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

“都進來吧,大帥見你等辛苦,賞賜湯餅,都吃完再走。”親兵出了院門,朝聚集在外面的士子們說道。

“靈武郡王真是仁德,體恤我等。”

“那可不?收復陷蕃失地,亂世之中保一方平安,此乃中興之臣。”

“後漢時曹孟德也不過如此吧?”

也不知道哪個夯貨,直接將邵樹德比作曹孟德,場中頓時鴉雀無聲。

再考慮到他們所在的地方:興德宮。這是皇帝行宮,邵樹德堂而皇之住在裡邊,該當何罪?

靈州聖人的威風,可真是一點不加掩飾了。

說錯話的士子鑽入人羣之中,尷尬地吃起湯餅。其他人也覺得沒意思,紛紛低頭吃喝。

天氣這麼冷,求見靈武郡王的人又這麼多,大夥都有點熬不住了。

興德宮之內,邵樹德正在接見一批官員。

“富平縣是個好地方。”邵樹德面現追憶之色,不知道回想起了什麼美好的事情。

“富平鄉人皆感靈武郡王之德。若無當年力戰拒賊,父老幾無孑遺矣。”富平縣尉是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今年年初考中的進士,直接外放了畿縣縣尉,這第一步就走得很穩。

當然,他能考中進士,肯定離不了邵樹德的幫忙,畢竟是到興德宮行了卷的。

“美原縣父老亦言,若無鐵林軍連敗巢賊,定然遭那賊兵荼毒。有鄉老數人,欲捐資爲大王立生祠。”美原縣尉也說道。

不用懷疑,他也是去年行卷諸士子之一。

屋內還有四五人,與他倆的情況一模一樣,都得了官,朝官、地方官都有,其中一位甚至還是實權縣令:同官令。

國朝的科舉考試,就是這麼黑!

想要中進士,沒有大佬提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這不是說考中進士的人水平不夠,事實上都不差,都有才情。但錄取名額少,競爭激烈,不行卷,不走門路,能讓你連續三十年考不上信不信?

靈州邵聖現在是關中最大的大佬,前後兩任宰相爲他扛活,他想讓誰中進士,那誰就真的能中進士。

明年可靠的時間定在三月下旬,照例是禮部侍郎擔任主考官,但他一般做不了主,或者說只能做一小部分主。進士的名額,最終還是得被各位大佬瓜分。靈武郡王揮揮手,讓十個八個人中進士問題不大。

“生祠過了。”邵樹德笑道:“爾等好好做。畿縣官可不簡單,今後撫養萬民的本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積累的。方今天下,戰事不休,兵禍連結,能有一個安寧之地讓爾等大展拳腳,殊爲不易,爾等自當珍惜。”

“謹遵靈武郡王教誨。”幾人齊聲道。

唔,有那麼點各地官員趕至行宮,向聖人稟報政務的味道了。

邵樹德隨後又與他們聊了聊風土人情,隨後便讓他們離開了。

都是朝廷命官,但卻不在崗位上好好待着,跑到興德宮來表忠心,本來就不太合適。當然,邵樹德作爲藩臣,未得聖名,擅離藩鎮,也是大大的違規。只不過這會沒人管罷了,也管不了。

一行人離開後,邵樹德拿起《周書》看了會,蕭黛、裴貞一二女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卷子都看了?”邵樹德放下史書,問道。

蕭、裴二人目光碰撞了一下,意味難明。

“大王,文采都很不錯。有幾個策文寫得還算可以,但大部分人寫得都太空泛了一些。”蕭黛將幾份自認寫得不錯的放在邵樹德面前,一般的則放在旁邊。

邵樹德結果卷文,隨意翻看了幾眼。

這些士子,一般都缺乏實務經驗,寫的東西自然難入邵樹德的法眼。不過他主要看士子們看待問題、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經驗,是可以慢慢培養的,但有些東西,對他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卻已經定格。

裴貞一在一旁默默看着。

她很不喜歡蕭氏,因爲說到底她們是一類人。從家世身份,到行爲舉止,到諸般才藝,甚至是魅惑男人的本事,幾乎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難分軒輊。

不過裴貞一有心理優勢,因爲她替大王生了個兒子。在人丁單薄的邵家,這比什麼都重要。

蕭氏小騷蹄子,日夜被大王的雨露澆灌,還沒懷上,就等着在後面吃灰吧。

“今年便挑十個吧。這事——”邵樹德沉吟了會,道:“還是得讓崔昭緯來辦。”

蕭氏、裴氏都不意外。

崔昭緯名聲不好,有“奸相”之稱。但也正因爲如此,其人可以說毫無節操,什麼事都肯辦,也容易屈服於外界壓力。

韋昭度、劉崇望、鄭延昌以及其他一些有名望的權貴,怕是還要稍稍矜持一下。與他們打交道,費時費力,還不如與奸相合作。

打定主意之後,邵樹德讓親兵喊來了盧嗣業,讓他擬一份私人信件,然後用印,送至崔昭緯府中。

十個進士名額,不多,吃相很好,邵大帥還是講究人。

當然了,也有不太講究的地方,那就是這十個人都要授官,且還不是低級朝官,而是比較搶手的地方官,比如畿縣尉。

今年大概有奉先、奉天、武功、盩厔四縣縣尉空出來,沒說的,先安排上。

雲陽縣縣令要致仕了,也安排上。

剩下五人,再安排在京兆府就比較扎眼了。華州、渭北、邠寧、涇原四鎮諸縣,每鎮找一個合適的職位給他們,最後還有一個名額,邵樹德打算分到鳳翔鎮,悄悄觀察下折家的服從度。

以上這些都是關中藩鎮,離長安並不遠,還是很受新科進士的喜愛的。

插手科舉考試,培植黨羽,邵大帥對京兆府的滲透與控制,可謂穩準狠。

沒考上進士的人才,邵樹德也不打算放過。地盤越來越大,對官員的渴求是從來無止境的,既然天下諸鎮都在上趕着給自己輸送人才,自然不用客氣。

處理完了這些事,邵樹德又見了這些士子一面,隨便挑了幾人說了會話,隨後便打發他們離去了。

兩位美人剛煮完一壺茶,王卞又來訪了。

他是從華州匆匆趕來的,身上還落了一層雪花,可見馬不停蹄。

“王使君辛苦了。”邵樹德點了點頭,吩咐他坐下,上茶。

“大帥,今歲某在州內處理了多起積案。華州豪族欺壓百姓之罪行,可謂罄竹難書。”王卞一本正經地說道:“某找來苦主,都做成了鐵案,殺三百餘人,遠流萬人。三縣百姓拍手稱快,還清理出來四千餘頃地。”

臥槽!邵樹德有些吃驚。王卞好大的手筆!

當初河源軍、積石軍結束戍期,從青唐歸來。潼關鎮國軍也剛剛開始組建。邵樹德不想讓他們再把家安在靈州,免得以後需要打仗時無兵可用,於是看上了同、華二州。

但這兩個地方人煙相對稠密,土地資源緊缺,且多在大族豪強手中,於是打算在華州做個試點,看看能不能從大族手裡摳出點地出來,以備不時之需——軍士們安了家以後,對土地自然就會有需求,即便自己不耕種,一般也會想辦法置辦一些,交給家人或親族耕種。

王卞領受了這個任務後,便積極行動。

地方上的大族,當然不可能和白蓮花一樣,事實上他們滿屁股屎,欺壓百姓之舉數不勝數。從這個方面入手,把自己擺在一個正義的位置,佔住道德制高點,通過處理百姓狀告案件的方式,對華州的一些豪門大族下手。王卞能有這個思路,可見頭腦還是不錯的。

只是,動作有些大啊!

“地收歸官中。河源、積石、鎮國三軍,如果有軍士要採購土地,可廉價發賣出去。”事已至此,邵樹德當然不能寒了王卞的心,只聽他說道:“既然起了這個頭,那麼也別縮手縮腳了,繼續查。苦主不敢告的,你來幫他們告。流放的華州大族子弟及親眷,都送到河西吧,今年涼、甘二州的形勢很定多了。五千汴軍俘虜、上萬華州豪強子弟,一下子塞進去那麼多人,不知道杜相能不能處理得了。”

“大帥英明。”王卞讚道。

他的地盤只有華州一地,兵力也從頂峰時的萬餘人變成了現在的五千出頭,但對付地方豪強是綽綽有餘了。

而他也樂得幹這事!

到前線去殺汴軍,他會驚慌失措,華州兵的戰鬥力也很一般,多半死無葬身之地。但留在後方清理內部,殺一殺世家大族的威風,他又千肯萬肯了。

說白了,柿子挑軟的兵。而今的世家大族,勢力大衰,別說部曲了,敢打敢拼的家丁都沒多少,很容易就讓華州兵破門而入,一舉成擒。

邵樹德看王卞那樣子,多半還要繼續“辦案”的。他沒有阻止,反正就華州一地搞試點,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現在對世家大族的看法,可謂非常矛盾。既想利用他們的人脈、學識和“民意”,又擔心他們尾大不掉,影響到自己的統治。

連續兩年收外地士子的行卷算是培養親信的第一步,轄區內各州縣大辦經學,爲此學生員額嚴重超編,給普通家庭甚至是蕃人學子更多傾斜是第二步。

等到自己的人才庫慢慢充盈起來之後,差不多就可以甩開世家大族單幹了。

今後,願意合作、知情識趣的世家子弟仍然可以用,不聽話的,那就需要王卞這種“黑手套”來處理了。

王卞坐了一會便離去了。

才休息了一會,親兵又報:北司樞密副使、神策右軍中尉駱全灌求見。

奶奶的,興德宮比大明宮還忙!

邵樹德讓他在外面等着。

良久之後,輕輕將盤在自己腰上的裴氏放下。侍女康氏、哥舒氏上前,稍稍清理了一番,便讓劉季述進來。

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四十九章 北線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1296章 默契第1340章 徵調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二十章 硤石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十三章 啓行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1179章 百態第八章 聚散第1163章 本錢第962章 樞密使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還在客戶這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三十章 青唐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945章 恐慌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一章 二月第1188章 求援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七十五章 去吧!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十三章 心事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1057章 家族第二十二章 都來了第十九章 朔州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1302章 接見第1269章 侄女婿第1325章 誘惑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八章 抉擇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一章 紅利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五章 大江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三十七章 安得兩全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高昌回鶻世系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二十九章 餘波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1011章 上洛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十章 泥潭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
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四十九章 北線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1296章 默契第1340章 徵調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二十章 硤石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十三章 啓行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1179章 百態第八章 聚散第1163章 本錢第962章 樞密使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還在客戶這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三十章 青唐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945章 恐慌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一章 二月第1188章 求援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七十五章 去吧!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十三章 心事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1057章 家族第二十二章 都來了第十九章 朔州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1302章 接見第1269章 侄女婿第1325章 誘惑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八章 抉擇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一章 紅利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五章 大江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三十七章 安得兩全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高昌回鶻世系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二十九章 餘波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1011章 上洛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十章 泥潭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