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

臨近夏州城時,一羣髡髮党項人趕着大羣牛羊趕了上來。

大概百餘人的樣子,有馬、有弓、有刀,王建及一下子緊張了起來,那些蔡人新卒也緊張了起來。

符存審按住了他的手臂,輕聲道:“這裡不是河南,不用那麼緊張。你沒看那些農人都熟視無睹麼?”

王建及放下了騎弓,但渾身緊繃着,彷彿一個不對勁就要動手殺人。

党項人騎着馬兒,唱着讓人聽不懂的歌,大搖大擺地從隊伍旁邊走了過去。

他們看到大羣蔡人軍士時有些吃驚,但一看不是令人心悸的褐色軍服,手裡拿的也是木矛,頓時哈哈大笑,有人朝這邊指指點點,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有那脾氣暴的蔡兵直接就破口大罵了。

咱們“蔡賊”縱橫南北,提頭賣命,殺人如麻,什麼時候輪到党項人來嘲笑了?

不過嚴格說起來,這年月的党項人,也是輾轉於京西北諸鎮,提頭賣命,就是品牌沒有“蔡賊”大,沒那麼出名罷了。

但這兩夥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兇。

wWW ⊙ttk an ⊙CO

如今進了夏州,再兇也得收斂起來。蔡人得聽關北四道都指揮、制置等使的命令,党項人也得服從關北兀卒的安排。若真互相看不順眼,去北邊草原上找個沒人的地方一決勝負好了,在夏州,誰敢鬧事,直接就去礦上幹活了,一點不誇張。

“既要投靈武郡王,咱們把這麼多人安全送到靈州,便是大功一件。此時與那些蠻子起了衝突,頗爲不值。”符存審看着一隊正朝他們走來的夏州官吏、兵將,勸誡道。

王建及這才收起了騎弓,放鬆了有點僵硬的身體。

在河南,確實甚少遇到党項蠻子,他有點反應過激了。

事實上這也怪河南混亂的環境,任誰遇到一股身份不明的人靠近,第一反應都是乾死他們,哪怕之前無冤無仇。

但夏州的生活太不一樣了,他一時間還沒轉變過來。

“二位便是符將軍、王指揮了吧?某是夏州幕府營田判官趙植。”一位留着長鬍須的中年男子翻身下馬,拱手行禮道。

“見過趙判官。”符、王二人亦上前見禮。

趙植看了看後面一眼望不到頭的河陽、澤州民衆,有些讚歎,道:“符將軍可知走了多遠?又走了多久?”

“走了多遠記不清了,但走走停停,兩月有餘是有的。”符存審答道。

趙植仔細看了看這個外鎮武將,卻見他身量頗高,五官端正,站在那裡不卑不亢,沒有尋常武夫特有的桀驁,也沒有自輕自賤之意,讓他心中暗贊。

光這份氣度,就有大將之資了,若再能好好磨礪一番,領兵經驗再豐富一些,定難軍又可多一軍使矣。

“某雖然沒上過陣,但亦知曉,帶數萬人上路,是多麼不易之事。且先安頓在這邊吧,武庫司借了一些帳篷,那邊武威軍、義從軍的軍營也空着,這便把人安置好吧。”趙植問道:“軍中可還有糧?”

“尚夠十餘日所需。”

“那便好。異日西去之時,可在烏延城、宥州、鹽州三地倉城領取粟麥。”趙植說道。

“多謝趙判官相助。”

“大帥有令,吾等幕府佐官自當遵從。”趙植道:“其餘器具可有短缺?”

“冬衣尚有不足,眼下尚可捱着,若再過月餘,怕是就熬不住了。營中有不少婦人、孩童,他們怕是頂不住。”

“將軍倒是仁厚。”趙植又讚了一聲,道:“數萬件冬衣,幕府一時也拿不出來。只能先挪一部分軍士冬衣了,還得找武庫司用印調撥。放心吧,這麼多百姓過來,大帥高興還來不及呢,自然會照顧妥帖的。某一會便去找行軍司馬,行文靈州幕府,讓那邊趕製冬衣。”

符存審鄭重行禮感謝。

“中原喪亂,公卿將帥打來打去,百姓苦不堪言。咱們能多救得一個百姓也是好的,若任其留在河南,怕是早晚被孫儒之輩給禍害乾淨了。”趙植說道。

符存審聞言稍稍有些不自在,之前打打殺殺那一波里,顯然就有他。

王建及則滿不在乎,無動於衷,似乎完全沒聽出來什麼。

他對夏州百姓相對寬裕的生活很滿意,也很驚喜,因爲這意味着他們這些武夫有人養了,再不用爲了糧食就東跑西躥,搶來搶去,甚至在青黃不接時——吃人。

他也隱隱知道正是因爲各路人馬打來打去,才讓百姓生活日益艱難的。但承認自己有錯?不存在的,都怪秦宗權!

趙植隨後又詢問了一番途中所遇之事,頗爲感慨,然後便離去了。

大通馬行總辦裴通到綏州後,便遣人告知,他馬上要去陝虢坐鎮,那邊可能還有後續難民要進來。趙植接到消息後,連連哀嘆,最近這陣子,別想偷懶了,一定忙得腳跟打後腦勺。

趙植走後,王建及看了看夏州高大堅實的城牆,讚道:“朔方之地,竟有如此雄城。”

“此乃赫連勃勃所築之統萬城,國朝以來一直多加修繕,高大險峻,非人力所攻。”符存審也一眼不眨地看着這座白色的城池。

“我就說楊師厚要後悔!所有人都小覷了定難軍,邵大帥經營有方啊。”王建及笑道:“早些日子聽聞定難鎮有四萬軍,以爲都是秦宗權那種隨意拉起的部隊呢。今日一看,夏州百姓日子過得還算殷實,那麼定難軍可就未必是裹挾流民入軍的烏合之衆了,多半是好吃好喝供着的衙軍,這可不得了。唉,若是某也有這麼一份基業就好了。”

符存審看了他一眼。王建及這廝,在河中被自己關起來那會,天天叫罵不停。

進了綏州以後,將他放了出來,其實也有任其自去的意思。但他騎着馬在龍泉縣兜了一圈,回來第一句話就是:“綏州東市有很多錢帛!還有數量驚人的牲畜在販賣,一年怕不是要賣幾千頭牛。”

符存審差點沒反應過來,以爲他在鼓動自己大掠坊市呢。

後來,路過大斌縣時,他又騎着馬轉了幾圈,回來後再也沒提過要走的事情。

這廝與楊師厚根本就不是一路人,當初怎麼攪和到一起的?符存審敢保證,楊師厚見了繁榮的綏州東市,只會更堅定自立的念頭,然後想辦法搶一把。

王建及的野心,與楊師厚到底沒法比。

“能將馬行開得到處都是的,又怎可能是普通人?”

“靈武郡王會許給咱們什麼職位?”

“咱們其實只帶了四百人來投,副將頂天了。”符存審從城牆上收回了目光,說道:“其實,好好打就是了。方今多事,用到武人的地方很多,還怕沒立功的機會?”

“你去不去城裡看看?”

“主將豈可擅離部伍?不去。”符存審搖頭道:“這些百姓,需得送到靈州纔算功成。如今尚在半途,豈可掉以輕心。你若想去,自去吧。”

符存審現在也嫌王建及煩了,左一個問題右一個問題,早知道當初早點放他走了。

王建及笑了笑,也不理符存審,自己騎着馬進城了。

入城的驛道兩邊,其實就已經挺繁盛的了。

有幾家門面很小的賣飯家,婦人在鄉下園子裡摘菜,男丁在店裡做飯、賣飯,供往來商賈、旅人食用。

王建及在河南也見過這類賣飯家,但主要存在於州縣城內。夏州除了城市周邊有之外,荒郊野外亦有,做到這一點,可非常不容易了,這起碼得鎮內安定,沒有大股流匪、亂兵才行。

王建及對這類小店沒甚興趣,雖然那店家一直招攬,說有新逮到的野兔。他只是冷哼一聲,自己出外射獵,野兔想打多少便打多少,箭無虛發,早就吃膩了。

從東門入城後,王建及只覺一陣眼暈,這人也太多了一些。

進門便是一個很大的絹帛市場,大腹便便的商人、青衫長袖的士人、穿着入時的仕女、髡髮裘服的胡人,都在那一家又一家的店鋪旁挑挑揀揀。

“利州絲布、閬州重蓮綾!”

“蜀州花紗、白絲羅,彭州交梭!”

“成都錦、漢州衫段、綿州輕容!”

“陵州鵝溪絹、梓州白綢!”

王建及的目光一動不動地盯着那些帛練行。

李罕之治軍,發賞很少,素來以允許軍士大掠民人爲餌,驅使大家拼命。

絹帛,在國朝就相當於錢。眼前的帛練行,各色絹帛都有,而且品相不錯,應該都是產自蜀中,價值就相當高了。

若自己乃夏州刺史,今日便將這些商徒的貨全搶了,部分給軍士發賞,部分自己收了,豈不美哉?

當然王建及也明白這只是臆想,夏州還輪不到自己做主。只不過他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綾羅綢緞,一時間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心神有些搖曳罷了。

在綏州東市那會,他見到了口沫橫飛,一交易便是上百頭牛的賈客,一買便是千餘張皮子的商家,還有那買了整整幾十車牛角、雜筋、鳥羽的豪商。

今日進了夏州城,又見到了這麼高級的綢緞市場。

王建及不笨,他知道商人們不會做虧本買賣,既然開了這麼多家帛練行,還從蜀中運來了這麼多綾羅綢緞,那麼就一定能賣得出去。

邵樹德是節度使,李罕之也是節度使,但夏州一片繁華,讓人幾以爲身處太平盛世,河陽則煙火斷絕,百姓紛紛逃亡,倒斃於道旁的屍體隨處可見。

這差別也太大了吧!

楊師厚不來,真的錯了!

喀喇汗王朝來歷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1132章 大棋局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決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五十七章 他回來了第二章 林場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四十章 大魚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1247章 陰鬱第五章 朱瑄第989章 試驗第十二章 去諸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1174章 工徒與刑徒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957章 潼關驛第二章 馴化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十六章 風聲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1144章 蓋牟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十七章 推戴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二章 昆明池第十七章 驚訝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1259章 鬼主意第1167章 賞雪第1122章 錢氏第五章 大江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1280章 感悟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九章 司農寺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1341章 死穴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976章 北上第1243章 北口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1034章 纏鬥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1235章 奴部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1261章 詰問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二章 林場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三十三章 七零八落第六十一章 深遠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二章 包圍網第1308章 文明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九十章 殷鑑第七十四章 佈告中外之五第六章 茅店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
喀喇汗王朝來歷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1132章 大棋局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決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五十七章 他回來了第二章 林場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四十章 大魚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1247章 陰鬱第五章 朱瑄第989章 試驗第十二章 去諸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1174章 工徒與刑徒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957章 潼關驛第二章 馴化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十六章 風聲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1144章 蓋牟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十七章 推戴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二章 昆明池第十七章 驚訝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1259章 鬼主意第1167章 賞雪第1122章 錢氏第五章 大江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1280章 感悟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九章 司農寺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1341章 死穴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976章 北上第1243章 北口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1034章 纏鬥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1235章 奴部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1261章 詰問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二章 林場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三十三章 七零八落第六十一章 深遠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二章 包圍網第1308章 文明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九十章 殷鑑第七十四章 佈告中外之五第六章 茅店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