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成王世子(下)

“快看,我們的王爺要立世子了,而且還要大赦天下啊。”從金陵發出去的成王文告,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迅速傳遍了整個南境,各地百姓紛紛圍攏上來一字一頓的看着上面的內容。

“還是我們江東富庶,王爺說減稅就減稅,這要是擱在中原,不加稅就不錯了。”有些人跟着商隊去過別的地方,頓時紛紛感嘆不止。這天下紛亂,也就只有薛洋治下的江東等地,百姓的日子一邊比一天好,而且因爲境內安定,吏治在御史臺成立之後得到了極大的肅清,所以安居樂業之後,百姓對於這些天下大事關注的程度也在不斷提升。

“聽說這一次打下了山南各州郡,可惜了,就該趁勢打進長安纔好,那樣我們也能去看看這皇城到底長什麼樣了。”一羣百姓在不斷感嘆此前傳回來的戰報,總覺得這一次沒有北上關中是個極大的遺憾。

“你這不是廢話嗎?等立了世子,還不直接就打過去了嗎?這天底下還有人比我們的天策軍更能打嗎?”說起天策軍,幾乎所有的百姓全都是不由自主的昂首挺胸,很多自家子嗣在軍中的更是一瞬間覺得彷彿自己就身在軍前一般。這種心態是從舒州的時候逐漸形成的風氣,也早就了南境百姓對於尚武之風的一種延續。

“主公,各路信使和暗衛已經紛紛前出,預計半月之內,中原各地必會收到主公的檄文。”向傑是久違的鑽到了薛洋跟前笑道:“這一次末將可是一明一暗齊出,便是其他人想要使壞,那也無用。”

他確實有這樣的底氣,在隨後短短十幾天時間裡,伴隨着十三司出沒各地,這份以薛洋的名義發佈出來的檄文就迅速傳遍了中原各地,甚至於就連兩軍廝殺不止的徐州等地,一夜之間全都是這種文告。

“冊立世子?這有必要這麼大張旗鼓嗎?”朱全忠接到鄭璠送過來的這份檄文仔細看了半晌之後猛然間站了起來,臉色也一下子變得難看起來。

“去傳訊汴梁,告知兩位軍師,讓他立即派人去東都,面見唐皇。”朱全忠急急忙忙讓鄭璠派人回去的時候,汴梁那邊實際上謝瞳已經和敬翔商議此事了。

“這個成王,這一招是在挑動整個天下人的神經啊!”謝瞳嘆息一聲之後苦笑道:“一招就破掉了我等籠絡東都和唐皇的辦法,手段之厲害,眼光之精準,不得不佩服。”

“那是,你也不看看他身邊的那兩位,都是不遜色你我之人。”敬翔點了點頭,沉吟半晌之後才道:“只不過這是陽謀,便是你我知曉,也只能按照他的步伐行事了。”

“那就讓長史去東都,代表主公上書朝廷,痛斥成王此等悖逆之事,看看朝堂反應之後再做下一步舉措吧。”謝瞳的目光忽然轉向了西北,眼神之中閃過一絲擔憂,而在同一時間,敬翔卻轉到了東面,似乎露出了一絲好奇的神色。

“子明,你說這一次誰會忍不住?”敬翔忽然拉了一把謝瞳,轉而道:“爲何我總覺得這一次楊行慜和戴友歸會忍不住呢?”

“誰忍不住都不是好事。”謝瞳忍不住拉了一把對方,露出了無奈的神情,誠如敬翔所言,這一次金陵出的是陽謀,便是如他二人一下子猜到了對方的用意,卻也沒辦法去阻止,甚至於還要擔憂自己的內部會不會因爲這件事而出現隔閡。

所以謝瞳和朱全忠一瞬間全都想到了派人去東都,但是此時幾乎是同步收到消息的楊行慜卻得到了戴友歸截然不同的結論。

“既然大幕已然拉開,主公何不跟着去撿好處呢?”戴友歸看着對方道:“成王意在帝尊之位,此次只是試探,但是卻給主公等人解決了一個大麻煩,擺脫了帝都的掣肘,往後都可以徹底獨立自主了。”

“不尊唐皇?軍師慎言。”楊行慜大吃一驚之後急忙道:“如今北軍同盟可都是在唐皇的大旗之下才確立的,若是不尊唐皇,那這個聯盟還能存在嗎?不論是我還是朱全忠和李克用,單獨對付天策軍,都無有勝算啊。”

“主公此言差矣,北軍同盟之關鍵不在唐皇,而在天策軍。”戴友歸直接搖頭道:“天策軍勢大,單獨一家無法對抗,甚至於三家綁在一起都勝負難測,所以朱全忠纔會和我們還有沙陀人化干戈爲玉帛,各自壯大,但是又相互支援。這和有沒有唐皇沒有關係。再者說,也沒人說不需要唐皇這杆大旗了,便是成王自己如今不也只是冊立世子嗎?又不是太子東宮,所以主公不妨不動聲色,見機行事就是。”

戴友歸的話讓楊行慜目瞪口呆,但是眼神之中閃爍的那一絲猶豫卻出賣了他的內心。只不過此時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汴梁,敬翔是直接猜到了他們的反應,只不過謝瞳這一次卻算漏了,李克用根本就沒理會這一紙檄文,反倒是加快了腳步,不斷率軍朝着李茂貞發起一輪一輪新的進攻,甚至於直接讓留守幷州的李存勖也率軍趕赴關中。

李克用沒有什麼反應,但是東都朝堂之上,李蕃卻很快和氏叔琮達成共識,鼓動唐皇迅速開始下達斥責詔書,並且同樣用傳檄天下的方式,幾乎是和成王府的檄文爭鋒相對。

這樣一來迅速跳動了各方的神經,甚至於在隨後消息傳出之後,整個天下都爲之譁然。只不過此時始作俑者,金陵方面卻似乎對於這封詔書無動於衷,甚至於等到傳令御史過來的時候,薛洋連詔書都沒接,就將人給打發走了。

這種態度和不聞不問,大規模操辦世子冊立禮儀規程的做法,開始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對金陵和薛洋口誅筆伐之中,甚至於在李蕃的暗中網羅之下,連帶着劉允章等人都開始送信南下,責問薛洋爲何在這個時候發佈這樣的檄文,這明顯是在挑動天下各路諸侯放棄唐皇,放棄正統的做法,對於天下大局沒有絲毫的用處,反而會讓如今的中原戰事變得更加激烈,也變得更加混亂。

“主公,要不要給劉允章解釋解釋?如今東都那邊可都是他們幾個在盡力維持啊。”袁襲此時反倒是有些不忍了,看着薛洋欲言又止。

“我讓稚妍給他回一封信吧,到時候讓十三司送給他,也是夠難爲這位中書令了。”薛洋看着手中這封信,無言的嘆了口氣,但是卻朝着對方道:“既然已經開始,就不要半途而廢了。”

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其不意(上)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七百六十章 一決勝負(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七百零三章 提前一戰(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四百七十一章 威壓下的出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六百八十二章 孤城難守(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字當頭第一百八十五章 討要戰俘(上)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九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一百零六章 鷸蚌相爭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遠遁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七百七十二章 開州之戰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九百六十二章 子午谷奇謀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徐州對峙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一百六十五章 拖後腿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九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萬縣之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
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其不意(上)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七百六十章 一決勝負(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七百零三章 提前一戰(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四百七十一章 威壓下的出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六百八十二章 孤城難守(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字當頭第一百八十五章 討要戰俘(上)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九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一百零六章 鷸蚌相爭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遠遁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七百七十二章 開州之戰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九百六十二章 子午谷奇謀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徐州對峙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一百六十五章 拖後腿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九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萬縣之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