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

乾寧三年五月十六,連續晴了數日後,又下起了小雨。但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雨勢已經是強弩之末,這對即將到來的夏收是天大的好消息。

邵樹德住進了清暑宮。

侍衛親軍兩千人一齊動手,只花了數日工夫,就清理出了一間殿室,粗粗將其修繕了一番,以便住人。

今日最大的好消息,大概就是葉縣樑軍棄城突圍了。

三天前,折宗本押了一些俘虜到城下勸降。俘虜們很實誠,講了他們被拋棄的實情。

守軍不傻,隱隱約約知道了一點,在被人證實後,頓時絕望。

當天夜裡就開始突圍,全軍六千人,沿着一個方向猛衝。雙方爆發大戰,樑軍被擊退,又跑回了城中。

第二天,樑軍又嘗試了一次突圍,戰況極爲激烈,但還是被在壕溝、土牆後嚴陣以待的威勝軍給攔回去了。

兩次突圍失敗,守軍徹底放棄了,派人與折宗本接洽投降,還剩五千人不到點,全被威勝軍關押了起來。

此番出兵,他們損失不大,但俘獲近萬,雖說其中精壯之輩最多四千,但其他人也不是完全沒有戰鬥力,挑挑揀揀的話,可以補入威勝軍的很多,足以提升不少實力。

有人報告了折宗本吞下這麼多俘虜的事情,邵樹德只是一笑置之。又要人替你打仗拼殺,又不給好處,天底下有那麼便宜的事情?

況且折宗本也挺會做人。他派三子折嗣業帶兵兩千,帶了一半俘虜前往廣成澤,幫着修繕清暑宮。

老丈人非常清楚女婿喜歡住行宮,特地找人問了問這座廢棄的行宮狀態,不但派出了數千俘虜,還專門遣人去做防蛇措施當年此宮被罷廢,毒蛇太多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

威勝軍主力則還屯於葉縣,步卒上萬、騎兵兩千。他們還不能走,要隨時準備迎戰突入汝州的樑軍,如果敵人敢來的話。

現在整個汝州,大軍雲集,但多佈於後方,襄城、郟城一帶僅有戰損不小的順義軍佔着,與其說是阻擋敵軍,不如說是監視、遲滯了。

算上土團鄉夫的話,足足十萬人以前輕後重的配置默默等待着,如同張開的血盆巨口,誓要將進來的敵人一口吞下。

在這樣一種背景下,邵樹德令孟知祥統侍衛親軍留守清暑宮,野利遇率鐵林軍屯於廣成澤,他則帶着一千親兵北上,又返回了洛陽。

戰爭已經沒什麼好策劃的了。洛陽行營都是一羣打老了仗的人,自然知道該如何應對。現在就看樑軍下一步動向,如果他們不來,那麼忙完夏收之後,夏軍會主動找上門去。

驛道上有許多臨時放歸土團鄉夫,這都是需要回去忙夏收的河南府百姓。在秋播完成之後,還會徵發一批人過來補充因爲秋收而放歸的鄉勇。

戰爭,對農業的影響確實是深遠的。故鄉勇的抽調,從來都要秉持輪番服役的原則,一個州一個州輪着來,不然百姓鐵定吃不消。

在洛陽的時候,赤水軍使範河從洛口趕來向他述職,講了講旋門關一帶的戰況。

根據他們打探到的消息,旋門關、汜水、河陰一帶除保勝軍、河陽衙軍殘部外,並沒有多餘的人馬。但洛陽行營卻告訴他們,在萬勝鎮、莆田鎮一地,還有至少一萬五千可戰之軍,隨時可以增援上來,不能掉以輕心。

範河雖然不知道消息是否可靠,但他無條件信任。

“旋門關早晚要拿下,不要急。”邵樹德說道:“等冬天一來,樑人若還傻愣愣地守在黃河岸邊,我便再給他重演今年的洛陽之戰。”

範河笑了,道:“屆時定然殺得賊人鬼哭狼嚎。這幾個月,終日和他們耗,太不得勁了。”

“赤水軍那麼多武學生,表現不錯,我都看在眼裡。”邵樹德說道:“洛口、鞏縣攻城戰,罌子谷、旋門關連番廝殺,都不錯。”

在今年新一批武學畢業生入伍後,赤水軍徹底完成了武學化,是除天雄軍外,第二支正統武學系部隊。武興、固鎮二軍也有一些武學生,但舊軍官還是很多,算不得正統武學系。

而且,他們短時間內也很難完成武學化了。黑矟、金刀兩軍的組建,原則上也要分一大批武學畢業生過去,擔任隊副、隊頭這些最基層的軍官老部隊抽調人員、關北酋豪子弟、樑人降將降官將分享剩下的蛋糕,正所謂利益均沾也。

“關北送來的新兵儘快補入,嚴加操練。”因爲中潬城的水還未完全退去,邵樹德打算繞道陝州,臨走之前對範河說道:“若有樑人願降,儘快收下。今年朱全忠的日子不會好過。”

“遵命。”範河應道。

……

“喪心病狂,真真是喪心病狂!”衛州黎陽縣南的黃河大堤上,羅弘信搖頭嘆息。

魏博武人是很狂,動不動殺將驅帥。六州之地的賦稅要優先拿來供養這些大頭兵,土地也大量被武夫佔有。但你要說他們有多麼壞,那也不見得。

至少,魏博百姓的生活還是過得去的,黃巢、秦宗權之亂時,也沒敢打過黃河,找魏博的麻煩。而且,他們還在戰亂時收攏了不少河南百姓,保存了元氣。

魏博六州的人口,甚至早就超過了天寶年間。雜七雜八的兵力加起來,最多時曾有十萬之衆,平均每六戶人家就有一人當兵。如果算上早些年曾有子弟從軍的家庭,魏博的土地竟然也比較平均,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兼併情況,也是亂世中的一番奇景。

土地沒有大量兼併,財政自收自支,養了大量裝備精良的武人。偶爾出兵幫朝廷平叛,每年象徵性上供一些財貨,遇到朝廷困難時,還有大筆捐贈。

魏博鎮,真沒有太過對不起朝廷。跋扈是真的,但自從田承嗣、田悅這種刺頭死後,魏博六州對外擴張的野心逐漸消磨,已經漸漸變得“無害化”了。

他們就是一幫奉行“武裝中立”的守戶犬罷了!

將魏博六州看做自己的地盤,護食得很,只要沒人覬覦這些,一般而言還是很好說話的,甚至願意花錢買平安。

百姓、土地,都是魏博武人眼裡的財產,是供養他們的土壤。因此,他們分外瞧不起朱全忠自掘黃河,淹沒大量農田、城池,讓百姓流離失所,乃至葬身魚腹的事情。

“阿爺,滑州今年的收成怕是難了。三十多萬百姓,不但沒法收稅,還得出錢養着。這個樣子,還怎麼與邵樹德爭鋒?”羅紹威迎風而立,看着滾滾東去的河水,說道:“六月就夏收了。阿爺說夏收後給全忠多送五十萬斛糧,還要送麼?”

“莫犯糊塗!”羅弘信斥道:“全忠越是困難,越要支持,萬不能落井下石。宣武勢弱,對我等並不完全是好事。當年樑軍北上,六州武人,接連潰敗。夏人能殺得樑人丟盔棄甲,若大舉攻來,可擋得住?”

“阿爺!”羅紹威有些不服氣了,道:“當年諸軍不齊心,也確實有些不成器。然經過這些年的整頓,成效顯著。上次晉人攻來,雖然還是吃了敗仗,但打得沒那麼難看了。此番李罕之攻來,李公佺就打得不錯,沒吃多大虧。再整頓個兩三年,讓軍士們多歷戰事,誰敢輕言欺負魏博?”

羅弘信瞪了他一眼,道:“讓你整頓部伍,幾年,你整頓了個什麼勁?李公佺勇悍敢戰、史仁遇深得軍心,你在做什麼?吟詩作畫?”

羅紹威面有慚色。

說起來也奇怪,很多赫赫有名、心狠手辣的軍頭第二代繼承人,都喜好儒學。

謝彥章只要不打仗,就穿儒生袍服,與他們聚在一起,作詩寫文章。

趙匡凝是著名的藏書家,字寫得不錯。

王師範這人不說了,讀書都要讀傻了的感覺。

羅紹威呢?同樣喜愛儒術,“工筆札,曉音律”,“好招延文士,聚書萬卷,開學館,置書樓,每歌酒宴會,與賓佐賦詩,頗有情致”。

當然,不是說他們就是文人,事實上他們也上過陣,砍過人,從小騎馬射箭,十八般兵器都耍得起來,武人該有的技能都會,就是不太純粹,不夠狠。若在太平時節,他們或許能夠在邊塞從軍,上陣殺敵,閒暇之餘,再寫一些邊塞詩。如果戰功很大的話,入朝當宰相也不是不可能。

但如今這個世道,文武雙全固然好,但你一定要有所側重,即偏向武。閒暇時間與文人混在一起,關鍵時刻,武夫認識你嗎?有人造反的話,毛錐子能幫你擋刀嗎?

“兒一直在操練軍士。如今全鎮上下皆知,若讓夏人控制魏州,則大事休矣,故操練之時,大夥還是賣力氣的。”羅紹威說道。

羅弘信怒氣稍解。

“王鎔使者回去了麼?”羅弘信問道。

“已經回了。”羅紹威答道:“那使者還挺張狂,竟然拿李克用來威脅咱們。”

羅弘信嘆了口氣,道:“他們也是沒辦法。”

王鎔遣人至魏州,邀請魏鎮一起出兵,攻李克用和王郜,並明言義昌軍節度使盧彥威也支持他們。三家合力,將志在吞併河北的晉人打回去。

但羅弘信懷疑盧彥威根本就出工不出力,拒絕了。

使者有些着急,又提到高思繼兄弟跑到草原上,說以利害,黑車子室韋、西奚諸部一些酋豪支持他們,準備聯絡契丹人,發“五十萬騎”,一起南下,先迫降劉仁恭,再攻幽州。

鎮冀、魏博、滄景三鎮聯兵“三十萬”,可分頭北進。

如此“八十萬大軍”壓過去,李克用立成齏粉。

羅弘信還是拒絕了,因爲他覺得使者太過浮誇,不靠譜。

使者被三番五次拒絕,頓時惱羞成怒,叫囂着他們馬上投靠李克用,河東、幽州、易定、成德四鎮聯兵,先打盧彥威,再攻魏博,看你們怎麼辦!

羅弘信思考了整整一天,最後還是授意兒子出面,將王鎔的使者禮送出境了。

魏博現在一腦門子官司,哪有空摻和北邊的事情!

“夏人、樑人、晉人、燕人、趙人戰作一團,八方風雨,晦暗如澀。咱們這艘船,可得在這滔天大浪中把穩了。”羅弘信說道:“先幫朱全忠渡過眼前難關,別的事以後再說。李克用還在攻莫州,看到單可及全家就戮的下場,焉能不死戰?幽州戰事,我看一時半會還結束不了,王鎔暫時還不至於降晉。得過且過,走一步看一步,說起來難聽,有時候卻也只能這麼做。”

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八十章 入京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1284章 好物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三十九章 玩玩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1308章 文明第952章 離去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1215章 動身北上第956章 你不懂第六十三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六章 茅店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八章 荔枝道高昌回鶻世系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四十章 會蕭第八章 目標:故懷荒鎮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951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1135章 腐朽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十章 大場面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八章 聚散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四章 仙術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六十章 落幕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七章 用人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六十一章 淮南行之二第十四章 全忠第1310章 驚聞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983章 安全感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1188章 求援第十五章 議論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1292章 父子與選舉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1011章 上洛第1178章 外來戶第十章 泥潭
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八十章 入京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1284章 好物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三十九章 玩玩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1308章 文明第952章 離去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1215章 動身北上第956章 你不懂第六十三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六章 茅店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八章 荔枝道高昌回鶻世系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四十章 會蕭第八章 目標:故懷荒鎮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951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1135章 腐朽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十章 大場面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八章 聚散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四章 仙術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六十章 落幕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七章 用人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六十一章 淮南行之二第十四章 全忠第1310章 驚聞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983章 安全感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1188章 求援第十五章 議論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1292章 父子與選舉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1011章 上洛第1178章 外來戶第十章 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