昌的對戰當中束手束腳。

結果不但令董昌抵擋住了自己派出的攻打,而在臨安城中站穩了腳跟;還步步蠶食起原本上已經紛紛響應州城號召的各做城邑、市鎮來。

到了如今,杭州九縣的臨安、於潛、唐山、紫溪四縣又三鎮,已經全數落入董昌的麾下。而他在州城裡能夠控制和影響到的,只有富春江畔的錢塘、餘杭、富陽三地而已。

至於名義上從屬他的鹽官和新城,也就是象徵性的送點錢糧布帛之後,依舊由當地豪強的頭面人物,掌握着治理地方的實權。

因此,這次太平賊來襲固然是一個巨大的危機,但也未嘗不是一個重要的轉機,能夠令他將境內大部分實力派整合起來機會。

畢竟他們退到了州城之後,也就在自己的地盤和勢力影響之下;而那些城中的豪姓大族

在某種脣亡齒寒的威脅和緊迫感下,也願意全力支持自己守住這座有着堅固城防的州城。

只是這些太平賊來勢之猛,動作之快還是遠遠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料。原本還以爲蘇州境內的五家勢力就算是被逐一擊破,也需要多少糜費些時日。

但未曾想竟然如此不經事,讓草賊大軍已經殺到了錢塘地界僅有一水之隔的臨平湖畔,而他的整軍備戰措施,卻進行的不甚理想。

一方面是那些地方豪強、士紳、大族,拖拖拉拉的不肯交足保土守鄉的雜捐;一方面則是正在全力與董昌東西對戰拉鋸的態勢下,也是沒有辦法一下調整到南北向來的。

結果,一夜之間這些太平賊就做好相應準備,而以水上的舟師爲主徑直攻過湖面來了;倉促佈置的水寨並沒有能夠發揮什麼作用,他也只好派出自己賴以爲憑仗的水軍。

但未想到太平賊在陸上的人馬也順勢渡了過來,引而不發的潛伏在漕河兩岸;先是用沉船淤塞河中而逼迫繞道岸邊;再乘行船減緩之際以火器偷襲了水軍的手尾。

整整上百條大漕舟和小吳船,連同上面的三千漕丁、水卒就這麼沒了;據說屍橫枕藉、船塞河道的場面慘烈至極。以至於逃回來的幾條輕快小舟,連州城都不敢回就沿江逃入大海去了。

於是沒有完成的調整也就不用再調整了,談不成的條件也就一下子都談好了。因爲賊軍已經兵臨城下,而開始隔斷和包圍起位於江口的錢塘大城,尚未臨江的東西北三面。

他也只能一遍遍的巡走在城頭上,而以以長者的姿態對着熟悉不熟悉的守軍都大聲的鼓舞和激勵道:

“可曾都吃飽喝足了。。吃飽了就能多殺幾個賊寇了。。”

“家中安頓好了麼。。安頓好了就更能護衛鄉梓了。。你我家人就在身後啊。。”

“城牆都檢查過了麼,器械都檢查過了麼。。城下的物料可曾貯備充足。。”

“待到打走了這些賊人,大夥就可好好的喝酒吃肉,還有賞錢拿給家人哩。。”

爲了守住這處基業,他可謂是不遺餘力了;不但把親族子弟都發動上了牆頭,重點盯住那些要害之處,還散盡家資在城中重新招募了一萬多名的丁壯以備後用。

所以,他不但有杭州境內最爲堅固的城防,還有足足新舊三萬守丁可供驅使。只要能夠成功的令這些太平賊頓挫城下,便就是重新整合地方的莫大名聲了。

因此他就像是最善於投機的商人一樣,繼發難趕走董昌之後;在這兵臨城下的危機之際,再度全力以赴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和投入。

然而在城外瀕臨(西)湖的南城牆角附近,前蘇州軍虎丘鎮旅(帥)副,如今的暫編駐隊第五十五團校尉劉繼威,也站在低矮的吳山上打量着高聳斑駁的灰黃色城牆,嘀咕道:

“這麼高的牆叫咱們怎麼打呢。。更莫說這城西都是水澤,連個擺弄器械的地方都沒有”

在他眼前的錢塘城並不是大多數城邑一般的方正形制,而是個北窄南寬的不規則梯形。而且越發靠近南向江岸的城區就越發開闊,城牆也越發顯得不規則而新舊層替起來。

因爲這座城池在本朝以前原本並不直接臨江。乃是經過歷代刺史李泌、白居易等人,沿着淤積起來的江灘和石塘不斷的修繕和拓寬,纔有瞭如今延伸了一大截的格局。

因此錢塘城外郭的格局,其實又分爲老城和新城兩大部分;其中位於北向內陸的柳浦一帶爲核心的老成,城牆相對陳舊灰暗而低矮。

而當城牆延伸到了南向江邊的新城,則在逐步變得高大鮮亮起來,而甚至出現了專門用來抵禦海潮沖刷和剝蝕的砌石牆基和外環石堤。

又有人工開鑿的外沙、中沙、裡沙三條運河支流,將杭州附近的大小十數處湖澤連接起來,又匯聚在繞城而過的丈深護城河裡;通過貫穿其間的橋樑而形成人工的險阻和緩衝。

因此,錢塘城的水門/碼頭足足有四座,但是陸門就只有北面和東面的三處而已。而且還被大片水田、陂澤給佔據期間,

因此,長期作爲太平軍扶持的外圍力量,而活躍在宣、湖、常三州之間璇公山一代的劉繼威;也實在想不出來除了長期圍困或是內應開門之外,還有什麼可以速速攻克下來的辦法。

因爲他發現這些太平大軍,居然連攻城器械都沒有及時搭建起來。但是他同樣也聽說了,在太平軍佔據的後方地區,已經開始組織爭搶農時的春耕和插秧勞作了。

——我是分割線——

而在一片肅殺而人人自危不已的長安城中,皇城大內的兩儀殿中。

“聖上。。聖上。。聖上醒了哇。。”

在一片飽含意味的呼喚和叫喊聲中。不知道昏迷了多久的黃巢,也在錦繡緞花的金玉臥榻上慢慢睜開了眼簾。

然而他最先看到的卻是容顏依舊,卻略有些眼角魚尾紋和淚跡的曹皇后;然後又有一個滿臉淚痕而哭花了容妝的俏臉湊過來。

卻是被下令幽禁起來的前惠妃劉氏,正用包含着無限期許的哭腔傾訴道:

“聖上,您總算是醒來了。。可叫我們姐妹、我們娘倆,一直擔心受怕壞了啊。。”

黃巢並沒有馬上開口說話,而是用眼角的餘光打量着在場諸;除了這兩個枕邊人和一干醫官、內使和宮人之外,遠處赫然還站着內觀軍容使林言、大內擇撿黃毅,以及衛鶴府左率劉第。

這個結果讓黃巢不由鬆了一口氣,顯然他料想之中的最壞的局面並沒有發生。拋去那些外朝的臣下不說,至少自己在這皇城大內之中,還是能夠確保和控制住基本安危的。

“請聖上恕我擅自主張,讓劉家妹子過來搭把手照顧起居,也好看護兩個孩兒。。”

然後,曹皇后才繼續開聲道。

“這些日子,可是辛苦你了。。”

然而黃巢也完全略過了殷情噓寒問暖不停的劉氏,而徑直對着曹皇后道。

“只能聖上能夠康健,臣妾就算粉身以酬也甘心了。。畢竟,您纔是咱大夥兒的唯一主心骨。”

曹氏卻是輕描淡寫的寬聲道。

這一刻黃巢沒有開口說話,卻是緊緊握住女人難掩粗糙感的手,死活不讓她退讓開來。更是將臉色微變的劉氏給繼續晾在一邊。

因爲在這段渾渾噩噩又時而清醒的時間裡,就是這個被他刻意忽略的女人,時時陪在身邊一說話就是好幾個時辰,給他宣讀那些遞進的奏章,講起外朝和城內發生的一些事情。

比如,政事堂五相爭執不下的日常,以及他們各自私下派出部曲、子弟,對於各地軍馬明裡暗裡的聯繫和拉攏行爲;

身爲京兆尹、諸門巡防大使的小孟(揩),又是如何在門庭若市、訪客如雲之間,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維持眼下的局面。

又如諸位黃氏的宗親和兄弟們開始公然爭權奪利的背後,各種疑似自謀出路和別有想法的舉動;還有他們努力想要將手伸到大內來的孜孜不倦努力。

“稟告娘娘,只要持續用針石,再輔以湯藥和推拿,聖上的風痹終究會是紓解無慮的。。只是不可太過勞累和傷神了。。”

這時候,纔有如蒙大赦的醫官之首在旁戰戰兢兢又結結巴巴的解釋道。

“傳我詔令,且派人去江陵頒旨。。”

喝完了一碗曹氏親手飼餵的羹湯之後,黃巢有氣無力的勉強擡手道。

“封周。。。淮安爲海陵郡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檢校司空。。就讓你的曹家人去。。”

在這段時而昏迷時而清醒,卻是全身不得動彈的的漫長煎熬當中,他回想起來了過去許多被遺忘和忽略的事情,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就算是血脈相連的親人和家族成員,也是有着自己的私心和趨向的,更別說是跟隨多年的老兄弟和貌似忠心的部屬了。又憑什麼令他們向兩個懵懵的孩童,無故獻出自己衷心和效命麼。

有時候在衆口一詞當中看起來威脅最大的那個人,反而可能是鞭長莫及最沒有迫在眉睫之患的存在。至少自己在這裡一旦倒下不起之後,說不定兩個年幼無依的孩子還要依靠長姐的援手和周庇呢。

然後,他又在曹氏陪同下,開始走馬燈一般的輪番接見奉命前來親族成員,然後是自覺可以信重的各位部屬。至於那些託故沒有前來的臣子,他也在心中有了初步的定計。

第910章 戎車森已行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684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727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下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二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續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812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逞勇赴江漢(中)第922章 按劍心飛揚(續二)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一百三十章 異心2第三百三十四章 或聞通鬼魅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667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輾轉不相見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伏(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各般(下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四百章 人心不盡足(下第1004章 收功報天子(下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五百八十三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中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四百九十七章 嘯旅乘明發(中第五百三十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四百九十五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續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四百零十章 猶記登壇日(中)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985章 單于一平蕩(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迥戍危烽火(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六百零八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下
第910章 戎車森已行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684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727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下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二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續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812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逞勇赴江漢(中)第922章 按劍心飛揚(續二)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一百三十章 異心2第三百三十四章 或聞通鬼魅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667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輾轉不相見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伏(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各般(下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四百章 人心不盡足(下第1004章 收功報天子(下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五百八十三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中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四百九十七章 嘯旅乘明發(中第五百三十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四百九十五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續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四百零十章 猶記登壇日(中)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985章 單于一平蕩(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迥戍危烽火(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六百零八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