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

不久之後,灰頭土臉的曹皇后跌跌撞撞的奔走在荒野之中,而在她身後最後三名衛士也早就不見了蹤影,而唯剩一個手中牽着的孩童而已。最後這些護衛是在曹皇后失去了坐騎之後,在疲累和麻木當中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就已經帶着另一名馬上昏睡的幼兒跑遠了。

當他們想要回頭的時候,新的追兵也從新出現在了視野當中。因此,接下來的事情就只能依靠曹皇后自己了。如今在野地灌叢中一路狂奔下來,她的靴子早就磨穿磨破了,頭髮也隨着丟到的冠帶而披散下來,身上的衣袍也被掛成了一條又一條;然而卻沒有能夠讓她停下自己的腳步。

因爲關內接連大戰的緣故,長安城近郊和沿着渭水邊上稍微粗大一些的樹木,都已經備砍了去充作營寨、防柵、器械的物料了。所以這些新長起來的纖細樹木,儼然不足以成爲她們掩蓋蹤跡的遮護。不得不走上一大段距離,才能找到一處勉強藏身和休息的所在。

她們就像是一對驚弓之鳥一樣,在遠離大路的地方僅憑着一點點的直覺,而向着大致的方向躲躲藏藏的努力奔走和跋涉着。而對於曾經多年追隨黃巢于軍中的她來說,上一次類似經歷的記憶彷彿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那是在蘄州渡過大江的江東和江西的交界處,遭到了來自還是鎮海節度使高駢麾下頭號大將張磷的攻打,而在浙東之地大敗塗地之後。自從婺州(浙江金華)穿過衢州,在崇山峻嶺之間“開山路七百里”,進入福建觀察使(今福建省)境內的時期。

那也是一條以屍骨和血肉鋪就而成的道路。幾乎每天都有人成片成片的倒下,也有人不顧一切的就此逃跑和失蹤,就此變成山野之中猛獸蛇蟲的口中餐。而她作爲黃王的親眷,走到本路上連帶不動車子和馱馬都不得不拋棄掉,而只能帶頭用腳跋涉在亂石嶙峋或是泥濘深重的山林間。

然後走着走着鞋子就壞了,包腳的布也爛了;但是她依舊堅持揹着年幼的藥兒,一聲不吭的跟隨在那個曾經相當寬厚的身影背後。雖然不斷有人建議她放下這個孩子,或是交給別人去負擔。但是,她卻自己咬着牙一力堅持了下來。

因爲,那時候的她根本不放心其他人,是否會在下一刻就把這個孤苦無依的孩子,給捨棄在了山林之中自生自滅呢?就像是那些已經走不動的老弱婦孺,或是因爲傷病跟不上的士卒一般,無論她們怎麼哭喊和叫喚,只能備慢慢的遠遠甩在身後。

既然當年那種艱險的困境之下,她們母女都能夠活了下來,並且迎來了各自的歸宿;那現在的曹皇后也自然不會輕易的放棄和絕望的。只是隨着行路日遠,她還是感覺到了隨着年紀增長和養尊處優的生活,所帶來種種無力和虛弱。

要知道當初她還能夠在路上用疲憊的嗓子唱出歌子來,鼓舞那些同樣疲憊不堪的義軍眷屬們;雖然她們在後來大都死在了福州城下,叛變的畢師鐸等人的屠刀之下。對於如今曹皇后而言能夠支持到現在的唯一動力,就是她還想親眼見到自己外孫的出世,並且爲之享受天倫呢?

然而,下一刻她的手中突然一鬆,卻是一直被她拉扯行走的小兒黃鼎,再度失足摔倒在了地上。只是,已經變得臉上浮腫起來而身子青一塊紫一塊的黃鼎的,在這一刻卻是怎麼撐着身子都站不起來,而不由惶急着哭泣道:

“娘娘,不要舍了我去。。我定會好生聽話。。”

然而下一刻他就備曹皇后抱了起來,然後又撐掛在了後背上繼續緩緩向前行去,就像是早年她曾經揹負着藥兒穿過閩地的數百里羣山一般,口中猶自還在念着:

“鼎兒,你阿耶當年最艱難的事後沒有捨棄了我,如今我也不會捨棄你的。。”

然後話音未落的下一刻,曹皇后的身體就驟然向前一傾,兩人一起再度滾落在了一條不起眼的淺淺土溝當中,卻是曹皇后再也沒法站起來了。因爲她原本就是傷痕累累的腿踝徹底崴了;而她只能將黃鼎推到土溝邊上,滿頭冷汗喘着氣擠出一個藹然的表情道:

“鼎兒,你要自個兒走了,娘娘歇一些就跟來。。”

然而她下一刻的臂膀,就被淚流滿面的黃鼎給緊緊抓住不放了。

“沒有娘娘,我哪兒都不去了。。”

“好吧,那我們娘兩就在這兒等着吧。。”

曹皇后聞言卻像是徹底放鬆了身體,撫摸着跌坐在身邊的孩子用一種輕飄飄的語氣道;也許這就是她最後的終末之期了,只是難免要在着野外淪爲獸腹之餐了。又不知道過了多久之後,曹皇后覺得自己恢復了一些氣力,就強忍着腫脹的劇痛想要攀着溝邊站起來。

然而,就在她探頭出去的那一刻,卻不遠處的稀疏稀疏樹叢中冒出一個身影來,幾乎是與她打了一個照面就大叫一聲;隨後數名皮袍背弓的胡馬子幾乎是爭相現身出來,而對着她一邊叫囂着一邊衝上前來。

此時此刻的曹皇后卻是心中冰冷而又格外的平靜下來,她握住手中僅存的一支尖銳物——半截束髮的精鐵篦子,決然的看了淚流滿面的小兒黃鼎一眼,口中卻是抱了萬一的心思嘶聲喊道:

“我乃大齊皇后。。。不得無禮。。”

她將篦子按在了哭的渾身顫顫的黃鼎脖子上,暗中期待着自己接下來死之前,不要受到太多的苦楚纔是。正當她深吸了口氣想要用力按下去之時,卻聽到了一聲慘叫和痛呼;不是身前的黃鼎發出來的,曹皇后轉頭過去就見衝在最後的一名胡人一頭栽倒在地。

而其他人也驚覺起來而頓然停下腳步,然而又有一人在肩頭崩血滾到在地,其他胡人也不由挽弓捉刀在手而聚攏了起來四下戒備着。下一刻,就聽的更加清晰的接連噼啪聲,這些胡人就接二連三的在身上噴血,而哀呼慘叫着再度逃散開來,然後沒跑出多遠就在後背被接連擊倒。。。

而仿若是看了一場荒誕默劇的曹皇后這纔回神過來,卻見自己反向的林子裡突然就蠕動了起來,而又慢慢站出來數團會行走的枯枝敗葉;還沒等她腦中從“山精樹怪”的揣測當中轉過來,一句熟悉的口令聲就響起在了她的耳邊。

“天補平均。。”

“再造太平。。”

然而下一刻,滿心激盪的曹皇后只來得及應出這一句,就驟然脫力失神抱着小兒黃鼎的昏死了過去。

——我是劇情分割線——

而在長安城內,被粗粗清理過卻依舊還殘留着大片血跡的昇陽殿前,卻是難得聚集了西北行臺所屬的大半數軍將。

“這就是賊軍得以堅守不墮的憑仗嗎?”

而一身紫袍愈顯清瘦的宰相鄭畋,也皺着眉頭打量着被呈送上來的一支火銃。黑黝黝沉甸甸的精鐵長管和簧片、機括,連同做工整齊毫無毛邊還塗過一層大漆的銃身護木,雖然在入手過程當中留下來不少蹭刮劃痕,但是整體看起來依舊有一種線條流暢的美感。

而在此之前,西軍在關內作戰之時也是多少零星有所繳獲過一些。但是不是缺損嚴重就是少了重要的零件,或者就是在戰鬥中彎曲變形了的貨色,卻還沒有如此成批的完好繳獲過呢。這一次卻是要感謝那些被攻破了北內/大明宮之後,就喪失了鬥志而逃的逃降的降,將這些火器和配套子藥肆意丟棄的滿地都是。

“堂老莫要小瞧了這銃子,只消裝滿了子藥,便就是有穿木裂石只之能啊!便就是能擋住大多箭矢的鐵甲,爲未必當得一擊啊!只要一起放射的數目夠多,便就是悍勇之士也難免要飲恨的。”

在旁的降將,前大齊拱辰軍副使黃石,卻是滿臉卑微和陪着小心解釋到:

“卻是如此。。早前城內賊軍嘗以此物夾雜弓弩之間放發,於城頭專襲傷我將弁、勇士;雖披甲一二重亦是不免爲之所乘,乃至勢頭阻卻。。”

在旁另一名官軍大將涼州西界營田使、右都知兵馬使高進達,卻是一板正經的回答道:

“其物所發仔藥目不能視,無形無跡而穿傷處如孔洞,血泵泉涌而一時難止。事後傷處更是潰癢難當,以刀針剖取而僅得大小碎粒數瓣。雖有金瘡膏藥而依舊傷處難愈,其中更有發熱面如紫紺病亡者。。。”

“那你等先前又是怎麼對付此輩手段的?”

聽到這裡,鄭畋連忙打斷他的滔滔不絕道:

“不過是以加固的長排大盾,屢屢旗鼓齊鳴的佯攻其下;日夜驚擾彼輩必以火器交擊。。如此往復下來,我軍所傷寥寥,賊軍子藥益發聵絕;再驟然鼓起發攻,遂不以爲患呼。。”

髮色黑灰而面廊深刻的高進達應聲道:

“卻也是個像樣的章程,足以推及軍中了。。傳令下去,令各營將士多備厚實大排、擋車。。”

鄭畋聞言卻不甚滿意的微微別了彆嘴角,還是下令道:

“接下來,還請相公且觀火器操演之理。。”

而在側的黃石也再度請命道:

“謝翎文,你來示範。。。”

隨着這聲號令,從遠處守候的士卒當中走出一名畏手畏腳的粗矮軍士來;只見他在衆目所矚和黃石一再催促的目光之下,還是謹慎有加的上前拿起了那隻火銃,並且隱隱額頭冒汗而有摸有樣的開始檢查銃身和機括,又翻開皮套裡的字藥包。

最後將夾着燧石的簧片搬開,拿起一條指頭粗的柱狀紙包子藥,再用錐子戳了戳扯出些許藥末來倒在引火的小孔裡;又塞入銃口用通條壓緊到底;這纔將其端舉起來平手架在腋下。堪堪對着遠處的掛在廊下的一副大鎧,深吸了一口氣才扣發下去。

下一刻,只聽得呯的一聲火花迸濺一股灰煙憑空騰開來,霎那間這支火銃依然變得支離破碎。而後被炸的滿臉灰黑而又皮開肉綻,鮮血淋漓的這名持銃軍士,也就此瞪大眼睛而晃了晃身體就此一頭栽倒了下去。而其他軍將見狀卻是不忍不本能的後退幾步,似乎是想要對這些一言不合就傷人的賊軍火器,離得更遠一些。

“這。。這。。難不成是被嶺賊之首,給使了妖法不成?”

當場就有一名軍將臉色難看的失聲道:

卻是涼州節度押衙、山丹鎮遏使張和榮,只見他口中連連念過了好幾個菩薩的尊號和法戒。畢竟,在朝廷的一貫宣稱當中,這位妖僧出身的賊首,可是一貫以殘暴好殺著稱,最喜以權貴官宦名門之家男女的五臟六腑入藥,而練成諸多御使風火雷澤的妖法。。。

“混賬,你這是什麼話。。哪有什麼妖法,不過是此輩故弄玄虛的幌子,威嚇那些頑夫愚民的詭詐手段而已”

另一名軍將涼州西界防禦使王景翼,連忙嗆聲訓斥道:

“維求日光菩薩保佑佛信弟子消解災厄;若不是賊軍的妖法,又怎麼到了咋們手中就崩裂了呢?”

又有嘉麟鎮將高盈信,一邊祈禱一邊當場辯稱道。

“怕是其中有所暗藏的機關纔是。。須得另軍中匠人好生拆卸琢磨纔是。。。”

而西軍之中唯一的南人(福建建陽)出身,官拜河西節衙判官翁郜則是若有所思的接口道:

隨後,看着那副吧取下來而明顯崩碎了一角甲片的大鎧,略有些失望顏色的鄭畋,亦是轉而看着黃石交代道:

“接下來,還是多讓人操使着試一試,摸透其中的奧妙。。保不準在對付嶺賊之際還有大用。。。”

只是他口中雖然說的輕描淡寫,但也對於這一批被繳獲的火器不再抱有什麼指望了。至於在點頭如磕的黃石手中,還有另一批被繳獲的火油彈和轟爆彈,幾門小炮及其相應的演示,更是讓人連碰都不想再碰上一下而就此無疾而終了。

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794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二)第九十章第四百九十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續第一百九十四章 雲翻4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二百二十二章 亂變2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742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下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818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969章 征衣卷天霜(下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705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第二百章 雨覆5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855章 戰城南,死郭北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700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第五百九十七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而功施社稷(續第二百章 雨覆5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十六章 還是活着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648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第667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方2第919章 按劍心飛揚(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860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五十章 餘響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674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中第919章 按劍心飛揚(中)第945章 列卒赤山下(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中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三十九章 優待(中)第931章 連旗登戰場(續第五百二十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中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670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下)第661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四百三十五章 遠道不可思(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
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794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二)第九十章第四百九十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續第一百九十四章 雲翻4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二百二十二章 亂變2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742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下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818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第969章 征衣卷天霜(下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705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第二百章 雨覆5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855章 戰城南,死郭北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700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第五百九十七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而功施社稷(續第二百章 雨覆5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十六章 還是活着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648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第667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方2第919章 按劍心飛揚(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860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五十章 餘響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674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中第919章 按劍心飛揚(中)第945章 列卒赤山下(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中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三十九章 優待(中)第931章 連旗登戰場(續第五百二十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中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670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下)第661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四百三十五章 遠道不可思(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