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京城來信

夜晚,李密被楊玄感請到了官宅,走到書房前,小童躬身道:“先生請稍等,我去稟報主人。”

李密卻一把拉住小童,指了指書房,低聲問:“他情緒如何?”

小童會意,笑道:“下午頗爲暴躁,還把逃回來的玄敬叔揍了一頓,但黃昏時一連收到兩封京城來信,便安靜下來,先生放心,主人現在很冷靜。”

原來楊玄敬已經逃回來了,李密一顆心放下,又好奇問:“是京城誰寫來的信?”

“這個我不知道,先生可直接問主人。”

李密點點頭,“你去吧!”

小童進去稟報,片刻出來道:“先生,主人請你進去。”

李密整整衣冠,走進了楊玄感的書房。

書房裡很溫暖,一盆火炭燒得正旺,楊玄感坐在火盆旁沉默不語,非常冷靜,和中午時的暴怒判若兩人。

“李密參見使君。”

“法主請坐!”

楊玄感語氣很平和,就像一個在深思熟慮之人,李密坐了下來,書童給他們上了茶。

楊玄感看了他一眼,淡淡問道:“其實法主心裡明白,是吧!”

李密一怔,“明公何所指?”

“張須陀跨境剿匪之事。”

李密半晌無語,漸漸地,他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明公也想通了?”

楊玄感搖搖頭,“我不是想通,而是有人告訴了我。”

他取出兩封信,笑道:“這是我傍晚時收到的兩封信,一封是李子雄送來,一封是斛斯政送來,李子雄是我父親的老部下,任右武侯大將軍,因高麗之戰而被除名,斛斯政是我的摯友,也是當今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就是他告訴我,跨境剿匪的建議是元慶所提。”

說到這,楊玄感慘笑起來,“我生的好兒子,竟然手段如此高明,把他的父親給算計了,法主,你佩服他嗎?”

李密沉默了,他是聽說鉅野澤上的長生島被張須陀派兵襲破,他才意識這裡面有問題,長生島倉庫極爲隱秘,張須陀怎麼會知道?這必然是內部有人泄露,而張須陀是楊元慶的師父,謎底便昭然而揭。

“這件事畢竟沒有證據,或許和元慶沒有關係。”

“沒有證據?”

楊玄感冷笑一聲,“我剛纔已審問過積善,積善承認,兩個月前巍兒來過,他把一些情報泄露給了巍兒。”

李密無話可說,他不知道該怎麼說,這是楊玄感的家事,他不好涉入太深。

楊玄感起身揹着手走了幾步,輕輕嘆了口氣,“其實我很佩服元慶,如果元慶能助我,何愁天下不濟?可惜我從前糊塗,聽信婦人之言,把這麼好的兒子丟掉了,我悔之晚矣!”

李密沉默半晌道:“明公若想用元慶,也不是不可以,但有一件事明公必須要交代清楚。”

“什麼事?”楊玄感回頭問。

李密緩緩道:“如果明公得天下,那何人爲太子?楊峻還是元慶?”

楊玄感搖搖頭,沒有絲毫猶豫,“不可能是元慶,嫡長爲儲,這一點不容商量,我最多封元慶爲實權王。”

李密心中暗歎,在最關鍵的事情上無法妥協,看來元慶是不可能與他父親合兵了,以楊元慶的地位和雄才大略,他怎麼可能甘於楊峻之下,他不就是因爲這個而叛離楊家嗎?

李密沉吟一下道:“其實元慶對明公並無惡意,他的用意很明確,就是想拖住明公起事,或許他還沒有準備好,一旦明公起事,會對他影響極大。”

楊玄感半晌才慨然長嘆,“我是他的親生父親,難道他就不能寫封信來嗎?非要用這種權謀手段,我們父子之間竟然彼此不信任到這個程度,這讓我情何以堪!”

李密對他們父子之間的冷漠確實已無話可說了,過了片刻,他將話題轉開,“那明公下一步準備怎麼辦?”

楊玄感道:“正所謂有所失必有所得,我雖然失去了一萬五千軍隊和十幾萬石糧食,卻得到了斛斯政的幫助,李子雄也透露出願意助我之意,這兩人將是我的一大助力,至於下一步該怎麼走,我想應該是觀望,斛斯政也暗示了我,明年關隴貴族必有異動,那時應該就是我的機會。”

.........

在離楊玄感官宅不遠處,是一座佔地三畝的中宅,這裡便是楊玄敬的宅子,楊玄敬是楊慎的嫡長子,也是楊氏家族中的一個重要人物,曾經被授予儀同之職,但在大業三年和其他楊家子弟一起被罷免。

楊玄敬從小在富貴中長大,先是學武,學武不成又改學文,學文也沒有進益,卻和一幫紈絝子弟混在一起,喝花酒、逛青樓,漸漸在京城的紈絝圈中混出了名氣。

隨着年齡漸長,楊玄敬也慢慢收心,但他那種驕橫的脾氣卻改不了,尤其他父親楊慎掌握了楊府財權,他更加目中無人,硬逼着楊玄感委予他重任,楊玄感無奈,只得把梁山募兵之權給了他。

但楊玄敬不僅能力有限,掌管不了一萬五千人,而且貪生怕死,在聽到張須陀大軍殺來之時,脫軍而逃,導致一萬五千軍隊陷入混亂,被張須陀的三千騎兵一擊而潰。

楊玄敬趴在牀上,殺豬般慘叫,楊玄感恨他無能,下令將他杖打五十,打得楊玄敬皮開肉綻,痛苦萬分。

這時,他兒子楊嶺端着一碗藥走了進來。

“父親,該喝藥了!”

楊嶺扶住父親,小心將藥喂他喝下,楊玄敬一下子被嗆住,連聲咳嗽,咳一下,傷口便扯一下,疼得他痛不欲生。

半晌,他終於平息下來,兒子給他擦去臉上的汗,楊玄敬咬牙切齒道:“我不辭勞苦在山溝裡給他募兵管兵,最後卻得了這麼個下場,若不是看在父親的面上,我非要向朝廷告他造反不可!”

他兒子楊嶺嚇得連忙擺手,“父親,可不能亂說,要滅九族的。”

楊玄敬趴了下來,半晌,他恨聲道:“我知道,所以我才忍了,我不會再替他做任何事,總之,他不向我道歉,我和他沒完,讓他一顆糧食也買不到!”

.........

時間已到了十二月下旬的五九時節,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刻已經過去,但洛陽各處的凝冰卻沒有融化的跡象,氣候依舊寒冷,離春天的到來尚待時日。

皇宮內,宇文述在兩名宦官的引領下匆匆走過宣政殿廣場,向臺階上走去。

“宇文大將軍,這裡有點滑,要當心了。”

走上臺階時,一名宦官小心地提醒他,宇文述踏着稻草小心翼翼上了臺階,臺階上李忠良已經等候他多時。

“宇文大將軍,聖上等候多時了,請隨我來。”

兩人一前一後向御書房走去,走進偏殿,李忠良放慢了腳步,宇文述走到他身邊低聲問道:“那件事怎麼樣?”

李忠良眯起眼睛笑道:“宇文大將軍怎麼對自己沒信心呢?”

宇文述說得是李淵封太原留守之事,爲了這件事他已經前後運作了近一個月,他非常謹慎,並不着急提出,而是先把可能和李淵競爭的人想法一一排除,三天前,他才讓虞世基正式提出了任命案。

宇文述聽李忠良的意思是希望,他心中大喜,連忙問:“究竟進展如何?”

李忠良微微笑道:“聖上先後和虞相國、獨孤相國以及裴尚書商量此事,虞相國是極力贊成,而獨孤相國卻相反,他是堅決反對,裴尚書態度曖昧,只是說李太守官聲很好,今天聖上召見大將軍,估計就是要最後決定了。”

宇文述一愣,獨孤震堅決反對,這是爲什麼,李淵不是他外甥嗎?難道他又怕李淵樹大招風不成?

宇文述心中不解,但此時他想得更多的並不是獨孤震的態度,而是四大箱黃金,那麼一個時辰後,那一萬多兩黃金就屬於自己了嗎?

宇文述走到御書房前等候,李忠良進去替他稟報,片刻出來道:“宇文大將軍,聖上宣你進去。”

宇文述整理一下衣帽,快步走進御書房,楊廣正在御案前批閱奏摺,宇文述上前躬身道:“臣宇文述參見陛下!”

楊廣放下筆笑呵呵道:“朕等愛卿多時了。”

“臣來遲了,有罪!”

“是朕太心急了。”

楊廣對旁邊宦官道:“你們退下!”

宦官們都紛紛退下,楊廣拾起一本奏摺道:“朕找愛卿來,是有一件事想徵求你的意見,虞侍郎極力推薦李淵爲太原留守,而獨孤相國又極力反對,朕有點猶豫,想看看你的態度。”

楊廣在關隴貴族的問題上最信任兩個人,一個是楊元慶,另一個是宇文述,兩人也有分工,楊元慶是負責武的一面,也就是怎麼對付關隴貴族,怎麼樣削弱他們的力量,替他楊廣操刀,而宇文述則是負責文的一名,怎麼樣挑撥關隴貴族之間的關係,瞭解關隴貴族之間的矛盾恩怨。

在能力上,楊廣信任楊元慶,在忠誠上,楊廣卻更信任宇文述,他滿懷希望地看着宇文述,希望他能給自己一個好的建議。

..........

第9章 帝心生嫌第53章 四子巧郎第47章 金榜題名第39章 齊府隱憂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8章 俏語解憂第21章 北原謀生第39章 父子攤牌第20章 緊急受命第60章 趙郡太守第15章 京城讖語第26章 裴氏父子第8章 元慶抉擇第19章 勢力擴張第13章 棒打長孫第16章 何罪之有?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9章 巡視塞北第9章 生死之鬥第18章 垂死掙扎第7章 世情冷暖第23章 楊家禍根第40章 兄弟暗鬥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9章 陰山夜襲第30章 兄弟和解第37章 南郡出事第23章 唐廷決策第27章 會寧換帥第12章 血戰突圍第8章 贖回屍體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12章 練武第28章 時機成熟第6章 裴府家宴第35章 孤家寡人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章 灞橋秋色第49章 敦煌風動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7章 線娘夜奔第9章 帝心生嫌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3章 金精賭彩第56章 王妃煩惱第1章 江南隱憂第7章 金剛引狼第8章 一點眉目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12章 河內對策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8章 洛陽來使第56章 雙相辭呈第6章 牽制荊襄第58章 穩住李唐第32章 壯士斷腕第58章 蕭後心思第6章 發現端倪第34章 推波助瀾第47章 獨孤家將第30章 蘄縣奇案第41章 弟高一籌第13章 齊王軍師第7章 羽翼已成第30章 蛇蠍毒心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章 漳南小村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章 重返京城第8章 夜襲敵哨第13章 萬春茶莊第58章 北市偶遇第14章 貌忠實奸第4章 突厥異變第90章 大戰悄至第37章 三方對質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章 灞橋秋色第12章 初到突厥第34章 兩面三刀第42章 局勢複雜第9章 生死之鬥第58章 宮亂之根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30章 飲恨弘農第4章 秦母教子第32章 圍魏救趙第3章 唐魏結盟第9章 敵後戰線第25章 燕城大戰第34章 裴矩之策第70章 突破缺口第4章 天下大變第14章 存心討打第2章 聖旨東至第28章 殺人無形
第9章 帝心生嫌第53章 四子巧郎第47章 金榜題名第39章 齊府隱憂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8章 俏語解憂第21章 北原謀生第39章 父子攤牌第20章 緊急受命第60章 趙郡太守第15章 京城讖語第26章 裴氏父子第8章 元慶抉擇第19章 勢力擴張第13章 棒打長孫第16章 何罪之有?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9章 巡視塞北第9章 生死之鬥第18章 垂死掙扎第7章 世情冷暖第23章 楊家禍根第40章 兄弟暗鬥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9章 陰山夜襲第30章 兄弟和解第37章 南郡出事第23章 唐廷決策第27章 會寧換帥第12章 血戰突圍第8章 贖回屍體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12章 練武第28章 時機成熟第6章 裴府家宴第35章 孤家寡人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章 灞橋秋色第49章 敦煌風動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7章 線娘夜奔第9章 帝心生嫌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3章 金精賭彩第56章 王妃煩惱第1章 江南隱憂第7章 金剛引狼第8章 一點眉目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12章 河內對策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8章 洛陽來使第56章 雙相辭呈第6章 牽制荊襄第58章 穩住李唐第32章 壯士斷腕第58章 蕭後心思第6章 發現端倪第34章 推波助瀾第47章 獨孤家將第30章 蘄縣奇案第41章 弟高一籌第13章 齊王軍師第7章 羽翼已成第30章 蛇蠍毒心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章 漳南小村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章 重返京城第8章 夜襲敵哨第13章 萬春茶莊第58章 北市偶遇第14章 貌忠實奸第4章 突厥異變第90章 大戰悄至第37章 三方對質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章 灞橋秋色第12章 初到突厥第34章 兩面三刀第42章 局勢複雜第9章 生死之鬥第58章 宮亂之根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30章 飲恨弘農第4章 秦母教子第32章 圍魏救趙第3章 唐魏結盟第9章 敵後戰線第25章 燕城大戰第34章 裴矩之策第70章 突破缺口第4章 天下大變第14章 存心討打第2章 聖旨東至第28章 殺人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