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

七月的青唐並沒有多熱。

兩千多米的海拔,不至於出現高原反應,氣候還涼爽。若不是實在太遠,邵樹德都想夏天來這邊打獵了。

當然打獵只是玩笑,但增強邵大帥在青唐諸部之中的影響力,卻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

別打了勝仗,過幾年人家都忘了,那這不是白打了嗎?

鄯州,不打則已,既然已經打了,那就得做好善後。而善後,首先便是考慮駐軍問題。

又是一件難事!

“大帥,看那邊的青山。”陳誠指着城北湟水對岸鬱鬱蔥蔥的山嶺,說道:“吐蕃人初入大唐河源軍,見城北青山,便將此城命名爲青唐城。”

“這名字一般,我看還是叫河源軍好。”邵樹德說道。

陳誠一怔,問道:“大帥欲新置河源軍於此?”

“我軍新勝,人心未固,不駐軍是不行的。”邵樹德說道:“我所憂心的,是兵從何來。”

涼州赤水軍還沒眉目呢,指望吞併涇原軍改編,如今青唐城又要駐軍,如果可能的話,南邊的積石軍也要駐軍,不然很難控制住這片廣闊的區域。

“大帥,不妨調義從軍來此。”陳誠建議道。

不出徵時,義從軍有六千人。左廂包括橫山都在內,有三千步卒,右廂忠勇都,有三千騎卒。

左廂兵力主要來自橫山党項。

右廂忠勇都三千騎是平夏党項各部進獻勇士編成,本是臨時性的,就像契丹的宮帳軍,但後來邵大帥將其直接吞了,變成了直屬衙軍。

“不妥,義從軍右廂先不提,左廂有大用。一旦出征,需以其爲基幹,擴充部伍。”邵樹德否決了這個提議。

陳誠皺眉苦思,隨後靈光一現,便道:“大帥,某有一計!”

“有屁快放!”邵樹德笑罵道。

“大帥不妨遣將至鄜州、延州、鳳翔府及興元府,揀選四鎮衙軍、州兵精銳,得兵數千,再將忠勇都三千騎補入,河源軍的底子便有了。”陳誠說道。

好傢伙!這招釜底抽薪之計不賴啊!

邵樹德有些驚訝地看了一眼陳誠,他不是穿越者,但能想到後唐年間整頓地方藩鎮,揀選精銳補入中央禁軍的招數,卻是不容易。

這個法子,其實可以試試的。

保塞軍、保大軍,各有七八千人。自家岳父的鳳翔軍,剛剛重建完畢,以邠寧軍及麟州搬過去的折家子弟爲主,有兵兩萬。

山南西道,目前也差不多還有兩萬多人馬。

保塞、保大兩鎮,各出兩千人,鳳翔出三千,山南西道也出三千,這就是一萬人了。不要他們的寶貝騎兵,純步卒就行,騎兵邵大帥自己就給配齊了。

四鎮一萬步軍,外加忠勇都三千精騎,再去隨便招募個兩三千新人,河源、積石兩軍可不就來了麼?

這都是自己過去十年內打贏的政治仗的紅利,好處不比軍事仗少啊。

還有一個赤水軍,繼續按照老辦法,從涇原鎮那裡想辦法。

想到此處,邵樹德立刻找來盧嗣業,讓他給已經返回夏州的張彥球以及都教練使朱叔宗寫信,着手準備此事。

挑選四鎮精銳,當然要實地考察了。不然人家送來的都是歪瓜裂棗,能用?

解決了這樁心事,邵大帥心情很好,便帶着大軍入了城。

跟着入城的主要是天柱軍、鐵騎軍、豹騎都,外軍、蕃部人家駐紮在城外,豐安軍還留在安人軍城,看守吐蕃俘虜。

“大帥,繳獲皆在此間了。”銀槍都十將王崇獻上了一份戰利品清單。

邵樹德粗粗掃了一眼,發現竟然有數萬匹絹帛,不由得有些驚訝。看來青唐城的吐蕃人也沒閒着啊,繞路走他們這邊的胡商,也留下了不少好東西。不過構成與刪丹那邊差不多,以蕃錦、波斯錦爲主。中原的絹帛,胡商估計寧願出點別的好處,也要帶走。

糧食也有不到十萬斛的樣子。不出意外,以小麥、青稞、豆子爲主,這也是青唐諸部的主力種植農作物。

金銀器、甲冑、刀劍之類的亦有,邵樹德將清單交給陳誠,讓他去組織搬運,隨後便把目光投注到王崇身上,道:“王十將此番立下大功,想要何賞?”

王崇聞言一陣激動,不過還是按下心情,道:“此番破城,實屬僥倖。若無大帥吸引虜軍主力,斷不可能如此輕易拿下青唐城。”

“功便是功,沒什麼僥倖不僥倖的。待飛熊軍一組建完畢,你便任個副使吧,仍管着銀槍都,月俸提至十萬錢,另外再領個綏州別駕的兼官,月俸四萬錢。”邵樹德說道:“對了,令妹在府中,可多來走動走動。”

王崇出身豐州藏才王家,其父王歇爲木剌山巡檢使,妹妹王氏在郡王府中擔任侍女。不過在王崇攻佔青唐城,立下大功之後,王氏的地位有可能發生變化。而王氏地位的提高,又可能反過來促進豐州王家地位、權勢的穩固,一個家族的崛起,彷彿已近在眼前。

“謝大帥恩典。”王崇喜道。

軍中的發展,也就那樣了。日後再立功勳,頂多當個軍使,這已經是藩鎮體制下的極限,除非大帥再進一步,不再侷限於朔方軍一隅。否則,也就只有財貨及家族富貴方面還有進步空間了。

這樣其實也不錯!大帥不懷疑下面人,下面人也可安享富貴,非得像當年幽州李可舉、李全忠上下相疑,最後悲劇收場纔好麼?

王崇退走後,邵樹德又找來了張淮深和龍就。

“兩位將軍隨軍征戰,勞苦功高。青唐城之繳獲,亦有一份。”邵樹德笑道。

“此皆靈武郡王之功也,我等不過跑來跑去,寸功未立。”

“哪裡的話。”邵樹德擺了擺手,道:“隨吾征戰,哪怕一矢未放,只要出兵,便有賞。牛羊馬駝,陳副使自會與你二人接洽。庫中錦緞、珍寶、金銀器,亦有一份,勿要推辭了。”

張、龍二人對視了一眼,然後齊聲道:“靈武郡王賞罰分明,令人心悅誠服。”

邵樹德笑了笑。

其實,此戰最大的繳獲,還是青唐城的工匠。從鐵匠到木匠,從織匠到染工,甚至是獸醫、首飾匠人,足足兩千多,邵樹德打算全部遷走,組建蘭州都作院,下轄五泉、廣武樑兩作院。

如此一來,隴右鎮便有了渭州、蘭州兩都作院,朔方鎮有綏州、夏州、靈州三大都作院,官營軍工製造體系的根基,又夯實了不少。

吐蕃工匠的技術,還是可圈可點的。帝國未崩潰時,南下印度地區,擄掠工匠,攻中亞諸國,又擄掠了很多工匠。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如今已經自成體系,實力不弱。

送走了張淮深、龍就二人,邵樹德又考慮起了如何處理吐蕃降兵的事情。

人,肯定是要抽走相當一部分的。他是戰勝者,沒必要在這件事上矯情,不然人家還以爲你怕了呢。

鐵騎軍、銀槍都,還差一些輔兵,便從吐蕃降兵中揀選五千人,連同其家屬,遷往靈州。

這樣還不夠,邵樹德還打算在降順諸部中,額外挑選精銳勇士五千人,別置一部,號青唐都,編入義從軍,是爲右廂。即從今往後,義從軍將整編爲左廂橫山都三千人,右廂青唐都五千人,此皆步卒。

青唐都五千軍士的家屬,當然也要遷往靈州。連帶補給鐵騎軍、銀槍都的五千輔兵,這就是一萬戶了。

仔細算算,此番出征,發往勝州的六穀吐蕃降人不算,光遷往靈州的羌胡軍士家屬就不少了:銀槍都五千戶回鶻人,以龍家部落爲主的肅州蕃部五千戶,這次又是青唐吐蕃一萬戶,足足兩萬戶人!

靈州現在總共才四五萬戶,短時間內又涌入兩萬戶,差不多到現階段的人口極限了。

而且,胡風多半要擡頭!下一步,要多投入一些精力在教化、同化方面。

入了軍,蓄髮、取漢名、學漢話、過漢人節日是肯定地,但這隻限於軍士本人,還不夠!兩萬軍士,估計有八萬以上的家屬,這些人的同化工作纔是重點。

此外還有編戶齊民的涼州蕃部、勝州六穀吐蕃,工作量巨大啊,一點不比打仗輕鬆。

文治武功,一樣不可偏廢。梳理內部,刻不容緩。

第1050章 豪氣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二十章 布子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1186章 考試第四章 戰利品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1002章 彷徨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1276章 改革第五章 奴僕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九章 表演第三十六章 這……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1312章 交代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七十七章 “糧道”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1164章 說客第十七章 勸說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九章 君臣第二章 正旦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三十二章 船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八十章 入京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四十章 分歧第二十三章 善後(二)第五章 城建第十九章 西路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九章 君臣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988章 籌劃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1018章 東遷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二十章 布子第996章 掃潢第985章 桑乾鎮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1132章 大棋局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1264章 酬功第六十章 登高第1027章 心思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
第1050章 豪氣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二十章 布子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1186章 考試第四章 戰利品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1002章 彷徨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1276章 改革第五章 奴僕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九章 表演第三十六章 這……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1312章 交代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七十七章 “糧道”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1164章 說客第十七章 勸說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九章 君臣第二章 正旦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三十二章 船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八十章 入京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四十章 分歧第二十三章 善後(二)第五章 城建第十九章 西路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九章 君臣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988章 籌劃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1018章 東遷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二十章 布子第996章 掃潢第985章 桑乾鎮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1132章 大棋局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1264章 酬功第六十章 登高第1027章 心思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