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軍心不穩

歷陽郡,李密的軍隊開始緩慢地撤退了,李密已經得到了確切消息,隋軍佔領了江陽倉和江都城。

這個消息令李密陷入絕望之中,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中了計,蕭杜聯軍不過是個誘餌,他沒有忍受住誘惑,中了楊元慶的調虎離山之計。

儘管李密心慌意亂,但他依然不敢慌亂後撤,蕭杜聯軍像一頭狼一樣緊緊跟隨着他,一旦出現慌亂的跡象,就會引發軍心不穩,最後導致潰敗,現在李密心中還抱有一線希望,奪回江都城和江陽倉。

他之所以從絕望到又有一線希望,是因爲他得到另一個情報,隋軍的兵力並不多,只有四五萬人,如果自己不惜代價猛烈進攻的話,或許就能奪回江都城和江陽倉。

夜幕降臨,李密的大軍進入了江都郡地界,在一條叫做綾水的小河邊紮下了大營,儘管經過了近一天的行軍,士兵們都已筋疲力盡,但士兵們難以入睡,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商議着自己的出路。

如果說江陽倉失守,意味着魏軍即將面臨斷糧的危險,那麼江都失守,就意味着軍心開始不穩.

確實如此,不僅是普通士卒的家眷在江都城內,而且絕大部分將領的家都是安在江都城,江都失守失守就意味着他們的妻兒落入隋軍之手。

隨着消息迅速傳播,幾乎所有的士兵都知道了江都失守之事,頓時人心惶惶,軍心開始嚴重動搖,從紮營開始,軍隊便開始出現了逃兵,由數十人變成數百人,甚至數千人開始逃亡。

逃兵的出現令李密極爲震怒,他命單雄信爲軍法官,率三千軍執利斧巡邏。‘但凡逃亡者,抓住即斬。’

大帳內,李密揹着手焦急地來回踱步,他剛剛接到消息。蕭杜聯軍在距離他五十里外的赤松崗出現了,一直陰魂不散地跟着他們,這讓他極爲擔心一件事,如果隋軍和蕭杜聯軍形成了對他大的前後夾攻之勢,那他就真的危險了。

一方面是軍心渙散,另一方面是前後夾擊的威脅,內憂和外患令李密心中如千萬根絲線絞在一起。愁得他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時,帳門口傳來謀士房玄藻的聲音,“陛下,微臣可以進來嗎?”

李密心中對房玄藻頗有怨念,作爲謀士,他沒有能看透楊元慶的佈局,鼓動自己西征,這就是一種失職。但李密此時心中六神無主,他也想聽一聽建議,便忍住氣道:“進來吧!”

房玄藻走了進來。他心中也十分羞慚,他確實沒有能看出楊元慶出兵江南的企圖,幾乎所有人都認爲,楊元慶會先攻關中,而且青州竇建德還沒有被剿滅,這就給人一種錯覺,隋軍奪取江南,至少是要在先攻克青州之後。

卻萬萬沒有料到,隋軍竟然從海路奇襲江都得手,這讓房玄藻極爲不服。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這其實是他們的一種戰略失誤。

房玄藻上前深施一禮,“參見陛下!”

“請坐吧!”

李密嘆了口氣,回自己的位子坐了下來,房玄藻卻不敢做,依然站在一旁。關切地問道:“陛下可是爲即將面臨的前後夾擊而發愁?”

李密點了點頭,“正是如此,可惜我又無計可施,眼睜睜看着腹背受敵的局面形成。”

停一下,李密又問道:“先生可有什麼方案,解決眼前的危機?”

房玄藻猶豫一下道:“微臣倒是有一策,不知殿下能否接受?”

李密精神一振,連忙道:“先生快說,什麼策略?”

“微臣建議陛下率軍北上,重返中原,再豎瓦崗大旗,攻佔洛陽,呼應唐朝,然後和唐朝聯手對抗隋軍,微臣認爲這是一條出路。”

李密呆了一下,半晌才道:“可是江淮士兵不會跟我北上。”

房玄藻又苦心勸他道:“陛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現在陛下手中有十八萬大軍,加上彭城郡的兩萬軍隊,實際上就有二十萬大軍,其中江淮士兵不過五六萬,其餘十幾萬軍隊都是中原軍隊,他們會支持陛下返回中原,更重要是中原民衆支持瓦崗軍,只要陛下再豎瓦崗大旗,得到中原民衆支持,糧食問題就能解決,底層將士也會支持,陛下這是唯一的出路啊!”

這個建議令李密心中委實難以決策,主要是風險太大,一旦失敗,那就完了,再沒有翻盤的機會,他負手走到帳前,長長嘆息一聲,“讓我再考慮考慮吧!”

就在這時,遠處忽然傳來一陣喧囂吵嚷聲,有人在大罵:“放開我!你們這幫混蛋,放開!”

李密一怔,怒容滿面問:“什麼人吵鬧?”

“陛下,好像是李將軍的聲音。”一名親兵答道。

李密眉頭一皺,他也聽出是他手下猛將李文惠的聲音,這是怎麼回事,只見遠處出現一片火光,火光越來越近,只見大羣手執利斧的軍法兵將一名五花大綁的軍官推了上來,只見他滿面大鬍子,身材雄壯,膀大腰圓,兩膀彷彿有千斤之力。

此人叫做李文惠,是王伯當的部將,也是李密手下數一數二的猛將,使一根一百三十斤重的熟銅棍,勇猛異常,也深得李密的器重,如果不是因爲他頭腦簡單,有勇無謀,他早就被提升爲魏軍第三號人物了。

他身上被四根牛筋緊緊縛住,直勒進他的肉裡去,此時,他心中憤怒異常,臉脹紅得彷彿要爆炸,疼得人大喊大叫,“給我鬆綁!渾蛋!”

一羣軍法兵將他推到李密面前,一腳踢在腿彎處,李文惠撲通跪倒在地,一名校尉上前稟報道:“啓稟陛下,此人要逃走,被弟兄們發現,在抓捕過程中,被他打死了三十四人,打傷不計其數,特推來讓陛下發落。”

李文惠扭頭大吼:“我若不反抗,你們就要殺了我,我是被你們所逼。”

李密陰沉着臉走上前,忽然狠狠兩記耳光抽在李文惠臉上,咬牙切齒道:“你竟敢當逃兵,背叛我?”

李文惠深深低下頭,低聲道:“我娘在江都城內,我害怕隋軍害她,我要把娘帶走,絕沒有背叛陛下的想法。”

“哼!”

李密重重哼了一聲,嚴厲的目光逼視着他道:“家眷在江都城的弟兄不止你一個,別人都不逃,就你逃跑,你竟敢動搖的軍心!”

房玄藻見李密動了殺機,連忙上前勸道:“陛下,李將軍一向是愚直之人,事母至孝,軍中大都知曉,看在他從前替陛下南征北戰的份上,饒他一命吧!”

旁邊親兵也紛紛替李文惠求饒,李密望着軍法官手中的利斧,冷冷道:“我說過,敢逃跑之人格殺勿論,我若饒他,何以服衆,推下去,斬了!”

李文惠眼淚流了出來,大喊道:“陛下,末將不畏死,懇求陛下替我恩養老孃,我來世做牛做馬報答陛下。”

房玄藻跪倒在地,泣道:“陛下,饒他一命吧!”

所有人都跪了下來,“饒了他吧!”

李密卻不爲所動,一揮手,“推下去,斬!”

軍法將李文惠推了下去,片刻將人頭呈上,“陛下,李文惠已斬。”

“把他人頭傳送三軍示衆,膽敢逃亡者,一併處死!”

。。。。。。。

李文惠逃跑被殺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十幾萬大軍,引起全軍震動,逃亡潮也暫時被壓了下去。

但軍心動搖並沒有停止,反而越來越深,從士兵轉到了軍官身上,西大營是王伯當的部衆駐紮地,在一座營帳內,二十幾名中低級將領正聚在一起商議對策。

一名偏將憤怒道:“他孃的,根本就當我們是條狗,李文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打虎牢關時,身上中了三箭,保住了帥旗,現在翻臉不認人,說殺就殺了,早知有今天,又何苦替他賣命?”

另一人嘆了口氣,“其實陛下也沒辦法,不殺一儆百,大家都逃亡,軍隊就垮了。”

“狗屁!”

另一人罵道:“這明明就是單雄信在抽王將軍的臉,如果悄悄勸回來,誰會知道,莫非鬧到陛下那裡去,這不明白着讓陛下殺李文惠嗎?殺了李文惠,就等於斷了王將軍一臂,單雄信的用心歹毒,我不相信陛下不知道。”

一名年長的軍官不耐煩道:“別再爭了,這個時候了,還說這些有什麼意思,大家還是想想怎麼辦?我們的家眷都在江都,難道我們真要去打江都?”

衆人都沉默下來,最後一名偏將咬牙道:“人不爲己,天誅地滅,各位,李密大勢已去,還是保自己的妻兒父母吧!”

另一人也道:“秦將軍說得沒錯,李文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李密卻毫不念情地把他殺了,說明在他心中,我們連狗都不如,這樣的主公保他還有什麼意思,戰爭一起,我們還是投降爲上,保住自己的性命,也可以保住父母妻兒。”

衆人都紛紛贊同,這時,忽然有人低聲喊道:“劉順兒來。”

帳簾掀開,只見一名年輕的軍官進帳,衆人驚喜萬分,一起圍上來,“劉順兒,你不是江都嗎?現在江都情況怎麼樣,快告訴我們?”

這名叫劉順兒的年輕軍官神秘一笑,從懷中摸出厚厚一疊信,“這是大家的家信,所有偏將以上都有,我是冒死來送信的,大傢俬下傳遞一下吧!”

衆人聽說有家信,頓時一擁而上,爭先恐後尋找自己的家信,這個時候,一封家書足以抵萬金。

。。。。。。。。。)

第19章 夜審出塵第70章 漢中內訌第78章 攻而不克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6章 大魚落網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1章 兄弟爭功第4章 威逼利誘第14章 戰爭索賠第61章 聯盟分裂第19章 關隴雙貴第29章 再提條件第12章 裴閥老謀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4章 太守師道第35章 越境事件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36章 太原之變第10章 捉兇逼宮第36章 屈突良言第14章 意外之箭第54章 齊王之危第20章 月夜之戰第3章 兩猛相鬥第6章 養虎生患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5章 宇文父子第39章 李靖奇謀第2章 宇文義子第17章 大舉東進第35章 再戰大利第2章 世充登基第60章 大戰悄至第8章 弔孝風波第24章 海寺之戰第32章 誰有骨氣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4章 小男養家第19章 誘敵之計第30章 酒樓遇故第1章 江南隱憂第29章 祖孫會談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27章 關中之變第30章 玄感回京第29章 回馬一槍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24章 草原天鵝第19章 邙山遇故第42章 暗流洶涌第56章 士信之擇第20章 留在草原第10章 米酒事件第27章 義成公主第28章 盛名之禍第1章 江南隱憂第26章 說服李靖第23章 南華梟雄第22章 庶叔積善第3章 烽燧血戰第68章 西域來客第32章 致命疏忽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1章 雪後歸程第19章 嚴厲警告第1章 營州之變第29章 太原王氏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34章 兩面三刀第9章 應對危機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9章 勢力擴張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8章 垂死掙扎第52章 軒然大波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2章 收官之棋第24章 河邊誤認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0章 南方來人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26章 少郎何人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3章 揚帆出海第39章 妥協援兵第39章 發現機會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19章 陰山夜襲第73章 銀錢危機第82章 收到假錢第34章 枕戈以待第38章 皇后之勸第16章 宇文告密第19章 虎牢之危第48章 攻破大營第52章 請君入甕
第19章 夜審出塵第70章 漢中內訌第78章 攻而不克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6章 大魚落網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1章 兄弟爭功第4章 威逼利誘第14章 戰爭索賠第61章 聯盟分裂第19章 關隴雙貴第29章 再提條件第12章 裴閥老謀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4章 太守師道第35章 越境事件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36章 太原之變第10章 捉兇逼宮第36章 屈突良言第14章 意外之箭第54章 齊王之危第20章 月夜之戰第3章 兩猛相鬥第6章 養虎生患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5章 宇文父子第39章 李靖奇謀第2章 宇文義子第17章 大舉東進第35章 再戰大利第2章 世充登基第60章 大戰悄至第8章 弔孝風波第24章 海寺之戰第32章 誰有骨氣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4章 小男養家第19章 誘敵之計第30章 酒樓遇故第1章 江南隱憂第29章 祖孫會談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27章 關中之變第30章 玄感回京第29章 回馬一槍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24章 草原天鵝第19章 邙山遇故第42章 暗流洶涌第56章 士信之擇第20章 留在草原第10章 米酒事件第27章 義成公主第28章 盛名之禍第1章 江南隱憂第26章 說服李靖第23章 南華梟雄第22章 庶叔積善第3章 烽燧血戰第68章 西域來客第32章 致命疏忽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1章 雪後歸程第19章 嚴厲警告第1章 營州之變第29章 太原王氏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34章 兩面三刀第9章 應對危機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9章 勢力擴張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8章 垂死掙扎第52章 軒然大波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2章 收官之棋第24章 河邊誤認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0章 南方來人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26章 少郎何人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3章 揚帆出海第39章 妥協援兵第39章 發現機會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19章 陰山夜襲第73章 銀錢危機第82章 收到假錢第34章 枕戈以待第38章 皇后之勸第16章 宇文告密第19章 虎牢之危第48章 攻破大營第52章 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