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幾家歡喜

“主公,今日十三司可是忙的四腳朝天,這一疊子急報都快堆到房頂上了。”中和二年七月十五,恢復了平靜和繁華的揚州城顯得異常的熱鬧,剛剛在瘦西湖陪着陳瀟瀟和張沐雪倆女玩了幾天剛回來,袁襲就和袁襲匆匆找到他笑道:“主公這幾日好安逸啊,可憐我這個軍師是殫精竭慮,一腦門子事。等到將來主公可要給我好好告個假纔好。”

“看軍師這歡快的步伐想是沒什麼壞事吧?”薛洋招呼袁襲和嚴明坐在一邊笑道:“讓我瞧瞧都是些什麼消息。”

“蘄黃收復了?向衝的第一都已經到了申州,倒是不錯。”薛洋點了點頭,將這份情報下之後微一沉吟道:“申州地處淮南道西北端,將來除了防禦蔡州秦宗權南下,對內要掣肘楊行愍在光州的舉措,西面還要防禦山南道的東侵,向衝坐鎮蘄黃倒是沒有問題,然則缺乏一位有效的州刺史處置民政,不知嚴先生可有人選?”

“主公麾下文臣歷來稀少,雖則我觀察使府竭盡全力培養,禮司也在各州開啓科場,徵辟人才,時至今日,如果是普通州郡之才,要也能應付,但是申州如此要地,事關重大,只有抽調些舊人才可。”嚴明苦笑道:“臣之所以跟來就是想請示對策,將來主公下轄之地日益擴大,這治理地方之人可沒辦法短缺。”

“那就在州之上再設行省,第一個就在這蘄黃之地試試。”薛洋沉吟半晌之後說出的方案卻讓嚴明兩人有些不解,這自己正說着文官短缺,能夠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員缺乏,怎麼薛洋接過來的話居然是再加一個行省呢?不過這個方案本身嚴明倒也沒有意見。實則是其實此時州郡之上已經有了上級行政機構,那就是道。從唐初將全國劃分爲十道開始,道這個行政機構就逐漸開始從虛轉實,等到了唐末,道以及所爲的節鎮實際上就已經在充當州郡的上一級行政機構了,只不過不論是嚴明還是薛洋對於這種粗糙原始的地域劃分都不滿意而已。

“算了,此事民政部制定出一個細則條陳出來,和孟昭圖商議一二。畢竟我們這羣人裡也就他真真切切在朝廷中樞待過。”薛洋擺擺手道:“先讓望江知縣汪德邵過去充任申州刺史,等到以後再說。”

“呵呵,這個吳明還真是把事都辦成了?王成雖然大敗而回,但是倒也帶回去兩萬多人馬,有壽州等北部城池在手,倒也能夠拖延一時。”薛洋繼續看着十三司的情報,旁邊袁襲則跟着笑道:“壽州南部是大別山,山區地勢,人口稀少,而且霍州也還被我軍控制,只有北部是平原,人口稠密,中原等地流亡之民也多聚集在那裡。而且王成其人比起他的表兄王播,才能要高出一截,有吳明在旁邊教唆幫忙,只怕楊行愍短期內要平定壽州無異於癡人說夢。”

“這個王成倒是個可用之才啊,聽說他在盛唐城時,民政上處置的很妥當。”嚴明在旁邊插話道:“讓十三司想想辦法,到時候拉到主公麾下,不論充任文臣還是武將,都肯定能夠出任州郡刺史之職。”

袁襲白了這個有些病急亂投醫的傢伙一眼,見到薛洋在沉吟不語,開口道:“主公是在思索楊行愍和戴友歸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軍師有何高見?”薛洋見到他胸有陳竹,點點頭道:“楊行愍和戴友歸只怕是已經察覺出來是我在背後搗鬼,軍師以爲戴友歸可有反制之策?”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袁襲擺了擺手道:“小動作肯定有,然則吳明這一計是陽謀,就算是戴友歸看穿也無濟於事。廬州軍本身就只有四萬多人,這已經是楊行愍窮兵黷武不計後果擴充而來。如果短期內拿不下壽州,那麼他手頭的兵馬會徹底拖累廬州民生。所以臣以爲就算是戴友歸有心想算計,也會忍到收服壽州全境,楊行愍有了迴旋餘地之後纔會施展。至於小動作嘛,”袁襲說到這裡頓了一下道:“也不排除他暗中派人插手高濟在楚州的戰事,將畢師鐸引入濠州,或者乾脆使陰招讓畢師鐸在楚州背水一戰,拖住高濟的腳步。”

“戴友歸和楊行愍就全部交給十三司處置吧。”薛洋想了半晌之後搖搖頭笑道:“如今楚州那邊第三衛三萬多人,高濟用兵之能比起畢師鐸要高出不知一籌,有賴同輝在苦苦堅守,自可見招拆招,不必理他。”

“主公,如今我軍北面只剩下第三衛一路在征戰,臣以爲楚州平定之後可以擇機籌劃南線戰事了。”袁襲笑道:“江南富庶,不比中原久戰荒廢,拿下之後立時就可給我軍帶來助力,嚴先生也不會爲了軍需發愁了。”

“你還知道你們軍政消耗啊。”嚴明本來還在考慮薛洋所說行省的事情,以他看來在蘄黃五州試點倒也無妨,他打算近期和孟昭圖商議一二,此時忽然聽到袁襲將話頭轉到他和民政身上,忍不住笑罵。

“須得儘快處置了境內的紛爭,只怕淮南軍北上之日不遠了。”薛洋這句話讓兩人停止了調侃,袁襲見到薛洋看到了最下面的那份從西川發過來的情報,頓時沉聲道:“如今黃巢的大齊軍已經徹底退出關中,在河中一帶也被步步緊逼,若不是華同數州還在掌控之中,只怕退入中原之路都被斷絕了。”

“黃巢雖敗,然則亂軍一向韌性十足,就算是敗了數陣,官軍想要將他們驅趕合圍,一時之間也難以做到。臣以爲至少年底之前,我軍出兵之時機尚未成熟。”嚴明的話讓袁襲搖了搖頭道:“目前就要看佔據着蔡州的秦宗權的反應,他手下佔據的這塊地盤和華同等州郡相連,地域廣大。如果黃巢軍退入此地的話,說不得我軍就算是不出兵也不行了,保不齊黃巢就會南下。”

“讓陸明在舒州籌備第四衛,讓陸翊將陳瑜所部調過去,儘快磨合。如果出兵的話就帶第四衛前行即可,其他各部按照軍政部方略執行。”薛洋點了點頭,之所以讓向衝帶着新組建的第一衛坐鎮蘄黃之地,在申州佈防,就是害怕如果黃巢一旦從蔡州南下,蘄黃等地必然會首當其中。更何況,對比袁襲等人,薛洋可是知道這個秦宗權是何許人也,有這等人在蔡州盤踞,申州很快就會變成廝殺不止的戰場。與其坐守,還不如趁此機會以出兵勤王的機會,將這隱患扼殺在萌芽之中。在將楊行愍逼到了壽州替自己分擔來自北方的亂象之後,這申州終究是需要自己分兵去把守,不然南進計劃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執行。

揚州的薛洋和手下這一文一武定下最後的方略之時,盛唐城內,剛剛拿下的城池中尚有小股的散兵遊勇在作亂,不過不論是楊行愍還是劉威戴友歸等人都無心去關注,之時吩咐田覠帶人鎮壓,幾乎所有的軍政高層都聚集在王成的府邸商討下一步的方略。

和揚州那邊尚且算得上是未雨綢繆相比,楊行愍和戴友歸就顯得愁雲慘淡了,盛唐一戰,結果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最後王成出乎意料的將壽州軍救出,一路北逃,劉威看似大獲全勝。不僅俘虜了上萬人手,補齊了此前的損失,而且盛唐城內和王播留下的輜重也對缺兵少糧的廬州軍不無裨益,但是劉威卻一點喜悅的神色都沒有,反倒是眉頭緊皺。

“都說說吧,下一步該如何行事?”楊行愍見到衆人沉默,咳嗽了一聲問道:“我已經調後方文官前來盛唐,到時由我親自坐鎮盛唐城,給大軍運輸輜重補給。”

“主公,此戰之所以未盡全功,是末將料敵失誤所致,請主公責罰。”劉威上前一跪到底道:“枉我平日自負,然則卻被人在眼皮子底下鑽了空子,實在是罪該萬死。”

“起來,此時也怪不得你,要說失誤是我楊行愍失誤了。”楊行愍將劉威扶起來笑道:“勝負乃是兵家常事,不要沮喪,此戰雖然沒有達成預想,然則畢竟斬了王播。壽州內部大亂,還需要你統兵北上,速速拿下壽州府城,讓我楊行愍有了迴旋之地纔可。”

“主公,爲了彌補過錯,我已安排人手前往楚州,說服畢師鐸在楚州牽制淮南軍高濟所部,爲我軍奔襲壽州解除後顧之憂。”戴友歸面帶愧色道:“臣有罪,也不敢多言,只願盡心盡力爲主公分憂,纔可稍減愧疚之心。”

“軍師和諸位乃是我股肱之臣,都無過錯。有我楊行愍在,區區受挫我廬州還受得起。”楊行愍大手一揮道:“諸位安心打仗,一切有我在背後支撐。”

“主公,奔襲壽州應該趁早,讓王成沒有時間整合王播舊有勢力,如此才能突襲而勝。”劉威和戴友歸對視一眼相互點頭之後抱拳道。

“軍前大事,你自行決斷即可。本府既然任命你爲全軍都統,那麼所有的軍機大事,你自可一言而決。”楊行愍拍了拍劉威的肩膀笑道:“我和軍師只管後勤和軍情刺探,其他所有事皆由你做主。”

楊行愍的決定讓劉威感激涕零,此時此刻楊行愍毫無保留的信任讓他的心頭熱血重新燃起,也讓前來聽訓的李神福等人各個都摩拳擦掌,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壽州,宰了這個關鍵時刻壞事的王成。

而此時敗退回到壽州的王成是根本沒有時間想這一切了,他在回到壽州之時,吳明已經在城中等待。敗兵雖然精疲力竭,四萬大軍損失過半,而且更要命的是王播這個領頭人還陣前被殺,城中一片混亂,但是好歹王成也跟着回來了,算是讓所有迷茫的勢力看到了希望。

王播在佔據壽州之後就將原本終於張翱的勢力全部打落馬下,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壽州本地的豪族,他們對於王播這個草莽之人根本就不屑一顧,雖然懾懼於對方的強勢和兵馬,在王播活着的時候不敢有什麼出格的舉動,但是此時王播的死訊一傳過來頓時開始興風作浪。

“將軍只管安心整頓兵馬積極備戰即可,這些人和家族交給我來處置。”吳明找到王成的第一句話就讓對方安下了心思,兩人在秘密商議片刻之後,分頭行事。王成以王播表弟和壽州兵馬使的身份整合壽州兵馬,同時安撫王播的家人和王氏族人,而吳明則直接以陳家和揚州薛洋的身份給各家各戶送去了一份名剌,要求各大豪門在此危難之際務必全心全意輔助王成穩住府城局勢,不要被外敵鑽了空子。

“吳營正,你這辦法只怕難以湊效。”跟隨吳明而來的阿貴搖了搖頭,對於區區一份名剌就想讓這些大小家族偃旗息鼓,只怕是難以起到什麼效果。

不過吳明卻笑道:“你等着吧,聽說戴友歸的人也跟過來了,我這招叫投石問路,目的不在這些家族身上,而是在戴友歸的細作身上。等到這些細作和這些家族聯絡上,你就雷霆出手,斬斷這些家族伸出來的觸手,震懾住這些人。如此短期之內必然可以收到效果。至於這份名剌嘛,實則是給他們一個機會,如果有誰能夠主動前來投效,那就是我們自己的人。你通知一下陳家主事,將陳家能夠掌控的家族單獨列出來,免得誤傷。”

吳明看似平常的話語卻讓阿貴這位執掌十三司暗衛的頭子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寒顫,吳明這根本就是要在壽州城內搞恐怖氣氛,以殺戮來壓制矛盾爆發,好爲王成爭取時間,只怕後續的兵員和糧草也都會着落在這些人身上,到時候只怕這些家族根本就笑不出來了。

“算了,我還是執行命令吧,剩下的都靠你謀劃了。”阿貴匆匆走了出去,決定好好當個助手,不操心這些讓他都感到害怕的事情。但是吳明卻冷冷一笑,看了看天色,轉身讓自己的親衛匆匆進來,秘密安排下去。

而伴隨着他的這些動作,整個壽州城開始風雲變化,在失去了王播的壓制之後,匆忙上任的王成根本沒有辦法也沒有時間去掌控一切,再加上吳明和戴友歸的人充斥期間,壽州註定從此不再安定。

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七百零三章 提前一戰(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二百八十六章 撫字其後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六章 財富迴流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遠遁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七十七章 魂斷交州(中)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開山炸石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六百三十八章 風火連天(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熟慘案(下)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四百九十三章 出其不意(中)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七百六十八章 萬縣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道山阻擊戰(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五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七百八十四章 夜襲(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河東軍至第八百六十六章 目瞪口呆第六百零四章 制衡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兵出長安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二十三章 夜戰無雙(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蘭島決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頭破血流(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五十一章 敵友難測第八百八十六章 離心離德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福州事
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七百零三章 提前一戰(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二百八十六章 撫字其後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二十六章 財富迴流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遠遁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七十七章 魂斷交州(中)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開山炸石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六百三十八章 風火連天(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熟慘案(下)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四百九十三章 出其不意(中)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七百六十八章 萬縣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道山阻擊戰(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五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七百八十四章 夜襲(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河東軍至第八百六十六章 目瞪口呆第六百零四章 制衡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兵出長安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二十三章 夜戰無雙(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蘭島決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頭破血流(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五十一章 敵友難測第八百八十六章 離心離德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福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