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築城

局勢其實已經非常明瞭了。

高仁厚站在被汴軍縱火焚燒後的崤寨內,心中有所明悟。

出兵以來,快捷如風,攻勢如潮,先克石壕,再得崤山,將乾壕寨的敵軍完全隔斷在了西邊。

這股賊軍,要麼降,要麼死,沒有第三條路可走,除非能堅持到汴軍主力來援,但多半很難實現了。

軍士們正在寨內清點物品。

賊軍撤走前放了一把火,阻擋追兵,倉皇逃遁。

夏軍進佔寨子後,一邊遣人警戒,一邊撲滅餘火,並從寨內清理出了不少輜重,都是汴軍所留,主要是各類守寨器械,價值可大可小。

繳獲的汴軍旗仗金鼓,連同兩千餘俘虜,已經一併送往了後方,供主力大軍勸降乾壕寨守軍只之用。

乾壕寨一下,這段路便將成爲通途。有崤寨控制着大驛道,即使汴軍主力過來,也將感到極爲難受,就像當初邵大帥揮師東進,但卻不得不留大量兵力鞏固後方一樣。

至於爲何不當道設寨,很簡單,地勢高,沒有山泉水澗,打井也打不出水來,那還設個屁,等渴死嗎?麟州都在想辦法擴建外城,將一片泉水納入城牆範圍之內,沒有水,城池不攻自破矣。

清理完寨子後,高仁厚下令跟隨來的軍士抓緊時間修繕損毀之處。

他估摸着汴軍要來攻取此寨,不然南邊的汝州集團與東邊的洛陽集團就要繞路聯繫了,非常不方便。

五月三十日夜,與劉康乂一樣,輕兵疾進的符存審率部抵達了崤寨。

將士們累得氣喘吁吁,輔兵、車馬、輜重全落在後面,只有兩千戰兵跑了過來,器械不全,甲冑皆無。

幸運的是,附近已無敵軍大隊,沒人能夠威脅他們。

“符將軍,你覺得接下來汴軍會怎麼行動?”崤山之上,高仁厚看着明亮的夜空,突然問道。

“此寨西邊山下,有一道通向南邊,三十里至莎柵谷、莎柵城。此道貞觀十四年所開,來往者衆多。莎柵東南三十里,可至永寧縣。”

莎柵、永寧這些地名,在國朝軍將耳中還是比較有名的。

乾元二年,“(史)思明遣其將李歸仁將鐵騎五千寇陝州”,神策將衛伯玉率安西北庭步軍三千逆擊,賊騎驚亂,再被數百騎兵衝殺,遂大敗。

以少數步兵追殺數量佔優勢的叛軍甲騎,衛伯玉僅此一戰便成名。

“此寨東南亦有一道,至回溪阪,繞半圈後可至永寧。”

回溪,因馮異事知名。此人與赤眉戰於澠池西,大敗,倉皇跑路,僅帶數人歸營,走的便是這條路。

此溪長四里,寬二丈,深二丈五尺,路開在一側的山坡上。

“莎柵道、回溪道,皆可通永寧,再溯洛水而上,直至洛陽。”符存審顯然對附近的山川地理有過了解,只聽他說道:“永寧有賊軍,爲保莎柵、回溪兩道之安全,必遣大軍來攻我寨。”

立寨于山上,還有水有糧,只要屯駐大軍,那麼正如馬謖所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但不用“置之死地而後生”,比街亭的處境還是好很多的。

崤寨就在胡郭村附近,嚴格來說這裡是永寧縣最北部,一寨控制着向南兩條道,向東一條道,可謂關鍵中的關鍵。

劉康乂這廝將這裡丟了,也不知道他當時是怎麼想的。或許是大敗夏軍的功勞太大了,比起平平無奇地守禦堡寨,他更願意爭取更耀眼的成績。

“此寨北邊,不用多說了,經澠池、新安二縣至洛陽,去歲東出,大帥便走的這條路。”符存審道:“若無意外,賊或舉大軍來攻。”

“堡寨艱險,賊攻之不易,符將軍既知此中關鍵,老夫便可放心西返了。”高仁厚拱了拱手,道:“硤石已有山民東行,過幾日,會有數千人至此處,幫着修繕堡寨,兼且戍守。繳獲的汴軍器械,老夫便留於此處了,或可武裝那些党項山民。此地山勢連綿,或可派上大用場。”

說河南是平原,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誤會。

事實上,根據後世的統計數據,河南的山地丘陵面積超過了44%,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中的一部分還是盆地,被山包圍着。

這樣的地形,說是平原真的過分了。山民,還是很能適應這種環境的。

“多謝高將軍。”符存審鄭重行了一禮。

高仁厚滿意地笑了笑。

老人家了,就喜歡知禮的後生。符存審性格謹慎、篤厚,以後可多來往。

……

崤寨以西數十里的乾壕寨外,勸降也進入到了最後關頭。

在得知崤寨已失,與東邊的聯繫(崤道)隨時可能會被切斷的情況下,乾壕鎮軍陷入到了兩難之中。

糧食還夠吃,箭矢也足夠,但真的有必要守下去嗎?

崤道艱險,崤寨在夏軍手裡,隨時可以下山切斷道路,將乾壕寨與東面的土壕寨、澠池縣、雙橋寨等隔絕開來。

可以說,他們守在這裡的勝機很小了,除非汴州方面舉大兵而來,與南邊的汝州方向一齊發力,猛攻或備禦崤寨,打通這條道路,但可能嗎?

胡真有那麼多兵?東平郡王的主力大軍可不在洛陽。

李唐賓耐心地在營內等候着,俘虜、旌旗已經展示給寨內守軍看過了,自告奮勇的使者也已經入寨勸降,如今可靜待結果。

李唐賓還是希望守軍儘快投降的,因爲他想在此築城。

不是乾壕寨這邊土木寨堡,而是正兒八經的版築城池,不用像懷遠新城一樣包磚,但也不能過於簡陋,一定得是座能屯駐大軍、能儲備大量物資、能作爲軍事屏障的城市。

這座城池將設在驛道旁邊,與崤寨一起,作爲威脅敵軍西進的堅固依託。

當年後周(北周)與北齊交鋒,這片山區就是反覆爭奪的地方。

新安縣,就是北周受阻於外圍堡壘,攻不進洛陽的產物——既然我打不進去,那我就築一座城,作爲前進基地,同時也能屏護後方。

這事他與大帥提起過,大帥的意見是“見機行事”。

仗打到如今這個地步,機會確實看到了,築城也可以正式開始了。

當然,如果乾壕鎮軍願降,與新築城池護衛犄角,那就再好不過了。

“還沒消息嗎?”沉默許久的李唐賓突然問了一句。

“還沒有。”幕僚搖了搖頭,道。

“吃飯!”李唐賓起身,走向了桌案。

幕僚一時沒反應過來,有些傻愣,親兵卻很快端上來了幾碟小菜、果子,隨後又去煮湯餅了。

湯餅自然煮夠了分量,帳內各文職僚佐、親將虞候之類的皆有。

李唐賓吃飯的動作很快。小菜、肉脯、果子下肚後,湯餅也吃了個精光,隨後一推碗筷,閉目靠在胡牀上,似是在思索着什麼。

看樣子很氣定神閒啊,不愧是大帥親自挑選的方面主將。

“報經略使,乾壕寨上有人頭被扔下。”突然有人在帳外高聲稟報。

“進來!”李唐賓起身繞過桌案,看着帳門口。

天柱軍遊奕使楊璨陪着一名斥候走了進來。

“報經略使,方纔乾壕寨內突然大聲喧譁,繼爾有人頭被從寨牆上扔下。我等冒死遣人拾回,卻非使者之首級。據汴軍俘虜所言,此乃宋州團練副使李幹秋之首級。”斥候詳細稟報道,不過他話還沒說話,便被李唐賓踹了一個趔趄。

“以後再敢說話說一半,二十鞭子少不了。”李唐賓斥道,不過嘴角卻不自覺地翹起了好大一個弧度,對於他這麼一個嚴肅的將領來說可不常見。

“恭喜經略使,大事定矣。”衆人紛紛道賀。

李唐賓面無表情,直接出了大帳,看着遠處高高聳立的寨牆。

寨牆上又扔下了首級,不過這次多了,足足十餘級。而寨內的呼喊聲也愈發清晰,即便站在此處,李唐賓依然能隱隱聽到風中傳來的聲浪,只是聽不真切。

“吱嘎——”一炷香過後,乾壕寨寨門大開,聲浪猛地清晰了起來。

站在近處的義從軍、河源軍、積石軍軍士甚至能聽到“徐州兵反了”的大叫聲,衆軍士氣大振,紛紛看向中軍大帳,有無進軍的旗號。

李唐賓並未下令,而是朝左右道:“不意銀刀都之後,徐兵尚有如此血性。”

“全忠多疑,驅使徐兵來此送死,今自食其果也。”

“徐兵、鄆兵、兗兵,哪個願爲全忠效死?也就吞併得較早的鄭滑兵,執迷不悟,願爲全忠拼殺。”

“若正常情況,徐兵還是願爲全忠拼殺的。無他,錢糧足額發放,然今置於死地,如何願死戰?”

“何止徐兵送死,便是那胡真,難道全忠又真信任他了?滑州兵被折騰來折騰去,怕是早晚折騰乾淨,以後都是宣武軍了。全忠此人,雄猜多疑,我看沒錯。”

“出來了!出來了!乾壕鎮軍這是要出寨投降?”

衆人七嘴八舌,興奮不已。

李唐賓臉上的表情也慢慢豐富了起來,只聽他說道:“石壕、乾壕、胡郭三寨皆得,汴賊大喪師徒,局面豁然開朗。傳我令,夫子即刻開始築城,日夜不輟。若人手不足,續調萬人而來。收編降兵之後,積石軍留守,河源、天柱、義從三軍,隨我東行。陝虢軍,讓他們趕緊滾過來,再不來,當我不會殺人麼?”

“遵命!”衆人紛紛應道。

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十七章 石橋第八十章 回家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1154章 分行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1020章 迎駕第1002章 彷徨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十五章 渭州第1202章 馬城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1132章 大棋局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九十章 同學少年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隨便侃侃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八章 抉擇第988章 籌劃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988章 籌劃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1237章 講究人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1088章 天命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590章 籠中人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二章 正旦第二章 正旦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1272章 歸心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十一章 使者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二十章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七十五章 去吧!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994章 追索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十三章 消息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十二章 舊事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1060章 做事第1011章 上洛
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十七章 石橋第八十章 回家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1154章 分行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1020章 迎駕第1002章 彷徨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十五章 渭州第1202章 馬城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1132章 大棋局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九十章 同學少年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隨便侃侃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八章 抉擇第988章 籌劃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988章 籌劃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1237章 講究人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1088章 天命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590章 籠中人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二章 正旦第二章 正旦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1272章 歸心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十一章 使者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二十章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七十五章 去吧!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994章 追索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十三章 消息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十二章 舊事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1060章 做事第1011章 上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