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討要說法

黃君漢年約四十餘歲,他出身東郡官宦世家,大業七年時,一名叫翟讓的東郡小吏犯法當斬,他卻欣賞翟讓的膽識,義釋他逃走,從此便有了瓦崗寨。

黃君漢也因爲放了翟讓而連夜逃走,他在江湖上游走了數年,雖然他當年義釋的的翟讓已經成爲聞名天下的一方霸主,他卻不願意去接受他的恩情,後來黃君漢到了太原,在李淵第一次募兵時,他加入了李淵的軍隊,得到了李孝恭的賞識,一步步積功提升,成了今天的將軍。

不久前,他在弘農縣一家裡青樓裡遇到了洛陽名妓蘇萬春,當年他也曾是蘇萬春的豪客,出於舊情,他便收了她做小妾,考慮到弘農郡大戰要爆發,他便命親兵將蘇萬春送回長安,不料蘇萬春竟然在潼關被齊王李元吉搶走了。

這令黃君漢憤怒萬分,這個任何一個男人都難以接受的恥辱,不管蘇萬春是什麼出身,重要的是,現在她已經是他的女人,齊王明知這一點還把她搶走,這又是一種對他公然地侮辱。

黃君漢心中痛苦,一杯接一杯地借酒澆愁,這時,大羣軍官衝了進來,每個人都滿臉怒色,黃君漢停住酒杯喝斥道:“你們要做什麼?”

一名偏將上前拱手道:“將軍,現在軍營內謠言頗多,影響了軍心,我們想來求證。”

“什麼謠言?”黃君漢一愣,他對軍營內沸沸揚揚的傳言竟一無所知。

衆將們面面相覷,不知該怎麼說,可看見主將在這裡喝悶酒痛苦的樣子,估計傳言十有60xs是真的,一名年紀稍大的將領心中嘆息一聲。上前解釋道:“將軍。關於你妻子被齊王搶走之事,現在軍營裡都傳遍了。”

“放屁!”

黃君漢勃然大怒,重重一拍桌子。怒罵道:“這是誰他孃的在造謠?”

將領們都一愣,難道沒有這事?那名將領又小心翼翼道:“還有一種說法,是將軍的小妾被齊王搶走了。”

黃君漢頹然坐下。半晌他悶聲道:“我妻子已快四十歲,齊王搶她做什麼?”

否認了妻子,無疑就是承認了小妾,將領們都憤怒起來,最先問的那名軍官憤恨道:“將軍,你準備就這麼忍了嗎?還是讓軍營裡就這麼謠傳下去,大家就別打仗了!”

男人有兩怕,一怕是自己的女人被人搶走,二怕是周圍人知道他的女人被人搶走。這比殺了他還難受,黃君漢的臉色一陣白一陣紅,最後變得像豬肝一樣。他忽然像野獸般低吼一聲。霍地站起身,一腳踢翻了桌子。大步向帳外走去,從木樁上解下戰馬,翻身上馬衝出了營門,戰時不準飲酒,軍營內不準隨意跑馬,主將不準擅離軍營,這三條軍規黃君漢都觸犯了,將領們都嘆息一聲,足見這件事對他打擊之大。

黃君漢的軍隊駐紮在函谷關,李孝恭的軍隊駐紮在陝縣,兩地相隔並不太遠,此時已是一更時分,軍營內十分寂靜,士兵們早已經酣然入睡,只有一隊隊巡邏兵在軍營周圍來回巡邏,黃河邊的碼頭附近也部署了一千多士兵,徹夜不息地警戒。

李孝恭並沒有入睡,他還在大帳內看書,一直要到三更,河上沒有什麼異常,他才能安心入睡。

李孝恭也是在昨天接到了朝廷發來的牒文,聖上已任命齊王爲潼關大帥,率三萬軍支持弘農郡,這個任命令李孝恭深深嘆息,就算聖上不肯把軍隊全部給自己,但也不要派李元吉此人過來,李元吉丟太原的經過李孝恭很清楚,更是從小就瞭解元吉,這是一個心高氣傲、自私薄涼且寡情無義之人,讓元吉支援弘農郡,他肯聽從自己的指揮嗎?

李孝恭憂心不已,但又對聖上的任命無可奈何,他心中有一種對戰局難把握的焦慮,雖然在看書,可是一個字也看不進去,他看了半個時辰了,書也沒有翻過一頁。

這時,一名親兵在帳門口稟報道:“殿下,黃將軍緊急求見!”

李孝恭一怔,這麼晚了,黃君漢跑來做什麼?自己也沒有召見他,他怎麼能擅離軍營?

李孝恭心中疑惑,便命道:“讓他進來!”

很快,黃君漢快步走進大帳,跪倒在地放聲大哭,李孝恭愣住了,慌忙扶住他,“黃將軍,出什麼事了?”

黃君漢抹去眼淚,咬牙切齒地將李元吉搶他小妾之事原原本本說一遍,最後萬分悲憤道:“我的親兵告訴他們,這是我的女人,換來的卻是兩個親兵被當場殺死,兩個親兵被殺傷,殿下,他要那女人,我送他就是了,爲何還要這般羞辱於我?”

李孝恭驚得手腳冰涼,李元吉竟然膽大妄爲到這個程度,敢搶自己副將的女人,殺他的親兵,這....這還是一個上位者應有的態度嗎?他心裡也是一片混亂,想不到居然會發生這種事情,他一時不知該怎麼辦纔好。

黃君漢之所以來找李孝恭,就是要他替自己出面,討回這個公道,那個女人他可以不要,但他一定要一個說法。

“殿下,末將位卑官小,沒有和齊王說話的資格,只能來懇求殿下替末將出面,討回這個公道。”

李孝恭已經慢慢冷靜下來,他也忽然意識到,這其實也是一個機會,利用這個機會把李元吉換掉,他拍了拍黃君漢的肩膀,“你放心,我一定會給你一個交代,我會讓他得到應有的懲罰。”

黃君漢沉默一下,又道:“殿下是直接去找他要人嗎?”

李孝恭搖搖頭,“現在的戰局我走不開,而且就算直接找他,他也絕不會承認,我要向聖上直接彈劾他。”

黃君漢臉上露出一絲擔憂,他的本意是希望李孝恭和李元吉之間溝通一下,李元吉把蘇萬春還給自己,再個道歉,自己也有了面子,事情就解決了,不料李孝恭竟然要把事情鬧到李淵那裡去,那李元吉以後不恨死自己嗎?他的仕途就完了,和一個親王結仇,這是何其不智?

黃君漢咬一下嘴脣,喃喃道:“殿下,能和先和齊王先溝通一下?”

李孝恭嘆口氣說:“你不瞭解齊王此人,他不但不會理睬我們的交涉,還會再加倍羞辱你,他就是這麼個人,他只害怕聖上一人,也只有聖上能替你討回公道,當然,如果你自己想放棄,我也沒有辦法。”

說到這,李孝恭目光炯炯地注視着黃君漢,彷彿在問他,‘要不要討回公道?’

黃君漢彷彿看見了自己心愛的女人在李元吉胯下哀婉嬌啼,他心一橫,決然道:“請殿下爲末將做主!”

“好!我會連夜彈劾他。”

李孝恭的彈劾奏章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去了長安,戰局依舊是很平靜,無論是王世充還是楊元慶都沒有采用任何行動,他們彷彿在等待着什麼?

崤山,王世充大營前,幾名隋軍斥候疾奔而至,老遠便有巡哨大喊:“站住!”

儘管北隋和南隋都是隋軍,盔甲也大致一樣,但還是有不同之處,區別主要在頭盔,北隋軍的頭盔是赤鷹盔,普通鷹棱盔上有一隻用紅銅打造的蒼鷹,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看得格外清晰,而南隋軍則沒有。

所以巡哨一眼便認出來人是北隋軍斥候,數十支弩箭對準了他們,爲首斥候校尉高聲道:“奉幷州楊總管之命,前來給王尚書送信!”

有人認出了這名校尉,已經來過一次了,他們通報了當值守將,轅門開啓,出來幾名王世充的親兵,問了幾句,便將幾名北隋斥候帶進了大營。

王世充正在沙盤前考慮奪取弘農郡的戰術,他已能肯定楊元慶會渡河參戰,這個他曾經最忌諱的事件,現在他也接受了,經過幾次溝通,他已經相信了楊元慶的承諾,僅僅只是把李淵的勢力趕回關中,而不會佔領弘農郡。

李淵佔領弘農郡,將直接威脅到河東郡和洛陽,尤其在冬天結冰後李淵軍隊對河東的威脅尤其大,這也是楊元慶主動參與到解決弘農郡危機的原因,同時也是他們雙方合作的基礎,有着共同的敵人。

現在的關鍵是誰爲主導,本來是雙方平等,各自作戰,互相配合,但漸漸的,王世充發現自己已被楊元慶牽住了鼻子,這場戰役成了楊元慶主導,他協從配合,王世充心中對此也無可奈何,只能慨然長嘆,誰讓他現在有求於人呢?

現在與其說王世充在考慮奪取弘農郡的戰術,不如說他在等待楊元慶的指示,該怎麼打,何時進攻,他已經沒有一點自主權。

這時,親兵在門口稟報:“啓稟尚書,楚王殿下的信使已到!”

“請他進來!”

很快,北隋軍斥候校尉快步走進,單膝跪下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北隋軍斥候校尉蔣通衛奉總管之命特來給尚書送信!”

校尉將一封信取出,呈給王世充,王世充接過信打開,信中的內容很簡單,楊元慶告訴他,發動進攻的時間就在這幾天了,請他做好戰備,準備隨時發動攻勢。

王世充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他以爲有確切時間了,結果還是沒有,心中嘆息一聲,又問校尉:“你們總管現在哪裡?”

“稟報王尚書,我家總管現在在風陵渡。”()

第3章 意外相遇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3章 萬春茶莊第68章 突襲漳南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9章 挖掘線索第36章 屈突良言第33章 智取宜昌第70章 突破缺口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4章 突破之口第4章 苛刻條件第14章 三個女人第35章 隔牆有耳第33章 緣定三生第28章 意外消息第20章 一夜軍變第99章 意外收穫第26章 說服李靖第38章 上元燈會第10章 捉兇逼宮第46章 斷臂之仇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35章 佳人同舟第58章 穩住李唐第42章 是功是過第75章 條件苛刻第5章 敏秋心事第14章 三面受敵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15章 黑夜突破第51章 致命一擊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32章 被迫西撤第42章 步步緊逼第36章 連夜撤軍第77章 楊氏希望第45章 烈火焚城第54章 把水攪渾第50章 波詭雲譎第70章 北方消息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5章 反奪虎牢第20章 高熲事件第4章 以小欺老第44章 再讓一城第52章 人心難測第53章 七星寶刀第27章 接風酒宴第5章 路遇貴人第14章 三面受敵第36章 形勢嚴峻第8章 合縱抗隋第23章 智取霍邑第47章 關隴暗箭第28章 局勢複雜第9章 敵後戰線第9章 舌燦蓮花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4章 太守師道第15章 楊家喜憂第14章 貌忠實奸第47章 雨夜追擊第67章 兵壓漢中第8章 被迫換帥第70章 突破缺口第1章 異牀同夢第54章 雨夜獻城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7章 元家之慾第16章 危機前夜第30章 禍福相倚第37章 秦王求援第4章 假手於賀第96章 舉國兵策第7章 智取伊吾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26章 楊素歸來第39章 李靖奇謀第18章 爾虞我詐第24章 遼東反擊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21章 試探底線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0章 西路隋軍第72章 闊綽請客第29章 引蛇出洞第21章 幽州平寇第60章 關鍵人物第3章 唐魏結盟第22章 蕭後來臨第5章 敦煌布棋第25章 秦王心計第29章 情理之中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43章 孰敵孰友第42章 違禁生意
第3章 意外相遇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3章 萬春茶莊第68章 突襲漳南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9章 挖掘線索第36章 屈突良言第33章 智取宜昌第70章 突破缺口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4章 突破之口第4章 苛刻條件第14章 三個女人第35章 隔牆有耳第33章 緣定三生第28章 意外消息第20章 一夜軍變第99章 意外收穫第26章 說服李靖第38章 上元燈會第10章 捉兇逼宮第46章 斷臂之仇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35章 佳人同舟第58章 穩住李唐第42章 是功是過第75章 條件苛刻第5章 敏秋心事第14章 三面受敵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15章 黑夜突破第51章 致命一擊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32章 被迫西撤第42章 步步緊逼第36章 連夜撤軍第77章 楊氏希望第45章 烈火焚城第54章 把水攪渾第50章 波詭雲譎第70章 北方消息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5章 反奪虎牢第20章 高熲事件第4章 以小欺老第44章 再讓一城第52章 人心難測第53章 七星寶刀第27章 接風酒宴第5章 路遇貴人第14章 三面受敵第36章 形勢嚴峻第8章 合縱抗隋第23章 智取霍邑第47章 關隴暗箭第28章 局勢複雜第9章 敵後戰線第9章 舌燦蓮花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4章 太守師道第15章 楊家喜憂第14章 貌忠實奸第47章 雨夜追擊第67章 兵壓漢中第8章 被迫換帥第70章 突破缺口第1章 異牀同夢第54章 雨夜獻城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7章 元家之慾第16章 危機前夜第30章 禍福相倚第37章 秦王求援第4章 假手於賀第96章 舉國兵策第7章 智取伊吾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26章 楊素歸來第39章 李靖奇謀第18章 爾虞我詐第24章 遼東反擊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21章 試探底線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0章 西路隋軍第72章 闊綽請客第29章 引蛇出洞第21章 幽州平寇第60章 關鍵人物第3章 唐魏結盟第22章 蕭後來臨第5章 敦煌布棋第25章 秦王心計第29章 情理之中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43章 孰敵孰友第42章 違禁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