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兩地

驛道之上,大軍迤邐。

軍士們解了衣甲,下了弓弦,長槍步槊放在驢車上,神情輕鬆,快活無比。

此番出征,雖未能盡全功,但擄掠到了不少財貨,軍士們都很開心。

地盤、權力,那是將帥們考慮的事情,與我等何干?

彭城可不好攻,徐州兵也兇得很,得死多少人?

還不如像現在這樣,圍而不打,搶點財貨、糧食回去,家裡人的日子也能寬鬆點。

路邊傳來了一陣慘叫聲,衆軍神情爲之一凜。

隊頭死了,底下人還活着,按軍法當斬。

推人及己,路過的軍士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那些曾經的同袍。

還不如在戰場上拼死算了!

或者,找機會跑得遠遠的啊!河南的山野叢林之中,不知道藏着多少潰兵呢,去投奔他們啊!

一騎快速奔來。及至某路邊野店時,騎士勒住馬繮,輕巧地躍下戰馬。

“阿父,這邊怎有如許閒雜人等?”謝彥章將馬鞭交給親兵,問道。

“都是些逐利而來的商徒。”坐在椅子上一位中年將領說道:“動不得。”

謝彥章瞭然。沒點來頭,敢做大頭兵的生意?

“班師之後,是不是要去河東了?”謝彥章問道。

“大帥的心思,誰猜得準?也就敬司馬知之甚深。”葛從週一笑,道:“某覺得,若能攻滅河東,大帥肯定是願意的,但若沒有機會,也不會硬拼。淮南、武寧軍、泰寧軍、天平軍、魏博,大把的地盤等着去攻取,何必與李克用死拼?還不到時候。”

平心而論,李克用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他在如今天下諸藩帥當中,算是對部隊掌控力比較深的了。

其他那些藩鎮,保老巢時戰鬥力還可以,但出鎮作戰,要麼有朝廷詔命,要麼加大賞賜,否則很難的。而且就算出動了,戰鬥力和士氣也很一般,蓋因軍士們消極應戰。

真正能對軍隊如臂使指的,如今北方就兩個,都是白手起家的藩帥,即邵樹德和朱全忠。

這一點不意外。

繼承得來的軍隊,如何能與一手拉起來的部隊相比?

李克用這七年來一直在努力消化原來的河東本地勢力。他是有本錢的,代北武人集團,上任時直接帶了五萬大軍,後來遣散一半蕃人,但仍有本錢。

其他藩帥,怎麼說呢,對衙軍的控制程度輕重不一,發揮不了其真實戰鬥力。

“此番已有四鎮聯名要討李克用,機會還是很大的。新君登基,多半不會阻撓,幽州軍出蔚州,聯合大同軍,南下攻忻、代。成德軍攻邢州,我軍攻澤、潞,李克用便是有三頭六臂,他也頂不住。”謝彥章有些興奮。

河東是宣武近在咫尺的生死大敵,若能平滅,河北三鎮、天平泰寧、武寧淮南、山南東道、陝虢河中等鎮就好打多了。

他們多半會自掃門前雪,容易一一擊破。也就幽州李匡威有點實力和野心,能驅使得動底下的大頭兵,但也不用太過擔心。

這些老藩鎮啊,暮氣沉沉,即便換了節度使,但底下人沒變,完全沒有宣武軍那種朝氣蓬勃的感覺。

“四鎮怕是不夠。”葛從周看着神情興奮的義子,到底年輕啊,想得太簡單了。

“設若汝爲成德節帥,此時會怎麼做?”葛從周決定給義子傳授點“江湖經驗”,問道。

“自是出兵攻邢州。李鴉兒據此三州,威脅鎮冀,必欲奪之而後快。”謝彥章答道。

葛從周搖頭。

此義兒軍略是不錯了,爲人也很好,不驕橫,不跋扈,對讀書人也不歧視,甚至多有禮遇。但爲人處世不太行,對人心的把握也多有不足,得好好教導一番。

“若李克用兵敗,河東爲汴軍所據,你又作何想?”葛從周追問道。

謝彥章努力將自己代入王鎔的位置,半晌後方道:“兩面受敵。汴軍一路出河東,一路攻破魏博後北上,局勢窘促。”

葛從周這才笑了。

“河東於河北諸鎮而言,固然是敵,然亦是屏障。亂世武人,趨利避害,算計得清清楚楚。讓汴軍滅了河東有何好處?”葛從周道:“若不是現在李克用氣勢正盛,擺明了要吃河北,他們壓根就不會生出聯合討伐河東的念頭。退一萬步講,就算四鎮真的一起出兵,在李克用敗相顯現的時候,王鎔等人也會主動退兵,甚至倒戈一擊,聯合李克用攻咱們。”

謝彥章恍然大悟,只覺得這纔是真正高深的兵法。戰場上面對面那點東西,和這種兵法比起來,又黯然失色了。

“那此番竟然要無功而返?”謝彥章有些不太能接受這個事實。

成德、幽州、大同、宣武,理論上能出四十萬大軍,這可是實打實的四十萬兵,沒把民夫壯丁算在內,也沒吹牛,居然不能滅了河東?

人心之詭詐、多變,利益牽扯之複雜,太讓人頭疼了。

“大帥還是看不開,想搏一搏那個萬一的機會。”葛從周嘆道:“不過也沒錯,多少撈點好處吧,能削弱河東實力也是好的,如果能佔據澤、潞二州,那對晉陽可就有高屋建瓴之勢了。這個詞沒用錯吧?阿爺讀書甚少,你整日和一幫儒生混在一起,學問應比我高。”

“沒錯。”謝彥章莞爾一笑。

“吾兒還忘了一人。”葛從周突又說道。

“邵樹德!”謝彥章脫口而出。

“正是此人。”葛從周道:“數月前其率大軍二十萬,東出振武軍,入雲州,迫退李克用。若此人願從朔州發兵,深入嵐、石,然後轉兵東向,直趨太原府。幽州、大同再攻代州,吾軍北上進佔澤、潞,方纔可能滅掉李克用。李克用就那點人,又要防邢州,還要守禦忻、代、澤、潞,支應不過來的。只是他未必願意這麼做,嵐、石諸州,地勢崎嶇,關城衆多,補給不易,又是窮鄉僻壤,得之無絲毫作用。反倒會讓咱們搶佔太原府,智者所不爲也。”

“朔方騎軍倒是挺精銳。”不知道爲什麼,謝彥章的腦海中第一個想起的,就是當初在關中見到的忠勇都三千騎卒。

說句喪氣話,比宣武軍的騎軍像樣多了!

“也別瞎想了,回去後好好準備吧,大帥應是要進兵的。”葛從周道。

******

“……克用終爲國患,今因其敗,臣請帥汴、滑、孟三軍,與河北三鎮共除之。”

“啪!”李克用憤怒地將一份抄件拍在案上。

蓋寓默默地看着他。

如今的朝廷,就像個四處漏風的破房子,只要肯花錢,總能得到各種消息。

比如靈武郡王邵樹德上奏,爲新君建榆林、沃陽兩行宮。

比如宰相韋昭度表西門文通爲邛南防禦使。

比如給宣、歙(射)二州賜號寧國軍,以楊行密爲節度使。

比如朱全忠辭淮南節度使之職,表孫儒爲其帥。

太多了,沒有得不到的消息,只要肯花心思,肯花錢。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最讓河東上下憤怒的,還是朱全忠的這份奏章。

惡意滿滿,包藏禍心,對河東之企圖昭然若揭。

“大帥,此事還須慎重對待。”見李克用發完了脾氣,蓋寓估摸着差不多了,於是便進言道。

李克用也知道現在是比較危險的時候了,河北三鎮外加宣武、大同,兵多兵寡還是其次,最麻煩的是從各個方向殺來,令河東無法專心應敵。

“給吾弟克恭傳令,昭義鎮揀選精銳勇猛之士入晉陽。”李克用下令道。

蓋寓示意了一下,幕僚開始撰文。

如今形勢危殆,昭義諸州新得,人心不穩,抽其精兵入河東,確實是不錯的應對手段。

“遣使至鎮州(今河北正定),就和王鎔說,吾意在幽州。”李克用又說道。

幕僚繼續記錄。

“等等,使者再帶點禮物過去。吾聞王鎔年少,便送一些金銀器。”李克用追加了一句。

蓋寓欣慰地笑了笑。

這幾年雖然不順,但大帥的脾氣似乎有所改變,看起來不像是壞事。若擱在以往,只有別人給大帥送金帛的事情,大帥怎麼可能給別人送禮?

這對大帥來說,是極爲丟臉的事情。

命都可以不要,但一定要面子。

如今看來,河東暫時的逆境未必是壞事啊。只要大帥的脾氣改了,以他治軍的能力,還是大有希望的。

“再遣使至靈州……”李克用說了一半便停下了。

蓋寓愕然,朔方鎮如何不要安撫?

邵樹德這個人,他實在摸不透,感覺是個面厚心黑之輩。若讓他覷得機會,十萬大軍殺過來,河東還不左支右絀?

“大帥……”蓋寓提醒道。

“罷了,亦遣使去,再帶一封信。”李克用吁了口氣,道。

本來,他是想讓夫人劉氏派人去靈州,找邵樹德之妻折氏,通過這些關係委婉地修好兩鎮間的關係,這樣自己不用直接出面,面子上好看一些。

但現在想想,男人縮在後面,讓女人出面轉圜,羞也不羞?

義弟若不願修好,打就是了!大不了戰死沙場,能有多大事!

“此戰,關鍵是幽州、大同。”李克用說道:“打退此路,宣武軍,吾不懼也!”

蓋寓同意這個說法。

朝廷應是不可能派兵來的,雖然聽聞張濬立促此事。

不過來了也不怕,哪怕來個五萬兵,派一員猛將,領五千人就足以對付。

神策軍,就不是打仗的料子,三兩下就對付完了。

其實來了可能還是好事,擊退神策軍後,還會動搖其他幾路敵軍的軍心士氣,對河東來說未必就是壞事了。

但朔方鎮那幫人卻不能小視。

邵樹德這人,窮兵黷武,簡直和呃,隴西郡王有的一拼。年年征戰,用兵老辣,實乃勁敵。

以如今河東面臨的局勢,最怕的不是那種勇猛精進的大將。這種大將用兵很乾脆,不是勝就是敗,很快就能決出勝負。

但邵樹德那人用兵,真是一言難盡。跟他打,極有可能不勝不敗,就在那噁心你,等你扛不住了,煩躁了,露出了破綻,他就撲上來了。

哪有那麼多時間和他耗?

如今的河東,每一分兵力都十分寶貴。若是在朔州方向再被牽制個數萬人,這仗就沒法打了。

“如此,便整兵備戰。”李克用說道:“敵軍利在兵多,我軍利在心齊。若能打退諸路兵馬,則賊人膽寒,我軍便可趁勢進擊。今日來犯的各鎮,有一個算一個,全部要討伐回來。尤其是朱全忠此賊……”

李克用想起了朱全忠奏摺裡“克用終爲國患”這句話,一時間又怒火攻心,差點壓制不住脾氣。

氣大傷肝!

李克用深吸了口氣,面無表情地盯着地圖。

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三十六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五)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982章 納質否?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十章 打法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四章 兵諫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五十八章 誓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951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六章 亮相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十一章 處理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十章 威權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1099章 父老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十四章 轉移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586章 後備第1245章 長夏第十二章 報告第七章 河陽與柔州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談談兵法第一章 基本盤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1119章 反覆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986章 兗 淄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四十章 大魚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六十章 落幕第1310章 驚聞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1179章 百態第1290章 軍不發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1112章 大至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六章 主人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1006章 調動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四十三章 追亡逐北(二)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二章 生民第987章 海港第1156章 好消息不斷第1089章 演戲第二章 生民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十九章 開刀第1134章 挺進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
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三十六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五)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982章 納質否?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十章 打法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四章 兵諫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五十八章 誓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951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六章 亮相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十一章 處理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十章 威權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1099章 父老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十四章 轉移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586章 後備第1245章 長夏第十二章 報告第七章 河陽與柔州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談談兵法第一章 基本盤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1119章 反覆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986章 兗 淄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四十章 大魚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六十章 落幕第1310章 驚聞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1179章 百態第1290章 軍不發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1112章 大至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六章 主人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1006章 調動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四十三章 追亡逐北(二)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二章 生民第987章 海港第1156章 好消息不斷第1089章 演戲第二章 生民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十九章 開刀第1134章 挺進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