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機巧的仁孝

爲長孫皇后修造佛龕祈福,李世民幾乎想都沒想便欣然應允了。

因爲攀附太上老君李耳爲先祖的緣故,李唐皇室崇信道家。但在爲長孫皇后祈福一事上,李唐皇室明顯更多求助於佛家。

蓋因早年在晉陽時,長孫氏臥病,李世民親自到石壁寺禮謁禪師,並解衆寶名珍,爲妻子供養啓願,長孫氏恰好得以痊癒。

貞觀十年,長孫皇后身染沉痾,拒絕了太子李承乾大赦天下爲她祈福的提議。李世民隨即下詔,修繕天下名勝古寺三百九十二座爲皇后祈福,祈求佛家福祉能夠保佑愛妻,可惜天不遂人願。

而今,長孫皇后崩逝已近一年,但李世民心中仍舊多有懷念和悲痛。聽到兒子發願修佛龕爲愛妻祈福的提議,他樂見其成,欣然同意。

他希望愛妻在天之靈能夠安康,早登極樂。正如兒子所言,佛龕也會自己和兒女們思念的寄託。

自北魏以來,伊闕龍門開鑿的石窟,修造的佛像不少。大唐的國力比魏、隋強盛,龍門山壁之上也應當開鑿石窟,爲大唐的皇后修築佛龕祈福。

良久,李世民輕聲道:“青雀,明日便去伊闕選吉地吧,你來主持修造佛龕,這是對你母后的一片孝心,務必用心。”

“是,兒臣定當盡心竭力,造好佛龕,爲母后祈福。”李泰欣然應允,低頭的一瞬間,嘴角浮起一絲得意的笑容。

李泰沒有耽擱,次日一早便在鄖國公張亮的陪同下去了伊闕,在伊水河畔的龍門山上遴選吉地。

一番探查之後,李泰選定了賓陽洞,這處北魏時已經有所開鑿,但後來廢棄的洞窟。

此處地址風水不錯是一方面,更爲重要的是洞窟曾經開鑿過,有一定基礎。接着繼續施工,修造佛龕的進度相對比較快,能夠節省不少時間。

發願修造佛龕,是爲母后盡孝心,更是爲在父皇面前爲母后盡孝,從而落得“仁孝”之名。

自古以來,仁孝都是皇子必備的優點。只要有仁孝美名,哪怕能力上稍有不足,或是其他的瑕疵,也很容易被掩蓋,很包容。

尤其是太平盛世,“仁孝”更是除嫡庶長幼外,選定儲君,繼承人的最重要因素。自己已然有嫡次子這個還算優勢的身份,文學館和《括地誌》將會是能力體現,而今最需要便是仁愛孝順。

李泰很清楚父皇對母后的深情,嫡出的皇子女受寵優待,不是因爲嫡出高貴,而是因爲他們的母親姓長孫。

不過這種優勢之前主要體現在年幼的弟妹身上,比如皇帝親自鞠養晉王李治和晉陽公主,年長的李泰並未享受太多。

但李泰是個聰明人,凡事懂得自己爭取,是以一進洛陽城,便搬出了母后託夢這個看似爛大街由頭。

李世民偏偏就信了,他相信胖兒子至誠至孝,真心誠懇。是以李泰提出發願修佛龕,爲亡母祈福,便順理成章,深得君父之心。

只是今日龍顏大悅還遠遠不夠,這座彰顯魏王仁孝的佛龕必須發揮其最大價值,而且要早日兌現。

石壁修造佛龕,耗時日久,若是完全新建,天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工。父皇鬢角白髮已生,風疾常有發作,萬一有個什麼不測……

如果晚了,佛龕完工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賓陽洞前朝已經開鑿過的舊址是個好選擇,不過三五年便能完工,落成之日……嘿嘿!

反正此處本就風水上佳,再加上點別的說辭,比如母后生前多倡節儉,舊址新用可節省花費,節省民力云云。

李泰料定,父皇肯定會同意,甚至多有嘉許……

……

不過兩三日時間,身在洛陽宮的謝逸便聽到消息。

魏王李泰發願在伊闕龍門賓陽洞修造佛龕,爲去歲過世的長孫文德皇后祈福。

近水樓臺,消息靈通,再加上李治的描述,謝逸對修造佛龕的緣由和相關情形有了一定了解。

李泰果然聰明,魏王當真仁孝,好生機巧的仁孝!

前世讀過些許歷史書籍,謝逸對魏王李泰有所瞭解,知道此人文采斐然,有些能耐,卻也爲人機巧,善與謀劃鑽營。

不過史書多春秋筆法,爲尊者諱的同時,難免對某些對手、陪襯者的缺點過於放大,刻意貶低,甚至篡改誣衊。

親臨初唐貞觀,謝逸當然更相信親身體驗。昨日初見,對李泰的第一印象便不大好,兩三日之後便清晰見識其人品,印證史書所言八九不離十。

主動請罪,小事化了,李欣毀壞莊稼之事不了了之,還在君前留下誠實謹慎,知錯能改的好印象。

隨後先提出文學館和《括地誌》,展示自己的文采和報復,繼而祭出長孫皇后這張王牌,提出修造佛龕,可謂步步爲營。

託夢!

哼!作爲一個醫生,謝逸對這樣的藉口嗤之以鼻。也許李泰真夢到長孫皇后了,但就那麼巧消失在伊闕龍門?

李泰也忒心急了,壓根沒去過伊闕,僅憑張亮幾句無比巧合,似似而非的描述,便確認與夢境所見相同。到底該誇獎張亮的口才好,還是魏王的想象力豐富呢?

謝逸算是見識到了,但凡提到老婆孩子,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不僅沒有原則,而且還會犯糊塗。

幾乎沒有思考,便同意了李泰的提議,甚至大加讚賞。

於賓陽南洞正壁雕造五尊大佛像,主尊阿彌陀佛高兩丈有餘,在這個沒有機械,全靠人工勞動的年代,絕非易事。

爲皇后在天之靈祈福,多麼輕飄飄的一句話,卻不知要耗費多少民脂民膏,工匠又要付出多少血汗?

借爲亡母祈福之名,勞民傷財,討好君父,博取仁孝之名。看看,大唐的魏王殿下多聰明啊!

這兩天李泰意氣風發,選址尋工匠,據說還請了中書侍郎岑文本撰發願文,諫議大夫,書法名家褚遂良執筆丹書,摩崖石刻於賓陽洞中。可謂聲勢赫赫,如火如荼,大有流芳百世之意。

李世民去伊闕轉了一圈,瞧瞧幾眼,龍顏大悅,當即在洛陽城中賞一大宅給李泰。

宅邸面積巨大,甚至打破城池坊市規矩,合併坊地爲李泰賜宅,其中還包含三百畝的洛水池。

聽聞李泰已然有計劃,將其整修,命名爲魏王池,並修堤於洛水相連。四周再配以亭臺樓閣,柳綠紅花,必爲東都勝景,卻專屬於他李泰一人。

如此榮寵,不知道要羨煞多少旁人?

謝逸很好奇,身在長安的太子李承乾知曉後,不知會是怎樣表情?長孫皇后若在天有靈,又不知作何感想?李泰他自己就百分之百心安理得嗎?

最該問的人其實是李世民,難道在他眼裡,胖兒子李泰當真純良仁孝?該說李二陛下識人不明呢,還是李泰的演技太好?

罷了!

這是他李唐皇室家事,花的他家的錢,旁人何須心疼?至於以亡母之名欺騙君父,以期榮耀掩蓋兄長的機巧之心,既然李世民不曾察覺,也並不在意,那就隨他好了。

縱然該有勸諫,那也是房玄齡等宰相該操的心,自己一個小小縣男何必鹹吃蘿蔔?

不過有必要提防提防,看得出來,李泰的心胸寬廣不到哪去。不過至少在秋收以前,謝逸相信魏王殿下不會輕舉妄動。

至於眼下,與其操閒心,倒不如多點心思關心妹子。這不,在苗圃玩了一會,小蠻的胳膊上就多了幾處紅腫……

*

PS:感謝書友風之舞者5638、帥哥傳說007的打賞!

第285章 草原校軍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54章 李泰的憤怒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183章 薛延陀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84章 舊愛新寵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159章 高手登門第215章 窺探者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85章 唱出大戲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134章 麗琬探監有所謀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51章 風疾復發第311章 雲騎尉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32章 燭照馬蹄急第83章 初入長安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300章 文成公主第299章 除夕第299章 除夕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214章 長安驚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116章 長史謝逸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295章 你走吧第238章 三國東吳舊事第121章 謝郎負卿歸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21章 春/宵一刻值千貫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282章 薛仁貴第309章 龍擡頭第224章 姻緣事第340章 提親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371章 鴛鴦譜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214章 長安驚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378章 小村夜襲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43章 靜候佳音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263章 黜陟使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54章 李泰的憤怒
第285章 草原校軍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54章 李泰的憤怒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163章 大唐最佳女主角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183章 薛延陀第186章 夜半馬蹄急第84章 舊愛新寵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159章 高手登門第215章 窺探者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85章 唱出大戲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134章 麗琬探監有所謀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51章 風疾復發第311章 雲騎尉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32章 燭照馬蹄急第83章 初入長安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300章 文成公主第299章 除夕第299章 除夕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214章 長安驚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116章 長史謝逸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295章 你走吧第238章 三國東吳舊事第121章 謝郎負卿歸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21章 春/宵一刻值千貫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282章 薛仁貴第309章 龍擡頭第224章 姻緣事第340章 提親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371章 鴛鴦譜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214章 長安驚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378章 小村夜襲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27章 天子洛陽行第43章 靜候佳音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263章 黜陟使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54章 李泰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