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會高

第1197章 會高

天空飄起了濛濛細雨,海燕迎風起舞,在空中自由翱翔着。

邵嗣武沿着“海鮫丁”型船隻左舷的繩網往下爬。

船舷下方,是兩艘較小的平底小船,此刻正在隨波晃盪着。

邵嗣武小心翼翼地爬到了最下面,然後猛然躍到了其中一艘小艇上。

起伏的波濤使他一個趔趄,差點沒站穩栽入海中。

小艇上的水手連忙扶住他。邵嗣武甩開他們,強迫自己穩住身形。他的臉色有些蒼白,毫無疑問,這是輕度暈船導致的。

在他之後,水手們次第下船,穩穩地下到兩艘被稱爲“交通艇”的小船上,熟練地操起船槳,奮力划向岸邊。

有水手升起了交通艇上的小帆。強勁的南風立刻鼓滿了帆面,小艇的速度更快了。

艇上已經吊裝了部分物資,主要是武器,並且用油紙包裹着,以防被雨淋溼。

突然之間一陣大風吹來,洪波涌起,濁浪滔天。

邵嗣武緊緊抓住船舷欄杆,強忍着噁心的感覺。作爲皇子,他不願讓任何人看出他的無能、軟弱。

水手們在船上如履平地,我爲什麼不能?

水手們根本不在乎暈船,我爲什麼不能?

他是好強的,以至於已經有些失去理智了。

兩艘小艇一前一後,在波濤之中緩慢前行。冰冷的雨水打在船艙裡,打在蓑衣上,打在邵嗣武的臉上,模糊了他的視線。

海天之間一片灰濛濛的,只有偶爾響起的海燕聲在提醒着大家努力與風浪搏鬥。

漸漸地,黃綠色的海面之上出現了一個個浮桶。

桶用小鐵錨固定在海底,代價不菲。但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給進出港的船隻標註了清晰的航道。

只可惜整條航道尚未完全確定,大遼水入海口的水文查探工作沒有全部完成。不然的話,吃水較深的大船就可以直接開進港了,不用擔心觸礁或擱淺。

短短的一段距離,因爲波浪的影響,他們劃了一個多時辰,方纔穿越水道,進入到了大遼水河面上。

這裡的水面平靜太多了,只有一些輕微的起伏,與外海完全是兩個世界。

邵嗣武放眼望去,在迷茫的雨霧中,到處都是沙丘、蘆葦叢和鹹水、半鹹水沼澤。稍遠一些的地方,才能看到成片的樹林,但面積也很小。

兩艘小艇劃過一道河灣後,眼前豁然開朗,出現了破碎的陸地。

陸地被水包圍着。很顯然這是淡水,因爲有人正在旁邊汲水,裝車後送往城寨內。

“用力!”水手們喊着號子,奮力划槳,船隻速度陡然加快,很快便靠上了一處簡陋的棧橋,一左一右橫於兩側。

岸上有守兵,他們接過小艇上遞過來的繩子,麻利地將小艇固定好。

“參見殿下。”岸上衆人一齊行禮。

“無須多禮。”噁心的感覺已經消退了不少,邵嗣武強壓下喉嚨口的翻涌,扯了扯嘴角,笑道。

說完,他攢起力量,一躍而上碼頭,彷彿完全沒受暈船的影響。

水手們都佩服地看着他。

趙王不像他們,不會一天到晚以船爲家,能強忍着不適登上岸,這份毅力已經得到了大夥的認可。

這是一個非常要強、好面子的皇子,衆人已知矣。

邵嗣武擡頭看了看不遠處的城寨。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營口寨。寨子整體風格極爲粗獷,都是大段的原木,幾乎沒怎麼加工過。原木外表覆了一層泥土,野草頑強地長在上面,隨風搖擺。

寨子內外還有許多房屋。屋子更加簡陋,基本都是用蘆葦和樹枝編成的。尤其是蘆葦,幾乎是此地最多見的材料了。方纔上岸之時,邵嗣武就看到有軍士在寨子附近活動,他們拿着大砍刀,不厭其煩地砍倒蘆葦,清理空地。

砍倒的蘆葦被整整齊齊排放在地上。這些蘆葦長得非常高大,重量又很輕。曬乾之後,便是極好的簡易房屋材料。有時候甚至能編織成蘆葦筏子,在河面上行走。

碼頭上嘈雜聲漸起。軍士們忙忙碌碌,開始搬運物資。

物資卸完後,又解開了纜繩,繼續下到了海面上,開始下一趟轉運。

“末將高佑卿,參見殿下。”不一會兒,營口鎮使、登州將高佑卿從營內走出,躬身行禮道。

“高將軍辛苦了,免禮。”邵嗣武親手將其扶住,道。

“高將軍弄出了好大的局面啊。”邵嗣武指了指營寨東北角,說道:“那是在改建陂池?”

“是。”高佑卿答道:“此地水泊衆多,多爲淡水,可以喝。末將尋思着,或許可以改建個小陂池出來,既多了一些田地,軍士們也有水喝,不用走遠路去汲水。”

排幹沼澤,獲得土地。營建陂池,灌溉農田。這是江南東西二道在前唐時經營的路數,很有效,但也很艱苦。

“軍士們肯幹這些嗎?”邵嗣武問道。

“有什麼肯不肯的,都是自己傳諸子孫後代的基業,當然要用心一點了。”高佑卿說道:“營口寨現有兩千兵,一千四百餘戶人。糧草尚不能自給,再不用心點,以後豈不是要餓肚子?”

高佑卿所說的兩千兵,其實是府兵了,但短時間內,根本沒有足夠的土地授予他們,至今仍靠安東府輸送的錢糧吊着命,生活其實是很艱苦的,人人都說上當了,不該來營口這種鬼地方。

一千多戶百姓也是今年陸續遷來的,其中五百戶來自魏博,八百戶來自曹州,另有百餘戶分配了田地的輔兵家人。

簡單來說,這裡一窮二白。

洪水氾濫,土地匱乏,要什麼沒什麼,鬼來了都愁悶不已。

在邵嗣武看來,營口這邊與其費力改造田地,不如放牧得了。

父親在他小的時候,曾給他講過一個故事。說西邊有個國家叫匈牙利,他們國家有條大河,河水年年氾濫。匈牙利人不修河堤,而是靜等洪水退去,然後趕着牛羊去河邊放牧。

氾濫的洪水帶來了河底泥沙,沉澱在河岸兩側之後,長出來的牧草鮮嫩多汁,產量還極高,因此當地的肉牛品質上乘,牛肉湯遠近聞名。

大遼水下游這一片,與其現在就費勁排幹沼澤,改造農田,還不如可勁放牧呢,這樣似乎能更快地站穩腳跟。

當然,營口寨這邊的人也不是傻子,他們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放牧。即便是中原來的百姓,也有相當程度的照料牲畜的經驗,尤其是河北百姓。

想當年,朱全忠駐軍魏博,半年吃掉了七十多萬頭雜畜,沒有點畜牧業底子,顯然是撐不住的。

營口寨的軍民現在就是吃大鍋飯。有人伐木建屋,有人改造農田,有人放牧牛羊,各司其職,篳路藍縷,艱難創業。

就是規模有些小,與安東府那邊不好比。

“旅順送來了一些器械,高將軍便遣人交割入庫吧。”邵嗣武進了一座蘆葦編成的房屋,脫下蓑衣交給親兵後,說道。

“這些小事,何須殿下親來?”高佑卿立刻吩咐手下人交割,同時又不解地問道。

邵嗣武頓了一下,最終決定實話實說,只聽他說道:“無他,熟悉一下海況。”

“這……”高佑卿心想這位大皇子可真夠瘋的,膽量不小,建功立業之心也很熱切啊。

“實不相瞞,跑完這趟後,我便要回旅順了。”邵嗣武說道:“接下來,很可能要進兵中原。”

“中原?哪裡?”高佑卿急問道。

“或是平州。”邵嗣武找了張椅子,坐了下來。隨後,他熟練地將靴子脫下,將裡面的積水倒掉。

高佑卿看得眼皮直跳。

趙王的腳,大概已經泡得發白了吧?天潢貴胄,對自己這麼狠,想起幕僚劉勉私下裡說的話,他有些害怕。

“晉軍已經大舉出動了。李克用自領一路,在邢洺磁與天德軍、武威軍交戰,互有勝負。另一路由李存璋所領,自幽州南下,逼近滄州。賊軍人多勢衆,臧都頭也不急於求戰,但與賊人相持耳。”

高佑卿似乎明白了什麼,一拍大腿,道:“好計策!”

他職級不高,無法與聞高級別的軍事機密。但好歹打了那麼多年仗,此時一聽,心中一道閃電劃過,什麼都明白了。

邵嗣武滿意地笑了笑,天下英才何其多也。便是在州軍之內,亦有良才。這個高佑卿,打起仗來不要命,手底下有點絕活,屢屢摧破敵鋒,勇猛無匹。

這樣的人才,他很看好,也樂意提拔,如果高佑卿願意留在安東府的話。

與父親說開了之後,邵嗣武已經不再患得患失了。太子是二弟的,他不打算爭了。但父親也說了,要有建功立業的志氣。方今天下,局勢算不得多穩固。說句大不敬的話,哪天父親薨了,禁軍將士們擁護你嗎?聽你話嗎?或者即便擁護,如果你在軍中沒有根基,在地方上沒有拿得出手的政績,威望不足,會不會擔心有禁軍大將振臂一呼,黃袍加身?

這年頭的武夫,可不認伱是什麼出身。老子傳位給兒子,真的天經地義嗎?不,兵強馬壯纔是天經地義。

父親說過,這天下至少要父子相傳個兩三代人,才能算穩,邵嗣武深以爲然。

父親還說,邵氏人丁不旺,兄弟之間要團結友愛。邵嗣武對此沒有意見,但他還想看看二弟有沒有那個胸襟。

建功立業,哪個少年人沒幻想過?浮海攻幽州,他很想嘗試一把,雖然很多人極力勸阻。

“過些時日,還會有船從青州駛來,運糧五萬斛,魏博、曹州民戶一千。”邵嗣武說道:“高將軍若覺得營口寨待着煩悶,不如隨返程船隻至旅順。”

高佑卿心下一動。

他明白趙王的意思,這是想帶着他登陸幽州啊。

“殿下打算帶多少人行動?”高佑卿問道。

“龍武、歸德二軍、淮海道州兵及安東府府兵,計有萬人。”邵嗣武說道:“再多,船便不夠了。如果不能一次送三五千人上岸,則沒有任何意義,風險太大,智者不取也。”

高佑卿一聽,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應道:“營口這地方,再待下去渾身長毛,腿腳也要爛掉了。殿下既有命,末將定當遵從。”

“好!”邵嗣武也有些激動,道:“營口寨守兵,若有親近得力之人,高將軍可一併帶上,以爲臂助。對了,契丹人可曾來此地襲擾?”

“不曾。”高佑卿答道:“末將曾派遊騎北上,走了很遠,都沒見到契丹部落。末將敢斷定,契丹人壓根不知道咱們在營口立寨了,他們正在渤海國大肆擄掠呢。”

“哈哈!”邵嗣武笑道:“先讓契丹賊子囂張一會,待收拾了李克用,再來尋他們晦氣。”

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1121章 考生與大義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第1133章 山城第1279章 離京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1128章 匯聚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十章 殘局喀喇汗王朝來歷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1103章 考覈第1179章 百態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十七章 督戰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三章 勾連第三十六章 這……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971章 南下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四章 鐵盤第985章 校閱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二十三章 善後(二)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949章 亂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十三章 回信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十章 謀劃第十章 割麥子(爲菸草淡淡香.1005盟主加更)第二章 調查(二)還在客戶這第六章 辦法第十一章 震動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七十章 梳理第九章 焦躁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1159章 爭吵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五十四章 濟源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1219章 外港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五章 城建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1218章 得意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五十一章 圍三闕一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960章 火熱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1170章 康福第1005章 合作第四十五章 慘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一章 關津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二章 調查(二)第1016章 登樓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1290章 軍不發第四章 州情(一)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
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1121章 考生與大義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第1133章 山城第1279章 離京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1128章 匯聚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十章 殘局喀喇汗王朝來歷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1103章 考覈第1179章 百態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十七章 督戰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三章 勾連第三十六章 這……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971章 南下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四章 鐵盤第985章 校閱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二十三章 善後(二)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949章 亂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十三章 回信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十章 謀劃第十章 割麥子(爲菸草淡淡香.1005盟主加更)第二章 調查(二)還在客戶這第六章 辦法第十一章 震動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七十章 梳理第九章 焦躁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1159章 爭吵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五十四章 濟源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1219章 外港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五章 城建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1218章 得意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五十一章 圍三闕一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960章 火熱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1170章 康福第1005章 合作第四十五章 慘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一章 關津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二章 調查(二)第1016章 登樓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1290章 軍不發第四章 州情(一)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