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兵進藍田

“大將軍,我軍第二十四都殺入虎牙山,擊殺李嗣勳于山腳,已經成功將敗兵徹底圍殲。”急匆匆的戰報是第二天一早才送到王成手中的,這一夜盧靜各部追殺數十里,徹底掃蕩了虎牙山附近數十座山頭,並且和劉啓山所部呈現齊頭並進之態勢。

“上報高帥,中軍可以進入藍田關,我第六衛數日之內即可徹底橫掃秦嶺附近區域,掩護我大軍突進關中。”王成在讓人送信高濟之後,自己是一刻不停命令各部繼續加大力度,將第六衛所部全數調動起來,在羣山峻嶺之中晝夜不停,對於殘餘的晉軍進行全力清掃。

王成的這份報告送出去的時候,實際上此次高濟手中的主力兵馬已經基本上全都到了藍田關外面駐紮了,因爲秦嶺從藍田關分開了關中和山南,所以先期抵達的第二衛和第三衛已經在殷紅林和高勳的率領之下,着手接收戰俘進行疏通道路的工作。

這一次是天策軍北上跨過秦嶺進入關中作戰,所以藍田關的道路是否能夠通暢關乎着天策軍十幾萬大軍的後勤補給,而且伴隨着天策軍火器配備的數量越來越多,實際上對於後勤的依賴比起其他各路諸侯要更加嚴重。所以等到高濟帶着中軍和霍存所部趕過來的時候,整個藍田關附近幾乎全都變成了一個熱火朝天的修路工地。十萬大軍放下武器,帶着前後被第六衛送過來的數萬俘虜,正在開山炸石,架橋修路,一點一點將山南那邊的直道往北延伸。

“得了高帥,末將也帶隊上前幫忙,爭取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霍存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大規模的大軍放下戰事投入到修路當中的場景,所以一面新鮮一面也帶着自己的第十衛加入其中。

“先修整出一條簡易直道連接藍田縣,確保第六衛和大軍的聯絡,然後讓第二衛跟上,兩軍往中間修,如此,一旦晉軍主力出長安,我軍還能夠在藍田縣外和他們對峙。”李孝常對於修路不陌生,甚至於第二衛比第三衛還更有經驗。

殷紅林在隨後將手頭上的事扔給霍存之後,自己帶隊迅速前出,追上了王成的步伐,兩路大軍一前一後,第二衛修路,第六衛在前方追着晉軍殘部出秦嶺山地,然後一頭扎進了藍田縣城。由此,也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天策軍數萬大軍分兩路,一路追殺晉軍不斷,另外一路卻就地開始修路,而且還是往回修。

因爲藍田關此前在晉軍手中,所以藍田縣實際上就是晉軍對抗天策軍的橋頭堡,也是連接藍田關和長安的中樞,所以這裡李嗣勳原本也駐紮了數萬大軍,只不過前前後後因爲要構築藍田關防線,所以將這裡的兵馬給抽出了一大半。

所以也就導致了王成率部趕過來的時候,藍田縣內空有無數的輜重堆積,卻只有一萬多兵馬防守。而且要命的是,藍田縣和藍田關相比,根本無險可守,縣城也殘破不堪,在三萬多大軍的重重包圍之下,根本沒有辦法抗衡。

“大將軍,暗衛送來急報,長安那邊,晉軍集中了十萬大軍,三萬騎兵,在周德威的率領下,已經趕了過來,大軍一日之內就可以抵達。”暗衛送這個消息的時候,實際上週德威已經率部出擊了,而且還是讓騎兵爲先導,所以也導致了這個消息只能給第六衛爲數不多的預警時間。

“第二十三都負責攻城,其餘各部,在藍田縣北列陣應敵。”王成此時實際上面臨着既要攻擊城池,拿下藍田縣城作爲天策軍北上進攻長安的據點,又要面對這三萬精銳騎兵的突襲,所以他只能一面派人通知第二衛緊急趕過來增援的同時,緊急要求劉啓山等人做好應對騎兵突擊的準備。

“放心吧,我保證今日就拿下縣城,滅了這幫晉軍。”王虎是急衝衝而去,爲了給步軍主力騰出足夠的武器去對付騎兵,他只帶着本部直屬的二十架弩炮和十架投石車就衝進了城南,第二十三都更是被勒令全軍準備,隨時跟隨他親自衝擊城池。

“給我打!”天策軍大規模的分兵,一時之間讓城內的晉軍搞不清楚狀況,但是城南這邊王虎卻絲毫沒有停歇,弩炮幾乎是一刻不停的發射弩箭的同時,塔盾兵幾乎是無視城樓上晉軍的反擊,強行掩護投石車衝到了城外三十丈的地方,直接以火油彈和炸藥包開路,首先拉開了這場急匆匆的攻城大戰。

“大將軍,晉軍的沙陀騎兵確實已經趕過來了,按照速度推算,第二衛只怕還沒辦法趕在他們前頭增援我們。”盧靜幾乎是在王虎這邊發動攻城大戰的時候,就快速收到了第二批暗衛送來的消息,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憂色。

“沙陀騎兵三萬,一旦突襲,我軍便是做好了全部的準備,只怕也是一場硬仗。”第六衛本身就只有三萬五千多人,抽調一個都去攻城之後,人數上和對方的來襲兵馬基本一致,但是對方確實全員騎兵,而且還是打出了自己名聲的沙陀騎兵。

“我不管沙陀人來了多少,只要我軍在藍田一日,就絕對不能放任他衝擊我軍後方。”王成怒吼一聲之後,朝着所有人喝道:“各部立即準備,部署防騎兵陣地,將我們的傢伙事全都拿出來,我就不信,我第六衛艱難訓練數年之久,還不能對付這羣草原人!”

“大將軍放心,看我的,看我燒不死他們!”劉啓山這幾日算是放火放出了新高度,所以這個時候急匆匆上前,親自選擇陣地,在城北直接部署了一個扇形陣地,和盧靜商議之後,將剩餘的四個都分列開來,以第二十四都和第三十一都爲中軍,自己和胡默成爲左右兩翼,部署成一個鬆散的偃月陣,將第六衛所屬的火炮分成三個獨立的陣地,放在了一線前線陣地,同時建築高臺,安放弩炮和投石車,將自己的看家本領全都拿了出來。

“老胡,你去把防騎兵的陷進一直挖出去三里路,反正這一仗我們也沒打算衝出去,要防止他們左右突襲,這些沙陀人速度快,說不得會繞道我們背後。”胡默成和劉啓山兩人幾乎是親力親爲,除了安放己方的遠程兵器之外,還讓胡默成帶隊直接將防騎兵陷坑和鹿柴一口氣部署了十幾層,算是直接將這個地方前方所有的道路全都給堵住了。反正在兩人看來,防騎兵陷坑就是直接挖個坑就可以完事,速度快,而且幾乎不費任何成本,但是對於騎兵來說卻非常惡毒,能夠極大的遲滯對方的衝擊速度。

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八十四章 兩路援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符離之戰(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京山之戰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六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前後夾擊(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接二連三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零二章 恩斷義絕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五百九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戰序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面逼迫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字當頭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船過伶仃洋第五百二十六章 江州之戰(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夜襲(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棋高一籌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四百三十章 聯手(下)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一百七十三章 河東軍至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豐港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四百一十七章 湞陽大戰(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四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急促而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兵作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
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八十四章 兩路援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符離之戰(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京山之戰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六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前後夾擊(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接二連三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零二章 恩斷義絕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五百九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戰序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面逼迫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字當頭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船過伶仃洋第五百二十六章 江州之戰(下)第七百八十四章 夜襲(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棋高一籌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四百三十章 聯手(下)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一百七十三章 河東軍至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豐港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四百一十七章 湞陽大戰(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四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六百九十九章 急促而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兵作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