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局勢

七月盛夏的夜晚悶熱異常。

作爲義從軍副使,高仁厚當然不用如同軍士們一樣在毬場上被蚊子咬,他還是有住處的。

已經亥時了,他仍然在就着油燈翻閱檔籍。

義從軍這支部隊的來歷,他以前只知道個大概,現在翻閱了軍史及其他籍冊,算是明白了脈絡。

居然有人說這是雜牌!雜牌能有這麼多鐵甲?

高仁厚也是從低級軍官一步步起來的,軍營那點事當真如掌上觀紋,一清二楚。

義從軍兩都,橫山都三千人,戰兵一半,人人披鐵甲,選的都是身高體壯的橫山党項勇士。野利、沒藏,更是大帥姻親,非常受信任。

青唐都五千衆,乃揀選青唐吐蕃降人精壯入軍,是大帥另一重身份下的“臣民”。

“老夫此番上任,可是得罪了不少人啊。”放下籍冊後,高仁厚笑了笑,神色雲淡風輕,似乎心情一如往常,並無什麼擔憂。

“明公心志堅如鐵石,自不會爲小人所擾。”幕僚杜曉說道。

杜曉是宰相杜讓能的次子,年歲不大,還不到三十。考了幾次進士了,至今還沒考上,本還在家繼續溫習功課,準備再戰呢,結果父親讓他到靈夏“遊歷”一番。

這個遊歷嘛,大家都懂。杜曉很快就被朔方幕府聘用,然後派到高仁厚身邊,幫着處理文書方面的事情如果有贊畫軍機之才,當然也可以,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機會了。

而杜相公也屬實有意思。現在還在朝堂上時不時說邵樹德的壞話,結果暗地裡派了二兒子到朔方幕府謀職,聖人若是知道了,還能信任他嗎?

聽聞朝廷最近從各藩鎮幕府中徵辟了一批文職僚佐入朝爲官,看樣子也是對京中朝官的水平有些失望。杜相公此舉,大概也是有些心灰意冷了吧?

“軍中武夫,憑本事說話。”高仁厚聽杜曉這麼一說,便笑了,道:“老夫亦知過往有些事做得不妥當,但我老了,不想改了。大帥既如此信重,老夫還有什麼好說的,異日南下華州,定然爲大帥攻取陝虢。”

杜曉但笑不語。

義從軍軍使可是大帥的姻親沒藏氏,高將軍如此豪言壯語,怕是會惹其不快,以後少不了爲他轉圜化解。

聽聞當年陳敬瑄派派高將軍攻伐東川,許其節度使之位,其實也就隨口一說罷了,並不是真想讓你和我平起平坐。

但高將軍統兵才能不錯,攻下東川后,竟然沒有請辭,而是大大咧咧地受了節度使之位,讓陳敬瑄起了殺心。偏偏高將軍還不自知,對陳敬瑄沒有絲毫防備,直到兩鎮交惡,還想着化解關係,和睦如初,這處世之智慧實在一言難盡。

“明遠覺得如今中原局勢如何?”高仁厚打開了窗戶,讓屋外的涼風吹進來。

老高年紀不小,火氣倒挺大,這夏夜委實太悶熱了一些。

“朱全忠狂飆猛進,李克用左右爲難,李匡威賊心不死,楊行密靜待時機。”杜曉答道。

高仁厚沒問他爲何只提這四人,事實是明擺着的,就這四人有進取之心,其他人或許只想割據一方,或許想進取,但受限嚴重,無力爲之。

“繼續講。”高仁厚坐了下來,說道。

“朱全忠實力最爲強大,兵比大帥還多,兗、鄆、徐三鎮,危若累卵,非其對手。破此三鎮之後,便有兩個方向,一者南侵淮南,二者北伐魏博。”

“爲何不是先攻河東,再伐魏博?”

“伐魏博,便是爲了攻河東。先剪除克用外圍羽翼,將其逼回河東,然後再數路出師,一舉攻拔晉陽。”

“李匡威有何賊心?明遠可知?”高仁厚用考較的語氣說道。

“河北三鎮,上上下下,數代聯姻。艱難以來,更是多次聯兵抗衡朝廷。幽州兵精糧足,戶口繁盛,更有草原蕃部提供戰馬,實力在三鎮中首屈一指。鎮州王鎔年少,匡威輕視,言辭多有託大,以長輩自居,一直想着吞併鎮冀,隨後再謀易定、魏博。若讓其掩有此四鎮之地,便是全忠亦不敢輕攖其鋒。”

“宣帥楊行密,善撫百姓,然兵不精糧不足,屢戰屢敗。今歲以來,孫儒舉淮、蔡之兵渡江南下,田頵、安仁義數戰皆北,擋不得蔡兵一擊,行密治下各城聞蔡兵至,皆望風自潰,不敢言戰,最後還是靠着大水退了蔡兵。其人,尚需靜待良機。”杜曉又說道。

孫儒在淮南禍害得實在太厲害。餓殍遍野,人自相食,竟然無財力養軍了,於是只能去江南劫掠。

蔡兵勇悍,楊行密、錢鏐被殺得慘敗,各部奔潰。

前陣子孫儒進攻行密老巢宣州。行密湊了最後三萬兵,決死一戰,結果還是大敗。本來又要跑路了,結果老天爺發威,難得一遇的洪水淹沒了蔡兵營地,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兵。

楊行密算是撿回了一條命,不然他這個宣歙節度使也將地盤盡失,名不副實。

孫儒退兵後,楊行密壯着膽子攻滁州、和州,當地留守蔡兵一降一走,聲勢稍振。

楊行密,是有才能的,但兵太差了,這是他的死穴。

“李克用呢?”高仁厚又問道。

“克用左右爲難,已不足爲慮。”杜曉說道:“以如今之局勢,河東兩面受敵,只會越打越弱。克用吞併昭義五州,澤潞委李罕之鎮守,然其殘暴無比,動輒劫掠,民失稼穡,逃散略盡。邢、洺、磁三州,經年征戰,府庫空虛,百姓嗷嗷待哺,然克用還在大肆徵兵,其人,竟還不如全忠。若非河東形勝之地,早亡矣。”

高仁厚站起身來,心情有些激昂。

河東,在北方諸鎮中底子應該是最好的,但被玩成這副德性,李克用難辭其咎。

大帥若要兵進中原,該如何選擇呢?如今看來,沒得選,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攻伐王重盈父子。李克用若有見識,當不會坐視,這又是一個難題。

******

大同城下,氣氛凝滯。

諸軍輪番上陣,屢攻不克,死傷慘重。

非諸軍不用命,實在是雲州乃堅城,城內守軍人數也多,在糧食沒有耗盡的情況下,強攻實乃下下之策。

李克用也不想徒傷人命。

圍城戰中,從邢州等地徵發來的軍士死傷七千餘,再打下去就要譁變了,因此他下令撤軍了。

歷史上李克用圍城五個多月,就是打不下來,最後赫連鐸軍食耗盡,不得不棄城而走。

這會大同軍根本沒有糧食耗盡的跡象,李克用在衆人勸說之下,不得不黯然退兵,以後再找機會。

“大帥,須做最壞的打算。”回師的路上,蓋寓道。

他的聲音不大,顯然怕被其他人聽見。

李克用眉毛揚了揚,道:“數鎮聯軍都被擊退了,何懼之有?”

大帥這話聲音也不大,蓋寓心中有數,又道:“全忠已轉兵攻時溥,而今正是機會。”

“什麼機會?”

“今可轉兵攻河北。鎮冀四州,戶口近百萬,王鎔年少,取之不難。雲州無錢無糧,唯一堆兇兵……”蓋寓說道。

這個年代的河北,可能是大唐最富庶的地區,江南都比不上。

艱難以來,偶有戰事,但大體平靜,生活安定。

富饒的大平原上人煙稠密,盛產絲綢、糧食,鹽鐵之利亦不少,還和草原有貿易往來,取之可成帝業。

王鎔一次能拉出來“十萬騎”,李匡威動不動發十萬步騎,即便其中包括大量臨時徵召的州兵、縣鎮兵、土團兵,那也非常驚人了,沒有點經濟基礎是不可能的。

河北真正敗落,還得是北宋三易回河,徹底將這片富饒的土地折騰完了,而此時卻是全國的精華。蓋寓勸李克用攻河北,便出於這個目的河東本來人口是不下於成德等鎮的,但現在不行了,必須從外面找補。

“君可知赫連鐸的糧食哪來的?”李克用的神情有些不滿意,問道。

“自然來自西面。”蓋寓心情沉重地嘆了口氣,道:“此事,大帥不妨當不知道的好。”

“你!”李克用不意謀主竟然這麼說,有些怒氣勃發,道:“邵賊如此欺我,便當什麼事也沒發生?”

“大帥待如何?”蓋寓問道。

“秋收之後,糧草充足,某便提兵北上,攻朔州,非得出了這口氣。”李克用一甩馬鞭,直接走了,不想再聽蓋寓勸。

道理他都懂,但心裡不舒服,大不了與邵賊拼完了,一起死了算了。

“大王何事如此盛怒?”王妃劉氏掀開馬車車簾,笑語吟吟地問道。

李克用沉默不語。

劉氏是河東大族,婦人也知書達理,兼且智計百出,李克用一向敬重,但這會心情不好,不想答話。

“前些日子,弟婦書信而來,言鄯州麩金甚多,已遣巧兒打製金器,臘月前送一批過來,爲大郎慶賀生辰。”劉氏招了招手,李克用嘆一口氣,上了馬車。

“弟婦爲人,可比義弟強多了。”李克用冷哼一聲。

劉氏笑了笑,道:“妾原本也打算送一些金銀器到靈州,可聽聞有軍士劫掠礦場,礦監不能制……”

“這幫殺才!”李克用罵了一聲,道:“回去便整頓軍紀。劫掠百姓、礦場者,皆斬!”

“夫君小懲即可。軍士們也是怨賞賜不足,心中不爽利罷了。而今府庫不豐,若好好拾掇一下,鼓勵生產,民勤於稼穡,府庫豐殷,軍士們自然就不劫掠了。”劉氏拉着李克用的手,笑道:“夫君乃頂天立地的英雄,這些小事,交給專人去做就是了。河東表裡山河,向稱沃壤,只要百姓安定,何愁不富?”

“夫人所言甚是。”李克用也是知道好歹的人,但很多時候控制不住脾氣。

隨着年事漸長,其實好多了,但盛怒之下依然會打罵軍士,乃至殺人。

至於聽不進勸,那就更多了。河東將佐們都知道,大帥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勸,否則下場多半不妙。

“先回晉陽,不去朔州了。邵賊奸猾,又窮兵黷武,料想精窮精窮的,野無所掠,不如去打王鎔小兒。”李克用吁了一口氣,道。

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1056章 態度第十七章 神速第1101章 統戰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三十章 路子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四十章 驚喜第四章 兵諫第1132章 大棋局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二章 舊部第十四章 民氣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1295章 見微知著第十八章 東出第四十章 操作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1311章 調動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六十一章 淮南行之二第1052章 邯鄲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十九章 設想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1323章 餘波第1123章 謀算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1089章 演戲第1273章 向前看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四章 戰利品第一章 擒生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五十三章 追!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1284章 好物第1112章 大至第四章 州情(一)第1162章 河東道第七章 勇於任事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四十章 子女與涼州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一章 擒生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1186章 考試兩個軍亂典型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十一章 移民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973章 加速第十九章 設想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感謝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1115章 處置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六章 答卷
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1056章 態度第十七章 神速第1101章 統戰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三十章 路子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四十章 驚喜第四章 兵諫第1132章 大棋局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二章 舊部第十四章 民氣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1295章 見微知著第十八章 東出第四十章 操作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1311章 調動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六十一章 淮南行之二第1052章 邯鄲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十九章 設想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1323章 餘波第1123章 謀算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1089章 演戲第1273章 向前看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四章 戰利品第一章 擒生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五十三章 追!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1284章 好物第1112章 大至第四章 州情(一)第1162章 河東道第七章 勇於任事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四十章 子女與涼州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一章 擒生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1186章 考試兩個軍亂典型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十一章 移民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973章 加速第十九章 設想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感謝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1115章 處置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六章 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