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踏平瓦崗

就在宇文皛和二百侍衛回來後沒有多久,兩名騎馬的黑衣人緩緩來到了隋軍營門前。

單雄信目光復雜,一路默默無語,顯得心事重重,而徐世績卻一臉興奮,儘管他少年老成,但想着見一見聞名天下的楊元慶,還是使他表露出了少年郎的一面。

“單大哥,你說他當年也是一個俠肝義膽的少年將軍?”徐世績好奇地問道。

“世績,那是七年前的事情了,現在他變成什麼樣子,我真的不知道,你不要想得太好,他現在畢竟是瓦崗寨大敵。”

“我不會,我只是想見見他。”

兩人來到了隋軍營前,老遠便有崗哨士兵大喝:“站住!”

徐世績朗聲道:“請轉告楊大將軍,瓦崗寨使者求見!”

幾名士兵進去稟報了,片刻,一名親兵出來,問道:“來人可是姓單?”

單雄信拱手道:“在下單雄信!”

“請吧!大將軍在帳中等候。“親兵帶着他們二人向中軍大帳走去,走到門口,兩名親兵上前搜了身,將他們隨身劍和匕首都放進籃子裡,“兩位請吧!”

單雄信和徐世績走進了大帳,只見楊元慶揹着手站在一幅地圖前,徐世績還是第一次見到楊元慶,見他身材極高,肩膀寬闊,頭戴金盔,身着鐵鎧,目光銳利如刀,僅僅是站在那裡,便渾身充滿了威嚴,給人一種無形的壓力。

單雄信和徐世績上前躬身施禮,“瓦崗寨單雄信和徐世績參見大將軍!”

楊元慶注視單雄信半晌,眼中露出一絲失望之色,淡淡道:“我們好久沒見了。”

單雄信苦笑一聲,“只是沒想到會以這種身份再見大將軍。”

楊元慶點點頭,他的目光又落在徐世績身上,“你就是徐世績?”

徐世績一怔,自己應該不是很有名纔對,他怎麼會知道自己?

“在下徐世績,奉我家將軍之命來和大將軍談判。”

“談判?”

楊元慶笑了起來,彷彿聽到一句很荒誕之言,他搖了搖頭,“我並不想打擊你們的自尊,但至少現在你們還沒有資格和我談判,我只是看你們的態度,來決定你們生死。”

單雄信揚起頭道:“現在我們已經放了宇文皛和二百侍衛,距離大將軍規定的一個時辰還差一刻鐘。”

楊元慶看了他一眼笑道:“先不忙說這個,二位請坐!”

單雄信和徐世績對望一眼,兩人一起坐了下來,楊元慶命令親兵,“給他們上兩杯茶。”

親兵給二人上茶,楊元慶這纔對單雄信道:“說說你吧!怎麼會到東郡,又怎麼進了瓦崗?”

徐世績站起身,“我去外面稍候。”

單雄信卻一把拉住他,“不用!”

他把徐世績拉坐下,便嘆息一聲道:“也沒有什麼不好說,上黨郡人基本上知道。”

“仁壽四年武舉結束後,我們回鄉,我和大哥經人介紹,分別在郡衙和縣衙各謀了一份職,前年我辭職回家,開了一家酒肆,生意很不錯,大哥則做到倉曹參軍,去年八月,朝廷下令上黨郡運送五千石官糧去遼東,我大哥組織人力牛車,將糧食運去遼東,不料軍方覈查少了三百石,不容大哥解釋,便立刻將他殺了,將屍首扔進遼河。”

說到這,單雄信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眼睛恨得要滴血,他又咬牙道:“我得到消息便決定造反,不料事機不密,被人告發,我的酒肆被官兵搗毀,二賢莊被燒,妻女和幾十名手下被抓,我一怒之下殺了告密者,四處逃亡,後來來到東郡,在船上遇到翟大哥他們搶劫客商,結果翟大哥被我一腳踢下黃河,他便來拉我入夥,我見他們劫財不辱婦人,覺得不錯,便加入了瓦崗寨。”

楊元慶沉吟一下便問:“你在瓦崗寨有妻兒家小嗎?”

單雄信搖了搖頭,“我的妻女還在上黨獄中,我已託人去贖買。”

楊元慶注視着單雄信道:“如果你願意脫離瓦崗寨,到我這邊來,我可以讓你做鷹揚郎將,如何?”

單雄信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我兄長就是被官兵所殺,我已發誓,絕不爲朝廷效命,而且還要推翻這個該死的皇帝,元慶,你過去對我的恩德,我單雄信不會忘記,但這件事,我很抱歉。”

楊元慶知道單雄信是個烈牛脾氣,一旦決定的事情,很難讓他更改,他笑了笑,又對徐世績道:“那徐賢弟呢?有興趣嗎?”

徐世績搖搖頭笑道:“我不看好朝廷。”

“你們再考慮一下,這個機會,一旦錯過,你們不會再有。”楊元慶依然在語重心長地勸他們。

單雄信和徐世績幾乎是同時搖頭,楊元慶很無奈,儘管他早早地發現了這些金子,但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是他楊元慶能改變,他連自己的人生道路都幾乎控制不住。

他的聲音變得低沉起來,“如果有一天,如果瓦崗失敗,你們走投無路時,儘管來投奔我,我楊元慶的大門會爲你們敞開,我會給你們一個前途,你們記住我今天的話。”

單雄信和徐世績默默點了點頭,他們記住了楊元慶的話。

“好吧!私事我就言盡於此,下面我說公事。”

楊元慶看了看他們,臉上的笑容消失,他冷冷道:“既然瓦崗寨能按照我的吩咐將人送回來,我就給你們三個時辰撤離,三個時辰後,我的一萬鐵騎將踏平瓦崗寨!”

........

瓦崗寨開始撤離了,一頂頂帳篷已經拆除,所有的武器裝備和糧食物資運上船,也不走遠,一艘艘小船將物資先運到水澤中的一座蘆葦島上藏起來,然後回來運送戰馬,而二千人異常忙碌,卻有條不紊。

翟讓坐在一塊大石上,不捨地望着他帶領弟兄們修建的幾十棟木屋,這些屋子他帶不走了。

這時,軍師賈雄走到他身邊低聲道:“我倒有一計,可以全殲楊元慶的一萬騎兵。”

“你說說看!”

“從外面進入瓦崗寨,實際上就只有一條沙路,四周都是水蕩,這條沙路最窄處只有十丈,等他們騎兵殺進瓦崗寨,我們就挖斷沙路,使他們沒有了退路,他們糧食斷絕,不出三天,他們就將無力再戰,我們便可以回寨將他們殺絕。”

“不可!”

徐世績不知從哪裡冒出來,恨恨地瞪着賈雄,“依你的主意,我們都會被害死!”

賈雄怒道:“我的主意哪裡不好,你卻反對,我倒懷疑你是不是得了楊元慶封官許諾,處處維護他!”

徐世績大怒,指着他罵道:“你以爲別人傻,真會把一萬軍全部殺進瓦崗寨,那只是別人的威脅之語罷了,你還當真?還有什麼糧食斷絕,人家不可以殺馬嗎?現在楊元慶明顯是放過我們,你卻不領情,還要去倒殺人家,沒見過你這麼蠢的人!”

四周已經圍觀了百名翟讓親兵,徐世績的話讓他們哄地笑了起來,賈雄面子掛不住,惡膽心生,猛地拔刀向徐世績砍去,“你這個小賊,屢屢辱我,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就在這時,翟讓突然拔刀,從後面一刀砍死了賈雄,他厲聲大喊:“賈雄勾結官兵,欲顛覆瓦崗,其罪當死!”

賈雄是韋城大戶,帶了大量錢財投奔瓦崗,幫助瓦崗寨渡過最艱難的時刻,他也由此成爲瓦崗寨二當家,但隨着他掌握大權,他的短視、自負和愚蠢的一面便漸漸暴露出來,任人爲親,只提拔韋城縣人,庸碌者得上,優秀者被壓制,翟讓已經對他忍無可忍,今天便利用這個機會,翟讓一舉除掉他。

“賈雄勾結官兵,顛覆瓦崗,已被誅殺,與旁人無關!”

命令一道道傳了下去,翟讓拍了拍徐世績的肩膀,沉聲道:“從現在開始,你接替賈雄的位子,單雄信爲三當家,你們不負我翟讓,我翟讓也不會負你們!”

........

傍晚時分,三個時辰的期限過去,通往瓦崗寨的沙路上馬蹄聲如雷,五千騎兵如一條長長的黑龍,風馳電掣般殺向瓦崗寨,遠遠的,一處蘆葦蕩中,幾名瓦崗探子望着一路奔騰的隋軍騎兵,五千鐵騎所形成的氣勢足以摧毀一切、席捲一切,令他們心驚膽顫。

五千騎兵衝進了瓦崗大營,人已經逃走,只留下了幾十棟大木屋和練習騎射的設施。

“踏平瓦崗寨,寸草不留!”楊元慶下達了命令。

大火熊熊燃燒,木屋被燒燬,工事推平,大門轟然坍塌,高高的旗杆被斬斷,瓦崗寨的大旗從空中飄落,這是一種象徵,意味着瓦崗寨被摧毀,儘管很多瓦崗將領都反對,但翟讓還是這面大旗作爲留給楊元慶的一個交代。

當天晚上,楊元慶率軍離開瓦崗了返京,而一個月後,瓦崗寨的大旗又重新在這片曾被踏平的土地上空飄揚。

........

大業七年十一月,楊元慶在京城被正式任命爲幽州總管,總督遼東後勤輜重,與此同時,楊玄感因殺妻一案被御史臺彈劾,楊廣下旨,免去其禮部尚書及太尉之職,貶爲東平郡太守。

從大業七年十月開始,崤山以東三十二郡再次爆發秋冬連旱,疫病流行,十月初三,黃河砥柱崩塌,堵塞河道,使河水逆流數十里。

一顆長長的彗星劃過大隋夜空,引發天下人非議。

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49章 干戈玉帛第35章 爭奪人口第19章 心理之戰第5章 出海遠征第47章 匪亂再起第35章 再戰大利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6章 夜探胡營第8章 趁亂突圍第44章 西秦使者第40章 痛苦抉擇第4章 利益之誘第11章 家廟夜審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9章 家族利益第80章 長孫之策第25章 初查齊郡第42章 局勢混亂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2章 仁基北歸第43章 苛刻條件第15章 楊家喜憂第29章 出爾反爾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1章 重磅加碼第6章 玄感起事第8章 暗鬥不息第28章 局勢複雜第27章 元家之慾第20章 倉曹參軍第48章 東線突破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48章 欲迎還拒第39章 李靖奇謀第49章 引發上怒第5章 略助風勢第6章 陰山可汗第47章 雁門初戰第3章 蘇威密謀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41章 意外情況第2章 世充登基第10章 師傅是誰?第4章 秦母教子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0章 善度聖意第28章 二次談判第21章 長孫又至第30章 西路隋軍第57章 藥到病除第40章 權貴施壓第28章 捉姦在牀第18章 垂死掙扎第7章 義成公主第41章 兵困雁門第13章 勝利逃亡第9章 一名小兵第45章 兵壓江陵第12章 最後抉擇第4章 秦母教子第18章 契苾助力第53章 四子巧郎第52章 請君入甕第4章 緊鑼部署第36章 屈突良言第46章 王庭之變第20章 月夜之戰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14章 內部奸細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38章 親情如水第25章 搶人事件第17章 尋找線索第31章 重磅加碼第40章 軒然大波第89章 胡馬煙塵第37章 回京前夕第40章 禍水東引第30章 飲恨弘農第22章 戰略撤退第38章 東路使者第11章 瀚海奇兵第51章 范陽盧氏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59章 兄弟分權第32章 圍魏救趙第11章 河北梟雄第73章 計賺敵降第19章 贖買條件第10章 備戰高麗第5章 公主承諾第20章 高熲事件第96章 舉國兵策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4章 緊急應對第29章 側翼佈局
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49章 干戈玉帛第35章 爭奪人口第19章 心理之戰第5章 出海遠征第47章 匪亂再起第35章 再戰大利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6章 夜探胡營第8章 趁亂突圍第44章 西秦使者第40章 痛苦抉擇第4章 利益之誘第11章 家廟夜審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9章 家族利益第80章 長孫之策第25章 初查齊郡第42章 局勢混亂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2章 仁基北歸第43章 苛刻條件第15章 楊家喜憂第29章 出爾反爾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1章 重磅加碼第6章 玄感起事第8章 暗鬥不息第28章 局勢複雜第27章 元家之慾第20章 倉曹參軍第48章 東線突破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48章 欲迎還拒第39章 李靖奇謀第49章 引發上怒第5章 略助風勢第6章 陰山可汗第47章 雁門初戰第3章 蘇威密謀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41章 意外情況第2章 世充登基第10章 師傅是誰?第4章 秦母教子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0章 善度聖意第28章 二次談判第21章 長孫又至第30章 西路隋軍第57章 藥到病除第40章 權貴施壓第28章 捉姦在牀第18章 垂死掙扎第7章 義成公主第41章 兵困雁門第13章 勝利逃亡第9章 一名小兵第45章 兵壓江陵第12章 最後抉擇第4章 秦母教子第18章 契苾助力第53章 四子巧郎第52章 請君入甕第4章 緊鑼部署第36章 屈突良言第46章 王庭之變第20章 月夜之戰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14章 內部奸細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38章 親情如水第25章 搶人事件第17章 尋找線索第31章 重磅加碼第40章 軒然大波第89章 胡馬煙塵第37章 回京前夕第40章 禍水東引第30章 飲恨弘農第22章 戰略撤退第38章 東路使者第11章 瀚海奇兵第51章 范陽盧氏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59章 兄弟分權第32章 圍魏救趙第11章 河北梟雄第73章 計賺敵降第19章 贖買條件第10章 備戰高麗第5章 公主承諾第20章 高熲事件第96章 舉國兵策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4章 緊急應對第29章 側翼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