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

貌似在主戰和主和的問題上,謝逸是第一個做出肯定答覆,並給出相對完整應對之策的人。

朝堂袞袞諸公多少有點佩服謝逸的勇氣,先前那些主戰之人大都是因爲涉及自身利益,或者“意氣用事”。發言的也都是些不那麼緊要角色,言辭也都比較寬泛,轉圜的餘地很大,大人們則完全是推脫之言。

但謝逸卻說法如此明確,如此言之鑿鑿,多少有點另類。也有人覺得謝逸過於草率,宰相們都慎之又慎的大事,如此輕率真的好嗎?

不過李世民卻很滿意,帝王與企業老闆一樣,他不希望員工給出各種可行不可行的說辭,他需要的是策略,是執行方案,倉皇之間,謝逸的做法讓他很滿意。

李二陛下的表情略微鬆動,問道:“謝逸,你以爲出兵討伐勝算幾成?”

“大唐天威赫赫,大軍至則高昌亂平。”這是史書上寫明白的事情,謝逸自然不含糊,想也不想說出口後,心裡頓時生出些許忐忑來,自己是個異數,蝴蝶效應已經出現,這萬一……

勝敗乃兵家常事,戰場瞬息萬變,就一定能……

所以他很謹慎地補充道:“前提是必須要做好準備,另需一名驍勇將領統率兵馬。”

“你可有推薦的人選?”

謝逸沒想到李世民會這麼問,問的如此直接,雖說明知道侯君集最爲合適,卻萬萬不敢說出口。

作臣子的可以針對某個問題給出方案策略,但涉及用人,尤其是和武將人選有關之事,是萬萬不敢多嘴了。此間越俎代庖,乃是爲臣大忌,更是取死之道。

謝逸心如明鏡,連忙道:“臣不知兵,此等大事更不敢妄議,請陛下聖裁。”

“嗯”李世民淡淡應了一聲。便不再說話。

再經過一番討論之後,出兵討伐高昌的事情便定了下來,顯然在領土問題上,李世民不會輕易有任何讓步。

只是先前有人反對。他爲帝王不好先明確表態罷了。此時則不同,有侯君集和謝逸先後贊同,輿情則完全不同。

衆臣也不得不默認這個事實,但對出兵一事,仍舊有些忐忑。畢竟數千裡勞師遠征。還要穿過戈壁沙漠,天時地利人和幾乎沒佔到一樣,想要成功似乎有些困難。

萬一戰敗了,領兵前去的那位將領恐怕要擔責問罪,此等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也不知道誰會成爲這個冤大頭。

再者,便是這位年輕氣盛,不知天高地厚的謝學士了,畢竟是他首先明確建議,並給出策略的人。到時候恐怕也難逃問責吧,至少言官們已經記在心上的。

一時間,衆人看謝逸的眼神也都比較古怪。

至於領兵出征的人選,一時間也難以確定,估計需要李二陛下和宰相與一衆老將們仔細商議,纔能有個結果。

不過謝逸仍舊看好侯君集,滿朝上下,除了這位驍勇老將,誰能勝任這個艱鉅任務?

此戰必然會成就侯君集,但不出意外。也正是此戰讓他生出驕縱之心,最終走上不歸路。

今日不過是討論高昌之亂的應對之策,但謝逸有種感覺,這會是大唐儲位之亂最初的開端。

李世民算是始作俑者吧。而自己也在其中推波助瀾,最終的結果後怎樣,誰能準確料定?

出征之事暫無定論,但謝逸提出的先派使臣前往高昌申斥鞠文的建議被採納了。羣臣對此也樂見其成,畢竟如果能和平解決最好不過,勞師遠征動刀槍實在不值得。再者。先禮後兵一直是漢家王朝的一大原則。

很不幸,那位最初贊成主和的虞部郎中李道裕攤上了這個苦差事,不得不領命,謝逸總覺爲李郎中看向自己的時候,目光是那般不友好,大抵是在埋怨自己的提議吧

只是這能怪誰呢?如果不是他自己最初跳出來主和,講什麼大道理,興許這事最終也不會落到他身上。

何況不就是走一遭高昌嘛,雖說看似兇險,但有道是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鞠文泰應該不至於將他怎樣。

當然了,如果鞠文泰狠心將他斬殺祭旗的話,大唐上下一定會義憤填膺,鬥士昂揚地出兵討伐高昌。

最終的結果無論是生是死,他李道裕都會得到大唐的獎勵,區別只是到底會做功臣還是烈士。

應該是前者吧,只要他活着回來,等侯君集討伐高昌成功,論功行賞肯定不會少了他那一份。那倒是,他是不是該向自己道歉,然後道謝呢?

下朝路上,謝逸正如此腹誹之時,無意瞧見魏王李泰正看向自己,眼神裡暗示意味明顯。好似是告訴謝逸,你今日能在朝堂上露面出彩是拜我所賜。

好像事實上是這麼回事,但實際上他李泰最初能料到如此局面?這時候不過是想要和自己套近乎罷了

不得不說,最近的日子裡,李泰對自己的態度完全變了,明顯是有意拉攏,爲此沒少費心思。

但謝逸還是比較謹慎,爲了避免徹底得罪魏王府,沒有直接完全拒絕,而是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

畢竟他不想過早牽涉到皇位爭奪中去,他有自己的考量和打算。

不過顯然其他人不是這麼想的,今日李世民繞過吳王李恪,對李泰的那一問在朝臣們看來是一種極爲明顯強烈的訊號,魏王殿下在皇帝陛下心中的分量不斷上升,在他們心裡的價值和期望上升了不少。

是以下朝的時候,有不少人圍繞在魏王殿下身邊,或交談,或恭維,至少也要混個臉熟。

一瘸一拐走在另一旁的太子李承乾見到此情此景,臉色別提有多陰沉了。

在他看來,今日父皇的舉動又是明着打壓自己,擡舉老四李泰,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看看現在,有見風使舵的牆頭草圍在李泰身邊巴結,好似已經將其視爲未來的儲君,大唐天子一般。

但他們都忘了,自己纔是太子,是未來大唐的主人。

然而……

一想起下朝之時,父皇特意叮囑李泰,擇日要幸延康坊魏王府,李承乾的心裡邊不由自主有些發慌,越發的不安……。

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3章 同炕而眠第183章 薛延陀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第133章 反客欲爲主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117章 天上掉餡餅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368章 新氣象第40章 淮陽縣男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3章 同炕而眠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213章 謝逸去哪了第54章 李泰的憤怒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67章 秋水溢東都第29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15章 神秘色彩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269章 慕少艾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359章 暗棋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86章 暗箭雛形第49章 問罪納諫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5章 行卷難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133章 反客欲爲主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終章幸有你們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191章 推恩令第206章 夷男的難處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213章 謝逸去哪了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262章 河東行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227章 謝郎歸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109章 情之所起
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3章 同炕而眠第183章 薛延陀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第133章 反客欲爲主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117章 天上掉餡餅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368章 新氣象第40章 淮陽縣男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3章 同炕而眠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213章 謝逸去哪了第54章 李泰的憤怒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67章 秋水溢東都第29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15章 神秘色彩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269章 慕少艾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359章 暗棋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86章 暗箭雛形第49章 問罪納諫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5章 行卷難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133章 反客欲爲主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終章幸有你們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191章 推恩令第206章 夷男的難處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213章 謝逸去哪了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262章 河東行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227章 謝郎歸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109章 情之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