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魏王發願

爲君敢與天下敵!

柔聲軟語傳入耳中,直觸心底最敏感,最柔軟之處,頃刻之間,杜氏的芳心幾乎被融化。

她相信謝逸不是信口開河,而是信誓旦旦的承諾,感動之下,淚珠不由奪眶而出,嬌軀顫抖,軟綿綿地倒在了謝逸懷裡。

如果夜深人靜,或是兩人獨處,接下來的情節或許很旖旎,很動人。

很可惜,此時日光灼灼,小蠻和晉陽公主就在門外玩耍,任何少兒不宜都不能上演。

也正是因此,杜氏得以保持足夠的清醒,她的思緒快速回神,身體稍微恢復一點力道,便迅速從謝逸懷中掙脫。

儘管那個懷抱很溫暖,很舒服,很有安全感,她還是毫不猶豫掙脫。

他心裡能有自己就足夠了,“與天下敵”就算了,最好永遠不要再有此等情形。

愛他,只願他平安、安好!

……

謝逸能夠感受到嫂子微妙的情緒變化,從細微之處能感受到——她對自己有感情。

但關鍵時刻,她總是會保持克制和抗拒,有意疏遠。從淮陽到洛陽之後,變化尤爲明顯。

事出必有因,嫂子似乎心裡有着某種顧慮和擔憂,究竟是什麼卻不得而知。謝逸沒有問,嫂子肯定不會說。

所以他換了種方式,他想要向嫂子傳遞一種安全感,效果似乎有一些,但想要有實質性突破似乎任重道遠。

……

發生在御苑苗圃中的衝突不了了之,損壞了幾株莊稼,李世民那邊肯定要給個交代。

謝逸不着急,李泰肯定會及時奏報,至於話怎麼說都隨他。自己要是先奏報,哪怕據實稟奏,也容易落下添油加醋的話柄。

既然如此,什麼都不說,看看李泰人品如何,再瞧瞧李世民的態度,也好心中有數。

得知李二巡河歸來的消息不久後,貞觀殿那邊便有內侍來傳旨,請晉陽公主覲見,與魏王、晉王一道陪皇帝用晚膳。

呵呵,看來李泰的速度很快,口才很好嘛!謝逸淡淡一笑,搬了張竹榻放在院中,吹着晚風看滿天星斗,明月當空。

……

貞觀殿裡,李世民正滿眼愛憐地看着胖兒子和小孫子,欣慰得意。

李泰關切道:“父皇,您的身體好些了嗎?”

“皇祖,您的頭還疼嗎?”熊孩子李欣頓時變身乖孫子,一臉萌態,盡是關心。

李世民欣慰道:“多虧了謝逸的偏方,好多了,沒什麼大礙!”

謝逸,又是謝逸!

李泰這纔回過神來,險些把此事忘了,他不僅救了弟弟李治,還緩解了父皇的風疾。加上御苑裡那些新奇的作物,難怪他那般倨傲,倒真是有些資本。

“離開長安時,大哥,以及諸位兄弟姐妹皆讓兒臣代爲問候父皇,叮囑兒臣要好生侍奉。”

“你們有心了。”聽到子女關心自己,李世民老懷大慰,笑道:“朕如今已經大好,侍奉就不必了,你和欣兒能來洛陽陪在身邊,朕已經很高興了。”

“是!”李泰輕聲應允,手指不着痕跡地做出示意,李欣當即撒嬌道:“皇祖,欣一直想要陪着您的。”

愛孫撒嬌,李世民當即笑道:“好,那欣兒就陪在朕身邊,平日裡跟着你九叔一起讀書玩耍。”

“謝皇祖,皇祖對欣兒最好了,不過……”

見李欣神色黯然,李世民疑問道:“欣兒,怎麼了?”

李泰不失時機起身道:“兒臣和欣兒向父皇請罪。”

“你們何罪之有?”李世民不禁爲之愕然。

李泰痛心疾首道:“欣兒初至洛陽宮,處處好奇,尋稚奴和兕子玩耍時,誤闖入御苑,不慎損毀了幾株莊稼……

後來才知曉,那些莊稼乃是父皇倍加重視的新糧食……欣兒頑劣,兒臣管教不嚴,請父皇責罰。”

李世民臉色微沉,問道:“毀掉了多少?”

“四五株的樣子!”李泰額上不禁冷汗流出,看得出父皇重視程度當真很高。如果先前沒有息事寧人,這會鬧到御前,恐怕真會有麻煩。

新作物很重要,很珍貴,李世民曾有嚴旨不許人破壞。但而今是自己的寶貝孫子,懵懂無知,年幼頑劣毀壞了,難道真要治罪?

終究是對子孫的寵愛佔了上風,李世民擺手道:“罷了,幾株不打緊,不過下不爲例。”

“謝父皇寬恕!”

“皇祖,欣兒知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李泰與李欣父子連忙請罪致謝,顯得知書達理,誠心認錯。

李世民悠悠道:“知錯甚好,不過爲了讓欣兒長點教訓……就罰他每日去書房誦讀《論語》一個時辰。”

“是,兒子會親自督導欣兒讀書明理。”壓根算不上責罰的責罰,李泰欣然應允。李欣雖然不大情願,但見到皇祖威嚴和父王臉色,只好乖乖閉嘴聽話。

李世民話鋒一轉問道:“青雀啊,你的文學館如何了?”

“謝父皇關切,兒臣府上的文學館初具規模,來了不少名士才俊。兒臣也蒐羅了不少典籍,欲整理學習。”提到文學館,李泰的臉上也多了些許興奮。

“好好讀書學習,多請教名士大儒,纔能有所進益……昔年朕秦王府的十八學士你知道,各個都是飽學之士,朕平時便時常請教他們。”

李世民的原意大概是叮囑兒子尊師重道,勤學好問,但傳入李泰耳中,側重點便落到了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上。

天下皆知,貞觀以後,秦王府十八學士身份有何等變化。杜如晦、房玄齡、于志寧、孔穎達、虞世南……

哪一個不是當朝重臣?房玄齡、杜如晦更是當朝宰相,柱國之臣。昔日玄武門之變,而今貞觀十餘年文治武功,若沒有這些人謀劃相助,父皇焉能成功?

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須要有人才相助。周文王賢明,也需要有姜子牙;秦始皇雄才偉略,也少不了李斯爲臂助。那麼自己想要有所圖謀,謀劃前程,也需要培養人才相助,也需要“魏王府十八學士”。

多虧了自己府上設有文學館,准許自行引召學士,這可是大好機會,自當好好利用。

“父皇,兒臣近來查閱了不少地理文卷,發現多有散佚,殘缺,記錄不詳。而今我大唐疆域遼闊,與漢武盛世不逞多讓,自當有一相應文卷詳述天下地理,山川河流,城邑人口。”

李泰侃侃道:“兒臣雖然才疏學淺,但有心組織學者編撰一文卷,暫定名爲《括地誌》,詳述大唐地理盛況。”

“好,好!”李世民聽聞後當即拍手叫好,編撰成此等著作不僅有利於掌握天下地理形勢,便於治國。流傳後世,也能彰顯大唐盛況,以及自己的豐功偉業。此等好事,自然樂見其成。

李二陛下激動道:“青雀,放手去編撰吧,就叫《括地誌》;你專心編撰,資費不夠了儘管開口,戶部撥付,宮中內府庫也會傾力支援。”

李泰興奮道:“謝父皇,待回到長安後,兒臣比立即着手編撰,絕不負父皇期望。”

“嗯,回長安後就開始;洛陽也有不少名師大儒,你抽空可以前去請教,對你的學問進益大有好處。”

“父皇,除了讀書,兒臣在洛陽還想做件事。”李泰收斂笑容,神情突然有些黯然,恭敬虔誠。

李世民好奇問道:“想做什麼?說來聽聽。”

“來洛陽的路上,兒臣夢到了母后……兒臣一路追隨,想要侍奉母后身前,可惜未能如願。夢境中,追到一處山邊水岸,母后便不見了,兒臣好生失望難過。”

李泰低聲道:“此後的夜晚,兒臣一直希望母后能再入夢,可惜始終未曾得遇……”

提及去世的長孫文德皇后,李世民也爲之神情黯然,嘆息道:“你是有福氣的,大半年了,朕多希望你母后夢中與朕相見,可惜一直……”

李泰續道:“父皇,兒臣今日到洛陽,聽鄖國公提及洛陽周圍可供遊覽的盛景,其中有一處伊闕龍門,兒臣聽鄖國公描述,很像是夢中母后消失的地方……

兒臣在想,會不會是母后託夢點撥?所以…兒臣有心發願,於伊闕龍門尋吉地修造佛龕,爲母后在天之靈祈福,亦可寄託父皇思念,以及兒臣等子女的孺慕之情……”

*

PS;新的一週,推薦票在哪裡?

第271章 求娶方式第355章 戰地玫瑰第117章 天上掉餡餅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99章 白衣刺客突襲來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268章 蒲津關第235章 東宮策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64章 虞公最後一諫第97章 燙手的獎品第64章 虞公最後一諫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423章 做我妹夫可好?第368章 新氣象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227章 謝郎歸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227章 謝郎歸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354章 非常家宴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43章 靜候佳音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5章 行卷難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76章 無理取鬧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48章 兩小無猜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346章 狠心的舅舅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67章 秋水溢東都第109章 情之所起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6章 有辱斯文的買賣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297章 蕭月仙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四一七章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215章 窺探者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247章 伯府四美終章幸有你們第203章 回紇人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215章 窺探者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
第271章 求娶方式第355章 戰地玫瑰第117章 天上掉餡餅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99章 白衣刺客突襲來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268章 蒲津關第235章 東宮策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64章 虞公最後一諫第97章 燙手的獎品第64章 虞公最後一諫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423章 做我妹夫可好?第368章 新氣象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227章 謝郎歸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227章 謝郎歸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91章 不講理的怨懟第354章 非常家宴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43章 靜候佳音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5章 行卷難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76章 無理取鬧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386章 事到臨頭第48章 兩小無猜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346章 狠心的舅舅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67章 秋水溢東都第109章 情之所起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6章 有辱斯文的買賣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297章 蕭月仙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四一七章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215章 窺探者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247章 伯府四美終章幸有你們第203章 回紇人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215章 窺探者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