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守株待兔

齊州被圍困已經三天了,哪怕明知道守不住,哪怕守衛的兵卒士氣低落,但總要堅持負隅頑抗幾日。

謝逸對此心中有數,所以並不着急,投入攻城的兵力十分有限,某種程度上只是在給齊州城內的士兵,以及那些謀反的主謀們施加心理壓力。

對於一座註定堅持不了多久的城池,如果投入的兵力太大,傷亡太大真的不划算。當然了,謝逸如果動用一件神器的話,想要破城也很容易,那就是火藥。

不過這玩意威力太大,李二陛下對其監管比較嚴格,沒有批准的情況下,哪怕作爲“發明者”謝逸也不敢輕易使用。

再者說,也沒到那個地步,畢竟齊州城裡只是些許上不得檯面的蟊賊罷了。哪怕李佑是皇子,陰弘智出身貴族,但此時的他們只當得起這個稱謂。

不過呢,到底是謀反的皇子,如果平叛之戰太過積極,尤其是最後的攻堅階段用力過猛,很可能會被人詬病。畢竟自己最要緊的是身份是晉王府長史,對其他皇子的打擊力度太大,恐怕不太好。

所以謝逸完全一副不着急的心態,只是大軍圍困着齊州城,然後每日不間斷髮動進攻而已。除了偶爾現身督戰,空閒之時甚至可以在大帳裡烹茶品茗,相當輕鬆寫意,主帥當到這份上也是沒有誰了。

坐等城破,這是謝逸的原則。

要麼有人主動開城投降,或者開門獻城,古往今來投降的叛亂者,或者一心想要棄暗投明的叛軍將領太多太多。

不過謝逸更爲在意的是第三種情況,那就是有人棄城而走。明知道是一座孤城絕地,只要不是哀莫大於心死,只要沒有絕望,但凡還有幾分求生,或者東山再起的慾望,就一定不會坐以待斃。就一定想要絕地突圍。

李佑是不是這種人謝逸不知道,但陰弘智和王君度等人應該是的,他們都是老謀深算的陰謀家。絕對不會輕易認輸,輕易束手就擒。尤其是王君度此人,成功是失敗之母這句話對他的鼓勵作用絕對很大,這些年來鍥而不捨,再接再厲的精神也着實讓人感動。

想必這一次的失敗也不會打垮他,只要可以逃出去。相信他一定仍舊不會安分,一定還會尋機滋事,甚至鬧出什麼亂子來。對於這樣的不穩定因素,最好是能夠一次拔掉。

對於謝逸而言這更是此行的時候首要目的,畢竟當初李世民之所以派自己前來,爲的就是這羣魑魅魍魎。

如果讓這些人從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恐怕很難交代,自己臉上也毫無光彩可言。更爲重要的一點是,自己已經不可避免地登上他們的復仇名單。

爲了避免將來小心翼翼地防備他們的偷襲復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現在講他們一網打盡。根據夜北調查的消息。王君度本人仍舊留在齊州,也不知道是沒打算,還是沒來得及逃出去。

不管怎樣,既然將他圍在了齊州城內,關門打狗,甕中捉鱉之事就務必要手到擒來。

……

節奏和預料的相似,圍城之後的第三天,齊州城防終於出現了些許鬆動。

有將領公開派人出城來投誠,溝通投降獻城之事,就在謝逸在答應接待投誠之人時。齊州北門打開,一行人衝出城去。

投誠和突圍之間到底有沒有關係已經不重要了,那位投誠的信使雖然誠惶誠恐,但還是被夜北派人拉走。關押待審。

至於逃走的那些人,出身宋州都督府的副將立即前來稟報:“謝侯爺,有人突圍,要不要率部前去追擊?”

“自然是要的,你通知吳王殿下,讓他去吧!”

“這……”聽到謝逸的話。副將有些爲難道:“謝侯爺,追擊的事情還是末將去吧,莫要讓殿下爲難。”

謝逸道:“將軍,豈不聞聲東擊西之說?現在逃走的這些人……吳王殿下前去追擊不會有爲難之事。”

副將是聰明之人,也深諳兵法,當即點頭道:“遵命,多謝侯爺。”

謝逸心裡明白,李恪所謂的難處就是避免兄弟相殘的悲劇,如果是他親自動手去抓李佑,難免有點違背李世民和楊妃的意思,甚至可能被人詬病。宋州都督府上下已經算得上李恪的心腹,故而副將們也很細心地替自家王爺打算。

但首先出城的這波人應該不會,聲東擊西是一招慣常手法,以陰弘智,尤其是王君度狡兔三窟的特點,斷然不會首先冒然突圍。

正常情況,第一波突圍可能有突然想,戰鬥力或許也強,但是守軍的注意力也集中,包圍圈更爲嚴密,成功率並不是那麼高。如果故佈疑陣,用一支疑兵將防守陣線拉開,然後亂中尋機……

當李恪率領一支兵馬前去追擊出去的時候,謝逸並未着急趁勢反攻齊州城,而是依舊擺好防線。當然了,圍師必闕的原則還是要遵循的,在某些的特定的地方,特意留下了缺口,靜待有人鑽進去。

等待的過程並不算漫長,當聲東擊西,調虎離山的招數沒有奏效的時候,城裡的人自然就有些着急了。尤其是當他們是去耐性的時候,出城的願望就越發的迫切,突圍恐怕也就等不了多久。

看着不出意外,應該快了吧,謝逸看着日落西山的殘陽,輕輕嘆息一聲。

是夜,儘管有紅米分佳人等候帳中,謝逸卻沒有回去,而是按劍站在齊州城下,命令一支兵馬對城池發動進攻。

真正的進攻力度有多大不好說,但是陣仗無疑有些嚇人,城牆上本就士氣不高,無心戀戰的齊州士兵不免戰戰兢兢,好似已經做好崩潰的準備。這座齊魯要衝,繁華都邑,在戰火中搖搖欲墜,彷彿隨時都會陷落。

這樣的情況下,齊王府裡李佑的精神已經快要崩潰,他一刻也等不下去,大聲疾呼道:“舅舅,快走吧,再不突圍城防就保不住了……”

陰弘智看着外甥這麼模樣,早已沒了恨鐵不成鋼的遺憾,反而是一臉的冷漠甚至是嘲諷,不過最終還是輕輕點頭……(。)

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170章 紅袖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224章 姻緣事第19章 再賭一把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241章 高昌亂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379章 何人膽大包天?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144章 事在人爲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224章 姻緣事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94章 鄭女難嫁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109章 情之所起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269章 慕少艾第157章 嫁娶吉日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340章 提親第29章 天倫與權謀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311章 雲騎尉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30章 晉王病重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15章 神秘色彩第82章 萬衆矚目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94章 鄭女難嫁第269章 慕少艾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四一七章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228章 有女亭亭初長成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200章 真珠可汗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144章 事在人爲
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170章 紅袖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224章 姻緣事第19章 再賭一把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103章 並非福將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241章 高昌亂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379章 何人膽大包天?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144章 事在人爲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224章 姻緣事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42章 無心插柳也栽花第94章 鄭女難嫁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109章 情之所起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269章 慕少艾第157章 嫁娶吉日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195章 長孫無忌的遠慮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340章 提親第29章 天倫與權謀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311章 雲騎尉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30章 晉王病重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383章 軌跡重合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15章 神秘色彩第82章 萬衆矚目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94章 鄭女難嫁第269章 慕少艾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四一七章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258章 謝逸難封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228章 有女亭亭初長成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200章 真珠可汗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144章 事在人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