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

“赤水軍還剩多少人?”邵樹德低頭看着山田之中鬱鬱蔥蔥的蕪菁、胡蘿蔔,隨口問道。

“赤水軍六千步卒,能戰者還有四千餘衆。”

“那就先不要退,接管罌子谷一帶的防務吧。”邵樹德接過蘇氏遞過來的竹筐,筐中滿是洗乾淨的胡蘿蔔。

蘇氏的手凍得通紅,邵樹德拉過她的手,道:“以後這些粗使活計交給新人來做吧。”

蘇氏感激地看了邵樹德一眼, 輕聲道:“謝大王垂憐。”

“謝我哪件事垂憐?”邵樹德笑道。

蘇氏臉一下子紅了,呼痛求饒之時,大王確實是垂憐她的。

陳誠已經悄然踱到一邊,仔細觀察菜畦了。

他對菜畦裡的菜不是很感興趣,但對種植在菜畦旁邊的一種農作物很感興趣:夏王剛剛從西域胡商那裡得到的一種麥子。

夏王稱呼這種麥子爲“阿富汗黑麥”,後來又改口叫“河中黑麥”——當然,這個河中很顯然不是指河東道的河中了。

夏王“見識廣博”, 說這種麥子產於河中、波斯、大食一帶, 與“祖黑麥”非常接近, 後被傳入更西邊的國家。一開始人們認爲其是雜草,對小麥田被“雜草”黑麥侵入非常恐懼,但久而久之,祖黑麥與小麥生長在一起,自我馴化,含有一種叫谷朊的東西, 可以做成當地人愛吃的餅,於是開始有人栽培、育種、種植。

與黑麥一起過來的還有種叫燕麥的作物。

夏王說這同樣產自大食,最初也是一種“雜草”,叫“野燕麥”。侵入麥田後, 與黑麥一樣,有種強韌的軸, 從而使它與周圍的小麥一起被馴化。西方的農人便收下了這種“自我馴化者”, 開始選育、栽培。

“陳長史對黑麥怎麼看?”邵樹德在蘇氏的手心裡撓了幾下,哈哈大笑着走到了陳誠旁邊。

金仙觀裡的女人,基本上慢慢認命了。尤其是儲氏、解氏、蘇氏這婆媳三人, 盧氏、江氏姑嫂甚至比她們還早早認命。

“此麥似乎也沒什麼特別?種來餵養戰馬?”陳誠疑惑道。

“這個是大食燕麥,與國朝燕麥不一樣。”邵樹德說道。

準確地說, 中國燕麥是裸燕麥,也叫“莜麥”,與原產於近東的燕麥不一樣。

“另外一種是黑麥。”邵樹德又道:“黑麥的畝收要比燕麥高三成。現在看不出來,我讓人找來此物,也是未雨綢繆罷了。陳長史,可發覺今冬特別冷?”

“大帥是說……”陳誠有些不確定。

邵樹德點了點頭,道:“以後會更冷,塞北的日子會更難過,冬天會變長,本可以種小麥的地方,也會不能種了。但黑麥可以,如果冬天不冷,黑麥的長勢還不會好呢。太冷、太高、乾旱的地方,種黑麥更合適,比如高句麗舊地。”

陳誠若有所悟,大帥準備的黑麥,可能是給將來征伐松漠都督府一帶準備的。這種作物在當地有着無與倫比的優勢,粟米、燕麥固然耐寒,但畝收比不過黑麥, 小麥畝收比黑麥高,但不如黑麥耐寒,這確實是個好東西。

邵樹德拎着竹筐到馬廄前,裡面栓着一匹極爲神駿的黑色戰馬。見了邵樹德,親暱地湊了過來,打着響鼻。

邵樹德將洗淨的胡蘿蔔餵給馬兒吃,道:“今早收到軍報,伊闕關拒不投降。天雄軍嘗試着攻了兩次,沒成功,傷亡很大。拷訊俘虜得知,關城內除一千長直軍外,還有千餘州縣兵、千餘土團鄉夫,強攻無益,讓臧都保、牛禮放棄吧。”

“遵命。”陳誠拱了拱手,隨後將目光盯在戰馬上,嘖嘖稱奇。

“喜歡就賞你了!”邵樹德大笑。

笑罷,一把拉過正在旁邊菜畦裡挖胡蘿蔔的婦人,摟在懷裡,道:“這金仙觀裡,除了我的戰利品,陳長史看上哪樣,開口便是。”

被摟在懷裡的婦人滿臉羞紅之色,赫然便是剛送來沒幾天的彭城郡夫人朱氏。

這婦人長相雖然還可以,但肯定算不上絕色,而且虛歲三十二了,手上有幹農活的老繭,與儲氏這種出身地方土豪富戶的婦人不好比。

“不能白拿大王的賞賜。”陳誠捋了捋鬍鬚,道:“河洛一戰,大帥大軍突入,十二萬人攥在一起,如同一個拳頭,狠狠搗向洛陽。樑人處處設防,處處無防,爲我分割包圍,以多打少,終破頑賊。如果全忠還不吸取教訓的話,某有一計——”

“計將安出?”邵樹德挑起朱氏的下頜,配合地問道。想要和鮊瞘你融化在一起很久

“諸軍整補完畢之後,大帥不用急着攻汝州,不如將飛龍軍一部調回,或遣精兵強將,直插許州,讓汝州丁會的三萬人馬成甕中之鱉。”陳誠建議道:“汝州不過萬餘戶百姓,樑人軍饋不繼,只能喝西北風,定然大亂。”

邵樹德想了想,讚道:“陳長史此計頗有可觀之處,可與都虞候司的將佐們好好參詳,制定個可行的方略出來。”

大範圍、大縱深穿插,是最適合騎馬重步兵的戰術,也是邵樹德現在最喜歡用的打法。

朱氏在一旁聽了,身軀微微有些顫抖。

“放心,我又不是什麼殘暴嗜殺之輩,你一介婦人擔心什麼?安心爲我生兒育女,你朱氏或還能有個好下場。”邵樹德放下了手,道。

朱氏的眼淚撲簌簌流了下來。

陳誠已經走到了馬廄之中,仔細看着駿馬的牙口,研究得非常深入。谷嫷

……

天邊最後一絲晚霞也落下了。

金仙觀內也點燃了燈火,隱有絲竹之聲傳出。

洛州儲氏、孟州蘇氏撫琴,壽州盧氏穿着小袖舞服,跳了一曲軟舞。

陳誠匆匆離開了觀門,一邊走一邊搖頭晃腦:“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爲秦宮人……”

都說金仙觀是銅雀臺,以後莫不是阿房宮?

不過比起始皇的氣魄還是差了不少,“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

秦始皇每破一國,都在咸陽仿造其宮室,六國諸侯的妃嬪媵嬙、皇女貴婦全部遷入宮殿。每個女人都“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結果人數太多了,“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這是何等的征服氣魄!

回到王屋縣之後,陳誠遇到了過路宿營於此的武威軍,便邀軍使盧懷忠共飲。

“來晚了,一場仗都沒撈到。”盧懷忠仰頭灌下一杯酒,苦笑道。

是,他非常受邵樹德信任。但正因爲信任,留守老巢的任務經常落到他和武威軍頭上,如之奈何?

但這事還沒法說。別的部隊要留守,還沒機會呢。河源軍、順義軍這種留守河中,一般來說機會很小,因爲夏王不放心。

這事情弄得,唉!

“盧將軍何須嗟嘆?”陳誠笑道:“今已大戰十餘日,各部多有戰損,武威軍是生力軍,還是有機會的。”

如今的計劃基本就是如此。

一線的部隊被打殘了的,直接退往晉絳整補;傷亡較大的,退往河陽整補,並擔任預備隊;損失不大的,繼續在前線作戰。

天德軍作爲第一支退出戰爭的部隊,已經踏上歸程了。

赤水軍還要在前線堅持一段時間,天雄軍、歸德軍、定遠軍之類,不可能撤回。

“大王會派人南下?”盧懷忠有些懷疑,道:“河陽空虛,除了關北蕃兵、州縣兵之外,所有能用的兵都派出去了,就連土團鄉夫都抽調了數萬。”

陳誠愣了一下。沒想到盧懷忠粗中有細,直接看穿了他的安慰之語。

“你也別誑我。”盧懷忠一笑,道:“跟我說實話,是不是擔心魏博要出兵?河陽罈罈罐罐太多了,可不敢賭。”

說魏博不會出境作戰的,那是胡扯。

巢亂之時,魏博節度使韓簡西取河陽,東攻兗、鄆,積極對外擴張,說明魏博的兵大爺們是願意出鎮打仗的。更別說,早些年魏博鎮還多次出兵幫朝廷平叛。

“大帥有意調一部分兵力回來,重新調整部署。”陳誠說道。

“調哪的兵?”

“飛龍軍。”

“契苾璋麼?”盧懷忠笑了:“出去這麼久,早就野了,再不回來整頓,以後他們是聽契苾璋的,還是聽夏王的?”

拓跋仁福、李仁欲的一去不回,讓邵樹德對契苾璋也起了擔憂。最近他曾對陳誠流露過要調契苾璋回來的念頭,不過東面仍然會留一支部隊,他屬意女婿樑漢顒。即讓樑漢顒取代契苾璋的位置,率騎兵和騎馬步兵東行,突入濮州,繼續騷擾全忠後方。

“這麼說,在汴州腹地鬧騰的人馬不順利?”盧懷忠又倒了一杯“白蘭地”,端起來聞了聞,笑道。

“任務已經完成了。”陳誠說道:“樑人大兵壓境,四處擠壓,沒必要繼續和他們耗,趁着這會包圍網還沒完成,先跳出去,與薛離部一起東奔。至於契苾璋,想辦法繞路返回吧。大王的意思,讓他們南下淮水,到楊行密的地盤上兜一圈,然後入壽州……”

“此法倒也不錯。”盧懷忠道:“飛龍軍回來,我怎麼覺得不僅僅是要整頓,或還有用處?”

陳誠遲疑了一下。

今天下午才和邵樹德說起的事,八字還沒一撇呢,只是一個戰略設想而已,離完善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罷了,不用說了。”盧懷忠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道:“我都能猜到,下一步,怕是盯上汝州那三萬樑軍了。”

陳誠驚異地看了盧懷忠一眼。

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六十章 朱瑄第五十章 挑撥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1063章 狠辣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十三章 就緒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四章 兵諫第二十二章 處境第1330章 西樓第七十二章 柔州與富谷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八十三章 追憶第八十六章 大殿第十六章 東面第十六章 合圍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六章 州情(三)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十三章 啓行第1005章 合作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1265章 韓氏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十七章 勸說第1128章 匯聚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十六章 樂園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十二章 澠池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十四章 味道第八章 暗流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十四章 交談第八十章 回家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1046章 計劃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二章 正旦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976章 北上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590章 籠中人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190章 戰術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1019章 西京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
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六十章 朱瑄第五十章 挑撥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1063章 狠辣第八十五章 事實與三圍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十三章 就緒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四章 兵諫第二十二章 處境第1330章 西樓第七十二章 柔州與富谷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八十三章 追憶第八十六章 大殿第十六章 東面第十六章 合圍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六章 州情(三)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十三章 啓行第1005章 合作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1265章 韓氏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十七章 勸說第1128章 匯聚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十六章 樂園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十二章 澠池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十四章 味道第八章 暗流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十四章 交談第八十章 回家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1046章 計劃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二章 正旦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976章 北上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590章 籠中人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190章 戰術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1019章 西京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