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

光啓五年三月初二,久病的唐皇再次出現在文武大臣眼前,身穿冕服,精神看起來很不錯,帶着皇太弟李傑開始在衆人的簇擁之下,進入祈年殿,拜謁李唐皇室的列祖列宗,祈禱天下和順。

或許是怕外界對唐皇的身體有所猜測,這一次韋昭度等人策劃的拜謁太廟的儀式非常盛大,沿途所有人都是衣裝鮮亮,甚至於就連執勤的神策軍將士都被勒令排列成筆直的隊形,讓整個祈年殿附近看起來莊嚴肅穆,也着實讓所有人都心頭鬆了口氣。

“唐皇親自宣讀詔書了,改年號爲文德,怎麼看起來也不像是病重之人啊?而且這時候改年號豈不是說他對自己的身體很有信心,最起碼能撐過今年了?”衆文武大臣在祈年殿內跟隨唐皇行禮之後就聽到對方的聲音開始洪亮的傳了出來。

“唉,走吧,不管怎麼樣,這皇太弟算是進入東宮了。”阿六帶着幾名十三司的成員躲在一旁聽到唐皇親自宣佈,讓皇太弟李傑監國理政,冊封東宮之後,嘆了口氣,轉身悄悄的從祈年殿溜走,不再關注宮內的事情,轉而直接去了李稚妍那裡。

“郡主,您這是?”阿六回來見到李稚妍已經在等他,頓時有些吃驚道:“您都知道了?”

“這是漣漪,是父皇身邊的貼身宮女,她奉父皇的旨意出宮來尋我,在明德殿後面的草叢裡躲了一夜然後才從皇城的狗洞裡鑽了出來。”李稚妍此時臉上帶着一絲淚痕,聲音也開始顫抖起來,嘆息道:“我本以爲,父皇不把皇位傳給成兒,是不喜歡他,但是,我終究還是錯怪他了。他是個好父親,只是讓我好心疼!他現如今獨自一人面對這一切,真的讓我好心疼。”

“郡主,我們走吧。”阿六在旁邊看完這幾封漣漪帶出來的詔書,也是有些嘆息,不論唐皇此前如何,但是在這最後時刻,他終究還是一個父親,一個想要竭盡全力在自己死後安置好自己兒女的父親。他不想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不是不愛他,而是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太小了,無法面對周邊虎視眈眈的朝臣,無法面對這已經喪失了最後一絲元氣的大唐天下。所以他纔會那麼果決,爲的就是儘量讓別人減少對這對姐弟的關注,好更好的保護好他們。

阿六有理由想到,此時此刻身在祈年殿內的唐皇心頭想的也是眼前這位姐弟,他們能平安就好。所以在這最後時刻,唐皇纔會把一切自己能想到的,能做到的事情都提前做好了,爲的就是讓她們走的更安穩一點。

“能再等幾天嗎?”這一刻的李稚妍雙目垂淚,神情悽然,讓阿六實在是下不了決心,只得點頭道:“郡主是想看看最後?”

“他已經迴光返照,也就這幾天了,我想送他最後一程,哪怕遠遠的看一眼就好。”李稚妍此時纔是個無助的小女孩,看着阿六帶着一絲希冀的神情。

“好,不過必須離開這郡主府,跟我走。”阿六一瞬間心念如電,在看着對方的神情之後終究是點了點頭。

“好!”能得到阿六的點頭,李稚妍也知道對方已經竭盡全力了,如今的這個帝都長安,暗流涌動,而自己更是處在旋渦的最忠心。就算是東宮那位已經坐穩了位置,但是卻不代表其他人不會對她對李成有別的想法。

長安郡主府的衆人在天黑之後跟着阿貴悄然消失在長安街頭,而十三司的線報也在此時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金陵,阿六和阿貴,這兩位南平王府在帝都級別最高的人已經不約而同的感受到了來自皇城內的那股死亡氣息。

而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裡,當郡主府李稚妍和李成神秘失蹤的事情剛剛讓朝堂大亂之後,才坐穩東宮沒幾天的李傑和楊復恭還打算派人四下搜尋,就接到了武德殿那邊傳來的緊急消息,唐皇陷入昏迷。

這一下所有人都顧不得搜尋李稚妍姐弟的事情了,全體朝臣全都涌到了武德殿外,楊復恭和李傑更是來到唐皇身邊,對於他們而言,不到最後一刻絲毫不能大意,畢竟唐皇要真在最後關頭改立其他人上位,楊復恭也沒什麼好辦法。

只不過此時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武德殿內的一角,當衆人的眼光都集中在唐皇那顫顫巍巍的身體上的時候,幾道身影也悄然躲在了一邊,靜靜地注視着武德殿內的龍榻。

“陛下病勢沉重,風寒入體,恐無救矣。”郎中的話讓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了唐皇身上,而楊復恭更是拉着李傑連聲詢問皇位繼承之大事,但是此時唐皇目光已經渙散,甚至於已經難以說話,連續哼了幾聲之後才點頭示意。周邊侍中崔紹偉和韋昭度兩人見此當地宣佈李傑接任唐皇大位,並且將早已經準備好的朝服劈在了對方的身上。

“陛下可好有心願未了?”李傑隨即被衆文武大臣簇擁在中間,只有楊復恭似乎看着唐皇目光有些閃動,在旁邊問道。

他這一問所有人都停下了動作,衆人的目光也隨即聚集在唐皇身上,李傑更是跪伏於前,疊聲道:“皇兄是有未了心願?皇弟必竭盡所能,報效皇兄。”

唐皇此時雙目之中似乎帶着一絲奇異的光澤,左手青筋暴露,不知從哪來的氣力拉住了李傑,似乎想要跟對方說什麼,但是終究是掙扎了幾下,無力的送了下去。那一瞬間的唐皇雙目圓睜,卻再也沒有了光彩,

“陛下薨了。”楊復恭在旁邊試了試唐皇的鼻息,長嘆一聲之後朝着衆人道:“陛下仙登,傳令下去,舉國縞素,傳令御史郎官周行天下,報喪吧。”

此時不論何人都是哭成一團,李傑更是口不能言,淚水長流,整個武德殿內哀聲一片,隨後伴隨着消息的傳遞,長安城內一片縞素,昔日的唐皇終究沒能熬過這一年的冰雪,在改元文德的數天之後,撒手人寰。

“走吧!”此時武德殿內,化裝成宦官模樣的李稚妍悄然抹去嘴角的一絲淚水,率先走了出去,身後阿六帶人也追了上去。他雖然此前不明白李稚妍爲何執意要來,但是現如今他有些明白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軍進通州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八百零一章 留下命來(下)第九百零九章 長驅三百里(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翻盤(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九百四十二章 炮擊徐州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五百九十九章 長安亂(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七百三十四章 改元冊封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海戰術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三百八十一章 撥亂反正(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力破城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僖宗傳詔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權謀之爭第七章 夤夜遇襲(下)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三百七十八章 魂斷交州(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九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一十七章 王建下西川(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四百三十八章 扶不起來(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九百二十二章 偷襲南皮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三十八章 根基第四百三十八章 扶不起來(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川攻略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一敗塗地(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六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唐之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追擊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軍進通州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八百零一章 留下命來(下)第九百零九章 長驅三百里(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翻盤(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九百四十二章 炮擊徐州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五百九十九章 長安亂(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七百三十四章 改元冊封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海戰術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三百八十一章 撥亂反正(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力破城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僖宗傳詔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權謀之爭第七章 夤夜遇襲(下)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三百七十八章 魂斷交州(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九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一十七章 王建下西川(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四百三十八章 扶不起來(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九百二十二章 偷襲南皮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三十八章 根基第四百三十八章 扶不起來(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川攻略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一敗塗地(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六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唐之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追擊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