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羅藝之慮

其實羅藝很清楚次子來找自己的目的,不僅是他,好幾名被李元吉奪權的心腹大將也來找過他,每個人都憤恨異常,要求投降隋朝,羅藝何嘗不想,只是。。。。。

羅藝嘆了口氣:“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有沒有考慮過,若我們投降了隋朝,你大哥怎麼辦?”

這就是羅藝最大的心病,他的長子在東宮爲人質,一但他投降了隋軍,李建成怎麼可能饒過長子?

“可是。。。。上一次大哥不是來漢中送信嗎?或者父親就說病重,讓大哥來探望父親,李建成既然自詡孝道爲先,那他就應該放大哥來漢中探病。”

羅藝搖了搖頭,“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局勢危急,隋軍已殺到漢中,李建成怎麼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把你大哥放回來,而且我有沒有生病,李元吉會不知道?李建成不傻,這種事瞞不過他,此時你大哥應該已被監視住了。”

羅信還要再說,這時,門外傳來親兵的稟報:“啓稟總管,倉曹參軍王建在府外求見,說有重要事情稟報。”

羅藝擺擺手,對羅信道:“你去替問問他有什麼事,若有重要之事,可以領他來見我,若沒什麼重要事,你和他談談就行了,安撫他一下。”

這兩天,不斷有手下來請求投降隋朝,羅藝已被擾得心煩意亂,他不想再見了,羅信點點頭,轉身離開了書房,向府門外走去。

。。。。。。

府門外站着兩人,一個是倉曹參軍事王建,四十餘歲,身材中等,頗爲精明能幹,另一人便是隋軍斥候王濟,他已被升爲校尉。司馬姚晉東並沒有另外派使者,直接就命他爲使者,來給羅藝送一封徐世績的親筆信。

王濟有點緊張,他雖然爲人很精明,從軍前就是一個商人,談生意,和人打交道,是他的擅長。但他畢竟沒有做過這種使者之事,尤其和羅藝這樣的高管交涉,他心中更是不安。

“不用緊張,有我在,他不會把你怎麼樣,這個面子他得給我。”旁邊的王建看出了堂弟的緊張。低聲安慰他。

王濟點點頭,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又低聲道:“如果他不肯投降怎麼辦?”

王建很瞭解羅藝的處境,笑了笑,“放心吧!很多事情他也身不由己,咱們別急,慢慢來,實在不行,就按我想到的特殊辦法來做。”

兩人正說着話。這時,羅信從府內走了出來,他任記室參軍,和王建很熟悉,一出門便拱手笑道:“聽說王參軍這兩天很忙碌,怎麼有空過來?”

王建回禮道:“有大事要來稟報總管,再忙也得來。”

羅信正要問什麼事,一轉眼卻看見了王濟,不由一愣。“這位是?”

王建上前附耳低語幾句。羅信吃了一驚,這竟然是隋軍的使者。他連忙道:“快請進!”

羅信請兩人進府,安置他們在貴客房休息等候,他則匆匆趕來找父親。

“父親,孩兒有大事稟報。”

“進來再說。”

羅信走進房間,躬身道:“父親,王建帶了隋軍使者前來,要求見父親。”

羅藝眉頭微皺,王建不過是倉曹參軍,又是南鄭本地人,他怎麼會和隋軍認識,羅藝有點擔心這是李元吉設下害自己的陷阱。

羅信明白父親的擔心,又道:“是王建的一名堂弟在隋軍中爲校尉,此人帶了一封信前來,是徐世績的親筆信。”

此時羅藝已經想通,其實以李元吉的爲人,他若想害自己,就會直接殺了自己,然後隨便安一個罪名,不會這麼麻煩,這必然是隋軍的使者,他點了點頭,“帶他們到我書房來。”

羅信快步出去,不多時,他把王建和王濟二人領到了父親的書房裡,王建上前深施一禮,“參見總管!”

“王參軍不必多禮。”

羅藝的目光卻盯住了他身後的王濟,長得這麼矮矮胖胖,這是隋朝的使者嗎?他心念一轉便明白了,應該是他和王建的關係,才被用作使者。

王濟也走上前,深深施一禮,“參見羅將軍。”

“貴使不必客氣,聽說你帶有一封給我的信,現在可帶來?”

羅藝對這個使者不感興趣,只對徐世績的親筆信感興趣,王濟連忙從懷裡取出信,雙手呈上,羅藝接過信,取出信看了一遍,和他想的一樣,就是天下大勢已定,請他認明形勢,順勢而爲,可保證他將來的前途。

畢竟不是楊元慶的親筆信,沒有什麼令人期待的地方,不過可以從中看出隋軍的意圖,並不打算攻城,而是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果是楊元慶的親筆信,羅藝或許會有所考慮,不過是徐世績的信,羅藝的興趣就不是很大了,他首先要考慮自己長子的安全。

不過羅藝也沒有拒絕,便淡淡道:“請王校尉回去轉告徐將軍,就說事關重大,我需要考慮幾天,一但考慮成熟,我便會立刻答覆他。”

父親的回答令旁邊羅信心中暗暗嘆息一聲,他了解自己的父親,父親這樣回答,其實就是拖延,既不答應,也不拒絕,不到最後關頭不會表態,令羅信心中無比失望,這樣就失去了掌控命運的主動,他將來的仕途就有點吃力了。

“信兒,替爲父送客。”

羅信萬般無奈,只得把王建和王濟送出府,他站在臺階上拱手道:“請給家父一點時間,讓他考慮考慮。”

“這個是自然,那我們先告辭了。”

兄弟二人登上了馬車,告辭而去,羅信望着他們走遠,才長長嘆了一口氣,憂心忡忡地進府去了。

。。。。。。

馬車裡,王濟擔憂地問堂兄道:“兄長覺得羅藝的表態是什麼意思?”

王建冷笑一聲,“他的表態很模棱兩可,既不答應,也不拒絕,說要考慮,卻又不肯給出具體期限,是考慮三天還是考慮一個月?他都不肯說,這說明他並沒有什麼誠意。”

“那我們怎麼辦?”王濟緊張地問道,他只是一個小商人,對這種軍國大事沒有主見。

王建畢竟在漢中官場混了十幾年,他知道該怎麼辦,更重要是,這事關他的切身利益,關係他能不能當上漢川郡司馬,他當然會賣力地做好此事。

“不妨,就按照我們事先商量的辦法,逼他表態。”

。。。。。。。

齊王李元吉是三天前才返回漢中,他被迫把巴蜀軍權交給了段志玄,率領百餘心腹離開了成都,不過在父皇給他密旨中,又命他奪取漢中的軍權,李元吉明白,這是父皇不放心羅藝,但父皇又不想引發太子和秦王對漢中兵權的爭奪,才密令他下手奪權。

李元吉亮出了尚方天子劍,以強力手段逼迫羅藝交權,除非羅藝直接造反,否則他不交權,李元吉便可直接斬殺他,李元吉吃準了羅藝,他兒子在東宮做官,他敢造反嗎?

不過讓李元吉有些遺憾的是,他手下心腹不多,除了免去羅藝手下十幾名心腹將領外,其他文武官員,他也只能用羅藝的舊人。

這兩天齊王李元吉也頗爲緊張,他剛剛奪了羅藝的軍權,便得到消息,徐世績率領四萬隋軍正向漢中殺來,這個消息令李元吉後悔不迭,早知道他就直接返回長安了,奪這個軍權有屁用,白白替羅藝收拾殘局。

但此時他也無可奈何,這個時候他再丟下漢中,逃回長安,父皇非宰了他不可,他只得命令軍隊死守城池,同時又向長安緊急求援。

李元吉的住處便是漢川郡太守府後宅,此時,夜已經黑盡,李元吉一個人坐在房間裡喝着悶酒,如果按照他的脾氣,他必然會派親兵去給他搶奪女人,沒有女人陪宿,他夜裡無法入睡。

不過今晚他沒有這個心情,他剛得到情報,隋軍已經進入漢川郡,離南鄭已不足五十里,也就是說,明天清晨,隋軍將出現在南鄭城外。

李元吉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就在這時,有侍衛在門口稟報:“殿下,倉曹王參軍緊急求見,說有大事稟報。”

李元吉已喝酒半酣,便令道:“帶他來見我!”

不多時,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侍衛稟報道:“殿下,王參軍來了。”

“進來!”

門開了,倉曹參軍事王建走了進來,跪下行禮,“拜見齊王殿下!”

李元吉瞥了他一眼,這個倉曹參軍事他只見過一面,據說是本地人,本地人他喜歡,不是羅藝的心腹就行,李元吉的語氣變得柔和起來,“王參軍,你有什麼大事要稟報?”

“啓稟殿下,剛纔羅總管找微臣去了他的府中。”

李元吉精神一振,一下子有了興趣,“他找你去府中做什麼?”

“他要微臣寫一份清單給他,南鄭城中還有多少軍糧,有多少草料,還有多少箭矢、兵甲等等,所有作戰物資,他都要我提供一份詳細清單,微臣不知他爲何要這些清單,不知該怎麼辦?特來向殿下稟報,請殿下指示。”

李元吉一怔,他的眼睛漸漸眯了起來,這些都是極重要的軍事情報,羅藝爲何要?他想把這些情報提供給誰?

。。。。。。。。。

第27章 拜訪沈家第11章 雪後歸程第2章 冤家路窄第61章 南陽事件第16章 伴君如虎第62章 激戰七裡第34章 緊急應對第34章 突破之口第53章 建德求和第91章 突厥慶功第45章 兵壓江陵第34章 兩面三刀第73章 銀錢危機第23章 楊家禍根第35章 孤家寡人第4章 利益之誘第81章 隋唐大戰(十一)第7章 楊廣之憂第25章 不速之客第38章 兵分兩路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29章 再提條件第59章 暗度陳倉第53章 四子巧郎第16章 解囊救窘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2章 帝王失信第40章 朝堂之議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31章 夜授密旨第6章 出乎意料第19章 心理之戰第22章 河東紳商第7章 古怪心思第43章 無妄之災第4章 等待消息第47章 雨夜追擊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47章 匪亂再起第2章 敵蹤初現第31章 矛盾激化第56章 下婿催妝第22章 遼東亂戰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4章 新的兵器第7章 智取伊吾第53章 脣槍舌劍第5章 元慶回京第51章 致命一擊第13章 引導消費第14章 戰爭索賠第33章 大軍壓境第8章 假途滅虢第13章 走私線索第66章 尋找時機第20章 邊疆奏摺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9章 關隴雙貴第7章 大利望族第42章 人棄我用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6章 裴氏父子第23章 隱形力量第41章 意外情況第9章 我想學武第6章 王府夜話第41章 盧氏橋樑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6章 夜襲柔遠第39章 重要情報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8章 被迫換帥第49章 干戈玉帛第27章 留條後路第11章 月圓之夜第19章 離別之酒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5章 一劍穿心第16章 宇文告密第61章 南陽事件第1章 灞橋秋色第45章 送君高招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28章 意外消息第9章 挖掘線索第59章 獨孤之憂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1章 初次談判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54章 齊王之危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8章 關鍵小人第31章 船中飛箭第44章 西秦使者第49章 西陘關前第1章 齊郡大戰第3章 風雨前夜
第27章 拜訪沈家第11章 雪後歸程第2章 冤家路窄第61章 南陽事件第16章 伴君如虎第62章 激戰七裡第34章 緊急應對第34章 突破之口第53章 建德求和第91章 突厥慶功第45章 兵壓江陵第34章 兩面三刀第73章 銀錢危機第23章 楊家禍根第35章 孤家寡人第4章 利益之誘第81章 隋唐大戰(十一)第7章 楊廣之憂第25章 不速之客第38章 兵分兩路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29章 再提條件第59章 暗度陳倉第53章 四子巧郎第16章 解囊救窘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2章 帝王失信第40章 朝堂之議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31章 夜授密旨第6章 出乎意料第19章 心理之戰第22章 河東紳商第7章 古怪心思第43章 無妄之災第4章 等待消息第47章 雨夜追擊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47章 匪亂再起第2章 敵蹤初現第31章 矛盾激化第56章 下婿催妝第22章 遼東亂戰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4章 新的兵器第7章 智取伊吾第53章 脣槍舌劍第5章 元慶回京第51章 致命一擊第13章 引導消費第14章 戰爭索賠第33章 大軍壓境第8章 假途滅虢第13章 走私線索第66章 尋找時機第20章 邊疆奏摺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9章 關隴雙貴第7章 大利望族第42章 人棄我用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6章 裴氏父子第23章 隱形力量第41章 意外情況第9章 我想學武第6章 王府夜話第41章 盧氏橋樑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6章 夜襲柔遠第39章 重要情報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8章 被迫換帥第49章 干戈玉帛第27章 留條後路第11章 月圓之夜第19章 離別之酒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5章 一劍穿心第16章 宇文告密第61章 南陽事件第1章 灞橋秋色第45章 送君高招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28章 意外消息第9章 挖掘線索第59章 獨孤之憂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1章 初次談判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54章 齊王之危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8章 關鍵小人第31章 船中飛箭第44章 西秦使者第49章 西陘關前第1章 齊郡大戰第3章 風雨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