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假戲真做

“滄州送來急報,米志城的信使已經出城,正在馬不停蹄朝信都而來。”十三司幾乎是和米志城的信使同時出發,中途日夜不停,採取人馬輪換的方式,硬生生的提前了三天,將消息送到了已經抵達信都的楊洪和陳武手中。

“沒查探到信使攜帶的消息嗎?”楊洪聽到暗衛的全部彙報之後搖了搖頭,轉而將杜廣義附帶送過來的關於南皮城外的部署消息遞給了陳武。

“疑兵之計,倒是個好辦法。”陳武微微沉吟之後,轉而道:“既然一線大軍已經採用了疑兵之計,那我們正好可以利用一下,吩咐暗衛不要攔截米志城的信使,我們就當做不知道他已經派出了人手,繼續在信都沿線散佈消息,要假戲真做,派人將二道山之戰的消息告知劉威,刺激一下他。”

陳武顯然有了謀算,這方面他比楊洪要高明得多,對付劉威這種人,有時候就不能過多幹預對方的判斷,反而有時候真實的消息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而且帳前都暗線那邊也在傳來消息,此時的劉威已經得到了滄州境內大戰的結果,再加上此時送到他手中的二道山之戰的敗績,大體上劉威已經能夠感受到此時米志城的處境。在東光和弓高守軍被擊潰之後,整個滄州境內已經沒有兵馬可以解圍,那麼接下來如果自己持續在信都不動的話,天策軍勢必會放手進攻南皮,從而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覆滅齊軍最後一支主力兵馬。

“若是讓主公傳令,將他們撤出來呢?”白景逸見到劉威在沉吟不語,頓時皺眉道:“南皮已經是孤城一座,無法久守,十幾萬大軍困守城中,前後無援,實在不能繼續拖下去了。”

“撤兵容易,但是你想過沒有,一旦撤兵,滄州往南,還有什麼地方可以作爲防守要害?”劉威嘆了口氣道:“滄州下面的就是山東腹心之地,滄州若失的話,我軍就要被逼到家門口,到時候這冀州也守不住。”

“所以大將軍的意思是,我軍必須放棄信都馳援南皮?”白景逸聽出了對方的意思,轉而道:“我軍主力若是北上,則信都怎麼辦?這一東一西兩部兵馬是互爲犄角,一處失守,則無法久守,遲早我軍還是要退回山東!”

“那也要在南皮打掉天策軍的有生兵力,安全的將老米的兵馬帶回來,否則的話我軍退回山東,也無法守住濟州防線。”劉威嘆了口氣,陸翊自從得到陸盛等人的馳援之後,整體的戰力已經超過了齊軍任何一路人馬,兩軍單獨對抗,齊軍都全線落入下風,此時也唯有藉助於這個契機,在南皮城外,集中所有的主力兵馬,和對方決一死戰,才能夠遏制住對方不斷南下威壓的態勢。

只不過作爲齊軍當中大局觀最強的將領,對於如今山東所面臨的整體局勢卻依舊憂心忡忡,在朱全忠已經敗亡,最後殘存的兵馬也無法從井陘等地轉到山東和自己匯合的情況下,就算是自己一戰打敗了陸翊,頂多也就給天策軍造成了一點麻煩,對方在中原的主力兵馬一旦東進,兩面受敵的山東只怕會更加的艱難。

這也是劉威最終決定前往南皮增援米志城的原因所在,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先行解決掉對方一路兵馬,自己才能騰出手來應對中原的天策軍,否則的話,一旦讓對方分路出擊,山東勢必會變成第二個中原。

所以此刻,實際上已經不需要陳武和楊洪多做什麼,劉威已經下定了決心,並且大軍從信都附近開始從明轉暗,大部城池交給郡兵守備,或者讓後方增援人手前來接替,主力兵馬在安仁義和白景逸等人的率領之下,晝伏夜出,直奔滄州而去。

“把消息快速送到沿途我軍所有將領手中,同時上報陸帥,就說劉威大軍已然北上,足有十萬衆。”陳武急匆匆讓楊洪沿途跟蹤之後,自己也開始離開信都返回臨淄,這場大戰對於楊行愍而言是一決生死的關鍵,而對於他而言,更是謀取山東各地的關鍵時候。

至此,陸翊謀劃的這一場圍點打援的戰略部署才真正到了實施的階段,伴隨着劉威兵團的北上,涉及數個州郡,橫跨數百里只要的兩部齊軍,足足近三十萬人被一連串的謀劃部署給徹底調動了起來,也讓此時的南皮註定成爲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告訴高思繼和李承煥,白橋方向,放劉威大軍過去,從後面打!”此時的陸翊已經到了前線,不過並沒有出現在南皮城外,而是在距離白橋不遠的阜城停下了腳步,所以此時的他反倒是第一個接到楊洪情報的人,也第一個做出了反應。

“陸帥,放他們過去的話,若是劉威不管不顧,直奔南皮而去呢?”親衛長有些不解,對於陸翊這種臨時改變此前部署的辦法不明所以。

“他看不到南皮城內殺出來的米志城了。”陸翊搖了搖頭,並沒有做過多的解釋,但是此時,在白橋附近潛伏的第一衛和騎兵軍團,卻幾乎是同時做出了相同的反應,甚至於沒有等到陸翊的軍令傳來。

“劉威十萬人若是被堵在白橋以西的話,則很有可能讓劉威臨時放棄增援南皮,改固守南皮爲保存兵力,所以我軍必須放他們過去,然後騎兵晝夜襲擾,步軍步步緊逼,碾壓對方直奔南皮而去。”這是李承煥給出來的意見,也得到了高思繼的贊同。對方的辦法雖然有些冒險,但是比起向衝的固守白橋,阻敵北上,顯然要更具有靈活性,也更符合陸翊的思路。

他們這邊一變動,實際上就等於將沿途的障礙給撤了,導致劉威一路行軍幾乎沒有遇到任何的變故,但是伴隨着他越來越靠近白橋,行軍速度也陡然間變得更慢了,甚至於大軍前部已經過了白橋,後軍和中軍卻停留了下來,原地待命。

此時的劉威雖然謹慎,但是不清楚的是,伴隨着他的速度變緩,南皮那邊卻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九百二十二章 偷襲南皮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六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下)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六十五章 拖後腿第九百一十四章 幽州動亂(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三百六十七章 圍三闕一(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谷城之戰(上)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四百零三章 勸降的辦法第七百九十一章 爭鋒相對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符離之戰(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四十七章 蘇州定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七十二章 斷敵退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勝一擊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觀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八百二十一章 漢室英雄,必得善終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權謀之爭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豐港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東都王氣黯然收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豐港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咬一口(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十一章 敢問郎君之志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九十八章 反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鐸的心思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六百零二章 趁火打劫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東南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一百章 破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一百一十九章 曬鹽之法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氣數已盡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九百二十二章 偷襲南皮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六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下)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六十五章 拖後腿第九百一十四章 幽州動亂(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寧長楓歸順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三百六十七章 圍三闕一(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谷城之戰(上)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四百零三章 勸降的辦法第七百九十一章 爭鋒相對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符離之戰(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四十七章 蘇州定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七十二章 斷敵退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勝一擊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觀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八百二十一章 漢室英雄,必得善終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權謀之爭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豐港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東都王氣黯然收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豐港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咬一口(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十一章 敢問郎君之志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九十八章 反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鐸的心思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六百零二章 趁火打劫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東南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一百章 破局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一百一十九章 曬鹽之法第七百四十二章 坐而論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