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路子

建極八年七月十九日,太極殿朝會結束之後,中書宰相們發出了數道聖旨。第一道是置龍泉府、鄭州,皆隸遼東道。

龍泉府以渤海上京爲主。

這地方說白了也就一個牡丹江市罷了,地方不大,縣鄉軍鎮卻不少,該歸併的還是得歸併一下。永寧、富利是兩個附郭縣—如汴州之開封、浚儀,西京之長安、萬年,東京之洛陽、河南。這兩縣仍然保留,一管西,一管東,上京城周圍富庶的平原農耕地帶盡數括入其中。

第三個屬縣是肅慎縣,縣治設於忽汗海瀑布東北約三公里的山頂上—沒辦法,高句麗人、渤海人都喜歡在山上築城。

縣治在山上,縣域則在山西南方的廣闊河谷地帶,以及南部大片的湖區、山地。老百姓上縣城是不太方便,但渤海人費大力氣修建的山城也不能不利用對不?

對了,此城東、北、西三面均爲懸崖峭壁,南面則是牡丹江。城牆沿山脊修建周長3590米,牆外側築有雙重城垣,掘有護城壕。城內有一道腰牆,全長800米,腰牆中闢有甕門。

整個城牆用巨石砌成,修有15座馬面,始建於渤海前期,遼金沿用。這麼一座地勢險要的堅城,夏軍路過看了一眼就放棄強攻了。

渤海君臣投降後,守軍也跟着投降。夏人不費一矢就拿了下來,渤海先人看了要流淚。

附近其實還有一座比之略小一些的山城,周長3000米,兩面臨湖、一面懸崖。這座城池更離譜,守軍一鬨而散,逃了個精光。

堅固的石質城牆,還是在半山腰上,有水,有部分田地,圍困不住,大炮來了都不好使。若有三千意志堅定的守兵,夏軍要攻到猴年馬月才能攻取?

說白了,王朝末期了,啥堅城都白費······

第四個屬縣是上京東南的長平縣,位於馬蓮河流域。這裡有重要驛道溝通東京龍原府,人口也不少,後世遼國遷其民至遼西,一下子設了三個縣,每個縣最少都有兩千戶。

後世寧安市一帶置佐慕縣。

渤州整體置貢珍縣(牡丹江市樺林鎮)。

獨奏州郢州也遣使來降,置白巖縣(林口縣古城鎮)。

歸併完之後,大夏遼東道龍泉府轄永寧、富利、長平、肅慎、佐慕、貢珍、白巖七縣,戶籍上有二十多萬人。

即便因爲戰爭而損失了一些,但如果清查一番隱戶,差不多可以抵消,甚至會有增加。

二十多萬人口的府州,關內有些地方還達不到呢。這樣的地方,除非實在守不住,不然誰捨得放棄?鄭州轄粵喜、萬平、弘義三縣。

粵喜便是哈爾濱阿城區,渤海舊縣。萬平在今肇源一帶,渤海舊縣,本名萬安,因與五管屬縣重名,故改名萬平縣。

以高州置弘義縣。高州本渤海鄚頡府所屬二州之一,在府治粵喜北二百里,差不多就是後世綏化一帶。

鄭州三縣在契丹、渤海之間反覆拉鋸,人煙稀少。去年就開始統計,只剩編戶之民兩千來戶,萬餘口。轄區內還有差不多同樣數量的靺鞨部落,加起來也就兩三萬人,與上京真的不好比。

中書諸位宰相一度想要罷廢鄭頡府二州,化爲草原,但被邵樹德阻止了。以後可以發配犯人過來嘛,中原反對朝廷的民戶,被擊敗後也可以強遷過來,比如魏博、成德的大爺們。

事實上,第一批移民已經在路上了,最多再有一兩個月即可抵達鄭州。他們都是蜀中叛亂者的家屬,首批三千戶,將安置在鄭州三縣。

至於蜀人能否適應鄭州的氣候,朝廷就不管了。鄭頡府的渤海人曾被契丹掠走,留下了許多空空如也的宅園,直接住進去即可。自己抓緊時間準備一點木柴,學着冬天怎麼燒火炕,

慢慢熬吧。

對了,這些蜀人也是部曲,已經有一千名等不及排隊的大同軍士卒願意到鄭州落戶了—蜀人會種水稻,比啥都不懂的部落野人更能創造財富,還是有不少府兵心動的。

其實也不止蜀人了。

高仁厚正在圍攻播州,賊軍連戰連敗,戰事十分順利。

蠻獠們不是傻子。羅太汪也很有號召力,巧妙利用形勢,分化瓦解楊端的部衆。在這個背景下,很多部落便降了。

高仁厚按照朝廷旨意,對叛亂者進行甄別。

罪行較輕的,稍稍懲戒一番,比如罰點財貨、牲畜,再推幾個替罪羊出來殺了,便算過關了。

參與叛亂程度較深,且是在王師進攻下,迫於形勢投降的,懲罰就比較重了。其中相當一部分要被遷移至遼東道,貶爲部曲—他們騰出的空間,或可從河北、關西移民填充。

慢慢來,不着急!

朝廷手裡的人力資源還算充沛,糧食也不缺,移民過境的成本還可以承擔。至於抵達目的地後,前兩年的維持成本,部分由關內承擔,部分由渤海國承擔,大家都苦一苦熬過前兩年,一切走上正軌之後,基本就不怎麼需要輸血了。

******

移民狂人、大夏戰神、各民族的慈父邵樹德正在承恩殿內休息。內務府丞儲仲業奉詔前來覲見。

入殿後擡眼一看,女兒儲氏與聖人坐在一起,笑容滿面。

幾個契丹人女人坐於下首,或煮茶,或做點心,各自忙着各自的事。

聖人倒將這一幫子女人調教得好生出色!儲仲業不敢多看,分別向聖人及儲婕妤行禮。「坐下吧。」起身回完禮後,邵樹德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說道。

儲氏也起身回了個禮。

她已年近四十,榮寵不衰。聖人喜歡抱着女人一起睡覺,以前趙貴妃最受寵,經常陪聖人過夜。到了後來,就換成她和張惠了。

聖人對女人,不僅僅有生理需求,也有心理需求。

這種過夜也就是單純睡覺而已。聖人真要發泄,宮官、契丹女奴都可以服侍,發泄完就打發走,在得到信任之前,基本不會和她們一起過夜。

儲氏已經侍奉邵樹德超過十年,先後懷了五個孩子—當然,按照兩人私密間的助興說法,不是「侍奉」,是邵樹德已經「使用」了儲氏十二三年。

「人都齊備了吧?」邵樹德無事可做,不斷翻看着渤海典籍。

積極學習漢文化的國家就是好,一應公文都能看懂。他最近就在翻看渤海歷代君王北略以及與日本、新羅交往的典籍。

秘書監也派人進行謄寫,原版送往洛陽保存,兩份抄本分別送往北平、長安二京入檔。邵樹德發現,在渤海對外貿易中,粟特人是主要推動力量,而不是渤海人。

而新羅的對外貿易,同樣如此。

粟特這個民族,確實有幾分門道,善於鑽營,能影響上層人物的決策。

渤海國的航海技術相當不錯。他們的船隻主要從鹽州出發,橫渡日本海,抵達本州島的出羽、加賀、能登一帶。34次官方使團,只有3次出過事,31次安全往返,比唐朝的成功率高太多了,不知道是航海技術先進,還是日本海的風浪較小。

但龍原府、南海府的水手、工匠們卻可大加延攬,本身水平應該是很出色的。「陛下,諸屬官佐齊備,五百護衛亦整裝待發,隨時可以東行。」儲仲業回道。「漁網、織機、工具之類的器械呢?」

「裝了百餘輛車馬,都齊了。」

「如此甚好。」邵樹德點頭道:「另外還有一事,先派人去趟龍原府,收拾下宮殿。朕要在那邊會會黑水靺鞨諸部酋豪。」

「遵旨。」儲仲業回道。

「先前借道黔中、嶺南西道的兵馬已入安南,當地局勢穩定,儲慎儀做得很不錯,朕記着這事。遼東道諸州,朕有意交給儲慎平。」邵樹德勉勵道:「儲氏,朕很滿意,富貴無憂也,當與國同休。好好做事吧。」

「臣謝陛下隆恩。」儲仲業眼圈一紅,哽咽道。儲氏也擦了擦眼淚,下意識摟住了邵樹德的胳膊。

儲氏本是河南府一地方豪強,但一躍成爲大夏頂級豪門,成爲河南的一面標杆旗幟,這份傳奇般的境遇來自誰,她很清楚。

出征之前,族中挑了一嫡女獻入宮中,聖人收下了,喚其爲「小儲」。小儲貌美,年方及笄,但卻不太受寵,仿如當年趙貴妃的侄女趙姝一般,讓人頗爲憂心。

但儲氏富貴之勢已成,有時候也不用那麼着急了,慢慢經營即可。「諸事既已齊備朕就放心了,你下去準備吧。」邵樹德說道。

「臣遵旨。」儲仲業慢慢退下。

邵樹德抱着儲氏柔軟的嬌軀,問道:「朕這些賺錢的路子,你也聽過不少了,可有補充?」

「陛下,光裘衣一事,便已賺得盆滿鉢滿,這麼多錢,妾都覺得燙手了。」儲氏輕聲道:「北平一件羊裘便值四百餘錢,已可買一斛糧。若是貂鼠裘衣,更要三萬餘錢一領。內務府賺得這麼多,夠了。」

「這怎麼夠呢?」邵樹德說道:「朕這錢不是爲內務府賺的。內務府只是打個樣,讓人看到壟斷裘衣是多麼巨大的好處。這些買賣,朕會與人分享,儲家便可以。」

「陛下爲儲家考慮得夠多了······」儲氏說道:「再多,恐無福消受。」

「你們不收,朕還不放心呢。」邵樹德哂道:「說過同富貴,就要做到。儲家子弟有本事的,可推薦一二,將來塞一個進渤海商社。」

儲氏嘆了口氣。

她是儲家女,更是邵家婦。儲家的富貴已經夠了,聖人若有心,還不如爲他們的孩子多考慮考慮。

「不過你說得也有道理。裘和魚,沾這兩樣,朕已經知足了。」邵樹德又道:「這次東行,內務府一定要辦好差,絕不能出任何差池。你陪朕一起去吧惠娘不在,有些事朕都不知道找何人說。」

「渤海王后高氏不就在宮中麼,爲何不去找她?」儲氏低着頭說了句。邵樹德聞言,不怒反喜,大笑不已。

渤海國主大諲撰,他已經見過了。老實說有些失望,一個被連番挫折打擊得信心全無的年輕人罷了。而且他已經惡了渤海世家,其實沒多大用處了。

本欲即刻送往洛陽監視居住,但想了想,暫時沒這麼做。先關在上京吧,待班師的時候再帶回去,這期間說不定還能爲他提供點樂子呢。

挺着大肚子的月理朵看了一眼儲氏,若有所思,對自己的未來更有信心了。

七月二十,任命符存審留守上京後,邵樹德帶着內務府官員、宮廷侍衛及侍衛親軍東行,前往龍原府。

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一章 二月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二十七章 武功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十一章 處理第994章 追索第六章 監軍使第四十四章 王霸之基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1003章 國祚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一章 故人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十八章 東出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1339章 讓他來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七章 士兵王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四章 州情(一)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1290章 軍不發第四章 調查(四)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二十章 遺產第五章 州情(二)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1181章 泰山宮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六十五章 處置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七十章 梳理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1309章 談條件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還在客戶這第1028章 泗州第三十章 覆滅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七十章 加班!第七章 安撫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1261章 詰問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八十一章 夕陽產業第四十章 咸陽第1022章 朝會第1107章 參詳第十八章 耐心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
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一章 二月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二十七章 武功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十一章 處理第994章 追索第六章 監軍使第四十四章 王霸之基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1003章 國祚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一章 故人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十八章 東出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1339章 讓他來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七章 士兵王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四章 州情(一)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1290章 軍不發第四章 調查(四)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二十章 遺產第五章 州情(二)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1181章 泰山宮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六十五章 處置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七十章 梳理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1309章 談條件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還在客戶這第1028章 泗州第三十章 覆滅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七十章 加班!第七章 安撫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1261章 詰問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八十一章 夕陽產業第四十章 咸陽第1022章 朝會第1107章 參詳第十八章 耐心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