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

建極十二年六月初一,大朝會之後,儲慎儀、姚自、張慎思、衛鼎利四人單獨面聖,隨後領了旗牌、官印,帶着一批隨從,南下嶺南赴任。

儲慎儀出任嶺西道巡撫使,姚自擔任嶺東道巡撫使。後面兩位分別是突將軍、經略軍大將,因年事已高,便外放出任嶺西、嶺東兩道都指揮使,利用他們豐富的經驗彈壓地方。

當然,光靠他們自己肯定是不行的。

朝廷還在突將、經略二軍中招募了一批志願南下的四十歲以上的老卒,充任基層武職。陝州院、鄆州院也挑選了一批願意南下的新兵,總計數百人,浩浩蕩蕩南下邕州、廣州,宣示着朝廷對五管之地的主權。

以鎮海軍所轄之潤、蘇、常、杭、湖、睦六州(治潤州),與原浙東觀察使所轄之越、明、婺、衢、處、臺、溫七州(治越州),合併爲江東道。該道總共十三州,治杭州。

宣歙節度使所轄之宣、歙、池三州劃歸江西道。該道轄十一州,治洪州。

河南道本轄十八州,今劃出光州、壽州,併入淮南道。

淮南道轄揚、楚、濠、除、和、廬、舒、壽、光九州,治揚州。

地方雖小,但近些年人口慢慢恢復,經濟實力日漸增強,是南方開發得最好的地區。很多官員不去搶江東、江西、湖廣的官職,但挖空心思想去淮南,可見一斑。

湖北道本有七州,後又劃入了荊南鎮所屬的荊、朗(朗、澧二州六縣合併爲朗州)、峽、歸四州,共十一州。

因湖南地方太小,只有七州之地,且湖南、湖北各自人口太少,一個不足百萬,一個百餘萬,於是乾脆合併起來,置湖廣道,轄十八州之地。

一道人口,才抵得中原魏州、宋州之類一州人口,湖廣十八州聽着好聽,其實也就那麼回事。經濟、人口、交通、文化各項事業遠遠落後,以至於各州縣官員的平均品級都要比中原低上一等——上中下州、上中下縣,其官位數量、品級顯然是不一樣的。

如此一番操作後,南方計有淮南、江東、江西、福建、嶺東、嶺西、湖廣、黔中、劍南九道。北方則有直隸、河南、淮海、河東、河北、遼東、關內、關北、隴右、河西十道。

全國總計十九道。

做完這些行政區劃的瑣事,剩下的就是填充官員了。

舊官員每個都要經由吏部考功司的考覈,人人過關——有統戰需要的除外。

關西、河南經學生又得到了一大撥授官的機會。

所有人都明白,這是王朝初期最後一次大機遇了,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因此也不再挑挑揀揀了,有機會就上,哪怕到南方溼熱之地當個吏員也好的。

大家都清楚,國朝將來總歸要開發南方的。提前去,先佔據一個有利的位置,趁着如今競爭少的好機會,爭取發展出一個地方豪強出來,將來開發出來後,果實就會由他們最先摘取。

當然,這也是他們應得的。

你當開發溼熱地帶是一件容易的事?別看江南的潤、蘇、常、湖、杭等州開發出來了,但那是花費了巨大代價的。

沼澤裡蚊蟲孳生,或許還有各種毒物。你去開發,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沼澤,砍伐各種長得飛快的灌木、雜草、蘆葦,這個過程中沒有損失?或許今天還好好的,明天就一病不起了,還不知道得的什麼病。

即便花費人命渡過這個階段了,接下來也不好搞。那麼多水澤,你得歸攏一下,哪裡填平作爲農田,哪裡疏浚出河道,哪裡做水庫,哪些充作驛道、住宅、集市……

天公不作美,發一次大水,你的這些努力就白費了。

總之,江南、江西的開發,是一代代先民的血肉鑄就的。現在你看到的繁華的城邑,四通八達的水渠,碧波萬頃的湖泊以及一望無際的稻田,在很多年前都是不存在的。

那時候甚至連驛道都沒幾條,出個門都得乘船。

現在叫江南水鄉,以前是沼澤污泥。

我花費巨大代價開發出來的地方,自然要佔有好處,不然不是白來了?

朝廷對這些也是默許的,甚至允許大家族聚居。像楊握一大家幾百口人去仙州一樣,北方也有大家族南下——

前鎮州幕府判官周澤,就帶着本家及依附於他們的莊客千餘人南下,至江西虔州(今贛州)定居,開闢荒地,耕讀傳家。

前魏博節度使羅弘信的外甥,也帶着王氏家族五百多口人南下朗州,收拾被戰爭摧殘的廢墟,清理撂荒的農田,紮根於武陵縣。

剛剛出任金刀軍副使的李嗣昭,還有分支家族成員兩百餘人南下福建汀州,擔任地方縣吏的同時,與長汀洞蠻爭奪土地。

這就是華夏先民的開發方式。

你可以說是同化,也可以說是殖民,但廣袤的南方確實就是在這種舉家遷移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磨下來的。

整個過程持續兩千年,一代一代接力,堪稱史詩級的大業。

******

六月初十,邵樹德在長安西苑接見了以徐溫、張顥爲首的一干淮南降官。

“徐、張二卿行事果斷,讓朕十分驚訝。”邵樹德把玩着一張硬弓,瞥了一眼站得密密麻麻的人羣,說道。

徐溫心中一驚。

他現在有點患得患失,因爲想得太多。性格如此,沒有辦法。

兩百人做下如此大事,聖人會怎麼看?

似乎沒什麼,因爲自唐以來,老節度使離任或去世,新節度使或留後站不住腳,被幾百軍士鼓譟推翻的事情多的是。

但似乎又有很多的問題。因爲那個時代畢竟已經過去了,現在還搞這些,委實有點扎眼。你也不想想,多少年沒出過這種事了?

更何況,淮南的情況,有點類似於中樞朝廷。左右牙叛亂,不就是禁軍叛亂麼?今上五十多歲了,他會不會忌憚這個?

徐溫的心思之敏感、細膩,有時候像個女人,想得越多,越惶恐。

他又看了一眼張顥,頓時暗暗嘆氣。

如果北方沒有大夏這麼一個龐然大物,他自覺可以把張顥玩死,獨掌淮南大權。這個夯貨,腦子挖出來估計都沒幾兩,做下大事後,但撈錢玩女人,然後高高興興等着朝廷來交割。

甚至還被徐州行營的官員稱讚了幾句,說他懂事、麻利,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傻人有傻福。

“陛下,天下即將歸於一統,臣立功心切,故行斷然之事,以保淮南一隅安寧。”徐溫說道。

張顥張了張嘴,吞吞吐吐道:“楊握抗拒天兵,死不足惜,我送他一程,免得礙事。”

邵樹德大笑。

跟在他身邊的官員、軍將們也嗤笑不已。

“昔年徐卿在舒州任團練使,戰守有方,又有撫民之術。”邵樹德說道:“立下如此大功,朕又如何能不酬?恰好隴右道轉運使的職位空出來了,徐卿下月便去河州上任吧。”

“臣謝陛下隆恩。”徐溫心下稍安。

這個職位其實不錯了,比他想象中要好。隴右安定二十餘年了,應該窮不到哪去。轉運使負責一道之財賦,固然費心費力,但權力相當不小,油水也不少。對於這個安排,他沒什麼不滿意的,因此第一時間謝恩。

“先別急着謝恩。”邵樹德說道:“隴右道從去年開始,就在整修驛道,囤積物資,輸往各個節點。過會徐卿可往中書省一行,瞭解下任務,隨後再去拜會下巡撫。好生做事吧,朕不會虧待有功之臣的。”

“臣遵旨。”徐溫應道。

“張卿……”邵樹德的目光又轉向了張顥。

張顥眼巴巴地看着。

“關內道刑獄使李卿剛剛致仕,這個職位就由你暫代吧。”邵樹德說道。

“臣遵旨……臣謝陛下隆恩。”張顥立刻應道。

略略有些失望,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比起巡撫使、轉運使、都指揮使,刑獄使其實沒那麼重要。但怎麼說呢,好歹是個四品官,級別很高了,保證他一個體面富貴的生活不能。更何況已經撈了那麼多錢了,夠了,剩下的日子就混着吧,斷斷桉、清理下冤訟,似乎也不錯。

“其他淮南降人……”邵樹德的目光在人叢中掃來掃去。

沒看到拓跋仁福,聽聞不知所蹤。邵樹德也懶得找了,他自己心裡有鬼,總覺得要對付他,其實想多了。

“朱卿!”邵樹德看向朱瑾,神色複雜。

“陛下。”朱瑾有些尷尬地上前,躬身行禮。

天下雖大,卻再也無處可逃了,奈何奈何。

邵樹德突然想起了齊氏,微微有些後悔。

這個女人還在當宮官,被他臨幸了幾次,後來就忘得差不多了。

他曾經剖析過自己,爲什麼那麼喜歡人妻。

後來有一天,他發現喜歡在臨幸完樑王妃張惠、前唐何皇后、渤海王后高氏、契丹可敦月理朵之後,親眼看着這些身份尊貴的婦人的隱秘之處,流出他的子孫,並恨不得在這些婦人的頭頂上寫上她們曾經的身份,這才知道,這是一種源自征服的變態慾望。

但他臨幸齊氏,純粹是泄憤罷了,有點不值得。

“朱卿正值壯年,可願爲朕效力,廝殺疆場?”邵樹德問道。

Wωω¤ тт kΛn¤ CΟ

那麼多人,他只看着朱瑾,其他人根本是懶得關注。

朱瑾嘆了口氣,旁人紛紛側目。

“有些心思,已經澹了。”朱瑾開口道:“行密待我以上賓之禮,但也僅僅是上賓之禮。需要打仗時,臨時允准我帶兵,還派人監視掣肘。”

說到這裡,他轉頭看了一眼徐溫。

徐溫回以微笑。楊行密時代,他確實經常充當朱瑾的助手,順便監視他。

“而今天下歸於一統,我已無別的心思。”朱瑾說道:“願爲陛下效力軍前。”

“好!”邵樹德喜道:“朱卿可至奉國軍謀一騎將軍職,爲朕北上橫掃韃靼。”

“臣遵旨。”朱瑾大聲應道。

奉國軍萬人,軍使夏魯奇,最近又調李存勖爲副使,朱瑾可擔任都遊奕使一職,正好發揮他的特長。

這支部隊訓練的時間也不短了。接下來便可以派出去練一練了,先拿磧北草原的韃靼人開刀。

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964章 廢物第963章 南北衙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十章 打法第1243章 北口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三章 好友第六十四章 碼頭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五十一章 圍三闕一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十九章 碰撞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七十五章 去吧!第1174章 工徒與刑徒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六十章 落幕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九十章 殷鑑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1173章 學子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二十二章 催促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1034章 纏鬥第1190章 戰術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1248章 分裂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八章 目標:故懷荒鎮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四章 兵諫第十九章 金城(二)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十章 遺產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1032章 對進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1265章 韓氏第587章 不動搖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十九章 朔州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591章 莎城第七章 亂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九章 局勢第978章 督戰官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
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964章 廢物第963章 南北衙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十章 打法第1243章 北口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三章 好友第六十四章 碼頭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五十一章 圍三闕一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十九章 碰撞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七十五章 去吧!第1174章 工徒與刑徒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六十章 落幕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九十章 殷鑑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1173章 學子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二十二章 催促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1034章 纏鬥第1190章 戰術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1248章 分裂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八章 目標:故懷荒鎮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四章 兵諫第十九章 金城(二)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十章 遺產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1032章 對進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1265章 韓氏第587章 不動搖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十九章 朔州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591章 莎城第七章 亂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九章 局勢第978章 督戰官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