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

中和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宥州城。

宥州城就是長澤縣城,本屬夏州,城外有胡洛鹽池,產青鹽和白鹽。夏綏四州一斗鹽值不到百錢,關中可能會達到一百二三十錢。但這與他們沒關係,因爲關中大部分地區吃的是河中兩鹽池出產的鹽,年產40-50萬石。也就是說,王重榮這廝靠賣鹽,一年就能賺大概七十萬緡錢,果真土豪。

宥州鹽池的產量,一年不過十萬石罷了,能給拓跋家帶去十餘萬緡錢的收入,其實並不多。他們所處的位置太差,附近都不是什麼人煙稠密的地方。關中市場,既要與河中鹽搶生意,也要和年銷售額幾近六十萬緡的川鹽競爭,難度可不是一般地大。

這個年頭,可不是有鹽就能賣出去變成錢的。豐州天德軍也有鹽池,且質量不錯,開元年間還是貢品,結果如何?遠離主要市場,乏人問津,也就滿足本地及振武軍那邊罷了,市場份額小得可憐。

朔方軍轄下的鹽州,是後世西夏最大的產鹽地。人家的商業經營做得更差,市場份額也就比豐州鹽大一些,但遠遠不如宥州鹽。

所以,拓跋家的主要收入其實還是靠販賣牲畜、皮革、藥材,而不是靠賣鹽。除非他們能有個北宋這種“好鄰居”,通過政府行爲,將鹽價大幅度提高,一斗賣幾百錢,才使得一斗只要百餘錢的西夏鹽大舉走私入侵,變相擴大了市場份額。

但這個年頭,大唐的鹽價很低啊,你想賣,有人買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一年十餘萬緡錢,對拓跋家也不無小補。可以讓他們向外採購不少東西了,比如軍械。宥州的冶鐵工業,可還不如夏州呢!

但從去年年底開始,定難軍節度使邵樹德暗中約談夏、綏、銀三州的鹽商,令其儘量採購豐州鹽。而天德軍那邊也十分配合,將價錢壓得很低,一下子讓宥州鹽少去了很大一塊市場,收入驟減。

今年四月份邵樹德率軍北上草原之後,雜虜各部紛紛臣服,他們也開始用豐州鹽,拓跋家的收入進一步減少,財政上開始出現問題。

拓跋思諫最近正爲這些事煩呢。家大業大,兄長又養了那麼多兵,每日裡的花費十分巨大。如今食鹽銷售出現了問題,北邊草原上的雜虜也不再進獻牛羊、皮革、藥材、蜂蜜、蠟等物事,再這樣下去,這個家就沒法當了。

“大兄,今日羅樹部遣人來要器械,言欲北上草原,殺了嵬才蘇都,奪回自家草場。”拓跋思諫走進了房間,焦頭爛額地說道:“如何迴應?”

“賜些鹽給他們。”拓跋思恭定定地看着窗外,道。

“這……”拓跋思諫被噎住了,只能換件事說:“衛慕部遣人要一萬匹絹,說部中用度匱乏。”

“賜些鹽給他們。”拓跋思恭一動不動,道。

拓跋思諫張口結舌,良久後無語地坐了下來,樣子有些氣哼哼的。

“這就生氣了?”拓跋思恭終於轉過了頭,看了眼自己的弟弟,道:“邵樹德北上草原,是一步妙棋啊。某也沒想到他動作這麼快,一個多月時間,就將咱們經營了三代人的基業給攪了個七零八落。”

“若無麟州折掘氏相助,豈能那般輕易?”拓跋思諫忍不住說道。

“折掘氏之女嫁於邵樹德爲妻,焉能不幫忙?”拓跋思恭搖了搖頭,道:“本來某還不太信。不信邵樹德這麼快就想拿我們拓跋氏開刀,而今事實俱在,是某之錯,大錯也!”

“大兄何必如此氣餒?州中尚有兵萬餘,宥州城高池深,怕他作甚!”拓跋思諫說道。

“當初未奉聖旨南下討賊,已是一大失策。今又坐望猶豫,失了草原臂助,錯上加錯。”拓跋思恭忍不住嘆了口氣,道:“邵樹德拿了夏、綏、銀三州,這幾年又整飭得不錯,實力懸殊,難上加難。”

“大兄,不如去找下經略軍楊悅。他坐擁五千兵馬,亦是一方豪強,難道就眼睜睜看着邵樹德削藩?今日削宥州,明日便可削經略軍,脣亡齒寒的道理,楊悅應是懂的。”拓跋思諫站起身,說道。

“可以試試,但別抱太大希望。楊悅此人,某也看不透。”拓跋思恭道:“咱們的希望,還是在橫山。”

“大兄,你是說?”

“你走一趟東南吧。”拓跋思恭道:“渾州川沒藏氏對我族一項恭順,應可爲臂助。南山野利氏,唉,姑且試試吧。這兩部若能靠過來,南山諸部就能靠過來至少一半,可提供兵馬萬餘人。如此,咱們便有大軍兩萬餘,不比那邵樹德差了。”

南山党項的一萬兵頂個屁用,衣甲都沒幾件!拓跋思諫本來想說這個的,但一看兄長的臉色,頓時也沒法說下去了。

死馬當活馬醫吧,只能這樣了。

******

“封將軍,就在這裡等吧,野利氏不敢拿某怎麼樣的。”李杭拱了拱手,說道。

“那好,某便在此間等着。”封隱亦回禮道。

他馬上就要離開鐵林軍系統,升任邵樹德的親兵副將了,因爲親兵的規模即將擴大爲二百人。

軍中每個人都對他十分恭敬,但真的談不上尊敬,這讓封隱很鬱悶。

他想憑實打實的戰功爬上去,哪怕這種人十個裡面只能活下來兩三個。

劉家三兄弟現在一個調到武威軍當隊正,一個在鐵林軍當隊副,一個調入了大帥親兵,發展都不錯,而且是憑藉實打實的戰功爬上去的。

就自己,是沾了兩位從妹的光!唉!

李杭昂首挺胸,在兩位野利氏族人的導引下進到了正廳。

說是正廳,其實和山寨差不多。粗糙的大木打製,沒有上漆,沒有雕刻。地方倒不小,點了不少火把,十餘人站在廳內,坐在最上首的應該便是野利經臣了。

野利經臣這人看起來快四十歲了,但李杭估計他可能也就三十出頭的樣子,甚有勇力,年輕時曾多次前往延州做生意,售賣牛馬,採買器物。

野利部居於橫山東段,在綏州以南,丹、延二州之北,地盤不小,是橫山党項中較大的幾個部族之一。後世這裡一直就是北宋與西夏爭奪的關鍵,蓋因“橫山延袤千里,多馬宜稼,人物勁悍善戰……其城壘皆控險,足以守禦。”

“先代(元昊)常能爲邊患者,以幕南有山界之粟可食,山界之民可使,有山界之水草險固可守。”

“金湯、白豹據橫山之麓,環以良田千頃,皆佔橫山良田萬頃。”

簡而言之,西夏得了橫山,便可控制諸多險隘,然後還能徵用當地的糧食、牛馬、兵員,南攻宋朝,戰略上具有極大的優勢。

對這個人口數萬的大族,邵樹德也不得不加以重視,甚至可以說是着意籠絡,千萬不能讓他們被拓跋氏拉了過去。

“貴使所來何事?”野利經臣坐在上首,老神在在地問道。

“爲兩家盟誓而來。”李杭直接說道。

野利經臣稍稍有點動容。在場的都是千年的狐狸了,誰不知道你的目的啊。眼下如此直言不諱地說出來,要麼是有充足的信心,要麼就是傻子。

“橫山乃延、丹二州治下,靈武郡王之手未免伸得太長了。”野利經臣道。

“保塞軍使李孝昌與我家大王相厚,執禮甚恭。”李杭說道。

這話其實就是隱晦地說李孝昌害怕甚至託庇於邵樹德,諸人都聽明白了。野利經臣也是第一回聽聞此事,倒有些不淡定了。

野利部數萬人口,一旦有事,抽兵七八千人不成問題。有這等實力,即便是宥州拓跋家,對他們也只能採取懷柔之策,刻意交好。

但他們的實力仍然不足以反抗保塞軍的統治,時而出丁、出糧、出牛馬,蓋因人家的兵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不是自家部落裡那些農兵可比。

如今再加上定難軍,若要刻意打壓他們野利部,那確實不難。只要願意花時間,都不需要攻那些地勢險要的堡寨,從南北兩個方向封鎖,就能讓野利部焦頭爛額。

這李孝昌,也太不要臉了吧?堂堂一鎮節帥,居然對年齡比自己小了二十歲的後輩如此恭敬,像話麼?

“貴使所言當真?”野利經臣沒有問話,但底下有頭人幫他問了出來。

“下月我家大王要巡視綏州,屆時保塞軍使李孝昌亦會至綏德,交割戰馬。野利族長若有暇,不妨下山看看,我家大王亦有賞賜發下。”

野利經臣聞言沉默不語,諸位大小頭人也面面相覷。邵樹德一喊,李孝昌就屁顛屁顛地跑過去。如果此爲真,那他們的處境可就尷尬了。定難軍、保塞軍聯合起來,還不把他們吃得死死的?

大夥對如今夏綏四州的局勢也有所耳聞。本來商議的結果是兩不相幫,自己關起門來過日子。沒藏氏目前還在猶豫,也遣人過來商討,但野利部是真的下定決心了,不趟這個渾水。

可如果人家逼着你站隊呢?這事難辦了啊。

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高昌回鶻世系第1028章 泗州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十五章 撫慰與安排第1022章 朝會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二十章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三章 牛市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二十一章 舊人、新人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九章 表演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十七章 神速第十三章 花巧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十八章 搏一搏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1003章 國祚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十四章 議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十三章 我來了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1197章 會高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945章 恐慌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二十章 遺產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三十章 覆滅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962章 樞密使第二十九章 餘波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一章 關津第989章 試驗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1015章 該放手了(一)東漢騎兵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十四章 驅走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
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高昌回鶻世系第1028章 泗州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十五章 撫慰與安排第1022章 朝會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二十章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三章 牛市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二十一章 舊人、新人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九章 表演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十七章 神速第十三章 花巧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十八章 搏一搏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1003章 國祚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十四章 議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十三章 我來了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1197章 會高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945章 恐慌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二十章 遺產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三十章 覆滅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962章 樞密使第二十九章 餘波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一章 關津第989章 試驗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1015章 該放手了(一)東漢騎兵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十四章 驅走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