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太子歸屬

人是會變得,尤其是坐上那張龍椅之後,影視劇裡皇帝總是喜歡說他們身不由己。∈↗,

對此謝逸完全相信,帝王也是人,也有感情,自然會因爲權力、地位等原因,心理上會有一些變化。

仁厚之人會便的冷血無情,甚至殺人如麻!

這都不奇怪,李治會不會這樣呢?

謝逸之所以篤定,很大成都市基於李治如今的性格和原本歷史上的表現,但是……

就像是鄭麗琬說的那樣,自己知道李治太多的事情,對他的影響太大,有朝一日會不會……

在這樣原則性,關乎身家性命的大問題上,謝逸也不敢那麼篤定,不敢太過隨意。

畢竟原本歷史上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下場可不怎麼好,尤其是長孫無忌,那可是李治的親舅舅。

雖說武后再其中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在當時的情形下,李治若是不點頭,長孫無忌焉能會是那般屈辱的下場?

所以啊,帝王之心深不可測,還是小心謹慎爲好。

不過現在這些擔心有些早了,起碼得長孫無忌死後纔會出現這些問題,鬥爭和平衡是權臣生存的必要條件。

相比之下,和長孫無忌比起來,自己和權臣還差很遠很遠,所以暫時不必過於擔心。

至於這太子之位的人選,即便是不立李治,而選擇了李恪,對自己而言也不是什麼了不得了的大事。

畢竟自家與吳王府相處還算融洽,雖然沒有太多交情,卻也沒有什麼仇怨。李恪即便是登上了皇位,即便是不重用,估計也不會把自己怎麼樣。

相比之下,坦坦蕩蕩,相比之下該着急的人應該是長孫無忌纔對,自己安安心心在家等三個孩子出生便是了。

倒是長孫無忌,天下大事就都交給他了。

……

長孫司空也確實沒閒着,就在汴梁朝野議論紛紛的時候。他進宮了。

據說那日長孫無忌在承慶殿待了很久,一直到了天黑宮門下鑰的時候纔出來,至於他究竟和皇帝陛下談了些什麼,就沒有人知道了。

總而言之。肯定是關乎儲君之位,天下大事的,朝野上下議論紛紛。

此後不過數日時間,事實便證明了這樣的猜想,首先是一道詔書的出現。一直備受冷落但是不曾被處置,有謀儲之嫌的魏王李泰是這道詔書的主角。

他果然徹底從皇位爭奪中出局了。

李世民一道詔書,數落了李泰的了種種不當行爲,認爲他有失仁厚,不守孝悌,褫奪親王爵位,改封爲順陽郡王。

這個結果自然是比殺身之禍,廢爲庶人要好得多,雖說只是個郡王,但好歹還是皇子。還是天潢貴胄。地位和待遇不會改變,好日子還是有的。

只是順陽郡王和當初不可一世,威風八面的魏王相比當真是天差地別,這對李泰而言算得上是莫大的打擊。

失了親王爵位,就等於和皇帝之位再無關聯,這對李泰而言打擊不小,畢竟哀莫大於心死。

更何況皇帝陛下爲了徹底斷了他的念想,直接將他趕出了長安,讓其前去均州閉門思過。

如此一來,李泰是再無希望了。

那麼有希望的是誰呢?吳王還是晉王呢?

所有人都是拭目以待。尤其是一些老成持重之人,他們心裡很清楚,這事已經到了必須要決定的時候了。

儲位空懸,滿朝文物猜謎語可不是什麼好現象。時間長了會出亂子的。這個時候很需要皇帝乾綱獨斷,早定人心。

今日之後的朝會上,這件事終於有了結論。

晉王李治,生性仁孝,敏達聰慧,爲嫡出嗣子。天意所屬,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爲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當這道詔書宣讀的時候,空懸許久的東宮太子之位總算是有個着落,各種各樣的猜疑也總算是塵埃落定。

這樣的結果對有個人而言並不覺得奇怪,畢竟晉王殿下是嫡出,背後有長孫無忌這個舅舅,還有太原王氏這個外戚的支持。

很多人這個時候才注意到,晉王殿下遙領幷州大都督,而都督府長史是柱國大將李績。在得知李治被封爲皇太子之後,他可是第一時間上疏恭賀,表示臣服。

這意味着什麼?說明李績和晉王之間早有主僕之情啊,這個時候衆人才意識到晉王府背後的力量是何其強大。

衆人才想起當年晉王殿下前去河東平叛的往事,以及在定襄擊敗薛延陀的功勞,有心人則注意到在這一系列的事情背後,晉王府長史謝逸究竟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如今晉王李治爲東宮太子,身爲長史的謝逸將會有怎樣的前程可想而知。不過讓衆人很奇怪的是,東宮屬官從太傅到洗馬並無謝逸的身影,而是房玄齡、蕭瑀和馬周等一干當朝重臣。

謝逸並未有一席之地,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皇帝陛下這牌出的真是夠亂啊,到底是什麼心思呢?到底是君心難測,還是自己智謀不夠看不明白?

還有先前皇帝陛下是那樣的寵愛楊妃,不就是因爲吳王殿下嗎?可是到最後怎麼就突然轉變了方向改立了晉王,吳王李恪自始始終沒能回到長安來競爭,就這樣出局了。

有人覺得皇帝陛下的做法比較古怪,但是沒有人覺得皇帝陛下做的不妥,無論立李恪還是立李治,都有道理,所有人也都能接受。

畢竟一個居長,一個是嫡子,怎麼着都說得過去。

但最終捨棄李恪而選了李治是爲什麼呢?是因爲晉王府背後那強大的力量?恐怕不盡然吧!

或者說確實有這方面的道理,但其中總得有個主次,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所有人都將目光對準了司空兼國舅長孫無忌,大家都想起了他與皇帝陛下的特殊關係,以及在當前朝局中的特殊地位。

也想起了那日子他入宮和皇帝陛下密談了很久的情形,現在看來,他們究竟談了些什麼似乎顯而易見了。

李治能當上太子,看來真的是感謝這位好舅舅。(。)

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59章 儲君之憂第48章 兩小無猜第211章 疑陣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161章 二丫要報官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212章 隱遁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407章 魏王府的臭氣將第423章 做我妹夫可好?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311章 雲騎尉第173章 歷史書寫者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262章 河東行第228章 有女亭亭初長成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151章 閨中諸葛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19章 再賭一把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64章 虞公最後一諫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379章 何人膽大包天?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30章 晉王病重第173章 歷史書寫者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86章 暗箭雛形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5章 行卷難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113章 朝堂驚雷響第71章 廣而告之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238章 三國東吳舊事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43章 靜候佳音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97章 燙手的獎品第37章 紫袍文武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5章 行卷難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107章 狂徒尋釁,嬌叱怒摔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347章 齊州亂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92章 初雪邀宴第22章 制勝有道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394章 渾水摸魚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393章 宮變始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269章 慕少艾第56章 魏王發願第161章 二丫要報官第296章 河間王薨
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59章 儲君之憂第48章 兩小無猜第211章 疑陣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75章 刺王殺駕(下)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161章 二丫要報官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212章 隱遁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407章 魏王府的臭氣將第423章 做我妹夫可好?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311章 雲騎尉第173章 歷史書寫者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262章 河東行第228章 有女亭亭初長成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151章 閨中諸葛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19章 再賭一把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64章 虞公最後一諫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379章 何人膽大包天?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30章 晉王病重第173章 歷史書寫者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86章 暗箭雛形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5章 行卷難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113章 朝堂驚雷響第71章 廣而告之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238章 三國東吳舊事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43章 靜候佳音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97章 燙手的獎品第37章 紫袍文武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5章 行卷難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107章 狂徒尋釁,嬌叱怒摔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347章 齊州亂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92章 初雪邀宴第22章 制勝有道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394章 渾水摸魚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393章 宮變始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269章 慕少艾第56章 魏王發願第161章 二丫要報官第296章 河間王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