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離開

京中最近有些平靜,甚至平靜得過分了。

也是,朝堂上層的更替,除了在士人圈子裡引起一番議論外,很難再下探到民間。甚至於,一些消息不夠靈通的外地讀書人都不一定能知道這些秘辛。

你看,有人還打算給崔昭緯行卷呢,但崔師長已經失去了聖眷,被打發到了安南鎮的峰州當司馬。以他狀元之才,官場失意之下,不知道會不會留下什麼詩壇名篇。

唯一傳遍整個長安的消息,大概就是聖人又改元了:今年剩下不到三個月爲乾寧元年。

乾寧,寄託了聖人和百官的期望,但他們可能要失望了,因爲邵樹德剛剛接到老丈人的消息,讓他從速帶兵南下,發動戰爭!

於是,剛剛在長安休整了幾日的天雄軍又出發了,他們將走藍田武關道,前往鄧州。

整整一個步卒,在靈州休整了很長一段時間,如今齊裝滿員,士氣高昂,即將開始唐鎮,接替保義軍北返。

保義軍節度使李璠前陣子向邵樹德告了一狀,說折宗本招誘他的士兵,有千餘未成家的單身漢軍士投到了威勝軍那邊,據說是爲了補充戰損。

邵樹德假意安撫了一番李璠。

他在魯陽關一帶與汴軍打了記仗,部隊本就不滿員,被折宗本撬走千餘,接下來回到關中後,陳誠還會要求他出兩千精壯,補充河洛諸軍的戰損。

這樣一來,李璠手底下也就剩下不到三千了,屆時會有部隊配合陳誠,與李璠“談心”,授予他朔方節度副使以職,到靈州榮養。

這是一份年薪1800緡錢的好工作,就是不知道李璠願不願意接受了,希望不要搞得大家面上都不好看。真動起手來,不但李璠什麼都沒有了,邵樹德的名聲也會受到影響,這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蕭遘已經當上了太師,住在開化坊,一時間門庭若市。

大家都不傻,正從絳州趕來長安的蕭蘧要當宰相了,作爲長兄,又是太師,說不管事,可能嗎?

蕭遘對這些來訪攀附者的會面請求一概婉拒,甚至專門跑到了邵樹德居所。

“殿下爲了安撫李克用,可真是無憂不用其極啊。”蕭遘坐在胡牀上,笑眯眯地說道。

昨日朝議,宰相崔胤奏請封異姓王,百官默然。

嗯,默然就是沒意見了,聖人也不好說什麼。

君臣問對下來,決定給上供勤快的幾個大鎮節度使封王。

初,擬封李克用爲代王。結果邵樹德上表,言辭激烈,慷慨激昂,說李克用多年來供奉不輟,對朝廷極爲忠心,請封晉王。

樹德都說封晉王了,朝廷還能怎麼辦?捏着鼻子認了。

又封鎮州王鎔爲趙王,因爲他給的實在太多了。討黃巢時就輸送大量甲仗、器械,討完黃巢又給耕牛、馬匹、錢帛,最近年年上供,可不能寒了人家的心。

再封江陵李侃爲荊王,因爲他也一直在上供,始終沒有斷過。

再封廣陵楊行密爲吳王,他今年也上供了,雖然淮南不甚寬裕,但仍然擠出來不少茶葉、絹帛、銅錢,輸往長安。

其實,關於封楊行密爲吳王之事,主要是朝廷的主意,邵樹德一度有心阻止,後來想想算了,也未必就是壞事。

他還沒有放棄對楊行密的拉攏,希望他調轉兵鋒,不要去與杜洪爭鋒了,轉而收取沿淮諸州,豈不美哉?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如意了。

朝廷一口氣封了四個異姓王,說起來慚愧,都是看在錢的份上。另外就是得有一點實力,太小太弱的藩鎮,目前還是有點困難的,或許可以再等等。

朝廷的財計總是越來越困難,賣官鬻爵這事說起來不好聽,但卻是無可避免的事實。

“義兄據有形勝之地,不善加安撫,遺患大焉。”邵樹德說道:“對了,與劉崇望談得如何了?”

“劉崇望猶豫不決。”蕭遘道,說罷,又補充了一句:“他怕打不贏李茂貞、朱玫,喪師失地,自討無趣。”

邵樹德點了點頭,有這份擔心其實也正常。

上升期的軍閥,戰鬥力確實不可小視。

前蜀先主王建是什麼樣子?可謂英明神武,硬生生打下一片江山,手底下帶過去的河南軍士也能征善戰。

後主王衍又是什麼樣子?那是能和手下一起玩羣*的主。

後蜀先主孟知祥是什麼樣子?後主孟昶又是什麼樣子?

就憑匆忙整編起來的那兩萬神策軍,能打贏?別逗了。

況且後勤補給也是個難題,諸葛仲方要大出血,他願意嗎?

邵樹德記得後世王建將女兒普慈公主嫁給李茂貞之侄、秦州刺史李繼崇,爲了將嫁妝經興元、鳳翔送到秦州,是按兩份的標準預備的,結果路上還損失了一半以上的馱馬和貨物。

李繼崇娶了普慈公主後,又問老丈人王建要錢。王建讓他自己到成都取,李繼崇算了算,一來一回兩趟,路上要損失大半財貨,運輸成本實在太高,所得可能還不如自己獻給老丈人的財貨,於是就放棄了。

蜀道難,難以上青天。太多路段不能通馬車,只能靠馱馬或人力小車通過,然後再想辦法換車,途中損耗實在太大。

“讓他不用太過憂心。”邵樹德說道:“並不只有神策軍南下。”

“也只能這麼說了。”蕭遘道:“若打不下李茂貞,不如”

“屆時別有計較。”邵樹德伸手止住了他下面的話,笑道:“李茂貞不好打,朱玫也不好打,走一步看一步了。”

“也好。”蕭遘理解了箇中奧妙,於是不再談論此事,問起了另外一件事:“殿下何時離京?”

“怎麼?聖人催我趕緊走?”邵樹德笑道。

最近朝廷一件接一件大事,先是中樞官員的變更,然後是莫再思、邵德勝二人出鎮安南、寧遠軍,然後是置乾州、奉天鎮,再後面就是四位異姓王的晉爵,試問哪一件是讓聖人舒心的?

甚至就連他以前經常看不慣、視若毒蟲猛獸的北司樞密使西門重遂的致仕,都讓他很是難受關鍵時刻,他算是明白了,西門重遂還是維持皇權的,並不願朝廷就此變成傀儡。

對了,吉王已經死了。聖人暗示多次,邵樹德就是不動手。

沒辦法,最後還是隻能讓擅長幹這事的專業人士來幹:中官王彥範親自登門,將吉王鴆殺,算是了了聖人的一樁心事。

“殿下在京中,人人側目,多不自在,當然想着殿下早日離去了。”蕭遘說道:“況且,聖人也無錢發賞了,他怕再釀出什麼軍亂。”

邵樹德大笑起來,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馬上就走了。”邵樹德說道:“天雄軍已經南下前往鄧州,過上幾日,我也要去同州長春宮,隨後南下唐州。”

事實上,邵樹德的嫡長子邵承節也已經動身,前往長春宮匯合。

父子二人會一起南下唐鄧,開過年來嫡長子就十歲了,有些場合可以提前熟悉。

再者,帶承節南下也是做給老丈人看的。

山南東道那一片地方,幾乎是折宗本一己之功打下來的,地方的官員、軍將,除隨州趙匡璘之外,和邵樹德沒有任何關係。他們就是折宗本的私人部曲,只聽他一個人的話。

鞏固與折家的關係,事關大局成敗,不得馬虎。

而與折家的紐帶,老實說,折芳靄都不是關鍵,關鍵是邵承節。

折家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富貴,都寄託在折宗本的這個外孫身上,而這也是邵樹德帶着嫡長子南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帥南下唐州,竊以爲略嫌冒險。”蕭遘委婉地勸道:“南陽情勢複雜,汴軍佔據上風,一旦有變,不堪設想。”

“無妨。”邵樹德說道:“此番南下,重點在襄陽。況且,汴人兵力緊缺,也未必能怎樣。”

邵樹德當然知道蕭遘表面上說的是汴軍“有變”,實則話裡有話,或許還包含着折家有變的意思。

但在這個爭天下的關鍵當口,由不得你疑神疑鬼。不如坦坦蕩蕩好了,折家沒有任何造反的理由,防備這防備那,反倒顯得疏遠了。

況且,他又不是孤身南下,還有天雄軍萬人在側。

這支軍隊,他是要有大用的,趁着汴人屢戰屢勝,麻痹大意的時候,給他們偷冷子來一記狠的,比如直搗張全義所鎮的申、光二州。(未完待續。)

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五章 奴僕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五章 鐵斤城第八十章 回家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968章 虞鄉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八十章 分裂第二十三章 資源第四十七章 猶豫(月票加更1)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九章 君臣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十七章 勸說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五十章 肥肉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六章 辦法第十二章 舊事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三十六章 譁亂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1131章 手藝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三章 輿圖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六章 監軍使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1120章 兩路使者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十七章 破騎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五章 城建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1084章 框架第1310章 驚聞第1149章 舉槍!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八十三章 追憶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十七章 山民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六十一章 深遠第999章 思考第945章 恐慌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八十章 躺平第六十四章 碼頭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1311章 調動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1060章 做事
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五章 奴僕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五章 鐵斤城第八十章 回家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968章 虞鄉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八十章 分裂第二十三章 資源第四十七章 猶豫(月票加更1)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九章 君臣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十七章 勸說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五十章 肥肉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六章 辦法第十二章 舊事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三十六章 譁亂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1131章 手藝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三章 輿圖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六章 監軍使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1120章 兩路使者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十七章 破騎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五章 城建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1084章 框架第1310章 驚聞第1149章 舉槍!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八十三章 追憶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二章 池淺王八多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十七章 山民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六十一章 深遠第999章 思考第945章 恐慌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八十章 躺平第六十四章 碼頭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1311章 調動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1060章 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