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世情冷暖

片刻,楊元慶的親兵將三名縱火犯提了上來,他們的雙手被反綁在身後,跪在地上嚇得渾身戰慄。

“饒命!”

兩名瘦小的男子哀聲求饒,他們二人身材如侏儒,看起來就彷彿孩子,但實際上已經三四十歲,正是這種身材僞裝,他們二人在夜間鑽入彩臺下,纔不容易被人注意,以爲是孩童頑皮。

另一名瘦高男子卻緊閉雙眼,一言不發,他知道闖下大禍,難以倖免,索性不聞不看,做一個啞巴。

“你們三人,竟敢燒本宮的彩臺,毀我至寶,罪該萬死!”

楊麗華想到她從前皇宮帶出的白玉盆被毀,死傷慘重,名聲被敗壞,她頓時恨得咬牙切齒,楊麗華從不輕易殺人,但這一刻,她卻想將這三人碎屍萬段。

“你殺我們吧!”

瘦高男子閉着眼睛道:“我什麼都不會說。”

兩名侏儒男子卻磕頭哀求道:“此人叫王羣,我們是被他指使,我們是漢中人,第一次進京,求公主饒我們一命。”

楊麗華走到他們面前,冷冷問道:“我要知道,是誰指使你們所爲?”

瘦高男子哼了一聲,卻不一言不發,楊元慶走上前,笑了笑道:“知道我爲什麼會抓住你嗎?我看見了你和樑師都的密談,你叫王羣,對吧!”

瘦高男子狠狠呸了一聲,又扭過頭去,楊元慶卻不惱,回頭對楊麗華道:“公主殿下,這件事能否交給卑職全權處置?”

“可以!”楊麗華點點頭。

楊元慶這纔對瘦高男子笑道:“我們做個交易吧!你說出幕後主使者,我讓公主殿下饒你一命,放你離開京城,如何?”

瘦高男子低下頭,半晌不語,楊元慶知道他已動心,便又繼續道:“你也應該明白,有人肯定要殺你滅口,我就算把你放出去,無論於公於私,你都必死無疑,我想你心裡應該有本帳,你和我無冤無仇,雖然你毀了公主至寶,但公主也不會找你賠償,所以你只要配合我,我放你走。”

說到這,他的眼角餘光迅速瞥了一眼兩個侏儒男子,瘦高男子明白楊元慶的意思,直接縱火的人有了,需要再找出幕後主使,他也知道齊王必然要殺自己滅口,人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如果能活命,他當然也想求一命,瘦高男子沉聲道:“我如果說了,今晚就放我走?”

“可以!”楊元慶答應了。

瘦高男子立刻在楊麗華面前跪下:“公主殿下,今晚之事,是齊王在幕後主使,他派手下樑師都和我們聯繫,承諾事成之後,給我兩千吊的報酬,已預付給我一千吊,如果能毀掉公主殿下的寶盆,他會另付我一千吊,公主殿下,小人句句是實,不敢有半點欺罔。”

“原來是他所爲!”

楊麗華的眼中閃過一絲刻骨的恨意,毀自己的至寶,殺自己的下人,敗自己的名聲,楊暕竟是如此歹毒。

“公主殿下,不如把這件事交給聖上來裁決?”楊元慶建議道。

楊麗華搖了搖頭,“對聖上而言這只是一件小事,毀幾樣東西,死幾個人他不會放在心上,大不了賠我幾件東西,他不會處罰齊王,我何必去自取其辱?”

“可這件事就算了嗎?”

“算了?不!”

楊麗華冷笑一聲道:“這件事我會記在心上,有一天我會讓他知道我的厲害,讓他後悔今天的所爲。”

她一指幾名縱火者,吩咐楊元慶,“把他們帶下去吧!這件事我不想再問。”

楊元慶給幾名親兵使了眼色,親兵將幾名縱火者提了下去,瘦高男子大聲喊道:“你答應我的,今晚放我走!”

“放心,我既然已經答應你,自然會放你走。”

親兵將他們押了下去,楊元慶又問楊麗華,“公主殿下,可以放了他們嗎?”

楊麗華嘆了口氣,“既然你已答應,我怎好讓你失信,由你處置吧!我就不過問了。”

楊元慶點點頭,走出了內堂,一名親兵立刻上來請示,“將軍,放他們走嗎?”

楊元慶回頭看了一眼內堂,見楊麗華正在和裴家三女說話,他低聲吩咐道:“把他們帶到城外宰了!”

“那個瘦高男子呢?”

“也一併殺掉!”

.........

發生在中元節前夜的修文坊失火事件就這麼無聲無息地結束了,楊麗華出錢百萬,賠償大火中的死傷者,同時她向隋帝楊廣上書,自擔責任,把所有的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

但對楊廣而言,這確實是一件小事,他將楊麗華的奏摺壓下,不做任何評價,這件事便不了了之。

次日一早,楊元慶帶着他的親兵來到了安業坊楊府前,在楊府前面打廣場上搭着一座大棚,那是楊素的靈棚,儘管楊素已經下葬,但靈棚卻未拆,供親朋好友前來弔孝,將在九九八十一天後拆除。

大棚內佈滿了白色長幔,正中一張長桌上擺滿四時果品,供奉着楊素的靈位,百餘名僧人在念經爲楊素超度,十幾名楊府子弟披麻戴孝,跪守在楊素的靈前,這時,內史侍郎虞世基在楊約和楊玄感的陪同下走進了靈棚,虞世基這是第二次來弔孝了,禮數很足。

虞世基文采卓著,擅長書法,他曾在三天內爲隋帝楊廣寫了數百道聖旨,無一錯字,而且句句貼楊廣之心,楊廣竟找不到一處可更改之處,令龍顏大悅,虞世基由此得寵,入閣參與軍機要務,成爲七重臣之首,權勢甚至超過了他的頂頭上司內史令楊約。

朝廷雖然有吏部,但楊廣卻不給他們吏權,而是將吏權給了七名內閣重臣,稱爲選曹七貴,兩年一換,可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都會延續,但這一次楊玄感改封禮部尚書,不再成爲選曹七貴,實際上就是被排除了內閣重臣範疇,而沉寂了兩年的宇文述重獲重用,成爲選曹七貴。

虞世基是選曹七貴之首,實際上選吏之權完全被他控制,誰上誰下,皆由他一人說了算,他趁機大肆賣官撈錢,越級提拔,私授高位,令朝野沸騰,儘管朝野憤恨,不少人上書彈劾,楊廣卻充耳不聞,虞世基趁機報復,所有彈劾他之人一律被尋釁削職,從此朝野無人再敢說他壞話。

虞世基雖然爲人驕橫跋扈,但他的表面文章卻做得很好,爲表現對上司楊約和故去重臣楊素的尊重,他兩次來楊素靈前敬香,虞世基在蒲團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兩旁的孝子孝孫則跪下磕頭回敬,虞世基隨即爲楊素的靈位敬上三支香。

“虞使君,這邊請!”

楊約陪同虞世基在一旁桌前坐下,虞世基捋須嘆息道:“司徒昨日已經下葬,聖上親自扶靈,皇恩浩蕩,我想司徒在天之靈也可以瞑目了。”

“多謝虞使君兩次來弔孝!”楊玄感拱手謝道。

父親已經去世,楊家也得到了應有的名份,此時他們更關心活人的利益,楊玄感的長子楊峻出任上黨縣令已經五年,楊玄感想把他調進京中爲官,其次他的次子楊嶸在一年多以前因爲出言不遜,被革除了齊王府兵曹參軍事之職,現在坐在家中無所事事,楊玄感也想爲他謀一個職位。

這兩件事,虞世基第一次來弔孝時,楊玄感已含含糊糊對他說過了,不說兩個兒子的官職都解決,至少虞世基應該看在父親的面子上幫忙解決一個,這對他而言,是舉手之勞。

“虞使君,上次我說那件事,不知.....”楊玄感見虞世基閉口不提兩個兒子之事,便忍不住提醒他一下。

虞世基面露難色,“楊尚書,那件事我很難辦,我看過令郎的吏部考評,去年考評是中中,德行不著,按照朝廷的規定,必須連續三年考評爲上,才能調爲京官,至於次子嶸,我會留意,將來如果有合適的職務,我會優先考慮他,楊尚書,真的很抱歉。”

楊玄感心中暗怒,前兩天蘇威之侄從縣尉越級升爲禮部郎中,這件事他很清楚,蘇威也沒送什麼禮,就是一個人情,虞世基肯給蘇威這個人情,到自己這裡卻要公事公辦,至於次子嶸,那明擺着就是婉拒了,虞世基所說的‘將來’,還不知是何年何月?

楊約在一旁也有點看不下去,這虞世基肯來弔孝兩次,面子給足,但真求他幫忙,他卻又肯了,難道自己兄長剛去世,世人就對楊家不買賬了嗎?

“虞侍郎,我內史省不正好有個內史之職空着嗎?楊峻才學很不錯,就給他這個機會吧!”

楊約是虞世基的頂頭上司,但實權卻遠遠比不上虞世基,他只能用一種商量的口吻,希望虞世基能給他個面子。

虞世基沉吟片刻,便笑道:“這樣吧!這件事我提請內閣商量一下,如果大家都不反對,我就破格授他內史之職,兩位看如何?”

楊玄感和楊約面面相覷,他們簡直覺得不可思議,虞世基竟然連這點面子都不肯給楊家嗎?還居然來楊府弔孝兩次。

就在這時,一名楊家子弟從外面飛奔進來,對楊約附耳說了幾句,楊約臉色一變,對楊玄感道:“元慶來了,要進來弔唁!”

.........

第62章 交換條件第55章 江陵變天第30章 娶妻當慎第3章 唐魏結盟第24章 小男養家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55章 借風夜襲第99章 意外收穫第10章 遷都角力第32章 龍有逆鱗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35章 爭奪人口第60章 關鍵人物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37章 一記反抽第33章 智取宜昌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6章 宇文告密第30章 關中應對第45章 明智決定第5章 上兵伐謀第20章 月夜之戰第13章 齊王軍師第6章 小事化大第18章 爾虞我詐第44章 當局者迷第59章 心有不滿第64章 宮外之音第52章 軒然大波第57章 高調姿態第32章 致命疏忽第42章 踏平瓦崗第51章 草原異變第1章 重返京城第46章 斷臂之仇第49章 重甲破術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32章 文道武途第45章 四面皆敵第22章 庶叔積善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5章 遭遇之戰第22章 一生一死第28章 關鍵小人第40章 敏秋賑災第3章 盂蘭燈會第23章 奸佞之計第26章 奸商本色第12章 初到突厥第33章 洛陽兵變第49章 敦煌風動第62章 雞肋之城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0章 將帥交心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4章 安撫江南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40章 朝堂之議第27章 金口已開第43章 階下之囚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32章 道士軍師第27章 奇貨可居第34章 夜攻太原第32章 狼水伏擊第31章 淵突之盟第30章 兄弟和解第29章 出爾反爾第66章 羅家有喜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8章 假途滅虢第6章 梳理上谷第29章 情理之中第45章 送君高招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0章 將帥交心第24章 遼東反擊第3章 風雨前夜第3章 勸降建德第21章 建德逼反第3章 勸降建德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5章 初查齊郡第37章 回京前夕第13章 揚帆出海第27章 奇貨可居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72章 闊綽請客第32章 秀才造反第21章 生俘雄信第5章 動之以情第32章 道士軍師第4章 威逼利誘第45章 援軍到來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7章 拜訪沈家
第62章 交換條件第55章 江陵變天第30章 娶妻當慎第3章 唐魏結盟第24章 小男養家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55章 借風夜襲第99章 意外收穫第10章 遷都角力第32章 龍有逆鱗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35章 爭奪人口第60章 關鍵人物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37章 一記反抽第33章 智取宜昌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6章 宇文告密第30章 關中應對第45章 明智決定第5章 上兵伐謀第20章 月夜之戰第13章 齊王軍師第6章 小事化大第18章 爾虞我詐第44章 當局者迷第59章 心有不滿第64章 宮外之音第52章 軒然大波第57章 高調姿態第32章 致命疏忽第42章 踏平瓦崗第51章 草原異變第1章 重返京城第46章 斷臂之仇第49章 重甲破術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32章 文道武途第45章 四面皆敵第22章 庶叔積善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5章 遭遇之戰第22章 一生一死第28章 關鍵小人第40章 敏秋賑災第3章 盂蘭燈會第23章 奸佞之計第26章 奸商本色第12章 初到突厥第33章 洛陽兵變第49章 敦煌風動第62章 雞肋之城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0章 將帥交心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4章 安撫江南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40章 朝堂之議第27章 金口已開第43章 階下之囚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32章 道士軍師第27章 奇貨可居第34章 夜攻太原第32章 狼水伏擊第31章 淵突之盟第30章 兄弟和解第29章 出爾反爾第66章 羅家有喜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8章 假途滅虢第6章 梳理上谷第29章 情理之中第45章 送君高招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0章 將帥交心第24章 遼東反擊第3章 風雨前夜第3章 勸降建德第21章 建德逼反第3章 勸降建德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5章 初查齊郡第37章 回京前夕第13章 揚帆出海第27章 奇貨可居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72章 闊綽請客第32章 秀才造反第21章 生俘雄信第5章 動之以情第32章 道士軍師第4章 威逼利誘第45章 援軍到來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7章 拜訪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