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

建極九年(909)三月初七,外頭又下起了雪。

大諲撰如同困獸一樣在殿室內走來走去。

他還年輕,還有雄心壯志,還不肯認命,還想出去……

但事實是,他被來自洛陽的宮廷侍衛限制在一間偏殿內,寸步難行。

一日三餐有人送進來,定期有小黃門打掃衛生,吃穿用度也不差,但就是不能離開,什麼人也見不了。

不,其實還是定期與某些人見上一面的,比如王后高氏。

申時,高氏提着一個食盒,在小黃門的監視下,進了偏殿。

“陛下……”見到夫君那一臉憔悴的模樣,高氏不由得潸然淚下。

“柔娘!”見到王后進來,大諲撰一陣激動,不過在看到高氏身後的兩個小黃門時,又有些畏懼。

這些人,不知道是不是從長安三大內調來的,說話陰陽怪氣,動不動嚇唬人,看樣子有很豐富的虐待天子的經驗。

“陛下受苦了。”高氏擦了擦眼淚,哽咽道:“妾做了一些點心,都是陛下平日裡愛吃的。”

大諲撰看到王后從食盒內拿出一碟又一碟精美的食物,心下感動,上前兩步,握住高氏的手,道:“待出來後,就與你好好過日子,定不相負。”

高氏欣慰地笑了。

她出身名門大族,是渤海的天之驕女,幼承姆師之訓,熟習女宗之戒,舉止端莊,待人和善,上下鹹贊。

大諲撰是她的夫君,她是渤海王后,自當從一而終,琴瑟相和。

“柔娘手藝還是這麼好。”大諲撰拿起糕點,開心地笑道。

高氏俏臉微紅。她終究還是個小姑娘,得到夫君的誇讚,心中喜不自勝。

吃完一塊,大諲撰又吃一塊。其間偷眼看了看站在門口的中官,見他們離得稍遠,低聲問道:“朕被關在這裡,什麼都不知道。外間情形如何?可有忠臣義士……”

高氏聞言微微嘆息,道:“陛下,懷遠王、會農郡王先後起事,都敗了。數萬人被貶爲奴婢,大寒之日,遠配他郡,僵臥於道者,不可計數。”

“什麼?”大諲撰又驚又喜又怒。

他喜的是果有人起事,渤海養士二百年,終究還是有心向大氏的忠臣。

驚的是領頭起事的居然是宗室,這就讓他有些不樂意了。落在夏人手裡,按照邵樹德的做派,他未必死。但落在起事成功的宗室手裡,他的下場就很悲慘了,大概率死得不明不白。

怒則是因爲這些人本事太差。起事就起事好了,怎麼這麼快就被平滅了?白白浪費忠臣義士的一腔熱血,還不如待自己重獲自由後,再行起事。

至於被夏人屠戮或強遷的數萬百姓,他不關心,死就死了,爲了大氏復國,死亦何憾?

“陛下,小聲點。”高氏有些驚慌,害怕夫君大聲說話引起中官注意。

果然,那倆人的目光瞟了過來。

大諲撰臉色一白,立刻閉嘴。

高氏回頭笑了笑,道:“驚擾二位宮監了,我家夫君最愛吃棗糕,一時欣喜,萬勿見怪。”

兩位中官點了點頭,道:“吃了就趕緊走吧,一會還要去裁剪皮子。”

“知道了。”高氏點了點頭,應道。

“柔娘,你還挺會演。”大諲撰臉色好看了些,扯了扯嘴角,勉強笑道。

高氏的臉又一紅。

她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不允許她撒謊的,這也是沒辦法了。

“你現在竟然還要幹粗使活計?”大諲撰問道。

高氏點了點頭,道:“王宮中的所有女卷,盡數沒入掖庭,洗衣、做飯、餵馬,做些雜役活計。”

“你也要做這些?”大諲撰問道。

“嗯。”高氏點了點頭,見大諲撰臉色不好,勸道:“夫君,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做這些沒什麼的。掖庭之中,多是罪官、罪將妻女,有的已經幹了十多年雜役了,夏主未僭位時便在王府幹着。妾已經習慣了,也有了幾個交好的姐妹。在掖庭幹活,總比……那樣好。”

大諲撰臉色稍霽,點了點頭,道:“你注意着點,定期來看朕。若有……寧死不要屈從。”

高氏看着大諲撰嚴肅的神情,心中一顫,低聲道:“妾遵旨。”

“好了,怎麼那般磨蹭?”兩位中官在門口等得不耐煩了,催促道。

“聖人開恩,准許你夫妻見面,怎還沒完沒了了?”另一人也催道。

“若能見着你家人,想辦法聯絡其他大族。”大諲撰見拖不下去了,長話短說:“邵賊不會在上京久留。他走之後,便是舉兵良機,切記,切記。”

高氏微不可覺地點了點頭,起身離去。

******

回到掖庭後,便是數不盡的活計。

淘米、洗菜、做飯、洗衣等等,高氏身嬌肉貴,何時幹過這等粗使活計?即便已經幾個月了,依然難以適應,四下無人之時,甚至躲在一邊哭泣。

“柔娘、狸奴,帶上一籠薪炭,隨我去兩儀殿。”尚宮之一的蘇氏走了過來,說道。

“是。”二人齊聲應道,然後各自拿了簸箕,去裝木炭。

蘇氏等了一會,見二人裝得差不多了,便吩咐二人跟上。

兩儀殿是聖人日常辦公的地方,經常於此召見臣子,很多重大決策都是在這裡做出的。高氏吃力地端着簸箕,小步快跑,跟在蘇氏身後,待靠近兩儀殿時,便豎起了耳朵。

夏主果然在召見臣子,一老一少。老的那個高氏認識,大夏中書侍郎陳誠,年輕的那個卻不知道,或許是中書、尚書二省的新進左官吧。

“盧卿所言之事,正合我意。”邵樹德坐在大諲撰曾經的龍椅上,說道:“朕已在調兵,渤海這邊少不了屯駐大軍。沒個幾年,賊人是殺不完的。”

大夏禁軍各部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輪換。

經略軍入蜀,鎮守龍劍諸州及成都府,替換下來的龍驤軍返回蒲州休整。

突將、義從、鐵騎三軍東調,分駐遼東道各地,鎮壓叛亂的同時,開始編戶齊民行動,重點清查靺鞨部落及世家大族的隱匿人口。

威勝軍續留一年。該部本有兩萬出頭的人馬,去年抽調了比較能打的七千多人,補入佑國軍及禁軍各部,如今還剩一萬一千餘,繼續留守樂州。

原戍守河東的關內、直隸二道州兵返回休整,續發河南、關北二道州兵兩萬人入駐河東。

保寧軍南下江西,李嗣源率天成軍返回河東休整。

劍南道州軍都指揮使劉重霸調任洪州,出任江西道都指揮使——劉重霸原爲汴將,在醋溝鎮投降,後出任鄆州院教練使、渭州院都教練使,得到信任之後,方纔至蜀中走馬上任。

以國子監蕭符爲江西道巡撫使。

以直隸道轉運副使翁承贊爲江西道轉運使。

以宋州刺史石彥辭爲江西道刑獄使。

以王師範爲江西道學政。

王師範投降後,一直在長安閒居,吟詩作賦。這次官從天降,本欲推辭,一看是學政,與讀書人打交道的,欣然赴任。

這個任命是邵樹德獨斷專行的結果。

你要說王師範有沒有統戰價值,其實沒多少了。但邵樹德已經不恨他當年的小作文了,閒置了這麼多年,什麼氣都消了。我就要讓天下人看看,編排過我的人也能當官,馬殷你舉兵相抗,不要緊,此時投降,猶未晚也。王師範就在你隔壁當學政,有不放心的可以書信一番,取取經。

又以陳州刺史邵倫爲河東道都指揮使,開始嘗試組建州兵,兵額兩萬五千。

以原萬勝黃頭軍軍使石君立爲劍南道都指揮副使——指揮使暫缺,由副使代管州兵。

一番調動之後,接下來就是消化了,這是邵樹德一貫以來的作風,天子門生進士不夠用,就用關西經學生,經學生不夠,河南、直隸二道的經學生數量也上來了,這些人現在也可以信任,後備官員多得是。

“陛下,還是得剿撫並用。”陳誠建議道:“大諲撰無有章法,倒行逆施,殺戮過不少渤海世家。各族之中,以烏氏爲主,陛下不妨多多提拔烏氏族人爲官,或有奇效。另者,昨日渤海禮部卿高善本前來拜會,輸誠之心頗爲熱切。高氏本爲高句麗王族後裔,也是渤海大族,僅列大氏之下,而強於諸族。高氏若能誠心歸順,則渤海之事定矣。”

正在給壁爐添加薪炭的高氏手一顫。

高善本是她父親,渤海禮部卿。他若降了,渤海還有希望嗎?

邵樹德聞言笑了笑,道:“高氏若再不知趣,朕就要動他們了。編戶齊民,第一個拿高氏開刀。如今主動來降,倒讓朕頗爲躊躇。不行,不能這麼便宜了高家,讓他們把隱匿的丁口吐出來,再至各地撫慰人心。如此,方可既往不咎。若不答應,就得讓他們嚐嚐鐵拳的滋味。”

“陛下聖明。”陳誠說道。

高氏心情複雜,動作不由自主緩了下來。

蘇氏瞪了她一眼。高氏連忙加快了動作,弄得滿臉都是菸灰,想咳又不敢咳,臉都憋紅了。

“朕調了七萬精兵過來,算是看得起他們了。”邵樹德又道:“靺鞨部落、渤海世家、耶律阿保機甚至還有高麗人,今年也是一堆事,該託付給誰呢。”

陳誠不語,盧鶴年沒資格說話,場中一時間靜了下來。

“走。”壁爐旁,蘇氏低聲說了句,帶着二人離開了。

待回到掖庭之後,三人手上、臉上、衣服上多有黑漬。

高氏看着自己的尊榮,都快哭了。

蘇氏看了她一眼,嘆道;“今天便宜你了。先把衣服洗完,然後隨我去沐浴吧。”

“謝蘇尚宮。”高氏感激地說道。

蘇氏點了點頭,走了。

第五十二章 大渡河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十六章 合圍第1115章 處置第十六章 風聲第1099章 父老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七章 親朋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1005章 合作第1009章 新潭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五十四章 濟源第1249章 組畫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十九章 碰撞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十四章 行路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九十一章 陽謀談談兵法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七十八章 動搖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1184章 棣州城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二章 舊部第1223章 生擒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1065章 又來了第十九章 開刀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976章 北上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九章 局勢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1021章 牢籠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978章 督戰官第八十章 入京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1296章 默契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1076章 罪人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一章 關津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四十一章 風俗方再造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十二章 澠池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十七章 神速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963章 南北衙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十四章 驅走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
第五十二章 大渡河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十六章 合圍第1115章 處置第十六章 風聲第1099章 父老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七章 親朋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1005章 合作第1009章 新潭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五十四章 濟源第1249章 組畫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十九章 碰撞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十四章 行路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九十一章 陽謀談談兵法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七十八章 動搖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1184章 棣州城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二章 舊部第1223章 生擒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1065章 又來了第十九章 開刀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976章 北上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九章 局勢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1021章 牢籠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978章 督戰官第八十章 入京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1296章 默契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1076章 罪人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一章 關津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四十一章 風俗方再造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十二章 澠池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十七章 神速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963章 南北衙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十四章 驅走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