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

“三郎今日爲何一言不發?”從杭州趕來的皮光業拉住了牛希濟,問道。

皮光業,襄陽人,皮日休之子,原爲錢鏐幕府判官。吳越獻地投降之後,皮光業得了杭州長史之職,一直在那邊做官。

在韓愈這一系道統之中,皮日休算是重要人物、鼓吹乾將,立志“撥亂反正”、“復興儒道”。

至於撥亂反正到什麼程度,他說得很清楚:“反當今爲往古。”

即恢復古制,令“政治復歸於清明”、“民風復歸於淳樸”。

說白了,就是在武夫當國的大背景下,文人的日子太難過了,因此無限嚮往古代,希望恢復當年的那種制度。

當然,他們這一派還可細分。

有的人只是想單純地擺脫現下的慘淡處境。至於是不是恢復古代的禮制,恢復到多麼“古”的程度,那都不重要。

有的人則是想一口氣恢復孔子道統。因爲在唐代,釋道、黃老學說有過大回潮,極大侵蝕了儒家的利益,必須將這些異種學說壓制、消滅,讓全國以儒家一種聲音說話。

皮日休就是這種人。

在《請韓文公配饗太學書》中,認爲韓愈的文章“蹴楊墨於不毛之地,蹂釋老於無人之境,故得孔道巍然而自正。”

翻譯過來就是,韓愈的文章幹挺了楊朱、墨翟的學說,把佛家、道家的思想踩在地上狠狠摩擦了一番。

當然,唐代的儒家文人,想象力還不夠“豐富”。

在他們看來,“聖人之道猶坦途,諸子之道猶斜徑,途無不之也,斜徑亦無不之也。然適坦途者有津樑,之斜徑者苦荊棘。”

不能“以言拒楊墨、抑佛老者”,就是“聖徒之罪人”。

好吧,其實還可以了。

此時最激進的儒家文人之一皮日休,還承認諸子百家的學說有用,也能抵達終點,只不過儒家學說是“坦途”,方便快捷,諸子百家是“斜徑”,路上有很多荊棘,難走。

還不夠霸道,還沒成爲一統江湖的存在,口氣強硬之中,略帶點軟弱。

再往後過個幾百年,諸子百家就是“歧路”了,而不是唐代儒家“騎士團骨幹成員”皮日休承認的“亦無不之”的同樣能抵達終點的“斜徑”。

作爲皮日休之子,家學淵源的皮光業早年也是個有志青年,決心繼承父親的大志,讓儒家學說一統天下,消滅其他所有“異端”,但四處碰壁之後,他放棄了,居然開始寫《妖怪錄》這種嚴重背離孔聖大道的東西,只能說擺爛得很徹底,一點不堅定。

當然,大哥不說二哥,牛希濟也不是什麼“道心堅定”之輩。

他是真的怕了。

爲什麼追隨叔父的腳步,投入這個學派?仔細剖析內心,可能有想上進的因素,另外就是看到道統衰微,想爲儒家學說盡一份心力罷了。

不過,他同樣在現實中碰壁,因此灰心喪氣。

皮光業寫《妖怪錄》,他投身花間派詞人,寫男女閨怨之情的《花間集》。

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

新朝鼎立之後,寫花間詞的人少了,牛希濟也不寫了,開始轉職憫農派詩人,關心民間疾苦。

新朝給了他們希望,但也沒抱太大希望。

過去一百五十年過得實在不順心,他可不敢想象打敗其他學說,獨尊儒術。今上這個老武夫別看天天玩女人,但確實是頂精明之輩,也夠狠,刀子也快。

被他盯上,全家流放西域,妻女沒入掖庭並非不可能之事。

太子也是個粗鄙武夫,凡事學今上,蕭規曹隨,大夏二代也不能指望。

所以,他現在的心氣真的不高,意志並不堅定,甚至帶有投機心理。

皮、牛二人,確實是一對臥龍鳳雛。

“茶太好喝了,應是聖人最喜歡的義興陽羨茶吧?喝了一碗又一碗,多次如廁,也沒聽全諸公的高見。”牛希濟說道。

“好你個三郎!”皮光業笑道:“在我面前還不說實話?”

牛希濟尷尬地笑了笑,道:“《妖怪錄》寫得怎樣了?”

“五卷業已完成。”皮光業說道。

“還寫第六卷嗎?”

“不寫了,我想做點正事。”

“怎麼個做正事法?”牛希濟問道。

“今日午膳吃了嗎?”皮光業反問道。

“吃了。兩條鰟頭、一盤鹿肉,差點吃撐了。”牛希濟說道。

“聖人說,鰟頭在遼東、河北的價格,比豬肉還賤。百姓多有采買,吃了後,肚裡有油水,省了很多糧食,此爲德政,我深以爲然。”皮光業說道:“我想去遼東謀個刺史。”

“你這是迎合上意啊。”牛希濟看了他兩眼,笑道。

“迎合怎樣,不迎合又能怎樣?”皮光業苦笑道:“與楊墨、釋老斗了三百年,結果一起沉淪,最後竟然讓農家回來了,你說這事冤不冤?”

農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提倡賢人治國,應該和老百姓一道耕種而食,一道親自做飯,體恤民生疾苦,注重農業生產。

隨着時代發展,農家學說也有所改變,漸漸不要求統治者與百姓一道種田、一起做飯了,因爲這不現實。

他們開始肯定社會分工不同,但要求統治者要約束自己的行爲,不可巧取豪奪,不能對百姓剝削太重,同時要注意節約,不能窮奢極欲。

這個時候,他們開始變得更加“學術”,政治色彩漸漸淡化,鑽研陽光、雨水等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氣象知識,同時研究農田水利,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影響。

總之,變得更學術,更像技術官僚了。但他們的那些對統治者的約束性要求仍然沒有改變,不太招人喜歡,漸漸敗落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夏朝的所謂農家到底是不是以前的農家,還兩說呢,因爲兩者之間根本沒有傳承關係。

夏朝出身農業的官員很多,確實是一股勢力,但他們都是邵樹德一手扶持起來的,畢竟最先提倡育種、三茬輪作、農牧並舉的就是他,國朝的農業系官員都是從那會慢慢批量生產出來的,與千年前的農家並不是一回事。

但在牛希濟、皮光業這類對“道統之爭”十分敏感的人眼裡,這就是農家,或者說是“新農家”。叫什麼名字都無所謂了,你只需要知道他們已經是政壇上一個不可忽視的派系就行了。而且,隨着科舉固定給了農學名額,這個派系還有源源不斷的生力軍,這是可以與他們打持久戰的,絕對不能忽視。

“有些時候——”牛希濟突然嘆道:“我都恨以前的自己,寫什麼破花間詞,也沒上手幾個名妓。”

“哈哈。”皮光業大笑。

牛希濟也搖頭失笑,道:“蹉跎時光,一事無成。”

想起自己還建議考不上進士的子侄輩試試農科,更添慚愧。挖牆角挖到自己頭上,可還行?他確實不是什麼堅定之輩。

“正如你所說——”牛希濟又道:“而今農家歸來,我倒想與他們比一比。他們能種樹、耕田、牧羊,我也能教化百姓,訓以華風。你去遼東,我就去安西,讓聖人看一看,咱們儒家也不是吃乾飯的,一樣能爲國朝做事,且做得比他們還好,還漂亮。”

“志向不小。”皮光業笑眯眯地說道:“不過,想去西域,可不容易啊。而今人人都知道聖人關注邊疆,去了那邊容易升官,想弄到實缺可不容易。”

“我自有辦法。”牛希濟笑道。

“說來聽聽。”皮光業被勾起了興趣,問道。

“《致治》這本書,道理是不錯,但詞句太粗俗、直白了,比白話還白。”牛希濟說道:“聖人大概還是需要別人幫他潤色的,這事——捨我其誰。”

“哈哈,有趣。”皮光業又笑,道:“確實,以你的功底,確實可以潤色。不過稍稍收斂一點,聖人不太喜歡辭藻過於華麗之人,別弄巧成拙了。”

“這個我省得。”牛希濟說道:“揣摩上意嘛,哈哈,雖然不中聽,但咱們可比那幫學農的靈醒多了。”

“易靜、張泌之輩,需得注意。”皮光業提醒道:“他們算是半個武人,更容易搏得聖人青睞。”

牛希濟點了點頭。

儒家本就衰微,內部還四分五裂。

世家大族過於權變,迎合上意,算是一派。

半文半武之輩,又是一派——這些人,與當年的所謂邊塞派詩人差不多,靠軍功來升官。

此外,還有寄情山水,與佛道走得近的儒者,甚至還有本身就是佛道的文人,比如這次邀請過來的幾位詩僧、詩道等等。

喜歡寫樂農、憫農詩的文人,還是一派。

至於他們這些主張恢復孔聖道統,排斥其他異端學說的,雖然聲音大,支持者不少,但就總人數來說,其實佔不到優勢。更何況,這其中有太多意志軟弱之輩,包括他自己。

內部分裂成這個鬼樣子,做不到鐵板一塊,一致對外,難怪被武夫蔑稱爲“措大”,唉。

聖人開的這個弘文館大會,意思意思得了,哄他老人家高興,反正也改變不了什麼。

維護儒家道統的事情,得慢慢來,不能着急。

二人說完話後,稍事休息,就又回到弘文館。

韓偓在假寐,衍聖侯在鼓吹,其他人分成各派,彷彿一羣烏合之衆。

牛希濟已經開始認真閱讀《致治》三篇。

不好好領會思想,怎麼潤色?

你現在就得假裝是聖人的忠實信徒,順着他的思路,理解他的想法,然後纔好下筆。

這個破會,也就是走走流程罷了,早點結束算了,反正結局不可能更改。

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十四章 勢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二章 馴化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1034章 纏鬥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970章 試探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1202章 馬城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976章 北上第九十六章 了斷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1020章 迎駕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十六章 風聲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十九章 碰撞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三十七章 兩路(一)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五十三章 怎麼還不走?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十八章 搏一搏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談談明清的貨幣第十九章 碰撞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章 四月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五十八章 誓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十章 割麥子(爲菸草淡淡香.1005盟主加更)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七章 士兵王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六章 辦法第十七章 山民第六十三章 勵精圖治?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四章 甕中之鱉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十一章 勸阻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978章 督戰官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十一章 勸阻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二章 世道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
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十四章 勢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二章 馴化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1034章 纏鬥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970章 試探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1202章 馬城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976章 北上第九十六章 了斷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1020章 迎駕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十六章 風聲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十九章 碰撞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三十七章 兩路(一)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五十三章 怎麼還不走?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十八章 搏一搏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談談明清的貨幣第十九章 碰撞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章 四月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五十八章 誓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十章 割麥子(爲菸草淡淡香.1005盟主加更)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七章 士兵王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六章 辦法第十七章 山民第六十三章 勵精圖治?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四章 甕中之鱉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十一章 勸阻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978章 督戰官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十一章 勸阻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二章 世道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