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土壤

李杭就帶着隨從進入了懷遠縣。

大冬天的一路跋涉,真的太不容易了。而且此行真的有點危險,讓他這個跑慣了各大勢力的老牌使者也感到心有餘悸。

他現在只想喝點小酒,解解乏。

鄉間冬日的風光有些單調。

田野間灰撲撲的,農作物的根茬被翻在外面,地頭到處是牲畜欄,牛的數量大爲減少,多數是勁牛、犍牛和小牛,老牛很少看見。

圈裡的這些牛多爲肉牛,奶牛較少,主要是爲了獲取牛肉、牛脂、牛角和牛皮。

牛角、牛皮是軍用物資,可以抵稅,牛肉、牛脂自己處理,一般是拿出去賣。

牛骨的價值也不少。夏王“最高指示”,牲畜骨頭煅燒後可作爲一種被稱爲“磷肥”的肥料,撒在農田裡,可以讓小麥長勢良好。

苜蓿、牲畜、小麥結合起來,效果就是這麼奇妙。苜蓿幫農人從大自然中“討”來了許多氮,依照能量守恆原理,同樣的耕地面積,你生產的肉、奶、脂肪、豆子、小麥加起來的總能量,就該比單純種植小麥所產生的碳水化合物的總能量高,更何況輪作還減少了病蟲害帶來的損失。

李杭不懂這些原理,但他看得出,靈夏的日子是在變好。

“離鄉日久,有點想念朔方生燒了。此物可比咱們在江南喝的春酒、露酒帶勁多了。”李杭嚥了口唾沫,道:“看看這葡萄園,北地風物,看着親切。”

國朝有制,耕地之外還有宅園,依據各地情況,一般在二三十畝的樣子。當然這個數字只是理論上,有些地方人多地少,耕地還沒二三十畝呢,別說宅園了。但在河隴、朔方,原本人煙稀少,做到這一點並不難。

關東地區的百姓宅園,除了起屋蓋房之外,基本都種桑樹。但在關西,情況就複雜了,關中還好說,種桑養蠶的很多,可朔方、河隴一帶基本家家戶戶都種果樹,尤以葡萄最爲普遍。

葡萄好啊,味甜,還可釀酒。甚至到了如今,釀酒已是主流。夏王治理西北這些年,葡萄酒大行其道,幾乎每個村都有釀酒作坊。農戶偶爾也會自己釀,但品質不一,不算多普遍。

“祭酒可在前頭暫歇一下,吃幾碗酒再走,反正也不急着這一日兩日。”有隨從說道。

李杭沒有停下,繼續策馬前行,道:“正事要緊。”

他們此時已過了鄉村,離城市很近了。

到了這邊,地裡的情況又大不一樣。牲畜欄裡同樣有牛,但奶牛的數量大大增多。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很好理解,農戶家裡的牛奶光靠自己肯定是吃不完的,主要是賣給城裡人,考慮到運輸距離的問題,當然越靠近城市越好賣了。

城牆外面新起了一間工場,忙忙碌碌的,人看樣子不少。

李杭眼尖,好似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而人家也看到他了。

“莫不是李祭酒?僕拜見諸位官人。”幕府小使金崇文遠遠奔了過來,臉笑得像朵菊花一樣。

“金小使在此做甚?”李杭勒住馬,看了看那間工場,問道。

“楊悅楊都頭遠征磧北大勝,獲牛羊馬駝數十萬。大王喜甚,令給幕府、州縣官員分發賞賜。”金崇文回道。

“難不成把虜獲的牛羊馬駝分了?”李杭聽到消息也是極爲振奮,心情大好之下,開起了玩笑。

“哪能呢。”金崇文笑道:“賞賜些肉罷了,我便在這採買呢。”

“什麼肉?”李杭問道。

“火腿。”金崇文道:“醃製、熏製的都有。”

李杭一下子來了興趣。他此去浙西,錢鏐招待他時,便有火腿,說此物產自婺州金華縣,甚是美味。李杭嚐了之後讚不絕口,不過那是豬肉火腿,牛羊肉也能拿來做火腿嗎?

“現在靈州肉這麼多了?都要做火腿了?”

“老牛越來越多,現在鄉間每到秋冬時節,家家戶戶都宰殺牛羊,做醃肉。久而久之,便有人外出收牛,到自己的工場內宰殺、做火腿。”

“原來如此。”李杭做官做久了,對這些民間日常生活確實不太瞭解。

同時也很感慨,居然有朝一日,靈州的牛多到有人可以開辦工場,大肆屠宰,醃、薰火腿的地步。他去過都作院,知道作院裡的工匠分工協作,打製器械可比單個鐵匠塊多了,也便宜多了。

火腿工場,處理牛肉的速度應該也比農戶快很多。價錢嘛則不好說,因爲農戶往往不把自己花費的時間和勞力算進本錢,經常賣得很便宜,讓人非常無語。

但怎麼說呢,工場有人力、有場地,可以造爐子,一口氣薰幾百條火腿,可以弄很大的鹽池子,將數不清的肉泡在裡邊,優勢還是不小的。

而工場的出現,說明城裡人越來越多了,也有錢買工場產出的東西,這是大前提。

離開了火腿工場之後,李杭一行人進了城。他先回了趟家,沐浴、梳洗一番,然後換了身衣服,又匆匆出城,直奔城西的邵氏別院,抵達時已是傍晚時分。

巧了,邵樹德招待他的晚宴也有火腿。

“工場的出現,不是我下一道命令就能有的。”剛剛從阿布思女兒身上爬起來的邵樹德談興很濃,用有些得意的語氣說道:“沒人買,工場就開不下去,自然只能關門歇業。城東南那家火腿工場是張彥球的侄子開的,我早和他們說,把錢帛都放在庫房裡有什麼用?能讓錢生錢纔是最好的。靈夏老牛越來越多,草原諸部還在不斷輸入牛羊,早就處理不過來了,只能上工場。”

這種自然出現的工廠讓邵樹德非常欣喜,比他自己下令開一家工場要高興一百倍。

能夠自然催生,說明有客觀存在的土壤,這比你拔苗助長出來的更有生命力。

首先第一個前置條件就是牛太多了,多到靠傳統方式處理起來很吃力,只能想辦法提高效率,這是生產供給側。

在需求側,老牛的大量上市,使得牛肉價格逐年走低,草原部落的“傾銷”更是讓價格大幅度跳水。與此同時,因爲靈夏多年安定,糧肉奶產量遠超河南、河北,已經不需要那麼多人去種地了,越來越多的人從事其他行業,而且從這些行業內獲取的收入足以滿足他們衣食住行的開銷。

你看,需求側的市場也出現了。

兩方面條件成熟,便催生了許多新事物的出現與發展。在這其中,解決了吃飯問題纔是最根本的,不然就需要把所有人都趕到地裡去生產食物,不會有人去鐵匠鋪、磚窯場、林場、馬車行等,小手工業者和工場工人的數目得不到擴大,消費人羣就得不到擴大,工業發展就無從談起。

沒有市場,你發展毛的工業,有規模有限的小手工業就不錯了。

“大王所思甚遠,我不及也。”李杭雖然不是太懂,但還是下意識讚道。

“罷了,跟你說這些無用。”邵樹德失笑,道:“此去杭州,怎麼樣?”

“錢鏐急攻董昌,昌力不能支,退守州城。明、臺、溫、處等州作壁上觀,甚至有相助錢鏐者,我看董昌敗亡在即。”李杭說道:“淮人方面,潤州刺史安仁義、宣州刺史田覠攻蘇州,錢鏐敗了一陣,但不爲所動,繼續攻董昌。”

“錢鏐是有魄力的。”邵樹德說道。

“錢鏐有言,願以兄禮事大王,合攻楊行密。”李杭又道。

“先討滅董昌,收取浙東諸州再說吧。”邵樹德道:“楊行密佔着他的浙西州縣,錢鏐定不會善罷甘休,若能在東南有所作爲,並不是壞事。鍾傳可有什麼說法?”

“鍾傳本惶惑不安,但在看到楊行密與淮西折帥發生衝突後,又定下了心,不願招惹楊行密。此行沒能得到他的承諾,慚愧。”李杭說道。

他沒有提及,從浙西前往江西的路上,曾經遭到匪徒襲殺,差點沒命。反正聽望司、大通馬行都會報上去,大王肯定會知曉,此時卻沒必要拿出來訴苦賣乖了。

“鍾傳鼠目寸光,愚不可及。”邵樹德搖頭,道:“異日楊行密攻他,看可有人救。”

“鍾傳看起來確實沒甚野心,守戶之犬。”李杭附和道:“一個不留神,就會爲行密所並。”

“楊行密此人,內部還沒整利索,那麼多軍頭擁兵自重,結果還敢東西兩面同時開戰,早晚必有大禍。”邵樹德道:“不應在他身上,也會應在他兒子身上。”

邵樹德對他也有些惱火,好好攻略東南不好嗎?非得幫朱全忠火中取栗,值得嗎?

“大王,不如先出兵取淮南諸州?”李杭建議道。

“你沒有帶兵征戰過,不懂這些。”邵樹德搖了搖頭,道:“淮西諸州殘破,支應不了大軍的長期征戰。再者,即便攻取了淮南一些州縣,中間卻還隔着鄂嶽、淮西兩鎮,沒那麼簡單。如今還是要打朱全忠。本想引他攻汝州,然而他不上當。這也沒什麼,他不來,我去!”

眼看着龐師古一天天裝死不出戰,唯大修堡寨,邵樹德也不打算等了。前些時日他剛剛下令,沙磧諸部暫不解散返回,而是給他們配足馬匹南下,至河陽聽從懷州行營的調遣。只待大河凍結實了,便全軍南下,直插鄭州,先把河陰、汜水那一大坨樑軍的後路給斷了。

朱全忠去年吃過一次虧了,但惡劣的形勢讓他沒法做出有效的調整。汜水關總不能不守了吧?如果不守,那就是敞開一條大道,讓北線的夏軍蜂擁進入地勢平坦的鄭州平原,只會更不可收拾。

“旅途勞累,先歇息一陣吧。”邵樹德看着李杭,道:“臘月快到了,總不能還在外面奔跑。”

“爲王之大業打拼,何言勞也。”李杭笑道:“只願看到全忠早滅,天下歸於一統。”

“全忠翻不了身了。”邵樹德亦笑道:“如果沒人願意給他擋刀,待我奪了陳許蔡,便能直撲宣武,讓天下人看到他的醜態。”

“我等着這一天。”李杭道:“咦,聽大王一席話,竟然疲累盡去,恨不得立刻出門,替大王奔走。”

二人皆笑。形勢若此,每個人都看得到,夏軍方面如是,樑軍方面亦如是。

李忠匆匆走了進來,遞給邵樹德一份軍報。

“好!”邵樹德看完後,一拍大腿,笑道:“威勝軍主力已經出比陽,入蔡州了。今冬第一仗,馬上就要開始了。”

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九章 西使城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十四章 築城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1247章 陰鬱第一章 沙苑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1317章 亂平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五十一章 圍三闕一第二章 舊部第十八章 搏一搏第二十章 同州(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二章)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六十章 落幕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十三章 我來了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十四章 心急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1312章 交代第五章 勾連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1173章 學子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四十章 會蕭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十四章 議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一章 遭遇戰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1211章 止損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二十章 布子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三十六章 奏第1003章 國祚第十一章 勸阻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六章 三鬥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八十章 回家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二十章 上路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1276章 改革第十七章 推戴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四十章 拉攏第1103章 考覈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1017章 陣容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三十章 覆滅第四十章 驚喜第六章 收拾整頓(二)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三十章 西行第三十二章 關鍵南詔農業地理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七十六章 迂迴還在客戶這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1329章 歷史輪迴
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九章 西使城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十四章 築城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1247章 陰鬱第一章 沙苑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1317章 亂平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五十一章 圍三闕一第二章 舊部第十八章 搏一搏第二十章 同州(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二章)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六十章 落幕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十三章 我來了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十四章 心急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1312章 交代第五章 勾連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1173章 學子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四十章 會蕭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十四章 議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一章 遭遇戰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1211章 止損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二十章 布子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三十六章 奏第1003章 國祚第十一章 勸阻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六章 三鬥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八十章 回家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二十章 上路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1276章 改革第十七章 推戴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四十章 拉攏第1103章 考覈第五十九章 縱生口第1017章 陣容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三十章 覆滅第四十章 驚喜第六章 收拾整頓(二)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三十章 西行第三十二章 關鍵南詔農業地理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七十六章 迂迴還在客戶這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1329章 歷史輪迴