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齊郡大戰

大業九年二月,黃河解凍,一艘艘被寒冰凍結了一個冬天的船隻又重新出現在河面上。

在黃河北岸的豆子崗,數千艘漁船正整裝待發,桅杆遮天蔽日,岸邊,十幾萬黑衣軍正陸陸續續上船,密密麻麻的軍隊一望無際,所有叛軍的眼睛都盯着黃河對岸,露出興奮而期待的神色,而滔滔黃河水的對岸正是齊郡。

大戰將至,風雨欲來,一隊騎兵縱馬在官道上疾奔,官道兩邊在田地裡照顧麥苗的農民皆驚訝地站起身,望着風馳電掣般奔過的騎兵,一種不祥的預感在他們心中再次升起。

一個時辰後,騎兵隊衝進了歷城縣,一直奔到郡衙前,騎兵們甩蹬下馬,對郡衙前的守衛大聲道:“速去稟報太守,黃河北岸賊軍來襲。”

守衛們轉身便向郡衙內飛奔而去,自從大業七年張須陀率軍擊潰王薄部後,齊郡境內的匪患基本上平息,在張須陀的治理下,農業生產開始逐漸得到恢復,歷城縣內的各種商鋪又陸續開業,齊郡又漸漸有了幾分生機。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去年年底,皇帝楊廣宣佈發動第二次高麗戰役,在河南、山東及河北各郡徵驍果五十萬,再徵民夫二百萬,這個消息使天下民情激盪,誰也不願去遼東送死,第二次大規模的造反又再次在各地爆發,齊郡內被平息的匪患再起,形成了數十股造反的力量,其中以長白山左君行部爲最大,短短一個月內,便糾集了近萬名亂匪。

這一切都令太守張須陀頭痛不已,他現在也顧不上剿匪,朝廷壓下來的任務令他難以完成。

朝廷將募兵及徵集民夫的任務分解,到齊郡這裡,便是要募驍果五萬,同時徵用十萬民夫,另外,張須陀的兩萬五千郡兵也必須分出一萬五千人赴遼東。

房間裡,手下大將秦瓊忿忿道:“朝廷憑什麼做出這樣的決定,就算掃地爲兵也沒有這麼多驍果和民夫,除非把女人也徵用爲民夫。”

張須陀嘆了口氣,道:“我估計朝廷還是根據大業五年的戶籍來做徵兵依據,災害加上匪患已使齊郡人口損失了近六成,哪裡還有民夫,若真把最後的一點人口徵完,齊郡就變成荒漠了。”

羅士信急道:“師父,那我們該怎麼辦?”

“沒什麼怎麼辦?大不了把我張須陀的人頭送給朝廷認罪,我完不成任務。”

房間裡一片鴉雀無聲,所有官員和將領都低下了頭,就在這時,一名士兵疾奔而至,“稟報使君,有緊急軍報。”

張須陀一怔,立刻令道:“進來見我!”

片刻,一名隊正走來單膝跪下稟報:“啓稟太守,豆子崗亂匪十五萬大軍正在北岸登船,先頭部隊千餘人已經在鄒平縣北面登陸。”

這個消息令在場所有人都吃了一驚,張須陀表情凝重,快步走到牆邊地圖前,他注視地圖片刻,回頭對郡丞和郡司馬令道:“你二人立刻組織人力,將歷城附近的民衆全部轉移進城,同時下令各縣一樣遷民進城,堅壁清野,動作要快,現在就去!”

兩名官員施禮匆匆而去,張須陀又對部將羅彩兒道:“我擔心會有奸細跟着混進城,你率兩千士兵在城內巡邏,若有人煽動造反,就地斬殺!”

“卑職遵命!”

這時秦瓊建議道:“使君,敵軍十五萬人渡黃河,沒有大船,必然耗時日,不如趁他們渡河立足未穩,可一舉擊潰。”

張須陀凝視地圖片刻,他搖了搖頭,“我是希望能將十五萬大軍全部殲滅,你的建議雖好,但誘敵深入卻更重要,這一次,我要徹底擊潰他們。”

張須陀回頭對齊軍水軍偏將王晉江道:“你可率三千水軍駕船潛伏在蘆柵灣,待匪軍全部登陸後,你率水軍截斷他們的後勤運輸,斷他們的退路。”

“遵令!”

張須陀一一下令完畢,他對秦瓊笑道:“這一戰打完,或許我們就有民夫可以交差了。”

衆將領會意,一起笑了起來。

.........

數千艘漁船晝夜不停,用兩天兩夜時間將十五萬大軍送過了黃河,這是豆子崗三十萬亂匪中的一半,由四支亂匪軍組成的聯合軍,一支是王薄軍,一支是孫宣雅軍,一支是石秪闍軍,還有一支是郝孝德叛軍.

王薄在大業七年慘敗後,率領數百心腹逃過黃河,進入亂匪大本營豆子崗,他用一年多的時間,兼併了十幾支小股匪衆,同時招募逃難而來的亂民,漸漸地,他又東山再起,擁有五萬餘部衆,但王薄始終對齊郡之敗耿耿於懷,伺機復仇。

就在隋王朝宣佈進行第二次高麗戰爭,王薄便知道機會來臨,這是他割據山東半島,與隋王朝對抗的千載良機,隋王朝必將陷入高麗之戰而無力顧及他們。

而對於孫宣雅和郝孝德等人,他們現在面臨的危機是生存危機,豆子崗的沼澤地帶養不活三十萬造反之軍,他們必須要走出去,尋找生存空間。

北上是涿郡,那裡即將有隋軍雲集,北上無疑是送死,西進則是竇建德、張金稱的勢力範圍,也沒有他們的機會,只有南下山東,佔領整個山東半島,這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王薄的野心和孫宣雅、郝孝德等人圖謀一拍即合,四方聯合十五萬大軍,渡過黃河,準備發動對山東半島的全面進攻。

黃河南岸,十五萬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在一座大帳內,王薄站在一幅地圖前,給其他三人解釋他的作戰計劃。

王薄心中得意,輕捋一撮焦黃的三羊鬍子,眯縫的小眼睛裡閃爍着狡黠的亮色,只要把軍隊帶進齊郡,那下面就是由他來做主了,他就是齊郡人,無論天時地利人口,他都佔據着絕對上風。

“我和張須陀作戰多次,深知其人作戰謹慎,一般不會輕易離開歷城縣,現在齊郡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歷城縣一帶,張須陀必然會部署重兵防禦歷城縣,所以我們不用去打歷城縣,而是先打下別的縣,先立足下來,然後再調頭對付張須陀,我們擁有優勢兵力,只要一戰擊敗張須陀,我們大功可濟。”

王薄是書生出身,頗有頭腦,他的分析令其他幾人連連點頭,孫宣雅道:“王大帥,你是地主,就由你來安排吧!我先打哪裡?”

王薄眯着眼笑道:“最好是先打下章丘縣,章丘縣位於齊郡腹心,城池高大,北靠濟水,四周山勢環繞,土地肥沃,是齊郡的主要產糧區,而且拿下章丘縣,我們就可以破掉張須陀的濟水防禦,歷城縣唾手可得。”

王薄還有話沒有說出來,章丘縣是他的老家,他在大業七年失敗後,他被俘的部衆大部分都安置在章丘縣內。

“幹!”

郝孝德拳掌相擊,果斷道:“就這麼定了!”

王薄又望向孫宣雅,“孫帥的意思呢?”

孫宣雅緩緩點頭,“我同意。”

“好!那我們就發兵章丘縣。”

十五萬大軍出動,浩浩蕩蕩向濟水以南的章丘縣殺去。

.......

章丘縣離長白山很近,在章丘縣附近也聚集了十幾支小規模亂匪,人數都不多,大多數百人,其中一支亂匪約四百餘人,以濟水爲生,這支亂匪的首領便是杜伏威,副將爲輔公佑。

幾年前,杜伏威的父親在彭城郡被官兵所殺後,杜伏威和輔公佑逃回家鄉,但官府的抓捕令隨即到了齊郡,杜伏威和輔公佑無路可走,只好成爲濟水水賊,靠搶劫商船度日。

隨着天下造反風潮四起,杜伏威也按耐不住做一番大事的慾望,他在年初也扯出一支百餘人的濟水水賊,加入到造反的風潮中去,這時,杜伏威只有十六歲。

濟水北岸有一座小小的漁村,漁民早已逃亡殆盡,這座漁村便成了杜伏威的造反山寨。

這時,杜伏威已經得到了豆子崗十五萬大軍殺來的消息,他和輔公佑緊急商量對策。

“豆子崗的勢力開始南下,和張須陀的大戰不可避免,如果豆子崗軍勝利,那麼整個山東半島都會成爲他們的勢力範圍,如果張須陀軍勝利,同樣,山東半島的其他造反勢力也會越來越艱難,遲早會被他剿滅,你認爲呢?”杜伏威的目光注視着輔公佑問道。

輔公佑點了點頭,他的話不多,但都能說到點子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那我們離開齊郡,去別處發展。”

“我同意!”

杜伏威興奮起來,他展開地圖道:“其實我早就考慮好了,我們可以去江淮,我們本來就是靠水吃飯,江淮水系衆多,更適合我們,而且我們也在江淮一帶呆過,我覺得在江淮我們能有大發展。”

“那我們怎麼去,你考慮過嗎?”

杜伏威點點頭,“我們不用走陸路,直接走水路,我們轉入汶水進入鉅野澤,然後沿菏水南下進入泗水,再從泗水進入淮河,一路之上也可以從水裡得到補給,完全可行。”

輔公佑沉思片刻,當年他們就是沿着這條水路逃回,應該沒有問題,這一刻輔公佑也下定了決心,“我們不能被豆子崗軍吞沒,到南方去!”

杜伏威的眼睛亮了起來,去南方,或許他還能找到自己失散的母親。

第33章 攜子視察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8章 拋出誘餌第30章 玄感回京第25章 海底之針第6章 借兵突厥第11章 鐵腕奪位第32章 有喜有憂第24章 草原天鵝第6章 北地天鵝第31章 以刀代令第17章 兩強對陣第18章 投票表決第28章 俏語解憂第18章 垂死掙扎第33章 官場暗鬥第42章 暗流洶涌第36章 各有選擇第2章 家法伺候第29章 運籌帷幄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4章 真假使者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8章 垂死掙扎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章 灞橋秋色第36章 楚王親書第20章 倉曹參軍第40章 權貴施壓第58章 李淵出事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9章 齊府隱憂第7章 國事家事第1章 異牀同夢第35章 再戰大利第49章 唐軍西撤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6章 抽中死籤第31章 以刀代令第35章 孤家寡人第47章 線娘進京第39章 雙女初見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6章 瓦崗分家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78章 戰略撤退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7章 收網抓魚第18章 舊情難動第2章 先攻內部第71章 北市試錢第16章 宇文告密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16章 欲蓋彌彰第5章 敦煌布棋第77章 截殺突使第25章 野心泄露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49章 重甲破術第1章 營州之變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2章 龍有逆鱗第65章 蕭後心機第42章 人棄我用第37章 致命一箭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1章 如期而至第51章 范陽盧氏第26章 考場意外第10章 糧船不到第26章 一戰成名第43章 西秦內訌第10章 除夕意外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16章 三股勢力第23章 豐州東擴第10章 除夕意外第2章 齊郡召將第32章 道士軍師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4章 添把小亂第59章 獨孤之憂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章 異牀同夢第13章 棒打長孫第13章 戰爭來臨第8章 天下十猛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16章 欲蓋彌彰第28章 捉姦在牀第31章 重磅加碼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章 漳南小村
第33章 攜子視察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8章 拋出誘餌第30章 玄感回京第25章 海底之針第6章 借兵突厥第11章 鐵腕奪位第32章 有喜有憂第24章 草原天鵝第6章 北地天鵝第31章 以刀代令第17章 兩強對陣第18章 投票表決第28章 俏語解憂第18章 垂死掙扎第33章 官場暗鬥第42章 暗流洶涌第36章 各有選擇第2章 家法伺候第29章 運籌帷幄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4章 真假使者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8章 垂死掙扎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章 灞橋秋色第36章 楚王親書第20章 倉曹參軍第40章 權貴施壓第58章 李淵出事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9章 齊府隱憂第7章 國事家事第1章 異牀同夢第35章 再戰大利第49章 唐軍西撤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6章 抽中死籤第31章 以刀代令第35章 孤家寡人第47章 線娘進京第39章 雙女初見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6章 瓦崗分家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78章 戰略撤退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7章 收網抓魚第18章 舊情難動第2章 先攻內部第71章 北市試錢第16章 宇文告密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16章 欲蓋彌彰第5章 敦煌布棋第77章 截殺突使第25章 野心泄露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49章 重甲破術第1章 營州之變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2章 龍有逆鱗第65章 蕭後心機第42章 人棄我用第37章 致命一箭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1章 如期而至第51章 范陽盧氏第26章 考場意外第10章 糧船不到第26章 一戰成名第43章 西秦內訌第10章 除夕意外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16章 三股勢力第23章 豐州東擴第10章 除夕意外第2章 齊郡召將第32章 道士軍師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4章 添把小亂第59章 獨孤之憂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章 異牀同夢第13章 棒打長孫第13章 戰爭來臨第8章 天下十猛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16章 欲蓋彌彰第28章 捉姦在牀第31章 重磅加碼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章 漳南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