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諾真水

諾真水在國朝還是比較有名的。

貞觀十五年,薛延陀大汗之子大度設引兵三萬南侵突厥,朔州道行軍總管李世績引兵救援,一路追擊。雙方於諾真水大戰,賊大潰,大度設脫身走。

景龍二年,張仁願築三受降城於河上,遣吐蕃出身的蕃將論弓仁(論欽陵之子)爲前鋒遊奕使,戍諾真水,突厥再不敢越過陰山畋牧。

韃靼人戍於諾真水,那是再明顯不過的入侵信號了,更何況他們已經派了大量兵馬南下,穿過廢棄的沃野鎮、武川鎮城,入侵豐、勝二州。

可敦城渾氏、木剌山王氏雖然各抽調了一萬多精壯東行,但部落裡的兵力仍然不少。他們全數動員起來,雖然戰鬥意志可能不如那些窮兇極惡的韃靼亡命之徒,但有城池戍守,裝備遠遠超過他們,因此倒也不落下風。

十月十五,天德軍城之外,鐵騎軍萬騎快速抵達。比他們稍早兩日,飛熊軍使楊弘望、副使折從允帶着銀槍都萬人也抵達了白道川邵嗣武跟着銀槍都一起出發,歷練一番。

兩軍的突然出現,截住了一部分衝得太深入的韃靼人。他們慌不擇路之下,奪命南奔,豐、勝各縣土團鄉夫奮勇作戰,這些賊騎搶又搶不動,連村子都進不去,被長槍、步弓打得抱頭鼠竄。又累又餓之下漫無目的地亂跑,最後被山南哥舒部、白道川契必部聯合鄉勇剿殺大半,餘衆近千人投降。

豐、勝鄉勇一開始其實打得並不理想,不過在看到賊人也慌亂得可以,一點都不專業之後,勇氣倍增,都有人敢用鋤頭比劃比劃了。

事實證明,只要鄉勇武德充沛,敢打敢拼,面對這些草原牧人,你都不需要結陣對敵,直接殺就是了薛延陀的戰例告訴我們,步兵對付騎兵,並不一定需要多麼專業的陣型,鬆鬆垮垮的就行,只要你在被騎兵衝散之後不害怕,還有繼續戰鬥的勇氣,那麼最後敗的就是騎兵。

探聽到夏軍有大量騎兵增援而來後,韃靼人便不想再打下去。

老實說,此番南下盡啃骨頭了,沒搶到什麼肥肉,大夥都不滿意。

有人不想走,嚷嚷着把夏人騎兵引走,大夥再南下搶個痛快。或者把夏人引誘到某個地方,他們的騎兵似乎還是以搏殺爲主,可以想辦法伏擊。

酋豪們吵來吵去,吵得於越阿布思腦袋疼,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而就在此時,諾真水汊以東,大羣騎士越過諾真水東源,一路西進,於十六日黃昏時分抵達了諾真水汊以東數裡。

夏三木、丁煒、楊亮、張歸霸、王崇五將碰到了一起,就着涼水和了些奶粉,搖了搖皮囊後,仰脖灌下。

“此物真不錯。”張歸霸砸了咂嘴,笑道:“當初看你們長途奔襲,很奇怪爲何能在野地裡堅持那麼長時間。豆子粟麥可以給馬吃,人吃什麼?原來有此物,妙,大妙!”

楊亮聞言笑了,道:“張副使,打了那麼多年仗,你們總也俘虜了一些人吧?奶粉雖說這兩年才大規模發到前線,但你都沒聽說,汴梁這個樣子,看樣子問題很大啊。”

張歸霸老臉一紅,嚷嚷道:“這不合該夏王得天下麼!老張我跳船早,說不定還能搏個富貴。下次回中原,再拉幾個老兄弟來投夏王。不然的話,與全忠俱死,一身武藝埋到黃土裡,豈不可惜?”

“張將軍還有兄弟二人,不妨一起拉過來。賢昆仲三人同事夏王,征戰沙場,豈不一段佳話?”夏三木說道:“我等若能犁庭掃穴,大破胡虜,說不定也能在史書上留名,後人閱史,能讚一聲咱們幾個的功績,也算不枉此生了。”

張歸霸聽了心嚮往之。

在中原殺多了,心昧了,有時候覺得人生不過如此,沒什麼奔頭,所能慰藉心靈者唯醇酒美人。如今看來,或許還有另一種活法,另一種追求的東西。

“賊人將老弱殘兵置於諾真水汊,劫掠來的財貨、趕來的牛羊亦集於此處,咱們待會便殺他個天翻地覆,讓這幫韃靼蠻子知道厲害。”夏三木拿着馬鞭在地圖上指指點點,道:“何人爲先鋒,何人繼之?”

他被邵樹德臨時任命爲遊奕斬斫使,有權指揮這兩萬多人,故開口詢問。

丁煒剛想說話,卻被張歸霸搶了,只聽他說道:“不如我來,領兩千人,趁夜掩殺過去,賊人無備,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公乃大將,這種機會還是讓給小輩吧。”夏三木笑道。

“我有副將杜宴球,驍勇善戰,可令其帶兩營戰兵,攜弩機、長劍奔襲賊人。”

“可。”夏三木點了點頭,又道:“丁副使,你帶三千人繼之。杜宴球衝殺之時,可多派遊騎四散各處,擊鼓喊殺。夜中賊人驚慌,定然不辨實情,或可瓦解其士氣。”

“都頭,豹騎都呢?”王崇問道:“兩千具裝甲騎,難不成來看戲的?”

“王將軍稍安勿躁。”夏三木說道:“豹騎都勇則勇矣,摧鋒陷剛,銳不可擋,但眼下卻不適合。黑燈瞎火的,衝也衝不到什麼名堂,反倒陷入亂戰,無從發揮。”

王崇不服,但又覺得有幾分道理,只能嘆一聲氣,坐在那裡不說話了。

“讓馬兒休息一會,戌時動手。”夏三木一錘定音道。

“遵命。”諸將紛紛應命。

……

阿布思回到了諾真水汊。

在他的說服下,各部頭人終於做出了決定,撤!

聽聞西邊的鸊鵜泉一帶還有人在活動,那些人亦是韃靼,與他們陰山韃靼關係不錯,因爲大家都用突厥文字,說突厥語。

他們有很多部族,其中最大的一支冒姓僕固,寄希望與當年的僕固天王搭上關係。

僕固天王,原本爲西遷至安西的回鶻葉護龐特勤的下屬,名爲僕固俊。爲人野心勃勃,左右橫跳。因爲立下過大破吐蕃,斬其首級築京觀,並將吐蕃勢力驅逐出北庭的大功,爲龐特勤所不容。後一度歸附張議潮,利用大唐的影響力逐步翻身,最終取代龐特勤的回鶻王族藥羅葛氏,成爲高昌回鶻新主,自稱“僕固天王”。

龐特勤此人,原爲回鶻王族。

在回鶻王庭被黠嘎斯人攻破後,烏介王子率十三部南下唐境,龐特勤率十五部西遷。

烏介王子稱汗後,進犯振武軍。河東節度使劉沔、麟州刺史石雄率軍征討,沙陀、契必、拓跋等蕃部皆出兵相隨,大破烏介可汗。可汗負傷,僅率少數隨從遁走。

彼時龐特勤已在西域建立政權,因可汗仍在,於是稱低一級的葉護。

烏介可汗死後,部衆立其弟葛捻爲汗,後葛捻爲室韋侵攻,西逃途中下落不明。回鶻無主,甘州、高昌兩大汗國之主紛紛稱大汗。

高昌回鶻目前仍在僕固氏統治之下,他們控制了安西、北庭的廣闊區域,不但出尹州攻歸義軍,同時派兵往東,逆着當年西遷的路線,不斷進取,收復大片草場,吞併了許多西遷的韃靼部落,據聞已經快打到回鶻祖庭都斤山(杭愛山東段)一線了或許現在已經打下了。

高昌回鶻的東進對西遷的韃靼人而言是一場噩夢。

他們在東邊被契丹人搞得活不下去,難道跑到西邊,還要再被回鶻人暴打?

不幸的是,噩夢成真了!僕固天王的後裔確實在往回鶻王庭打,已經控制了很大一塊地方,韃靼人就像遇到了勐虎的兔子一樣,四散而逃,苦不堪言。

契丹、回鶻,兩大之間難爲小,難不成南下陰山,去河南地放牧?

如今看來也不成!

一個不要臉的漢人節度使,僭稱突厥最鼎盛時期汗王才擁有的無上可汗稱號,兵甲精良,艹尼瑪,比契丹人還能打!

諾真水不能留了,得趕緊回雲州北面的老家。西邊的道友,我管不了你們了,自求多福吧。

阿布思進了水汊之後,對這片草場非常垂涎,但最終也只能嘆一口氣,他們的實力並不強,從朱邪赤心(李國昌)時代,就不斷被募兵去中原征戰。在徐州與銀刀都餘孽拼殺,大部分人都沒能回來。到了李克用時代,討黃巢又被募走不少,現在頂天也就能湊出三萬多騎,一度還沒赫連鐸的吐谷渾強。

走了,走了,沒意思!李克用已經遣使來告,邵樹德可能要回師陰山,還是早作準備的好。

“嗖!嗖!”突然之間,鋪天蓋地的火箭襲來,引燃了很多帳篷。

“別讓賊人走了!”呼喊聲此起彼伏,同時響起的還有馬兒嘶鳴聲、甲葉碰撞聲、軍靴踩在雪地裡的咯吱聲以及弩機發射的聲音。

“哪來的敵人?莫不是唐軍?”阿布思大驚失色。

隨從們面面相覷,臉色驚慌。

“鼕鼕冬!”

“嗚”

“殺呀!殺賊!”

鼓角聲、喊殺聲此起彼伏,在各個方位不斷響起。黑夜之中哪分辨得清楚,阿布思只覺得到處都是敵人,他們完全被包圍了!

留守諾真水汊的多是老弱殘兵,看守馬車、牛羊、箭失以及搶來的財物,能打的全在陰山,這要是被敵人四面八方合圍,可想而知是什麼下場。

火箭引燃了大量帳篷,牛羊馬兒恐懼地叫個不停。

“殺!”大羣甲士出現在了阿布思的眼簾之中。

他們身披鐵甲,手持弩機、長劍、陌刀,見人先射一通弩失,然後重劍手們就上前砍殺。

留在營地的老的老、小的小,如何擋得住這些如狼似虎的勐人?阿布思親眼見着兩個少年手持木矛,卻根本刺不破長劍手的甲胃,隨後被他們斜斬而下,半個身子都被砍掉了,鮮血、內臟淋了滿地。

“完蛋了!”阿布思絲毫不留戀,直接翻身上馬,在隨從們的簇擁下逃跑。

不料迎面又殺來一波人,步弓一陣攢射,親隨勇士們紛紛墜馬人倒未必死了,但馬肯定傷了。

“天寒地凍,怎麼還有弓弩用!”阿布思啐了一口,撥轉馬首,直接向另一個方向逃去。

“殺賊酋!”一將從黑暗中襲來,鐵槍在火光下森寒無比,直捅而下。

阿布思仰面一閃,躲過必殺一擊,隨即身體騰空而起,被面朝下重重地橫摜在馬上,差點把晚上吃的酒肉都弄吐出來。

“大汗被擒了!”營地裡的韃靼人發出一陣哀鳴。

“杜將軍威武!”有軍士遺憾地放慢了腳步,將手裡的搭索收起,大聲喝彩道。

大汗失手被擒,人員死傷慘重,韃靼營地,徹底亂了!

對付草原人,果然還是突襲最好使。

第九章 表演第四十章 咸陽第四十章 密旨第一章 基本盤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三十九章 玩玩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1218章 得意第一章 擒生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1337章 各個擊破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1296章 默契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六章 監軍使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八十章 分裂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1159章 爭吵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七章 士兵王第1168章 品茗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1136章 渤海君臣高昌回鶻世系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章 同學少年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1038章 別了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四十四章 賽點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982章 納質否?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1225章 新土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1024章 造勢第1009章 新潭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四十章 奏疏與僧第1122章 錢氏第五十三章 追!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四章 掙扎第1111章 換人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265章 韓氏第四十章 咸陽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1167章 賞雪第1328章 營州風貌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1018章 東遷第九章 表演第1265章 韓氏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1003章 國祚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喀喇汗王朝來歷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五章 州情(二)第四十章 班底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
第九章 表演第四十章 咸陽第四十章 密旨第一章 基本盤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三十九章 玩玩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1218章 得意第一章 擒生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1337章 各個擊破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1296章 默契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六章 監軍使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八十章 分裂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1159章 爭吵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七章 士兵王第1168章 品茗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1136章 渤海君臣高昌回鶻世系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章 同學少年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1038章 別了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四十四章 賽點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982章 納質否?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1225章 新土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1024章 造勢第1009章 新潭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四十章 奏疏與僧第1122章 錢氏第五十三章 追!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四章 掙扎第1111章 換人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265章 韓氏第四十章 咸陽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1167章 賞雪第1328章 營州風貌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1018章 東遷第九章 表演第1265章 韓氏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1003章 國祚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喀喇汗王朝來歷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五章 州情(二)第四十章 班底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